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今生與前世
我,高考復讀生,曾經的985大學在校生,名校畢業生,現役社畜,與父母幾乎斷聯的人,特定人群眼中開朗樂觀的人......
這麼多的標籤,其實也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小鎮做題家。
在很多人眼中,這似乎是個難以接受的稱謂,但我卻很喜歡它。我總覺得,它把我的無奈、心酸和委屈說得很明白。
我不穿長衫,沒中過秀才,茴香豆的茴也只會一種寫法。但我至少能有一份工作,能領到令一部分人羨慕的薪水,雖然離買房結婚遙遙無期,但又比有吃有住更寬裕一些。
但我總覺得,我原本可以不成為小鎮做題家的。
從地域上來講,我生活了將近二十年的東都市,儘管不是一線城市,但也是除了京滬市、深穗市這樣的頂級城市之外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哪怕是我出生的客莊,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從家境來說,哪怕在在我重生前房地產勢頭已經沒那麼強勁,我父母名下的那幾間房子中,也有兩三套堪稱豪宅。
從個人能力上看,我屬於一直學有餘力的類型。幾乎沒有參加過合適的補習,成績卻從小到大名列前茅。雖然沒有機會學習像鋼琴、編程這類一般人眼中「高大上」的技術,但從小做事算得上機靈,被迫做的那些家務,也勉強能處理得當。
但這些都只是理論上的分析,當我在頭腦中一遍遍構建它們時,它們牢不可破;而當我的目光稍稍投向現實,它們便碎成比渣還細小的粉末,一陣風過,就好像沒有存在過一樣。
按說我的父母都是能力平庸的人,卻也成就了被我稱為兩大奇蹟的兩件事。
其一是,在我姨父的公司創立時跟了一成的股份,這也給他們帶來了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財富。發展的問題解決後,他們雖然肉體上一直在衰老,可精神卻一直保持了二十多年前的狀態。
而這也是第二個奇蹟得以成立的前提。我雖然生活在大城市,家境也稱得上優渥,但我的日子是被我的父母「精心規劃」過的,是以大城市為背景的小鎮,或者說,是在大城市中被構建起來的、奇蹟般的貧困山區。
當然,這兩個個奇蹟給我帶來的,都是無盡的災難。
晚了幾年進入大學,進入了差一點的大學,晚了幾年畢業,比同屆的人大上幾歲,本來都沒什麼。但是碰上了不好的經濟形勢,這些都很要命。
我重生前所從事的工作,算是介於普通的工作和好工作之間的一類吧。我可以在文津這樣的大城市租住不錯的房子,買食材自己做乾淨衛生味道也還過得去的飯菜(甚至有買菜做飯的時間),每月還能有點結餘。
但這一切,與快樂無關,與幸福無關,與價值無關,只是存活層面比較好的狀態。
哪怕是達到這三個無關,我也拼盡全力了,也勝過了同為所謂「天之驕子」的很多人。那位對我頗為欣賞的輔導員老師告訴我,論總工資,我在同系同屆的人中排名靠前,綜合工作時間考慮,我的時薪是第一流的。
畢竟經濟形勢不好,我也算不上差了。何況如果不是考進了星漢大學後漸漸和父母斷了聯繫,我多半連今天這樣都做不到。
「你已經勝過很多人了!」
可這很多次的勝利,並不能順帶戰勝一個個夜裡回憶起往事的恐慌,壓住恐慌的憤怒,憤怒帶來的疲憊,疲憊過後的虛無。
父母沉重的「愛」像是掛在腳上的一個鐵球,在淹死前,我把它解下來,扔進深海。我剩餘的體力可以讓我在海面上泅行,卻沒有把溺水症狀消除的餘地。
和我理解的重生不同,我這次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契機。
被車撞啊,被人打啊,遭雷劈啊,這些都沒有。
只是二十七歲的一個平常的休息日,我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看著天花板,然後多半是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我就重生了。
為了排除做夢的可能性,我咬了咬自己的嘴唇。
疼痛是真實的,比疼痛更真實的是我清晰的思維,是母親和現實如出一轍的反應,是六月的風吹在身上簡單卻又充滿細節的感覺。
連老天都覺得可悲嗎......?
所以,老天是存在的嗎?
類似重生這樣,理性無法解釋的東西,在我看來只能用作娛樂的東西,真的會在我有生之年出現在我的生命里嗎?
看起來是的。
自從我有意識以來,這樣對自己的連番追問都只能得出很悲哀的結果。唯獨這一次,「我重生了」這個結論,讓我高興得想跳舞。
是啊,我本來應該得到的那些,都能得到了。兒童時期的零食和玩具,上學後的小說和電子產品,因為沒錢而沒法赴約的聚會,甚至還有因自卑而不得不拒絕的青澀的愛情......
我原本得不到的那些,憑藉著積累在我腦海中的情報,恐怕也不成問題!就不要說什麼創業了,哪怕是提前買好房子,也能大賺一筆了!
甚至,我還可以像《夏洛特煩惱》里那樣,雖然我不識譜,但是那些歌曲的旋律和編曲我還記得大概,現在開始學樂理也來得及。
不對,為什麼要搞音樂啊,我不是文學系的嗎?我如果沒記錯的話,《三體》好像三年後才開始動筆吧?!就算我沒有工科基礎寫不來,我也可以寫一些以故事情節見長的小說啊!
母校有一位著名校友曾說過:「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
而現在的我,不僅清楚地記得接下來二十多年時間裡每一個大的風口,更是掌握著很多關鍵技術的發展方向和重要時間節點。
何況,我還那麼年輕,年輕得很年幼。
我原本頗為自信的能力也還在,只是,此時此刻,它是那麼不值一提。
即使以成為世界首富為目標,恐怕都是可能實現的。
這一世的二十七歲,我會怎樣度過呢?
一股困意稍微讓我的遐想停了停。
的確,我現在是五歲不到的身體啊。
前世,我就是為了爭取更好的成績讓父母讓步勉強自己,才被抑鬱抓住,最後拼盡全力也只不過是一個半死不活的結局。
這一次,決不能重蹈覆轍,該休息就果斷休息!
我掌握了最優的路線,不需要為那些有的沒的焦慮。
這一世,我什麼都不會缺,可唯獨時間。
我當然是活得越久越好,比前世的二十七年長很多很多倍!
於是,我自己回另一個房間睡下了。
這麼多的標籤,其實也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小鎮做題家。
在很多人眼中,這似乎是個難以接受的稱謂,但我卻很喜歡它。我總覺得,它把我的無奈、心酸和委屈說得很明白。
我不穿長衫,沒中過秀才,茴香豆的茴也只會一種寫法。但我至少能有一份工作,能領到令一部分人羨慕的薪水,雖然離買房結婚遙遙無期,但又比有吃有住更寬裕一些。
但我總覺得,我原本可以不成為小鎮做題家的。
從地域上來講,我生活了將近二十年的東都市,儘管不是一線城市,但也是除了京滬市、深穗市這樣的頂級城市之外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哪怕是我出生的客莊,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從家境來說,哪怕在在我重生前房地產勢頭已經沒那麼強勁,我父母名下的那幾間房子中,也有兩三套堪稱豪宅。
從個人能力上看,我屬於一直學有餘力的類型。幾乎沒有參加過合適的補習,成績卻從小到大名列前茅。雖然沒有機會學習像鋼琴、編程這類一般人眼中「高大上」的技術,但從小做事算得上機靈,被迫做的那些家務,也勉強能處理得當。
但這些都只是理論上的分析,當我在頭腦中一遍遍構建它們時,它們牢不可破;而當我的目光稍稍投向現實,它們便碎成比渣還細小的粉末,一陣風過,就好像沒有存在過一樣。
按說我的父母都是能力平庸的人,卻也成就了被我稱為兩大奇蹟的兩件事。
其一是,在我姨父的公司創立時跟了一成的股份,這也給他們帶來了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財富。發展的問題解決後,他們雖然肉體上一直在衰老,可精神卻一直保持了二十多年前的狀態。
而這也是第二個奇蹟得以成立的前提。我雖然生活在大城市,家境也稱得上優渥,但我的日子是被我的父母「精心規劃」過的,是以大城市為背景的小鎮,或者說,是在大城市中被構建起來的、奇蹟般的貧困山區。
當然,這兩個個奇蹟給我帶來的,都是無盡的災難。
晚了幾年進入大學,進入了差一點的大學,晚了幾年畢業,比同屆的人大上幾歲,本來都沒什麼。但是碰上了不好的經濟形勢,這些都很要命。
我重生前所從事的工作,算是介於普通的工作和好工作之間的一類吧。我可以在文津這樣的大城市租住不錯的房子,買食材自己做乾淨衛生味道也還過得去的飯菜(甚至有買菜做飯的時間),每月還能有點結餘。
但這一切,與快樂無關,與幸福無關,與價值無關,只是存活層面比較好的狀態。
哪怕是達到這三個無關,我也拼盡全力了,也勝過了同為所謂「天之驕子」的很多人。那位對我頗為欣賞的輔導員老師告訴我,論總工資,我在同系同屆的人中排名靠前,綜合工作時間考慮,我的時薪是第一流的。
畢竟經濟形勢不好,我也算不上差了。何況如果不是考進了星漢大學後漸漸和父母斷了聯繫,我多半連今天這樣都做不到。
「你已經勝過很多人了!」
可這很多次的勝利,並不能順帶戰勝一個個夜裡回憶起往事的恐慌,壓住恐慌的憤怒,憤怒帶來的疲憊,疲憊過後的虛無。
父母沉重的「愛」像是掛在腳上的一個鐵球,在淹死前,我把它解下來,扔進深海。我剩餘的體力可以讓我在海面上泅行,卻沒有把溺水症狀消除的餘地。
和我理解的重生不同,我這次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契機。
被車撞啊,被人打啊,遭雷劈啊,這些都沒有。
只是二十七歲的一個平常的休息日,我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看著天花板,然後多半是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我就重生了。
為了排除做夢的可能性,我咬了咬自己的嘴唇。
疼痛是真實的,比疼痛更真實的是我清晰的思維,是母親和現實如出一轍的反應,是六月的風吹在身上簡單卻又充滿細節的感覺。
連老天都覺得可悲嗎......?
所以,老天是存在的嗎?
類似重生這樣,理性無法解釋的東西,在我看來只能用作娛樂的東西,真的會在我有生之年出現在我的生命里嗎?
看起來是的。
自從我有意識以來,這樣對自己的連番追問都只能得出很悲哀的結果。唯獨這一次,「我重生了」這個結論,讓我高興得想跳舞。
是啊,我本來應該得到的那些,都能得到了。兒童時期的零食和玩具,上學後的小說和電子產品,因為沒錢而沒法赴約的聚會,甚至還有因自卑而不得不拒絕的青澀的愛情......
我原本得不到的那些,憑藉著積累在我腦海中的情報,恐怕也不成問題!就不要說什麼創業了,哪怕是提前買好房子,也能大賺一筆了!
甚至,我還可以像《夏洛特煩惱》里那樣,雖然我不識譜,但是那些歌曲的旋律和編曲我還記得大概,現在開始學樂理也來得及。
不對,為什麼要搞音樂啊,我不是文學系的嗎?我如果沒記錯的話,《三體》好像三年後才開始動筆吧?!就算我沒有工科基礎寫不來,我也可以寫一些以故事情節見長的小說啊!
母校有一位著名校友曾說過:「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
而現在的我,不僅清楚地記得接下來二十多年時間裡每一個大的風口,更是掌握著很多關鍵技術的發展方向和重要時間節點。
何況,我還那麼年輕,年輕得很年幼。
我原本頗為自信的能力也還在,只是,此時此刻,它是那麼不值一提。
即使以成為世界首富為目標,恐怕都是可能實現的。
這一世的二十七歲,我會怎樣度過呢?
一股困意稍微讓我的遐想停了停。
的確,我現在是五歲不到的身體啊。
前世,我就是為了爭取更好的成績讓父母讓步勉強自己,才被抑鬱抓住,最後拼盡全力也只不過是一個半死不活的結局。
這一次,決不能重蹈覆轍,該休息就果斷休息!
我掌握了最優的路線,不需要為那些有的沒的焦慮。
這一世,我什麼都不會缺,可唯獨時間。
我當然是活得越久越好,比前世的二十七年長很多很多倍!
於是,我自己回另一個房間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