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李陽迅速整理好行囊,拖著行李箱緩緩來到學校大門。他提前預約的順風車早已等候多時,李陽上車後,車輛向著家鄉疾馳而去,大約上午十點,便抵達了縣城。
他們這裡雖說是個縣城,卻是由省城直管,比一般的縣城要大得多,聽說今年已經升級為縣級市。
他家位於觀慶路 185號陽光左岸小區。李陽在小區門口並未徑直進入,而是轉身走向了小區大門左側幾十米遠的朝芸便利店。他的腳步略顯急切,心中滿是對母親的思念與牽掛。
來到便利店門口,李陽深吸一口氣,高聲呼喊:「媽,我回來了!」
剎那間,一位身著樸素衣衫的中年婦女從收銀台後迅速起身,她的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眼中滿是驚喜與慈愛:「兒子,你可算回來了!」
李陽將行李箱輕輕放在門口,快步走進店內。母親也急忙從收銀台後走出,仔仔細細地打量著他,那目光仿佛要將他這些日子的經歷與變化一一洞察。「你累了吧?媽這就回去給你做飯。」母親關切地說道。
李陽趕忙回應:「不用,這才幾點啊。您把鑰匙給我就行,我自己回去弄。」
「沒事,一起回去。」母親說著,便走到店外,朝著隔壁喊道:「王大姐,幫我看下店,我回去一下。」
「好嘞!」一個響亮而清脆的聲音瞬間從隔壁五金店傳來。
這時,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小男孩如歡快的小鹿般率先跑了過來,他的身後,便是王大姐。
雖說叫她王大姐其實年紀並不大,但生活的操勞與奔波在她的臉上刻下了些許歲月的痕跡,使她看起來略顯滄桑,比實際年齡要大上幾分。
王大姐用清脆笑著說道:「你兒子回來了啊。」
「是啊。」母親一邊回應著,一邊彎腰去拿行李箱。
李陽見狀,連忙說道:「行李箱我自己拿就可以了。」
然而母親並未理會,執意拎起箱子,李陽只好無奈地拿著劉敏送的花,與母親一同朝著小區里走去。
這是一個老式的步梯小區,道路蜿蜒曲折。他們在小區里拐了幾個彎,終於來到了自家所在的那棟樓下。
即將踏上樓梯時,李陽再次說道:「還是我來拿吧。」言罷,便從母親手中接過行李箱。
母親微微嘆了口氣,感慨道:「看來真是不服老不行了。想當年,我和你爸搬家的時候,搬著東西上上下下,也不覺得累,現在怎麼拿個箱子都拿不動了。」
說著,他們便來到了五樓。母親從口袋中掏出鑰匙,打開房門。屋內的一切,都散發著熟悉而又親切的氣息,仿佛在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回憶。
入門的右手邊是廚房,客廳與餐廳相連,空間雖不大,卻布置得溫馨滿滿。左手邊是一條過道,過道的外側是一大一小兩間臥室,李陽住的是較大的那間。過道的盡頭則是一間大主臥。過道的左手邊,還有一間衛生間。
整個房屋的布局緊湊而規整,裝修風格是上個世紀流行的鄉村田園風,雖已略顯陳舊,但卻承載著李陽童年與少年時期無數美好的回憶。
李陽將花和行李箱拿回自己的房間,母親則徑直走向廚房。她熟練地淘好米,放入電飯煲中開始煮飯,隨後轉身對李陽說道:「你要是餓了,冰箱裡有早上剩下的饅頭和雞蛋,先熱一下墊墊肚子。」
李陽笑著回答:「我回自己家還能餓著?您就別操心了,快回去看店吧。」
「行,我先把飯煮上,等會兒出去買點菜,你好好歇著。」
李陽打開冰箱瞅了瞅,「還有不少菜呢,不買也行,等飯熟了,我炒好給你送過去。」
「那好吧,下午我早點關門去買。」說完便開門出去了。
李陽在沙發上稍作休息,隨手打開音樂軟體。他似乎不太習慣獨處,一個人在家總覺得空落落的,有音樂的聲響才添了幾分熱鬧,電飯煲咕嚕咕嚕冒著熱氣,李陽選了首好聽的歌曲,放好手機,走向冰箱,把菜拿出來準備做飯。
他拿了幾個雞蛋、青椒、土豆和白菜,又打開冷凍室,看到凍得硬邦邦的肉,心想這會兒解凍來不及了,便又放了回去。
心裡盤算著就炒個青椒雞蛋和糟辣白菜,於是把土豆也放回冰箱。打好雞蛋,洗淨白菜青椒,切好裝盤備用。
糟辣椒是自己用辣椒、姜蒜做的,雖說市場上有賣,自家也很久沒種地了,但母親骨子裡總覺得自己做的泡菜、醃菜、乾菜吃起來更香,還能把廚房的瓶瓶罐罐裝滿而不浪費。
李陽找出糟辣椒罐,盛出一些。這時電飯煲傳來提示音,飯熟了。他熟練地開火倒油炒菜,自父親離世後,這些事他便經常做了。
以前不會炒菜時,就先煮好飯,等飯熟了再換母親回來炒菜。後來也學會了,雖然剛開始做的不好吃,但母親總是鼓勵和誇獎。
菜炒好裝盤,他先把要給母親送去的菜用大碗盛出,自己才開始吃。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自己做的卻也別有一番滋味。吃完飯,給母親那碗盛好飯,拿上手機,端著飯菜就出了門。
不一會兒就到了店裡,李母正專注地拖地。李陽把飯放在櫃檯上說:「媽,吃飯了。」
李母這才抬起頭,接過飯說道:「你吃好了?忘了把肉拿出來解凍了吧,是不是沒炒肉?」
李陽回答:「菜不少呢,我炒了雞蛋和白菜,夠吃了。」
李母邊吃邊說:「等會兒我去買點菜,還有你愛吃的鹵豬頭肉。」
李陽剛要在門口凳子坐下,隔壁五金店的小兒子小虎子就跑了過來。小傢伙虎頭虎腦,穿著花色罩衣,留著寸頭短髮,看著健康又結實,見到李陽還有些靦腆,忸忸怩怩地走進店裡,對著李母奶聲奶氣地喊:「娘娘,我想吃糖。」
李母笑著說:「要吃糖自己拿了。」小虎子靠近插著棒棒糖罐子,踮起腳尖拿了一顆,一點也不貪心。
李母又問:「你吃飯了沒?要不要吃點?我這有雞蛋,是你李陽哥哥做的,可好吃了。」
小虎子只是靜靜地看著,不吭聲,腦袋似乎想拒絕腳卻又沒走。小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不管見沒見過、吃沒吃過。經不住誘惑,他慢慢靠近櫃檯里的李母,張嘴吃了李母夾過來的雞蛋。
「好吃嗎?」李母問。
「嗯,好吃。」小虎子砸吧著嘴,可愛地點點頭。
「還要嗎?」李母再問。
這時門外又傳來那個清脆的聲音:「你這個小貪吃鬼,又來娘娘這兒要糖吃啦?」
只見王大姐出現在便利店門口。她中等身材微胖健康,面容透著精明和熱情,臉上帶著微笑。小虎子聽到聲音,飛快地跑出去,可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媽媽看在眼裡。
孩子永遠是媽媽心底的柔軟,王大姐臉上的精明在看到小虎子的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慈愛。
小虎子跑出去抱住媽媽的腿,用褲子擦嘴巴,王大姐順勢蹲下,輕輕拍了下他的屁股說:「不是跟你說過別來娘娘這兒要糖吃嗎?糖不要錢買呀?」
李母趕忙說:「他吃不了多少,小虎子又不貪心,每次就拿一顆。」
小虎子媽媽一邊從包里掏出張皺巴巴的紙巾給小虎子擦嘴巴和鼻子,一邊說:「一顆也是錢吶。再這樣,就讓你給娘娘打工幹活。」
小虎子一聽,掙脫媽媽的手噔噔的跑回了家。李母也端著碗走到門外。虎子媽說道:「李陽畢業了,你現在可享福了。」
李母嘆口氣:「是畢業了,可工作也不好找啊。」
李陽沒參與她們的談話,回到櫃檯里的椅子上坐下,掏出手機打開遊戲。兩位母親繼續在門口閒聊著,過了一會兒,小虎子媽媽才離開。
李母吃完飯,朝屋裡的李陽喊道:「你看著店,我回去了。」
「好嘞。」李陽頭也不抬地應道。
李母回到家,先把剩飯盛出來放進冰箱,洗淨碗筷,接著將李陽帶回來的髒衣服、被套等一股腦兒放進洗衣機,放好水,加上洗衣粉浸泡起來,長時間浸泡能讓衣服洗得更乾淨。
原本有些困意的她,看到因自己看店而許久未打掃的家中滿是灰塵污垢,便又拿起掃把、拖布、毛巾,里里外外清掃、拖洗、擦拭了一遍。等衛生打掃完,都快下午了。
望著乾淨整潔的房間,她很是滿意,心想自己可真是操持家務的一把好手,只可惜李陽他爸走得早,沒享到福。想到這兒,她猛地打斷思緒,自言自語:「想這些做什麼。」
看看時間不早了,她按下洗衣機的啟動鍵,估摸著回來時衣服也就洗好了,拖著超市促銷送的買菜小拖車出了門。來到店門口,跟李陽說了聲:「媽媽買菜去了。」
李陽睡眼惺忪地回答:「好的。」那模樣像是剛睡醒,又像是還在夢中。
初秋的午後靜謐、溫暖而祥和,讓人不由自主地犯困。李陽望著門外馬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光影,在路面上跳躍閃爍。
思緒飄回到十多年前的一天,也是這般陽光明媚,也是母親說去買菜,提著菜籃子,模樣比現在年輕漂亮。
當時自己恰逢放假,父親也休息。父親從部隊退伍後,被分配到一家國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保衛科當科長。
雖說整個保衛科有十多個保安和一條大黑狗,但大半是本單位退休返聘的老職工,還有一小半年輕保安是外包給保安公司的,主要負責站崗。
他們相互配合,平日倒也清閒。辦公室里就父親和另一位副科長,上班時間除了喝茶看報,基本沒什麼事做。
偶爾工地因工資未能按時發放引發騷動時,父親就得帶人去現場維持秩序,不過也就是維持而已,畢竟有警察和領導們在現場處理,他們主要也是預防夜間有工人因沒領到工資因而心生怨恨而倒賣工地材料。
所以父親空閒時間不少,除了朝九晚六和節假日,平時他們辦公室兩人還能輪流提前下班。
那時自家開了個一百來平米的大超市,除了生鮮沒有,糧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各類常用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且 24小時營業。
母親守白天,父親守晚上,父親下班後就到店裡替換母親,母親則去買菜做飯;休息日父親白天守店,母親就會抽空整理家務、打掃衛生。
而自己就像現在的小虎子一樣,只顧玩耍,到處瘋跑,玩累了就跑回店裡,鑽進父親懷裡睡覺。父親總會放下報紙,給我講他在部隊的趣事,然後我便在故事聲中進入夢鄉,至於講了些什麼,卻也記不清了。
一日臨近下午,忽然外面有人大喊著火啦。父親抱起我跑出門外,燃燒的煙霧和焦糊味撲面而來,我也迷迷糊糊地醒了。
我家超市所在的這條街熱鬧繁華,一樓都是挑高的門面,租戶自行隔成兩層,一樓用來做生意,二樓堆放貨物,有的也住人。
著火的是我家超市隔壁的夫妻餐館,一樓裡面是廚房,外面是餐廳,廚房旁就是通往二樓的樓梯。
二樓靠大路這邊住人,靠樓梯那邊堆放貨物,有干豆腐皮、乾粉絲、土豆等食材,還有一次性碗筷、紙巾等生活用品,方便取用。
火先是從廚房燒起來的,不知是漏電還是漏氣引發的。有人率先發現明火後大喊起來,周邊鄰居和路人趕忙七手八腳地滅火,有用滅火器的,有用水澆的。
可氣遇火,火遇油,油再遇水,火勢反而更旺更大了。有人呼救,有人報警。父親問道:「許老三一家人呢?」
這時眾人才回過神來,一個鄰居說:「許老三出去送餐了。」
又有人問:「那他老婆孩子呢?」
另一人回答:「好像在樓上午休呢,他娘倆每天中午不忙時都要上去睡午覺。」
人群中又有人說道:「我看到許老三媳婦在樓下哄孩子睡著後就上去了。」
樓上的床並非他們晚上睡覺的地方,只是供白天玩累了的孩子和大人午休用的。
得知許霞母子被困,作為一名有信念的老兵,一個骨子裡有擔當的男人,以及朝夕相處的鄰居,父親無法冷眼旁觀。他把我託付給熟悉的鄰居劉大姐,說:「你幫我照看一下李陽,我去幫忙。」
說著就把我放到劉姐身前,劉姐說:「放心去吧。」
父親又叮囑我:「李陽,你拉著劉姨的手,別亂跑,我去幫忙滅火。」
我朦朧輕快地回答:「好的。」若我早知道這是與父親的最後一面,我會不會哭鬧著攔住他?若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對話,我會不會多囑咐他兩句「注意安全,我等你回來等?」這一類的話語。
可是沒有如果。我拉著劉姨的手,劉姨一手拉著我,一手搭在我肩上摟著我。我們站在不遠處,看著父親鼓起勇氣,用衣服捂住口鼻,毅然衝進濃煙火光之中,他高大的身影漸漸消失不見。
這時,我慢慢想起父親每次午睡前講的部隊故事,關於生命的故事。他說:「我在部隊不光練就了一身本領,還學會了敬畏、尊重和珍惜生命。我們是邊防部隊,巡邏警戒時,偶爾會碰到越境的牧民、偷渡的客商、入侵的敵人。雖說我們手中有槍,心中有怒火,但不能抬手就射。」
「哪怕是面對入侵的敵人,也是先喊話,再行動。敵人赤手空拳,我們便赤手空拳應對;敵人用刀,我們也用刀;敵人用槍,我們才用槍。我們不開第一槍,不輕易剝奪一個人的生命,這就是敬畏生命。」
敵人投降被俘虜後,我們不虐待、不侮辱,這就是尊重生命。倘若我們被俘,不提倡以自殺來表明高潔,這就是珍惜生命。」
「一個不敬畏生命的時代不是好時代,一個不尊重生命的社會不是好社會。一個家庭、一所學校如果不教育孩子敬畏、尊重、珍惜生命,就培養不出完整的人。一個不再敬畏、尊重、珍惜生命的人,也枉為人。」
這些話此刻又在我腦海中清晰浮現,可當時的我並不理解其中含義。
李父衝到樓上,只見濃煙瀰漫,看不清,他大聲呼喊許霞母子,卻無人回應。他們或許還在睡夢中,又或許是習慣了街邊的嘈雜,此時並未醒來。
就在李父朝著被餐館招牌擋住的窗戶透進來的微弱光亮摸索前行時,廚房傳來「砰」的一聲巨響,餐館及周圍門面的玻璃門窗瞬間被震碎,嘩啦啦散落一地,稍遠些的玻璃也被震裂。
爆炸產生的氣浪沖向眾人,正在滅火的人員被掀飛了出來,摔得東倒西歪,有的衣服還被熱浪燒著了。眼見滅火無望,眾人連忙後退,膽大些的趕緊把受傷的人拖到安全地帶。
此時火焰已充滿整個一樓門面。李父在爆炸的瞬間只覺腳下樓板受到強烈衝擊,仿佛要被掀翻,瞬間氣浪裹挾著樓梯口的雜物朝他撲來,緊接著二樓窗戶和GG牌的縫隙間也被火焰填滿。
一樓如一張滿是火焰的大口,二樓縫隙中噴出的火苗似燃燒的眼睛,仿若來自地獄的惡魔,妄圖吞噬世間一切。
消防車的警笛聲由遠及近,好似來自天庭的號角。率先趕到的兩輛消防車迅速停車,消防人員下車後各司其職,接好水帶,開閘放水。
隨後又有幾輛消防車、救護車、警車趕來。隨著更多消防車加入,多股水柱沖向火苗,強勁的水柱如同正義的寶劍,惡魔般的大火逐漸被壓制、撲滅,只剩下濃煙還在瀰漫,囂張的氣焰也消失殆盡。
那些受傷倒地的人被陸續抬上救護車運走,許老三不知何時回來了,想衝進火場卻被警察攔住,他在那兒不停地哭喊、嘶吼、掙扎,聲嘶力竭地呼喚著他老婆和孩子的名字。
大火徹底熄滅後,消防人員進場排查隱患。
他們這裡雖說是個縣城,卻是由省城直管,比一般的縣城要大得多,聽說今年已經升級為縣級市。
他家位於觀慶路 185號陽光左岸小區。李陽在小區門口並未徑直進入,而是轉身走向了小區大門左側幾十米遠的朝芸便利店。他的腳步略顯急切,心中滿是對母親的思念與牽掛。
來到便利店門口,李陽深吸一口氣,高聲呼喊:「媽,我回來了!」
剎那間,一位身著樸素衣衫的中年婦女從收銀台後迅速起身,她的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眼中滿是驚喜與慈愛:「兒子,你可算回來了!」
李陽將行李箱輕輕放在門口,快步走進店內。母親也急忙從收銀台後走出,仔仔細細地打量著他,那目光仿佛要將他這些日子的經歷與變化一一洞察。「你累了吧?媽這就回去給你做飯。」母親關切地說道。
李陽趕忙回應:「不用,這才幾點啊。您把鑰匙給我就行,我自己回去弄。」
「沒事,一起回去。」母親說著,便走到店外,朝著隔壁喊道:「王大姐,幫我看下店,我回去一下。」
「好嘞!」一個響亮而清脆的聲音瞬間從隔壁五金店傳來。
這時,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小男孩如歡快的小鹿般率先跑了過來,他的身後,便是王大姐。
雖說叫她王大姐其實年紀並不大,但生活的操勞與奔波在她的臉上刻下了些許歲月的痕跡,使她看起來略顯滄桑,比實際年齡要大上幾分。
王大姐用清脆笑著說道:「你兒子回來了啊。」
「是啊。」母親一邊回應著,一邊彎腰去拿行李箱。
李陽見狀,連忙說道:「行李箱我自己拿就可以了。」
然而母親並未理會,執意拎起箱子,李陽只好無奈地拿著劉敏送的花,與母親一同朝著小區里走去。
這是一個老式的步梯小區,道路蜿蜒曲折。他們在小區里拐了幾個彎,終於來到了自家所在的那棟樓下。
即將踏上樓梯時,李陽再次說道:「還是我來拿吧。」言罷,便從母親手中接過行李箱。
母親微微嘆了口氣,感慨道:「看來真是不服老不行了。想當年,我和你爸搬家的時候,搬著東西上上下下,也不覺得累,現在怎麼拿個箱子都拿不動了。」
說著,他們便來到了五樓。母親從口袋中掏出鑰匙,打開房門。屋內的一切,都散發著熟悉而又親切的氣息,仿佛在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回憶。
入門的右手邊是廚房,客廳與餐廳相連,空間雖不大,卻布置得溫馨滿滿。左手邊是一條過道,過道的外側是一大一小兩間臥室,李陽住的是較大的那間。過道的盡頭則是一間大主臥。過道的左手邊,還有一間衛生間。
整個房屋的布局緊湊而規整,裝修風格是上個世紀流行的鄉村田園風,雖已略顯陳舊,但卻承載著李陽童年與少年時期無數美好的回憶。
李陽將花和行李箱拿回自己的房間,母親則徑直走向廚房。她熟練地淘好米,放入電飯煲中開始煮飯,隨後轉身對李陽說道:「你要是餓了,冰箱裡有早上剩下的饅頭和雞蛋,先熱一下墊墊肚子。」
李陽笑著回答:「我回自己家還能餓著?您就別操心了,快回去看店吧。」
「行,我先把飯煮上,等會兒出去買點菜,你好好歇著。」
李陽打開冰箱瞅了瞅,「還有不少菜呢,不買也行,等飯熟了,我炒好給你送過去。」
「那好吧,下午我早點關門去買。」說完便開門出去了。
李陽在沙發上稍作休息,隨手打開音樂軟體。他似乎不太習慣獨處,一個人在家總覺得空落落的,有音樂的聲響才添了幾分熱鬧,電飯煲咕嚕咕嚕冒著熱氣,李陽選了首好聽的歌曲,放好手機,走向冰箱,把菜拿出來準備做飯。
他拿了幾個雞蛋、青椒、土豆和白菜,又打開冷凍室,看到凍得硬邦邦的肉,心想這會兒解凍來不及了,便又放了回去。
心裡盤算著就炒個青椒雞蛋和糟辣白菜,於是把土豆也放回冰箱。打好雞蛋,洗淨白菜青椒,切好裝盤備用。
糟辣椒是自己用辣椒、姜蒜做的,雖說市場上有賣,自家也很久沒種地了,但母親骨子裡總覺得自己做的泡菜、醃菜、乾菜吃起來更香,還能把廚房的瓶瓶罐罐裝滿而不浪費。
李陽找出糟辣椒罐,盛出一些。這時電飯煲傳來提示音,飯熟了。他熟練地開火倒油炒菜,自父親離世後,這些事他便經常做了。
以前不會炒菜時,就先煮好飯,等飯熟了再換母親回來炒菜。後來也學會了,雖然剛開始做的不好吃,但母親總是鼓勵和誇獎。
菜炒好裝盤,他先把要給母親送去的菜用大碗盛出,自己才開始吃。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自己做的卻也別有一番滋味。吃完飯,給母親那碗盛好飯,拿上手機,端著飯菜就出了門。
不一會兒就到了店裡,李母正專注地拖地。李陽把飯放在櫃檯上說:「媽,吃飯了。」
李母這才抬起頭,接過飯說道:「你吃好了?忘了把肉拿出來解凍了吧,是不是沒炒肉?」
李陽回答:「菜不少呢,我炒了雞蛋和白菜,夠吃了。」
李母邊吃邊說:「等會兒我去買點菜,還有你愛吃的鹵豬頭肉。」
李陽剛要在門口凳子坐下,隔壁五金店的小兒子小虎子就跑了過來。小傢伙虎頭虎腦,穿著花色罩衣,留著寸頭短髮,看著健康又結實,見到李陽還有些靦腆,忸忸怩怩地走進店裡,對著李母奶聲奶氣地喊:「娘娘,我想吃糖。」
李母笑著說:「要吃糖自己拿了。」小虎子靠近插著棒棒糖罐子,踮起腳尖拿了一顆,一點也不貪心。
李母又問:「你吃飯了沒?要不要吃點?我這有雞蛋,是你李陽哥哥做的,可好吃了。」
小虎子只是靜靜地看著,不吭聲,腦袋似乎想拒絕腳卻又沒走。小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不管見沒見過、吃沒吃過。經不住誘惑,他慢慢靠近櫃檯里的李母,張嘴吃了李母夾過來的雞蛋。
「好吃嗎?」李母問。
「嗯,好吃。」小虎子砸吧著嘴,可愛地點點頭。
「還要嗎?」李母再問。
這時門外又傳來那個清脆的聲音:「你這個小貪吃鬼,又來娘娘這兒要糖吃啦?」
只見王大姐出現在便利店門口。她中等身材微胖健康,面容透著精明和熱情,臉上帶著微笑。小虎子聽到聲音,飛快地跑出去,可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媽媽看在眼裡。
孩子永遠是媽媽心底的柔軟,王大姐臉上的精明在看到小虎子的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慈愛。
小虎子跑出去抱住媽媽的腿,用褲子擦嘴巴,王大姐順勢蹲下,輕輕拍了下他的屁股說:「不是跟你說過別來娘娘這兒要糖吃嗎?糖不要錢買呀?」
李母趕忙說:「他吃不了多少,小虎子又不貪心,每次就拿一顆。」
小虎子媽媽一邊從包里掏出張皺巴巴的紙巾給小虎子擦嘴巴和鼻子,一邊說:「一顆也是錢吶。再這樣,就讓你給娘娘打工幹活。」
小虎子一聽,掙脫媽媽的手噔噔的跑回了家。李母也端著碗走到門外。虎子媽說道:「李陽畢業了,你現在可享福了。」
李母嘆口氣:「是畢業了,可工作也不好找啊。」
李陽沒參與她們的談話,回到櫃檯里的椅子上坐下,掏出手機打開遊戲。兩位母親繼續在門口閒聊著,過了一會兒,小虎子媽媽才離開。
李母吃完飯,朝屋裡的李陽喊道:「你看著店,我回去了。」
「好嘞。」李陽頭也不抬地應道。
李母回到家,先把剩飯盛出來放進冰箱,洗淨碗筷,接著將李陽帶回來的髒衣服、被套等一股腦兒放進洗衣機,放好水,加上洗衣粉浸泡起來,長時間浸泡能讓衣服洗得更乾淨。
原本有些困意的她,看到因自己看店而許久未打掃的家中滿是灰塵污垢,便又拿起掃把、拖布、毛巾,里里外外清掃、拖洗、擦拭了一遍。等衛生打掃完,都快下午了。
望著乾淨整潔的房間,她很是滿意,心想自己可真是操持家務的一把好手,只可惜李陽他爸走得早,沒享到福。想到這兒,她猛地打斷思緒,自言自語:「想這些做什麼。」
看看時間不早了,她按下洗衣機的啟動鍵,估摸著回來時衣服也就洗好了,拖著超市促銷送的買菜小拖車出了門。來到店門口,跟李陽說了聲:「媽媽買菜去了。」
李陽睡眼惺忪地回答:「好的。」那模樣像是剛睡醒,又像是還在夢中。
初秋的午後靜謐、溫暖而祥和,讓人不由自主地犯困。李陽望著門外馬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光影,在路面上跳躍閃爍。
思緒飄回到十多年前的一天,也是這般陽光明媚,也是母親說去買菜,提著菜籃子,模樣比現在年輕漂亮。
當時自己恰逢放假,父親也休息。父親從部隊退伍後,被分配到一家國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保衛科當科長。
雖說整個保衛科有十多個保安和一條大黑狗,但大半是本單位退休返聘的老職工,還有一小半年輕保安是外包給保安公司的,主要負責站崗。
他們相互配合,平日倒也清閒。辦公室里就父親和另一位副科長,上班時間除了喝茶看報,基本沒什麼事做。
偶爾工地因工資未能按時發放引發騷動時,父親就得帶人去現場維持秩序,不過也就是維持而已,畢竟有警察和領導們在現場處理,他們主要也是預防夜間有工人因沒領到工資因而心生怨恨而倒賣工地材料。
所以父親空閒時間不少,除了朝九晚六和節假日,平時他們辦公室兩人還能輪流提前下班。
那時自家開了個一百來平米的大超市,除了生鮮沒有,糧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各類常用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且 24小時營業。
母親守白天,父親守晚上,父親下班後就到店裡替換母親,母親則去買菜做飯;休息日父親白天守店,母親就會抽空整理家務、打掃衛生。
而自己就像現在的小虎子一樣,只顧玩耍,到處瘋跑,玩累了就跑回店裡,鑽進父親懷裡睡覺。父親總會放下報紙,給我講他在部隊的趣事,然後我便在故事聲中進入夢鄉,至於講了些什麼,卻也記不清了。
一日臨近下午,忽然外面有人大喊著火啦。父親抱起我跑出門外,燃燒的煙霧和焦糊味撲面而來,我也迷迷糊糊地醒了。
我家超市所在的這條街熱鬧繁華,一樓都是挑高的門面,租戶自行隔成兩層,一樓用來做生意,二樓堆放貨物,有的也住人。
著火的是我家超市隔壁的夫妻餐館,一樓裡面是廚房,外面是餐廳,廚房旁就是通往二樓的樓梯。
二樓靠大路這邊住人,靠樓梯那邊堆放貨物,有干豆腐皮、乾粉絲、土豆等食材,還有一次性碗筷、紙巾等生活用品,方便取用。
火先是從廚房燒起來的,不知是漏電還是漏氣引發的。有人率先發現明火後大喊起來,周邊鄰居和路人趕忙七手八腳地滅火,有用滅火器的,有用水澆的。
可氣遇火,火遇油,油再遇水,火勢反而更旺更大了。有人呼救,有人報警。父親問道:「許老三一家人呢?」
這時眾人才回過神來,一個鄰居說:「許老三出去送餐了。」
又有人問:「那他老婆孩子呢?」
另一人回答:「好像在樓上午休呢,他娘倆每天中午不忙時都要上去睡午覺。」
人群中又有人說道:「我看到許老三媳婦在樓下哄孩子睡著後就上去了。」
樓上的床並非他們晚上睡覺的地方,只是供白天玩累了的孩子和大人午休用的。
得知許霞母子被困,作為一名有信念的老兵,一個骨子裡有擔當的男人,以及朝夕相處的鄰居,父親無法冷眼旁觀。他把我託付給熟悉的鄰居劉大姐,說:「你幫我照看一下李陽,我去幫忙。」
說著就把我放到劉姐身前,劉姐說:「放心去吧。」
父親又叮囑我:「李陽,你拉著劉姨的手,別亂跑,我去幫忙滅火。」
我朦朧輕快地回答:「好的。」若我早知道這是與父親的最後一面,我會不會哭鬧著攔住他?若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對話,我會不會多囑咐他兩句「注意安全,我等你回來等?」這一類的話語。
可是沒有如果。我拉著劉姨的手,劉姨一手拉著我,一手搭在我肩上摟著我。我們站在不遠處,看著父親鼓起勇氣,用衣服捂住口鼻,毅然衝進濃煙火光之中,他高大的身影漸漸消失不見。
這時,我慢慢想起父親每次午睡前講的部隊故事,關於生命的故事。他說:「我在部隊不光練就了一身本領,還學會了敬畏、尊重和珍惜生命。我們是邊防部隊,巡邏警戒時,偶爾會碰到越境的牧民、偷渡的客商、入侵的敵人。雖說我們手中有槍,心中有怒火,但不能抬手就射。」
「哪怕是面對入侵的敵人,也是先喊話,再行動。敵人赤手空拳,我們便赤手空拳應對;敵人用刀,我們也用刀;敵人用槍,我們才用槍。我們不開第一槍,不輕易剝奪一個人的生命,這就是敬畏生命。」
敵人投降被俘虜後,我們不虐待、不侮辱,這就是尊重生命。倘若我們被俘,不提倡以自殺來表明高潔,這就是珍惜生命。」
「一個不敬畏生命的時代不是好時代,一個不尊重生命的社會不是好社會。一個家庭、一所學校如果不教育孩子敬畏、尊重、珍惜生命,就培養不出完整的人。一個不再敬畏、尊重、珍惜生命的人,也枉為人。」
這些話此刻又在我腦海中清晰浮現,可當時的我並不理解其中含義。
李父衝到樓上,只見濃煙瀰漫,看不清,他大聲呼喊許霞母子,卻無人回應。他們或許還在睡夢中,又或許是習慣了街邊的嘈雜,此時並未醒來。
就在李父朝著被餐館招牌擋住的窗戶透進來的微弱光亮摸索前行時,廚房傳來「砰」的一聲巨響,餐館及周圍門面的玻璃門窗瞬間被震碎,嘩啦啦散落一地,稍遠些的玻璃也被震裂。
爆炸產生的氣浪沖向眾人,正在滅火的人員被掀飛了出來,摔得東倒西歪,有的衣服還被熱浪燒著了。眼見滅火無望,眾人連忙後退,膽大些的趕緊把受傷的人拖到安全地帶。
此時火焰已充滿整個一樓門面。李父在爆炸的瞬間只覺腳下樓板受到強烈衝擊,仿佛要被掀翻,瞬間氣浪裹挾著樓梯口的雜物朝他撲來,緊接著二樓窗戶和GG牌的縫隙間也被火焰填滿。
一樓如一張滿是火焰的大口,二樓縫隙中噴出的火苗似燃燒的眼睛,仿若來自地獄的惡魔,妄圖吞噬世間一切。
消防車的警笛聲由遠及近,好似來自天庭的號角。率先趕到的兩輛消防車迅速停車,消防人員下車後各司其職,接好水帶,開閘放水。
隨後又有幾輛消防車、救護車、警車趕來。隨著更多消防車加入,多股水柱沖向火苗,強勁的水柱如同正義的寶劍,惡魔般的大火逐漸被壓制、撲滅,只剩下濃煙還在瀰漫,囂張的氣焰也消失殆盡。
那些受傷倒地的人被陸續抬上救護車運走,許老三不知何時回來了,想衝進火場卻被警察攔住,他在那兒不停地哭喊、嘶吼、掙扎,聲嘶力竭地呼喚著他老婆和孩子的名字。
大火徹底熄滅後,消防人員進場排查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