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血腥的戰鬥
在第十一軍團作為首先投入冉丹戰爭的部隊遭遇重創後,第二軍團被緊急投入了戰爭。在戰鬥中,第二軍團的士兵們第一次遇見了那些遭遇冉丹人精神控制的成建制人類部隊。
當第一波面無表情的普通人類士兵被消耗殆盡後,第十一軍團的被俘阿斯塔特們作為冉丹僕從軍被投入了戰鬥。
與普通人不同,阿斯塔特們大多還保持有一絲自己的意識,但他們的身體依舊不能自控的向第二軍團的同袍們撲殺過去。第二軍團的士兵們見到了這些自己袍澤的痛苦,認為他們還有被拯救的可能,於是很多士兵在試圖解救這些戰友時被這些受冉丹異形控制的戰友迅速的屠殺殆盡。一支看似被「拯救」的終結者小隊則在受原體召見時引爆了被異形植入體內的熱熔炸彈,幾乎將軍團的整個指揮部化為廢墟,而原體本人也因此受到重創。
指揮部遇襲讓第二軍團一度喪失統一指揮。雪上加霜的是,最高指揮部並非唯一一個遭到這種「斬首」行動的指揮單位。幾乎是一夜之間,第二軍團的中高層指揮體系癱瘓了整整60%,多個重武器陣地、後勤倉庫和太空港遭遇襲擊後被摧毀,大量經驗豐富指揮人員和重武器、後勤物資的損失造成的後果幾乎是立竿見影——冉丹異形,包括被他們控制的人類部隊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第二軍團分割包圍,大量部隊被打散,隨後消失在敵軍的浪潮中。
局勢幾乎是瞬間變得岌岌可危。
關鍵時刻,第二軍團長期以來的素養成為了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重傷昏迷的原體甦醒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刻下達指令要求各部隊化整為零,靈活打擊敵人、拖住敵人,為帝國後續援軍的到來爭取時間。原體已經明白:第二軍團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但這場關乎人類存亡的戰爭不能失敗,第二軍團必須做些什麼防止冉丹異形擴大自己的優勢:「哪怕第二軍團全軍覆沒,也必須牢牢把敵人拖在這裡!」
第二軍團的士兵們很快立刻調整了自己的戰術。團、營、連迅速化整為零,在以小隊、小組甚至單兵的規模憑藉地形、建築、地道等與異形周旋直至戰鬥到最後一滴血。軍團戰士們痛苦的放棄了他們的火力洗地打法,用單兵武器甚至自己的拳頭和牙齒與冉丹異形打起了近距離遭遇戰。
在之後的四年裡,軍團各部通過血腥而靈活的小規模近戰、伏擊戰一點點維持著局面。這種痛苦而漫長的鏖戰讓即使精通游擊作戰的第二軍團也難以忍受。
軍團戰士們痛苦的放棄了自己的慈悲心,用爆彈、雷射和等離子清洗他們見到的每一個可疑活物,不論是人類還是異形或者低等生物。由於此項作戰與他們一直以來的理念背道而馳,一些被隔絕敵後、沒有政治導師帶領的部隊裡出現了零散的自殺情況。而每一名有被俘風險的戰士——不論是凡人輔助軍還是阿斯塔特都會在自己的脖子下加掛一枚熱熔炸彈,哪怕他本人因受傷或者其它原因無法用手引爆,也可以較為方便的用牙完成這一過程,這枚熱熔炸彈也被軍團戰士們戲稱為「光榮彈」。據戰後統計,至少有1000名以上的阿斯塔特和數萬名凡人輔助軍使用「光榮彈」作為自己最後的抵抗,而實際人數肯定更多:因為大量部隊都是全員戰死,無法確認最後一刻發生了什麼,甚至連他們在何處發生戰鬥都已經無法知曉。
最終當第一軍團的援軍趕到時,第二軍團的傷亡已高達70%,已經接近失去戰鬥力,但也是這寶貴的四年時間讓冉丹異形被牢牢拖住,無法向人類帝國開展進一步攻擊。
對於第二軍團而言,這四年戰爭中與人員和物資等有形的損失相比,他們所受的精神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在與冉丹人的血腥戰爭中,第二軍團引以為傲的社會調查、發動人民變得毫無用處,很多時候還因此中了敵方陷阱。痛苦的軍團不得不頻繁發動無差別攻擊,將自己發誓要保護的帝國人民與異形敵人一起汽化,這讓軍團自原體以下都開始對自己長久以來的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當第一軍團接手戰事時,原體甚至向第一軍團原體萊恩表示自己長久以來的信念可能「確實錯了」。
與第一軍團一同到來的還有由帝皇和宰相馬卡多共同簽發的調令。
第二軍團被勒令立即撤出戰鬥,返回母星所在星域聽候下一步命令。原體本人則被命令返回泰拉向帝皇述職。
軍團懷著沉重的心情接受了這一命令。誰都知道,原體返回泰拉述職只是一個好聽的幌子,實際上這是一次恥辱的戰敗檢討。原體本人依舊盡職盡責與第一軍團做好了交接,儘可能向萊恩轉述了自己的作戰經驗,並拜託萊恩在未來盡力照顧自己的軍團。
原體已經做好了承受一切處罰的準備。
原體回到泰拉之後所發生的一切我們並不得而知,只知道泰拉皇宮中的基因原體雕像群當時並沒有完成,而當雕像群最終完工時,所有人都看見只有18座雕像屹立於皇宮之中。
原體回到泰拉後是否離開、第二軍團最終的結局從此都成了一個永久的秘密。
關於這一切,其它原體曾經有過各式各樣的猜測,而荷魯斯更是曾經直闖皇宮內廷試圖質問自己的父親——然而他根本沒能進入皇宮內廷,直接在終焉之門前被宰相馬卡多擋了駕,雙方言辭激烈,甚至一度曾差點發生衝突,最終以荷魯斯被馬卡多強大的靈能力量壓跪在終焉之門前不能動彈而告終。
而帝皇本人自始至終沒有露過面,也沒有任何指示從皇宮中傳出。
很難說荷魯斯後來的背叛是否與這一次的事件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原體和第二軍團就此從帝國的官方記錄中消失,甚至這個番號在帝國都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禁忌——一直到阿巴頓的第十三次黑色遠徵結束,帝國在亞空間的風暴中危在旦夕時,重新回歸的第二軍團才補上了這個記錄,我們也才得以知道這一萬多年中這個軍團的傳奇。
當第一波面無表情的普通人類士兵被消耗殆盡後,第十一軍團的被俘阿斯塔特們作為冉丹僕從軍被投入了戰鬥。
與普通人不同,阿斯塔特們大多還保持有一絲自己的意識,但他們的身體依舊不能自控的向第二軍團的同袍們撲殺過去。第二軍團的士兵們見到了這些自己袍澤的痛苦,認為他們還有被拯救的可能,於是很多士兵在試圖解救這些戰友時被這些受冉丹異形控制的戰友迅速的屠殺殆盡。一支看似被「拯救」的終結者小隊則在受原體召見時引爆了被異形植入體內的熱熔炸彈,幾乎將軍團的整個指揮部化為廢墟,而原體本人也因此受到重創。
指揮部遇襲讓第二軍團一度喪失統一指揮。雪上加霜的是,最高指揮部並非唯一一個遭到這種「斬首」行動的指揮單位。幾乎是一夜之間,第二軍團的中高層指揮體系癱瘓了整整60%,多個重武器陣地、後勤倉庫和太空港遭遇襲擊後被摧毀,大量經驗豐富指揮人員和重武器、後勤物資的損失造成的後果幾乎是立竿見影——冉丹異形,包括被他們控制的人類部隊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第二軍團分割包圍,大量部隊被打散,隨後消失在敵軍的浪潮中。
局勢幾乎是瞬間變得岌岌可危。
關鍵時刻,第二軍團長期以來的素養成為了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重傷昏迷的原體甦醒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刻下達指令要求各部隊化整為零,靈活打擊敵人、拖住敵人,為帝國後續援軍的到來爭取時間。原體已經明白:第二軍團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但這場關乎人類存亡的戰爭不能失敗,第二軍團必須做些什麼防止冉丹異形擴大自己的優勢:「哪怕第二軍團全軍覆沒,也必須牢牢把敵人拖在這裡!」
第二軍團的士兵們很快立刻調整了自己的戰術。團、營、連迅速化整為零,在以小隊、小組甚至單兵的規模憑藉地形、建築、地道等與異形周旋直至戰鬥到最後一滴血。軍團戰士們痛苦的放棄了他們的火力洗地打法,用單兵武器甚至自己的拳頭和牙齒與冉丹異形打起了近距離遭遇戰。
在之後的四年裡,軍團各部通過血腥而靈活的小規模近戰、伏擊戰一點點維持著局面。這種痛苦而漫長的鏖戰讓即使精通游擊作戰的第二軍團也難以忍受。
軍團戰士們痛苦的放棄了自己的慈悲心,用爆彈、雷射和等離子清洗他們見到的每一個可疑活物,不論是人類還是異形或者低等生物。由於此項作戰與他們一直以來的理念背道而馳,一些被隔絕敵後、沒有政治導師帶領的部隊裡出現了零散的自殺情況。而每一名有被俘風險的戰士——不論是凡人輔助軍還是阿斯塔特都會在自己的脖子下加掛一枚熱熔炸彈,哪怕他本人因受傷或者其它原因無法用手引爆,也可以較為方便的用牙完成這一過程,這枚熱熔炸彈也被軍團戰士們戲稱為「光榮彈」。據戰後統計,至少有1000名以上的阿斯塔特和數萬名凡人輔助軍使用「光榮彈」作為自己最後的抵抗,而實際人數肯定更多:因為大量部隊都是全員戰死,無法確認最後一刻發生了什麼,甚至連他們在何處發生戰鬥都已經無法知曉。
最終當第一軍團的援軍趕到時,第二軍團的傷亡已高達70%,已經接近失去戰鬥力,但也是這寶貴的四年時間讓冉丹異形被牢牢拖住,無法向人類帝國開展進一步攻擊。
對於第二軍團而言,這四年戰爭中與人員和物資等有形的損失相比,他們所受的精神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在與冉丹人的血腥戰爭中,第二軍團引以為傲的社會調查、發動人民變得毫無用處,很多時候還因此中了敵方陷阱。痛苦的軍團不得不頻繁發動無差別攻擊,將自己發誓要保護的帝國人民與異形敵人一起汽化,這讓軍團自原體以下都開始對自己長久以來的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當第一軍團接手戰事時,原體甚至向第一軍團原體萊恩表示自己長久以來的信念可能「確實錯了」。
與第一軍團一同到來的還有由帝皇和宰相馬卡多共同簽發的調令。
第二軍團被勒令立即撤出戰鬥,返回母星所在星域聽候下一步命令。原體本人則被命令返回泰拉向帝皇述職。
軍團懷著沉重的心情接受了這一命令。誰都知道,原體返回泰拉述職只是一個好聽的幌子,實際上這是一次恥辱的戰敗檢討。原體本人依舊盡職盡責與第一軍團做好了交接,儘可能向萊恩轉述了自己的作戰經驗,並拜託萊恩在未來盡力照顧自己的軍團。
原體已經做好了承受一切處罰的準備。
原體回到泰拉之後所發生的一切我們並不得而知,只知道泰拉皇宮中的基因原體雕像群當時並沒有完成,而當雕像群最終完工時,所有人都看見只有18座雕像屹立於皇宮之中。
原體回到泰拉後是否離開、第二軍團最終的結局從此都成了一個永久的秘密。
關於這一切,其它原體曾經有過各式各樣的猜測,而荷魯斯更是曾經直闖皇宮內廷試圖質問自己的父親——然而他根本沒能進入皇宮內廷,直接在終焉之門前被宰相馬卡多擋了駕,雙方言辭激烈,甚至一度曾差點發生衝突,最終以荷魯斯被馬卡多強大的靈能力量壓跪在終焉之門前不能動彈而告終。
而帝皇本人自始至終沒有露過面,也沒有任何指示從皇宮中傳出。
很難說荷魯斯後來的背叛是否與這一次的事件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原體和第二軍團就此從帝國的官方記錄中消失,甚至這個番號在帝國都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禁忌——一直到阿巴頓的第十三次黑色遠徵結束,帝國在亞空間的風暴中危在旦夕時,重新回歸的第二軍團才補上了這個記錄,我們也才得以知道這一萬多年中這個軍團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