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失業後的第一周
失業後的第一周,我徹底成了時間的俘虜。清晨醒來時,光線透過窗簾的縫隙,像一條條細細的絲帶,懶洋洋地撒在地板上。我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上的裂紋發呆,那道裂紋像一條不規則的河流,蜿蜒著伸向未知的遠方。
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招聘網站,把篩選條件調到最寬泛:薪資可以少一點,地點可以偏一點,崗位要求可以低一點,只要能讓我走出這無休止的空虛感,就都可以接受。投遞簡歷的過程像是不斷地把漂流瓶扔進大海,瓶口裝滿了我的期待,可海浪卻從未把它送往任何一座島嶼。
光標在屏幕上跳動時,我的耳機里偶爾會響起一些老歌。那些低沉的旋律似乎有一種奇異的魔力,能把房間的空氣壓得更加沉重。中午時分,元旦跳上了我的書桌。它的小腦袋輕輕頂了頂我的手腕,尾巴在空中畫出一道優雅的弧線,仿佛在提醒我:該吃飯了。
它是我生活中唯一不變的陪伴。琥珀色的眼睛總是透著好奇和關切,像是能看穿我的心事。我揉了揉它的腦袋,它喵了一聲,跳下桌子,悠閒地圍著我的腳轉圈。我打開泡麵,熱氣和咸香味混合著飄散開來,卻無法刺激起我的食慾。
吃飯時,手機就放在桌邊,一條條招聘信息滑過屏幕。那些閃爍的數字和文字看似充滿希望,卻在點開的瞬間擊碎了我的幻想。「985優先」「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熟悉多領域」......這些要求像是冷冰冰的屏障,將我隔絕在外。我嘆了口氣,把手機推到一旁,低頭看向桌面,只有元旦用小爪子拍著我的手,像是在安慰我。
午後陽光刺眼,我拉上了窗簾,屋子頓時陷入一種模糊的昏暗中。正當我準備再投幾份簡歷時,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屏幕上顯示的是一串陌生的號碼。我按下接聽鍵,對面傳來一個略帶口音的男聲:「你好,我是XX公司的HR,看到你投遞了我們的職位,明天下午方便來公司面試嗎?」
我愣了一下,連忙答應了。掛了電話後,我的手心竟然出了一點汗。這是最近唯一的回音,但它帶來的期待卻像懸在半空中的氣球,既讓人欣喜,又令人不安。
第二天,我來到了面試地點。這是一棟灰白色的寫字樓,門口的玻璃大門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前台小姐穿著整齊的制服,臉上掛著職業化的微笑。她指了指等候區,我便坐了下來。等候區的沙發有些硬,茶几上的雜誌擺放得整整齊齊,卻早已泛黃。
十分鐘後,一個年輕的面試官從走廊盡頭走來。他穿著熨帖的西裝,神色冷淡但禮貌。他帶我進了一間小會議室,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消毒水和舊紙張的氣味。牆角擺著一盆垂頭喪氣的綠植,仿佛這裡的空氣也讓它失去了生機。
「自我介紹一下吧。」他的聲音平穩,卻帶著一絲慣例的疲憊。
我早已準備好了一套話術,幾乎是背誦般地流利說出。我的語調平穩,邏輯清晰,但在說完的那一刻,卻覺得自己像是在複述一個和我毫無關係的故事。他偶爾點點頭,低頭在筆記本上寫著什麼。
接下來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專業,甚至細化到某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我努力回答,卻能感覺到自己聲音里的遲疑。他的目光偶爾掠過我的臉,卻更多地停留在筆記本上,或者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
面試結束時,他站起身,禮貌地伸出手:「謝謝,你回去等通知吧。」
這句話像一扇無聲關閉的門,把我關在了希望的外面。我走出寫字樓時,寒風撲面而來,像是要將我剛剛積累的那一點自信徹底吹散。街上的行人腳步匆匆,他們的表情專注,仿佛都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而我卻在這條街上漫無目的地徘徊。
晚飯後,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沿著一條小路漫步。路邊的樹影在昏黃的路燈下搖曳,像是疲憊的舞者。我無意中聽到了一陣低沉的貝斯聲,從一扇半掩的門後傳來。我循聲望去,發現這是一家livehouse。
門口的黑色牌子上用粉筆寫著今天的演出安排,字跡潦草卻充滿了某種自由的氣息。我透過門縫看到舞台上有幾個人正在調音,鼓手的鼓槌敲出低低的節奏,吉他手撥弄琴弦發出一串清脆的音符。貝斯手低頭專注地調試音箱,那神情仿佛世界只剩下了他和音樂。
記憶潮水般湧來。我仿佛回到了大學時的排練室,吉他、鼓點、旋律和夥伴們揮汗如雨的身影交織成一幅畫。我推開門,輕輕走了進去,選了個角落的座位坐下。
燈光亮起,演出正式開始。低音轟鳴帶動了全場的節奏,吉他的旋律像是流動的河水,將我緊緊包圍。我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顫動,仿佛記憶中的觸感重新湧上來。我盯著台上的吉他手,心裡不禁想:如果是我站在那裡,會不會也能彈出同樣流暢的旋律?
夜深時,我帶著一種複雜的心情離開了livehouse。路燈下,我的影子被拉得很長,耳機里反覆播放著大學時錄製的一首demo。那些音符不完美,甚至有些粗糙,卻承載著一段無法重來的歲月。
幾天後,我接到了志強的電話。他是我大學時的朋友,也是我們樂隊的吉他手。
「阿念,最近怎麼樣?有空出來聊聊嗎?」
志強的聲音聽起來帶著一絲久違的親切感。我頓了頓,輕聲答應了。
下午,我來到約定的咖啡館。志強已經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他的樣子和記憶中差不多,只是略微瘦了些。他看見我,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
「最近怎麼樣?找工作順利嗎?」
「還好吧......投了很多簡歷,但結果不太理想。」我苦笑著回答。
「沒關係,這種事急不來。對了,我最近還在搞音樂,咱們大學的貝斯手小雷也加入了。要不要過來一起玩玩?」
他的提議讓我有些意外,也有些動搖。「音樂」這個詞對我來說,是久違的某種東西。我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周末的下午,我去了志強的排練室。那是一個狹小的地下空間,牆上貼滿了各種樂隊的海報,角落裡擺著一套舊得掉漆的鼓。我一進門,就看到小雷坐在沙發上抱著貝斯調弦。
「阿念,好久不見啊!」小雷抬起頭,露出熟悉的笑容。
「好久不見。」我回應,環顧了一圈,心裡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志強遞給我一把吉他,說:「試試吧,看看手感還記得不?」
我接過吉他,撥動了一下琴弦,熟悉的觸感讓我恍若隔世。音符在空氣中流轉,簡單的旋律慢慢匯聚成一首曲子。小雷的貝斯和志強的吉他漸漸加入進來,音樂像一條小河,從我的指尖流淌出來。
那一刻,我仿佛重新找回了某種失落已久的力量。
晚上回家時,街上的路燈一盞接一盞地亮起。耳機里放著排練室錄下的小樣,旋律不完美,但充滿了生氣。元旦跳上桌子,盯著我的吉他,我低頭看著它,輕輕說:「也許,我可以試著把音樂拾起來。」
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招聘網站,把篩選條件調到最寬泛:薪資可以少一點,地點可以偏一點,崗位要求可以低一點,只要能讓我走出這無休止的空虛感,就都可以接受。投遞簡歷的過程像是不斷地把漂流瓶扔進大海,瓶口裝滿了我的期待,可海浪卻從未把它送往任何一座島嶼。
光標在屏幕上跳動時,我的耳機里偶爾會響起一些老歌。那些低沉的旋律似乎有一種奇異的魔力,能把房間的空氣壓得更加沉重。中午時分,元旦跳上了我的書桌。它的小腦袋輕輕頂了頂我的手腕,尾巴在空中畫出一道優雅的弧線,仿佛在提醒我:該吃飯了。
它是我生活中唯一不變的陪伴。琥珀色的眼睛總是透著好奇和關切,像是能看穿我的心事。我揉了揉它的腦袋,它喵了一聲,跳下桌子,悠閒地圍著我的腳轉圈。我打開泡麵,熱氣和咸香味混合著飄散開來,卻無法刺激起我的食慾。
吃飯時,手機就放在桌邊,一條條招聘信息滑過屏幕。那些閃爍的數字和文字看似充滿希望,卻在點開的瞬間擊碎了我的幻想。「985優先」「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熟悉多領域」......這些要求像是冷冰冰的屏障,將我隔絕在外。我嘆了口氣,把手機推到一旁,低頭看向桌面,只有元旦用小爪子拍著我的手,像是在安慰我。
午後陽光刺眼,我拉上了窗簾,屋子頓時陷入一種模糊的昏暗中。正當我準備再投幾份簡歷時,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屏幕上顯示的是一串陌生的號碼。我按下接聽鍵,對面傳來一個略帶口音的男聲:「你好,我是XX公司的HR,看到你投遞了我們的職位,明天下午方便來公司面試嗎?」
我愣了一下,連忙答應了。掛了電話後,我的手心竟然出了一點汗。這是最近唯一的回音,但它帶來的期待卻像懸在半空中的氣球,既讓人欣喜,又令人不安。
第二天,我來到了面試地點。這是一棟灰白色的寫字樓,門口的玻璃大門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前台小姐穿著整齊的制服,臉上掛著職業化的微笑。她指了指等候區,我便坐了下來。等候區的沙發有些硬,茶几上的雜誌擺放得整整齊齊,卻早已泛黃。
十分鐘後,一個年輕的面試官從走廊盡頭走來。他穿著熨帖的西裝,神色冷淡但禮貌。他帶我進了一間小會議室,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消毒水和舊紙張的氣味。牆角擺著一盆垂頭喪氣的綠植,仿佛這裡的空氣也讓它失去了生機。
「自我介紹一下吧。」他的聲音平穩,卻帶著一絲慣例的疲憊。
我早已準備好了一套話術,幾乎是背誦般地流利說出。我的語調平穩,邏輯清晰,但在說完的那一刻,卻覺得自己像是在複述一個和我毫無關係的故事。他偶爾點點頭,低頭在筆記本上寫著什麼。
接下來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專業,甚至細化到某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我努力回答,卻能感覺到自己聲音里的遲疑。他的目光偶爾掠過我的臉,卻更多地停留在筆記本上,或者窗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
面試結束時,他站起身,禮貌地伸出手:「謝謝,你回去等通知吧。」
這句話像一扇無聲關閉的門,把我關在了希望的外面。我走出寫字樓時,寒風撲面而來,像是要將我剛剛積累的那一點自信徹底吹散。街上的行人腳步匆匆,他們的表情專注,仿佛都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而我卻在這條街上漫無目的地徘徊。
晚飯後,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沿著一條小路漫步。路邊的樹影在昏黃的路燈下搖曳,像是疲憊的舞者。我無意中聽到了一陣低沉的貝斯聲,從一扇半掩的門後傳來。我循聲望去,發現這是一家livehouse。
門口的黑色牌子上用粉筆寫著今天的演出安排,字跡潦草卻充滿了某種自由的氣息。我透過門縫看到舞台上有幾個人正在調音,鼓手的鼓槌敲出低低的節奏,吉他手撥弄琴弦發出一串清脆的音符。貝斯手低頭專注地調試音箱,那神情仿佛世界只剩下了他和音樂。
記憶潮水般湧來。我仿佛回到了大學時的排練室,吉他、鼓點、旋律和夥伴們揮汗如雨的身影交織成一幅畫。我推開門,輕輕走了進去,選了個角落的座位坐下。
燈光亮起,演出正式開始。低音轟鳴帶動了全場的節奏,吉他的旋律像是流動的河水,將我緊緊包圍。我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顫動,仿佛記憶中的觸感重新湧上來。我盯著台上的吉他手,心裡不禁想:如果是我站在那裡,會不會也能彈出同樣流暢的旋律?
夜深時,我帶著一種複雜的心情離開了livehouse。路燈下,我的影子被拉得很長,耳機里反覆播放著大學時錄製的一首demo。那些音符不完美,甚至有些粗糙,卻承載著一段無法重來的歲月。
幾天後,我接到了志強的電話。他是我大學時的朋友,也是我們樂隊的吉他手。
「阿念,最近怎麼樣?有空出來聊聊嗎?」
志強的聲音聽起來帶著一絲久違的親切感。我頓了頓,輕聲答應了。
下午,我來到約定的咖啡館。志強已經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他的樣子和記憶中差不多,只是略微瘦了些。他看見我,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
「最近怎麼樣?找工作順利嗎?」
「還好吧......投了很多簡歷,但結果不太理想。」我苦笑著回答。
「沒關係,這種事急不來。對了,我最近還在搞音樂,咱們大學的貝斯手小雷也加入了。要不要過來一起玩玩?」
他的提議讓我有些意外,也有些動搖。「音樂」這個詞對我來說,是久違的某種東西。我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周末的下午,我去了志強的排練室。那是一個狹小的地下空間,牆上貼滿了各種樂隊的海報,角落裡擺著一套舊得掉漆的鼓。我一進門,就看到小雷坐在沙發上抱著貝斯調弦。
「阿念,好久不見啊!」小雷抬起頭,露出熟悉的笑容。
「好久不見。」我回應,環顧了一圈,心裡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志強遞給我一把吉他,說:「試試吧,看看手感還記得不?」
我接過吉他,撥動了一下琴弦,熟悉的觸感讓我恍若隔世。音符在空氣中流轉,簡單的旋律慢慢匯聚成一首曲子。小雷的貝斯和志強的吉他漸漸加入進來,音樂像一條小河,從我的指尖流淌出來。
那一刻,我仿佛重新找回了某種失落已久的力量。
晚上回家時,街上的路燈一盞接一盞地亮起。耳機里放著排練室錄下的小樣,旋律不完美,但充滿了生氣。元旦跳上桌子,盯著我的吉他,我低頭看著它,輕輕說:「也許,我可以試著把音樂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