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松平日裡雖看似是個憂鬱斯文且頗具藝術氣質的男生,但他三言兩語便成功吸引了那女生的注意,讓她瞬間打開了話匣子。

  女生滔滔不絕地講述起自己與男朋友那充滿波折的相愛歷程,以及在生活里所付出的一切和遭受的委屈。

  儘管在李陽聽來,這些不過是些毫無營養的閒言碎語,可易松卻總能給予恰到好處的回應與安慰,還積極地鼓勵她暢想全新的美好生活。

  就在女生被分散注意力之際,一樓的氣墊已鋪設完成,樓上的兩人順利進入鄰居家,並仔細觀察好位置,系好了繩索,做好萬全準備。

  從樓上俯瞰,只見那女生正坐在窗台上,面朝房間,時刻留意著房門的動靜,背向外側,絲毫未察覺到樓上兩人的行動。

  陽台上擺放著兩個用洗潔精瓶子改造而成的花盆,裡面種著多肉植物。李陽則手持破拆工具,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破門而入。

  緊接著,樓上兩人率先展開行動。肖順江將安全繩牢牢系好後,如神兵天降般,一腳精準地將女生踹回屋內。

  與此同時,李陽和易松聽到聲響,迅速破門而入,成功控制住女生。彼時,女生被肖順江踹倒在地,正當她試圖爬起再次沖向窗口時,恰好被李陽和易松及時拉住,以防她再度做出衝動之舉。

  此刻的她不再掙扎,只是坐在地著放聲大哭。

  房間呈一室一廳的簡約布局,一進門便是客餐廳一體的空間,直至窗邊。屋內有沙發、茶几和電腦桌,沙發上的沙發套與衣物凌亂不堪,茶几上滿是散落的菸頭和飲料瓶。

  靠近窗戶的電腦桌上不見電腦蹤影,唯有一面鏡子,周圍是一些廉價的化妝品和幾礦泉水瓶里水培著幾個帶根,卻尚未發芽的白色大頭蒜。右手邊是廚房與衛生間,左手邊則是臥室。

  李陽和葉松攙扶著女生時,葉松忽然停下腳步,頓了頓說道:「你們聞到什麼味道了嗎?」

  李陽此時滿腦子都是女生的哭聲,一臉茫然,並未有所察覺。肖順江一邊解著繩子,一邊向一樓的班長匯報情況,同時回應道:「啥?沒聞到啊。」

  易松卻猛地大喊一聲:「不好,是煤氣!」

  隨後便毫不猶豫地沖向廚房。就在他衝進廚房的剎那,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廚房瞬間爆炸開來。

  一股熾熱濃烈的火焰氣浪裹挾著玻璃破碎的聲響,如洶湧的猛獸般從廚房呼嘯而出。李陽趕忙扶著半跪的女生順勢趴在地上。

  爆炸氣浪過後,李陽緩緩抬起頭,眼前一片狼藉。他下意識地回頭望去,卻發現肖順江不見了蹤影。

  他心急如焚地站起來爬到窗台上往下看,只見肖順江已墜落在一樓,一片殷紅的鮮血在他身軀周圍緩緩蔓延開來。

  李陽瞬間模糊了視線,聲嘶力竭地呼喊著他的名字,然而樓層太高,他的呼喊註定得不到回應。李陽緊緊扶著窗台,腦袋「嗡」的一聲,一陣恍惚間,雙腿也仿佛失去了力氣。

  這時,樓上的秦文聽到爆炸聲也匆匆跑了下來,徑直衝進廚房。李陽回過神來,擦了一下眼淚也趕忙緊隨其後衝進廚房。

  只見廚房內一片混亂,鍋碗瓢盆碎落一地。秦文正跪在地上,不停地呼喊著葉松的名字。李陽靠近一看,易松的臉上滿是被玻璃殘片劃傷的痕跡,嘴角也滲出鮮血。

  李陽頓感頭痛欲裂,恍惚中不由自主地跪下,也跟著呼喊易松的名字,無盡的悲傷如潮水般從心底湧起,雙眼瞬間被淚水淹沒,而易松卻再也沒有了回應。

  他滿心疑惑與痛苦,不明白明明出發時還好好的,為何轉眼間就失去了兩位戰友。

  班長在樓下聽到那聲爆炸巨響,心也猛地一沉。緊接著便看到肖順江從樓上墜落,由於爆炸衝擊力的影響,並未落在氣墊上。

  他急忙衝過去,抱起肖順江,卻發現他已沒了氣息。班長連喚兩聲肖順江的名字,回應他的唯有那從身體裡汩汩湧出的鮮血。

  他強忍著悲痛,沉默片刻後,依然故作鎮定地呼叫救援和救護車,安排郭斌在樓下守候現場,隨後便迅速沖向樓上。

  還未到達房間,樓梯間便已被氣浪衝出來的雜物鋪滿。此時,只聽到姚自路在客廳大聲呵斥那個女生:「你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你開了煤氣為何不說?」

  班長無暇顧及,徑直來到廚房,映入眼帘的便是秦文抱著葉松,李陽跪在一旁的悽慘場景,鮮血流了一地。

  至此,正在熱戀的肖順江和一心想成為攝影家的葉松,先一步離他們而去。


  趙勇回過神來和秦文幾人努力安撫著燒烤店其他人。店老闆不知何時也走了出來,熱情地招呼大家:「吃好喝好,別在意。」

  店裡的員工則默默打掃著衛生。旁邊一位知曉事情原委的食客向不明就裡的人解釋道:「原來這個女的就是前幾天在旁邊明華小區要跳樓的那個人,為了救她,一下子犧牲了兩名消防員。」

  「哦,我一開始還以為是男友捉姦呢。」

  「聽說當時就是因為一點小事跟她那個綠頭髮的男朋友吵架就要跳樓,結果開了煤氣也不告訴消防員,然後就爆炸了,死了兩個消防員,真是可惜,為了救這種人不值得啊。」

  「就應該判她刑,起碼關她兩天,讓她長點記性。」

  這時店老闆對那幾個年輕人說道:「你們走吧,今天吃的不用給錢了。」

  他們面露猶豫之色,不知是否該走。而其他食客譴責的目光和言語,猶如犀利的皮鞭,抽打著他們的良知。即便他們臉皮再厚,也難以抵擋眾人的指責,最終只得灰溜溜地離去。

  班長滿懷歉意地對老闆說:「對不起啊,給您添麻煩了。您看您的損失是多少,我們一定賠償。」

  老闆連忙擺手說道:「不用,這才幾個錢啊。」

  班長堅持道:「再小的損失也是損失,還是需要賠償的。」

  說完便準備掏出手機掃碼付款。老闆趕忙上前阻攔:「真不用,就幾個碗筷、一點酒水,不至於。真不至於,別說這點了,要是你們有空閒時間,我請你們喝兩杯、吃幾串再走都沒問題。」

  見老闆如此豪爽,班長也不再執意堅持,道完謝後便轉身離去。

  回到消防隊時,正值晚飯時間,李陽毫無胃口,徑直回房,眾人又何嘗不是沉浸在悲痛之中,食不下咽呢。

  李陽回到寢室,像被抽去了所有力氣一般,重重地癱倒在床上。他雙眼無神地望著天花板,思緒卻如脫韁的野馬,肆意馳騁在往昔的歲月里。

  自加入消防員隊伍以來的點點滴滴,如同一幅幅畫面,在他腦海中不斷閃回,他開始深刻地回憶與思索這段歷程中的感受與成長。

  曾經,他懷著滿腔熱血與純真的理想踏入這片領域,那時的他,不過是個單純的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滿是正義與希望。然而,現實卻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無情地切割著他的幻想。

  先是經歷了經理的欺騙,那如同信任大廈基石被悄然抽離的感覺,讓他初次嘗到了人心險惡的滋味,內心的世界開始出現了第一道裂痕。

  接著,愛情的背叛更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他的心坎上。他曾全心全意付出的感情,在現實面前被擊得粉碎,那些曾經甜蜜的瞬間如今都成了刺向自己內心的利刃,讓他對人性與情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而隊友的死亡,無疑是最為沉重的打擊。那是與他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兄弟,卻在瞬間消逝,他們的離去仿佛帶走了他心中的一部分陽光,只留下無盡的黑暗與悲痛。

  在這重重打擊之下,他的內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與掙扎。他不斷地在心底質問:我們拼盡全力保護別人,可當我們遭遇困境、受到傷害時,誰又來保護護我們呢?

  曾經那個單純地相信只要付出就能收穫美好的自己,已經漸漸遠去。如今的他,在痛苦與磨難中被迫成長,開始認識到世界的複雜與殘酷不僅僅存在於災難現場。

  他深知,自己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未經世事的大學生,而是一個在血與淚中逐漸蛻變,必須學會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痛苦中堅守信念的消防員。

  儘管內心滿是傷痕,但他也明白,他不能被這些挫折打倒,更不能心生怨念,因為他堅還要守著父親的信念,背負著隊友的期望,承載著消防員的使命。

  他必須在這條布滿荊棘的成長道路上,繼續堅定地走下去,去探尋那屬於自己的真正的生命之光。

  當情感得以宣洩,憤怒漸漸釋懷,生活似乎更需要人們擁有忍耐與克制的品質。

  第二天,指導員找到了李陽。指導員對昨天發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包括酒店裡的那場風波。他並未急於批評或指責李陽的過激行為。

  自昨天的掀桌子事件在網絡上曝光後,他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好在輿論的走向是積極正面的,這才讓他能夠頂住壓力,與李陽進行一場深入的交談。

  指導員主要分享了自己對於工作、感情、友情在人生不同階段所占比重的感悟,以及它們所呈現出的不同方式,還有自我學習、自我消化吸收這些經歷的過程。


  他談到愛情的背叛、親情的不理解、友情的消逝,這些痛苦的經歷會慢慢使人變得更加理智和堅強。

  他希望李陽能好好體會並珍惜這段酸澀的成長曆程,因為隨著閱歷的增加,這類事情見得多了,人或許會變得麻木、冷漠、無情,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來向陽的心。

  就不會感到孤獨,他安慰李陽不必有壓力,其他事情自會有人妥善處理,只需安心工作就好。說完,指導員便起身離開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消防隊沒有接到重大任務,多是一些諸如小孩在工地玩耍時被塑料彎管卡住頭、學生手卡進凳子裡、捕捉蜘蛛或蛇時、救助被困在車裡的大學生、救援在山上被冰雹砸傷的人員之類的小任務。

  經歷了這一系列事情後,李陽終於理解了班長帶他們到寶峰山上抬人的那種良好心態。那並非是假裝出來的從容,即便可能對方是偽裝的,現在他也不會生氣了。

  是啊,如今看來,這些小任務是多麼美好。民眾平安無事,消防員們也不會受傷,一切都顯得那麼祥和。

  重大任務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與損失,他不禁對自己剛入隊時一心渴望執行重大任務的心態感到困惑與不解。

  時近八月下旬,烈日高懸,酷熱難耐。整個世界仿佛被放進了巨大的蒸籠,空氣悶熱得讓人窒息,即便是偶爾拂過的風,也帶著滾滾熱浪,灼燒著每一寸肌膚。

  這一日,午休過後,眾人剛剛起身,還帶著些許慵懶與迷糊,洗漱完畢仍無精打采。

  突然,尖銳的警鈴聲打破了這份沉悶,通報顯示,距離市區五十多公里外的大平國有林場突發火情。

  所幸火勢尚不算兇猛,林場消防隊與附近村鎮已迅速展開自救行動,同時請求支援。二中隊位於城西,與林場距離較近,接到指令後,隊員們立即奔赴車庫。

  中隊長親自掛帥,率領兩個班,分乘五輛車——一輛指揮車,兩輛多功能森林消防車,兩輛綜合水罐車,如離弦之箭般向著大平林場疾馳而去。四十多分鐘後,車隊順利抵達林場辦公區。

  林場局長趕忙上前,向塗隊詳細介紹林場的火情。大平國有林場總面積廣袤,約達 28.7萬畝,其間山川起伏,蘊藏著豐富的珍貴動植物資源。

  林場下設五個分場,分別是東林場的冷源、里屯、金魚溝,以及西林場的藏青和白龍山,一條汪林江蜿蜒而來,自山脈間穿過,將林場東西分隔開來。

  此刻,著火點集中在白龍山和藏青兩個分場的山林區域。這片山脈呈南北走向,綿延數十公里,猶如一條沉睡的巨龍。

  而這兩處分場是今年新納入林場管理範圍的,開發程度較低,原始森林茂密幽深,人跡罕至。此刻站在山下望去,只見山上多處濃煙滾滾而起,火情具體位置與火勢規模卻難以準確判斷。

  一個多小時前,林場消防隊與工作人員已先行上山探查,然而面對熊熊山火,他們的力量顯得杯水車薪,難以獨立撲滅。

  塗隊聽完情況,面色凝重:「看來形勢比預想的更為棘手。這樣,我們就地組建臨時指揮部,楊局長您在此坐鎮指揮,我率隊上山,先摸清火情,爭取儘快滅火。」

  楊局:「你們有無人機嗎,方便先飛上去看一下整體情況之後再出發吧,山太大了,盲目上山恐有不妥啊」

  塗隊回答:「我們沒有的,大隊倒是有一台,好像還壞了。」

  局長:「沒有就算了,我對林場地形熟悉,我給你們帶路,這樣能早點確定著火點,迅速撲滅,結束後大家還能在林場吃個便飯再回去。我不在期間,讓副局長暫代指揮,按流程操作就行。」

  塗隊略一思索,點頭道:「行,那就有勞局長了。我這就向上級匯報,請求支援,煩請您安排工作人員做好接應。」

  於是,局長帶著兩名工作人員準備上車帶路,李陽看見這時候一個十五六歲的小伙子也上了車,最後被其中一個工作人員拉了下來。

  大聲呵斥的:「你上車去幹什麼啊?你老老實實的給我在下面呆著,等我們回來。」

  局長也說:「小劉啊,你別去了,我和你爸一下就回來了,你在下面等著我們。」

  只見這個小男孩說:「我也要上去滅火。」

  老劉:「你去滅個錘子火,盡會添亂,你要幫忙你就在下面幫忙搬下東西就行了,不准去。」說完就向副局那邊輕輕的推了一下小孩。

  然後這個小男孩只能無賴的和副局長他們在下面指揮部。


  李陽他們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白龍山山腳下公路旁的一片空地。此時李陽才驚覺,之前集結的林場辦公區與之截然不同。

  辦公區內食堂、醫院、旅遊文化產業設施一應俱全,還有職工宿舍,科研中心等規劃有序,猶如一個小的城鎮,而越往山里走,就越顯得侷促。

  汪林江自北向南奔騰而下,水流湍急,一條不寬的公路依江而建,白龍山一側群山巍峨聳立,連綿不絕,仿佛延伸至天地盡頭,讓人頓感自身的渺小與自然的雄渾壯闊。

  車隊行至此處,已無法繼續深入,眾人果斷收拾好裝備,準備徒步上山。此時,山上飄來的濃煙愈發濃烈,那草木燃燒的刺鼻氣味瀰漫在空氣中,仿佛在催促著大家加快腳步。

  全體隊員迅速整理好裝備,精神抖擻地踏上征程。他們先是通過一座簡易木橋,橋身微微晃動,橋下江水奔騰,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聲。

  待全員安全抵達山的對面,劉局長與工作人員便當先領路,大部隊開始向山上進發。

  站在山腳下眺望時,這山看起來並非那般雄偉高大,可真正攀爬起來,才深深體會到自身的渺小與大山的巍峨。

  儘管局長帶著大家走的是之前勘探時開闢出的小路,但此山被江水年復一年的沖刷侵蝕,讓道路變得更加崎嶇陡峭。

  在一些險峻之處,隊員們必須相互扶持,才能艱難前行。一路上,周圍儘是鬱鬱蔥蔥的柳杉、馬尾松、華山松、白櫟等樹木,它們大小不一,高低錯落,或挺拔參天,或旁逸斜出,共同構成了這片繁茂的原始森林。

  陽光只能艱難地透過茂密的枝葉灑下幾縷微弱的光線,抬頭仰望,天空被層層疊疊的枝葉切割成無數細碎的光斑;低頭俯瞰,地面也被厚厚的落葉、枯枝和各類藤蔓植物所覆蓋,腳踩上去,軟綿綿的,每走一步都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仿佛是這片古老森林發出的低沉呢喃。各種鳥兒在枝頭歡唱,小動物在林間穿梭,它們的鳴叫聲交織在一起,嘈雜而又充滿生機,為這寂靜的山林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艱難攀爬,眾人終於登上了山樑上的一個山頭。放眼望去,連綿起伏的小山丘在山樑上錯落分布,宛如一個個威嚴的碉堡,彼此間隔著幾百米的距離,遙遙相望,恰似駱駝那高聳的駝峰,勾勒出一道道獨特的天際線。

  這條山脈屬於此地橫斷山脈的中段,臨江一面山勢陡峭,怪石嶙峋,而另一側則相對平緩,一路延伸至谷底。谷底的對面,矗立著另一座雄偉的大山,兩山對峙,仿佛在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自然的鬼斧神工。

  就在此時,臨時指揮部傳來消息,稱與第一隊上山的林場消防隊失去了聯繫,要求他們在行進過程中密切留意,全力尋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