第29章 天大的誤會(中)
邕王府。
「你說什麼?兗王派人擄走了忠勤伯爵府的二夫人?」
邕王趙旦將信將疑,他最是了解這個競爭對手。
兗王趙泓極其愛惜自己的名聲,背地裡與各個勳爵府都交好,怎麼會突然就昏了頭,綁走忠勤伯爵府的二夫人?
就算忠勤伯爵府現在不太行了,後繼無人,也不能這麼欺負吧?難道其它勳爵府不會唇亡齒寒麼?
再說了,兗王做事向來滴水不漏,怎麼會被趙宗熠幾個年輕人抓住把柄?
「有證據嗎?」
趙宗熠也很坦然,「沒有。」
邕王臉色一黑,轉頭看向顧廷燁和盛長柏,他都不認識,「你們是忠勤伯爵府的?」
顧廷燁和盛長柏搖頭,分別說明了自己的身份。
邕王聽完,臉色更差了,不耐煩的說道:「你們一個寧遠侯府的次子,一個不知道哪兒來的盛家,來添什麼亂?忠勤伯爵府的事情與你們何干?難不成忠勤伯爵府的男人都死光了?要你們幫著出頭?」
「咳咳。」
趙宗熠指著盛長柏說道:「殿下,忠勤伯爵府的二夫人就是盛家嫡女,這位是她的嫡親弟弟。」
邕王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但是你們沒有證據,本王也很難辦啊。」
他轉頭對身邊的侍女吩咐道:「去把仲文叫來。」
仲文,是趙宗實的表字。
他是邕王十幾個兒子裡面,唯一功成名就的那位,素有王佐之才。
邕王的其他兒子要麼年歲尚小,要麼朽木成精,只知吃喝玩樂,沒有絲毫進取之心。
侍女退下後,邕王讓趙宗熠等人入座,然後稱讚道:「宗熠,你的事情辦得不錯,仲文派人拿著那副畫像沿街尋找,還真讓他摸到了那個丫鬟的下落,有人看到那丫鬟在城西租過一處小院……」
說到這裡,他故意瞧了瞧顧廷燁和盛長柏,覺得此二人不可信,顧偃開與兗王的私交不錯,而盛紘又是個牆頭草,嘖,他們的兒子也不是好東西。
不能聊正事,那就聊聊風月。
「宗熠啊,那個行首的滋味如何?我聽說你為了她的那些銀子,大鬧了廣雲台,狠狠得罪了曹家?要我說,你還是太年輕了,區區幾萬銀子,有必要和曹家鬧得這麼僵嗎」
顧廷燁驚訝看向趙宗熠,世子爺的動作這麼快嗎?昨天才有了給魏行首贖身的想法,當晚就辦成了?事情貌似還鬧得很大,都驚動了邕王和魯國公府。
盛長柏也聽說過廣雲台的魏行首,因為他的弟弟盛長楓就是魏行首的忠實擁躉,但他現在心緒雜亂,只關心與姐姐盛華蘭有關的信息,其它事情一律自動屏蔽。
趙宗熠在心裡暗罵,靠!區區幾萬兩?也不知道是誰把原主的錢都騙走了,害得他現在如此落魄,麻蛋,現在又裝作一份道貌岸然的長輩樣兒,真是不當人。
「殿下教訓的是,晚輩過幾天就去魯國公府,向曹家賠禮道歉。」
邕王很滿意趙宗熠的謙卑態度,笑道:「道歉就不必了,是曹家辦事不利索,也不怪你。」
趙宗熠拱手行禮,「晚輩還是仰仗殿下的面子,才讓曹家做出了讓步。」
「哈哈哈,本王聽說了,還逼曹澤打死了廣雲台的老鴇,嗯,幹得不錯,曹家有皇后的撐腰,是越來越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了,是該好生敲打敲打。」
邕王明明與曹家是結盟的政治夥伴,二者卻只是表面友好,暗地裡依然存在嫌隙,可見他們的結盟並不牢固。
顧廷燁默默喝茶,心中駭然,這些是他一個侯爵次子該聽的嗎?世子爺現在如此了得,竟能讓邕王這麼看重,待其如子侄一般……
呃,不對,世子爺好像就是邕王的子侄。
眾人等了一小會兒,趙宗實姍姍來遲,他進到廳堂後,先給邕王行禮,「父王。」
趙宗熠三人站起來,給他見禮。
「宗實兄。」
「見過小王爺。」
「族弟來了?快坐。」
趙宗實又看向了顧廷燁和盛長柏,剛剛侍女已經給他通報了他們的身份,「顧二公子和盛家公子,你們是族弟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了,也坐。」
眾人落座。
「盛家大姑娘的事情,我已知曉,只是諸位沒有證據,如何斷定盛家大姑娘在兗王的手裡?」
趙宗實好像很忙的樣子,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坐下之後,口乾舌燥,喝盡了杯中茶水,才開口說道。
趙宗熠沒有說話,顧廷燁幫忙闡述了他的猜想,然後又是盛長柏描述盛華蘭被擄走的大概過程。
趙宗實邊聽邊點頭,「你們說得有道理,兗王的嫌疑很大,但是沒有證據……」
盛長柏以為邕王也幫不上忙,正欲起身告辭。
就聽到趙宗實又說道:「盛家公子,你有兩個選擇。其一,派人去開封府報案,然後回家等消息……」
「不行!今晚如果不把家姐找回來,她的名節就毀了!」
盛長柏激動地站起來,大聲說道。
趙宗實的臉上依舊掛著笑容,但眼底隱約閃過一絲不悅,語氣也變得強硬,「坐。」
顧廷燁察覺到了趙宗實的心情變化,感嘆這傢伙一副儒雅的文人扮相,哪來這麼大的戾氣?看樣子也不是個善茬。
他拽了一下盛長柏的衣袖,將對方強行拽回了座位。
趙宗實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破釜沉舟,那就要看你們盛家願不願意賭一把了。」
盛長柏忙問:「怎麼賭?」
趙宗實緩緩說道,「將事情鬧大,上達天聽,讓官家為你們做主。如果盛家大姑娘真在兗王府,我們邕王府就是在那兒掘地三尺,也要幫你把她找出來。」
他目光閃爍,「可若是她不在,你們盛家就是欺君之罪……」
盛長柏臉色大變,「欺君?那是抄家的大罪啊!」
趙宗實喝了一口茶,好心安慰道:「沒事的,大宋還沒有殺文官的先例,你們最多判流放。」
盛長柏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的心氣,坐那兒癱坐了好久,六神無主的說道:「此事,得讓家父定奪。」
他了解自己的父親,盛紘就算再是疼愛大姐兒,也不可能為了她一人,讓整個盛家陪葬。
趙宗熠皺眉,邕王父子果然都不是好東西,這是在幫忙?分明是在拿盛家做刀,這把刀能刺傷兗王最好,若是刺不中,他們也能棄刀自保。
事由他起,他已經有了負責到底的打算,今晚就獨自夜探兗王府。
事情聊到這兒,也就進入了死局,三人起身告辭,趙宗熠還要去找門口護衛取回少師劍……
三人與一位滿頭大汗的護衛擦肩而過,那護衛在趙宗實的耳邊說了些什麼,讓趙宗實莫名面露喜色。
「諸位留步!」
趙宗熠等人回頭,盛長柏疑惑地問道:「小王爺還有何吩咐?」
趙宗實與邕王低聲商議了會兒,父子二人不停地點頭,似乎拿定了主意,然後對趙宗熠三人說道。
「剛剛得到消息,兗王府今夜確實抓了一個女人,盛家公子,如今勝算如此之大,你難道不願意賭一把嗎?」
盛長柏不再猶豫,鞠躬拜下,「在下願意一試,但如果那女子並非家姐,還希望邕王殿下可以從中斡旋,讓在下一人承擔欺君之罪,莫要連累家人。」
趙宗實已經有了主意,「此事太大,你的分量太小,如何能引得官家的重視?既然你不願意牽扯盛家,那就讓忠勤伯爵府派人,到底是他們府上的媳婦丟了,怎麼龜縮不語?」
他立即吩咐外面的眾護衛,「來人,去忠勤伯爵府,讓他們的二公子過來一趟,就說邕王殿下要為他們做主!」
「是!」
幾個披甲帶刀的護衛領命退下。
趙宗熠不禁感嘆趙宗實的腦筋轉得是真快,這下好了,「刀」變成了忠勤伯爵府,分量比盛家重了不知道多少倍。
「三位先坐,稍等片刻,忠勤伯爵府離得雖遠,但騎馬而行,相信袁家二公子很快就能過來了。」
趙宗實說完,示意侍女茶水已涼,讓她趕緊給三位客人重新上熱茶。
三人再次返回落座,趙宗熠問道:「宗實兄打算怎麼做?」
「很簡單,我與父王領著盛家公子和袁家二公子一起進宮面聖,只需忠勤伯爵府的下人一口咬定女賊人提到過兗王,便能讓官家動用皇城司去調查此事,這樣一來,兗王今天綁了名女子的事兒,就藏不住了。」
趙宗實站在邕王的身邊,親自給父親倒了一杯熱茶,然後轉身對三人說道。
顧廷燁有些擔憂,「就怕皇城司會驚動兗王,讓他可以提前將那女子送出府外,如此一來,豈不是功虧一簣?」
趙宗實慢悠悠的回答道,「兗王府的五個門和一個狗洞,都有我們的人在暗中盯梢,如果他敢送人出府,剛好抓個正著,倒是省事了。」
他又看了看趙宗熠,「族弟,此事還需要你的幫助,為兄擔心兗王的暗探裡面有好手,我們府上的這些護衛若是不敵,希望你能出手。」
趙宗熠點頭應下,然後對身邊的顧廷燁說道:「顧兄的身手也不錯,何不也來幫忙?」
顧廷燁笑道:「義不容辭!」
又過了一會兒,去忠勤伯爵府的護衛們回來了,但隨他們回來的人不是二公子袁文紹,而是大公子袁文純。
袁文純是個傲氣的,目不斜視,眼睛看都不看趙宗熠三人,直接向邕王和趙宗實行禮,「見過邕王殿下,見過小王爺。」
趙宗實簡單說明了讓他過來的意圖,然後靜待他的選擇。
袁家的這個爵位丟過,先前站錯了隊,被先帝廢了爵位,當今聖上登基後,念袁家只是小有過錯,就又將爵位還給了袁家。
伯爵府也是新賜的,所以偏遠了些。
正因如此,袁家急需抓住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袁文純對此心知肚明,立馬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段,引經據典的向邕王表忠心。
邕王看不上袁文純,不置可否,讓趙宗實招待他們,自己要進宮面聖,得去換身衣服了。
一切準備好後,趙宗實命下人去準備馬車,然後又將袁文純拉到了一旁,悄聲吩咐道:「袁公子,我需要你派人回袁家取來一件東西……,此事關係重大,不容有失,明白嗎?」
袁文純擦了擦額頭的汗,卑微地低頭哈腰,「明白!我這就派人回去一趟。」
……
皇宮,凝暈殿,御書房。
天色已晚,即便房內被幾十根蠟燭的火光照得十分亮堂,但皇帝歲數大了,老眼昏花,再是勤政也看不了奏疏,讀不了典籍。
不過不要緊,他雖然看不了書,但是可以聽其他人講。
每逢這個時候,老皇帝就會讓皇城司的一把手,勾當皇城司公事,李思平,過來御書房講述每日的京中秘事。
皇城司,類似明朝的錦衣衛,都是服務於皇帝的特務機構,但是它又比不上錦衣衛,因為皇城司只有監督權,沒有執法權。
這個部門的主要職責有兩個,一是執掌宮禁宿衛,就是日夜看守皇宮各處的門禁。二是督查百官、監察民事,然後秘密匯報給帝王。
皇城司的最高長官沒有官職和品級,往往是某個武官和勛貴代理,比如李思平是正六品的拱衛大夫,現在勾當了皇城司公事,官職也沒有任何變化。
但皇城司也不是李思平一個人說了算,還有兩位與他平級的內侍都知,這兩位六品宦官也有勾當皇城司公事的權力,但他們平時都是上衙喝茶,很少干涉李思平的政務,除非對方假公濟私。
李思平今夜照例進宮,他與往常很不一樣,那副洋洋自得的模樣,走路都快飄起來了。
官家讓他監視邕王和兗王的一舉一動,今早終於有了大收穫!原來「邕王案」的受害者琅琊世子與邕王私下有所勾結,其中還有曹家的身影,真是駭人聽聞啊。
進到御書房之後。
他先要將自己的奏疏移交給內侍,這是要在皇宮留底的檔案,奏疏上寫滿了今天京城裡所發生的大小事件,還有邕王和兗王的日常,以及朝中幾位大員的言行舉止。
嗯,其中就包括昨夜凌晨的廣雲台之事。
接下來,就是口頭匯報了。
「官家,臣……」
只是今夜的匯報工作並不順利,還沒等他開口邀功,就有內侍進來稟報。
「官家,邕王殿下有要事求見。」
「你說什麼?兗王派人擄走了忠勤伯爵府的二夫人?」
邕王趙旦將信將疑,他最是了解這個競爭對手。
兗王趙泓極其愛惜自己的名聲,背地裡與各個勳爵府都交好,怎麼會突然就昏了頭,綁走忠勤伯爵府的二夫人?
就算忠勤伯爵府現在不太行了,後繼無人,也不能這麼欺負吧?難道其它勳爵府不會唇亡齒寒麼?
再說了,兗王做事向來滴水不漏,怎麼會被趙宗熠幾個年輕人抓住把柄?
「有證據嗎?」
趙宗熠也很坦然,「沒有。」
邕王臉色一黑,轉頭看向顧廷燁和盛長柏,他都不認識,「你們是忠勤伯爵府的?」
顧廷燁和盛長柏搖頭,分別說明了自己的身份。
邕王聽完,臉色更差了,不耐煩的說道:「你們一個寧遠侯府的次子,一個不知道哪兒來的盛家,來添什麼亂?忠勤伯爵府的事情與你們何干?難不成忠勤伯爵府的男人都死光了?要你們幫著出頭?」
「咳咳。」
趙宗熠指著盛長柏說道:「殿下,忠勤伯爵府的二夫人就是盛家嫡女,這位是她的嫡親弟弟。」
邕王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但是你們沒有證據,本王也很難辦啊。」
他轉頭對身邊的侍女吩咐道:「去把仲文叫來。」
仲文,是趙宗實的表字。
他是邕王十幾個兒子裡面,唯一功成名就的那位,素有王佐之才。
邕王的其他兒子要麼年歲尚小,要麼朽木成精,只知吃喝玩樂,沒有絲毫進取之心。
侍女退下後,邕王讓趙宗熠等人入座,然後稱讚道:「宗熠,你的事情辦得不錯,仲文派人拿著那副畫像沿街尋找,還真讓他摸到了那個丫鬟的下落,有人看到那丫鬟在城西租過一處小院……」
說到這裡,他故意瞧了瞧顧廷燁和盛長柏,覺得此二人不可信,顧偃開與兗王的私交不錯,而盛紘又是個牆頭草,嘖,他們的兒子也不是好東西。
不能聊正事,那就聊聊風月。
「宗熠啊,那個行首的滋味如何?我聽說你為了她的那些銀子,大鬧了廣雲台,狠狠得罪了曹家?要我說,你還是太年輕了,區區幾萬銀子,有必要和曹家鬧得這麼僵嗎」
顧廷燁驚訝看向趙宗熠,世子爺的動作這麼快嗎?昨天才有了給魏行首贖身的想法,當晚就辦成了?事情貌似還鬧得很大,都驚動了邕王和魯國公府。
盛長柏也聽說過廣雲台的魏行首,因為他的弟弟盛長楓就是魏行首的忠實擁躉,但他現在心緒雜亂,只關心與姐姐盛華蘭有關的信息,其它事情一律自動屏蔽。
趙宗熠在心裡暗罵,靠!區區幾萬兩?也不知道是誰把原主的錢都騙走了,害得他現在如此落魄,麻蛋,現在又裝作一份道貌岸然的長輩樣兒,真是不當人。
「殿下教訓的是,晚輩過幾天就去魯國公府,向曹家賠禮道歉。」
邕王很滿意趙宗熠的謙卑態度,笑道:「道歉就不必了,是曹家辦事不利索,也不怪你。」
趙宗熠拱手行禮,「晚輩還是仰仗殿下的面子,才讓曹家做出了讓步。」
「哈哈哈,本王聽說了,還逼曹澤打死了廣雲台的老鴇,嗯,幹得不錯,曹家有皇后的撐腰,是越來越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了,是該好生敲打敲打。」
邕王明明與曹家是結盟的政治夥伴,二者卻只是表面友好,暗地裡依然存在嫌隙,可見他們的結盟並不牢固。
顧廷燁默默喝茶,心中駭然,這些是他一個侯爵次子該聽的嗎?世子爺現在如此了得,竟能讓邕王這麼看重,待其如子侄一般……
呃,不對,世子爺好像就是邕王的子侄。
眾人等了一小會兒,趙宗實姍姍來遲,他進到廳堂後,先給邕王行禮,「父王。」
趙宗熠三人站起來,給他見禮。
「宗實兄。」
「見過小王爺。」
「族弟來了?快坐。」
趙宗實又看向了顧廷燁和盛長柏,剛剛侍女已經給他通報了他們的身份,「顧二公子和盛家公子,你們是族弟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了,也坐。」
眾人落座。
「盛家大姑娘的事情,我已知曉,只是諸位沒有證據,如何斷定盛家大姑娘在兗王的手裡?」
趙宗實好像很忙的樣子,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坐下之後,口乾舌燥,喝盡了杯中茶水,才開口說道。
趙宗熠沒有說話,顧廷燁幫忙闡述了他的猜想,然後又是盛長柏描述盛華蘭被擄走的大概過程。
趙宗實邊聽邊點頭,「你們說得有道理,兗王的嫌疑很大,但是沒有證據……」
盛長柏以為邕王也幫不上忙,正欲起身告辭。
就聽到趙宗實又說道:「盛家公子,你有兩個選擇。其一,派人去開封府報案,然後回家等消息……」
「不行!今晚如果不把家姐找回來,她的名節就毀了!」
盛長柏激動地站起來,大聲說道。
趙宗實的臉上依舊掛著笑容,但眼底隱約閃過一絲不悅,語氣也變得強硬,「坐。」
顧廷燁察覺到了趙宗實的心情變化,感嘆這傢伙一副儒雅的文人扮相,哪來這麼大的戾氣?看樣子也不是個善茬。
他拽了一下盛長柏的衣袖,將對方強行拽回了座位。
趙宗實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破釜沉舟,那就要看你們盛家願不願意賭一把了。」
盛長柏忙問:「怎麼賭?」
趙宗實緩緩說道,「將事情鬧大,上達天聽,讓官家為你們做主。如果盛家大姑娘真在兗王府,我們邕王府就是在那兒掘地三尺,也要幫你把她找出來。」
他目光閃爍,「可若是她不在,你們盛家就是欺君之罪……」
盛長柏臉色大變,「欺君?那是抄家的大罪啊!」
趙宗實喝了一口茶,好心安慰道:「沒事的,大宋還沒有殺文官的先例,你們最多判流放。」
盛長柏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的心氣,坐那兒癱坐了好久,六神無主的說道:「此事,得讓家父定奪。」
他了解自己的父親,盛紘就算再是疼愛大姐兒,也不可能為了她一人,讓整個盛家陪葬。
趙宗熠皺眉,邕王父子果然都不是好東西,這是在幫忙?分明是在拿盛家做刀,這把刀能刺傷兗王最好,若是刺不中,他們也能棄刀自保。
事由他起,他已經有了負責到底的打算,今晚就獨自夜探兗王府。
事情聊到這兒,也就進入了死局,三人起身告辭,趙宗熠還要去找門口護衛取回少師劍……
三人與一位滿頭大汗的護衛擦肩而過,那護衛在趙宗實的耳邊說了些什麼,讓趙宗實莫名面露喜色。
「諸位留步!」
趙宗熠等人回頭,盛長柏疑惑地問道:「小王爺還有何吩咐?」
趙宗實與邕王低聲商議了會兒,父子二人不停地點頭,似乎拿定了主意,然後對趙宗熠三人說道。
「剛剛得到消息,兗王府今夜確實抓了一個女人,盛家公子,如今勝算如此之大,你難道不願意賭一把嗎?」
盛長柏不再猶豫,鞠躬拜下,「在下願意一試,但如果那女子並非家姐,還希望邕王殿下可以從中斡旋,讓在下一人承擔欺君之罪,莫要連累家人。」
趙宗實已經有了主意,「此事太大,你的分量太小,如何能引得官家的重視?既然你不願意牽扯盛家,那就讓忠勤伯爵府派人,到底是他們府上的媳婦丟了,怎麼龜縮不語?」
他立即吩咐外面的眾護衛,「來人,去忠勤伯爵府,讓他們的二公子過來一趟,就說邕王殿下要為他們做主!」
「是!」
幾個披甲帶刀的護衛領命退下。
趙宗熠不禁感嘆趙宗實的腦筋轉得是真快,這下好了,「刀」變成了忠勤伯爵府,分量比盛家重了不知道多少倍。
「三位先坐,稍等片刻,忠勤伯爵府離得雖遠,但騎馬而行,相信袁家二公子很快就能過來了。」
趙宗實說完,示意侍女茶水已涼,讓她趕緊給三位客人重新上熱茶。
三人再次返回落座,趙宗熠問道:「宗實兄打算怎麼做?」
「很簡單,我與父王領著盛家公子和袁家二公子一起進宮面聖,只需忠勤伯爵府的下人一口咬定女賊人提到過兗王,便能讓官家動用皇城司去調查此事,這樣一來,兗王今天綁了名女子的事兒,就藏不住了。」
趙宗實站在邕王的身邊,親自給父親倒了一杯熱茶,然後轉身對三人說道。
顧廷燁有些擔憂,「就怕皇城司會驚動兗王,讓他可以提前將那女子送出府外,如此一來,豈不是功虧一簣?」
趙宗實慢悠悠的回答道,「兗王府的五個門和一個狗洞,都有我們的人在暗中盯梢,如果他敢送人出府,剛好抓個正著,倒是省事了。」
他又看了看趙宗熠,「族弟,此事還需要你的幫助,為兄擔心兗王的暗探裡面有好手,我們府上的這些護衛若是不敵,希望你能出手。」
趙宗熠點頭應下,然後對身邊的顧廷燁說道:「顧兄的身手也不錯,何不也來幫忙?」
顧廷燁笑道:「義不容辭!」
又過了一會兒,去忠勤伯爵府的護衛們回來了,但隨他們回來的人不是二公子袁文紹,而是大公子袁文純。
袁文純是個傲氣的,目不斜視,眼睛看都不看趙宗熠三人,直接向邕王和趙宗實行禮,「見過邕王殿下,見過小王爺。」
趙宗實簡單說明了讓他過來的意圖,然後靜待他的選擇。
袁家的這個爵位丟過,先前站錯了隊,被先帝廢了爵位,當今聖上登基後,念袁家只是小有過錯,就又將爵位還給了袁家。
伯爵府也是新賜的,所以偏遠了些。
正因如此,袁家急需抓住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袁文純對此心知肚明,立馬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段,引經據典的向邕王表忠心。
邕王看不上袁文純,不置可否,讓趙宗實招待他們,自己要進宮面聖,得去換身衣服了。
一切準備好後,趙宗實命下人去準備馬車,然後又將袁文純拉到了一旁,悄聲吩咐道:「袁公子,我需要你派人回袁家取來一件東西……,此事關係重大,不容有失,明白嗎?」
袁文純擦了擦額頭的汗,卑微地低頭哈腰,「明白!我這就派人回去一趟。」
……
皇宮,凝暈殿,御書房。
天色已晚,即便房內被幾十根蠟燭的火光照得十分亮堂,但皇帝歲數大了,老眼昏花,再是勤政也看不了奏疏,讀不了典籍。
不過不要緊,他雖然看不了書,但是可以聽其他人講。
每逢這個時候,老皇帝就會讓皇城司的一把手,勾當皇城司公事,李思平,過來御書房講述每日的京中秘事。
皇城司,類似明朝的錦衣衛,都是服務於皇帝的特務機構,但是它又比不上錦衣衛,因為皇城司只有監督權,沒有執法權。
這個部門的主要職責有兩個,一是執掌宮禁宿衛,就是日夜看守皇宮各處的門禁。二是督查百官、監察民事,然後秘密匯報給帝王。
皇城司的最高長官沒有官職和品級,往往是某個武官和勛貴代理,比如李思平是正六品的拱衛大夫,現在勾當了皇城司公事,官職也沒有任何變化。
但皇城司也不是李思平一個人說了算,還有兩位與他平級的內侍都知,這兩位六品宦官也有勾當皇城司公事的權力,但他們平時都是上衙喝茶,很少干涉李思平的政務,除非對方假公濟私。
李思平今夜照例進宮,他與往常很不一樣,那副洋洋自得的模樣,走路都快飄起來了。
官家讓他監視邕王和兗王的一舉一動,今早終於有了大收穫!原來「邕王案」的受害者琅琊世子與邕王私下有所勾結,其中還有曹家的身影,真是駭人聽聞啊。
進到御書房之後。
他先要將自己的奏疏移交給內侍,這是要在皇宮留底的檔案,奏疏上寫滿了今天京城裡所發生的大小事件,還有邕王和兗王的日常,以及朝中幾位大員的言行舉止。
嗯,其中就包括昨夜凌晨的廣雲台之事。
接下來,就是口頭匯報了。
「官家,臣……」
只是今夜的匯報工作並不順利,還沒等他開口邀功,就有內侍進來稟報。
「官家,邕王殿下有要事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