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靜安節度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時間悄然來到四月中旬。

  而北伐契丹的事情也將要告一段落。

  雖然何雲成功拿下了滄州、瀛州,可是只要沒拿下幽州,這些州對於契丹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

  因為怎麼說呢,南面的這幾個州,基本都是一馬平川,守起來也不好受。

  但是幽州重要啊。

  可是防守幽州的地方還有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目前都在契丹人手中。

  就算是拿下這些州,又能如何呢?

  何雲心裡很清楚,若不是此時契丹處於內部矛盾之中,根本無暇顧及南方戰事,要不然他也不敢帶兵前往攻略契丹,寫下那《平邊策》。

  不然來的可不是京州兵了,而是燕山以北的契丹精銳部隊。

  何雲也只是止步於此,雖然他這次立下了大功勞,但是比起符彥卿來說不值一提。

  他也只是打了幾場損失較小的勝仗罷了。

  畢竟說起來,符彥卿於開運二年,在陽城(今河北保定西南)白團衛村之戰中,大將軍杜重威畏戰,而符彥卿等人力主死戰,奮力還擊,大敗契丹接近十萬大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隻身北逃。

  符彥卿和契丹交鋒不是一次兩次,而且取得的戰果非常漂亮。

  陽城之戰可視為五代十國的淝水之戰,從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這麼說。

  十萬大軍的大戰,何雲別說打沒打過,現在都見都沒見過。

  他現在掌控幾千兵馬,都有些力不從心。

  每次大軍行軍部署,他都要深思熟慮良久,甚至叫來其屬下、參軍、文書等人商議。

  為的就是一個字——求穩。

  所以基於長蘆大戰之後,何雲的心態也是穩了很多。

  要知道,戰場上任何意外都可能導致一場戰爭的走向。

  連續半個月的忙碌,戰爭總算是接近了尾聲,大周士兵也是以占領瀛州、大部分滄州而結束了這場戰事。

  而處於幽州城內的簫思溫,當聽到大周已經不在北上了,而是開始在占領的地方開始修築要塞、城池進行防禦時,他的心也落了下來。

  如此,他也只是叮囑鎮守關隘的守將,沒必要不得南下。

  而他屬下大軍,乾寧軍也是撤往了靜海城。

  這讓何雲、韓通、符彥卿都沒有想到。

  何雲此時在束城收到了京城的來信,包括楊詩敏、何徽的信件。

  雖然楊詩敏的信中沒有說什麼特別的事情,也只是說了其糧酒的事情。

  說是按照何雲的糧酒方法,已經弄了好多。

  還說等何雲回來再弄呢。想到這裡,何雲也是頗為思念,想著最近一段時間精神緊繃,一時間也沒回去寫封信。

  而他叔父何徽的事情,讓何雲有些懵了。

  他這就不知不覺被安上了一個未婚妻,最重要的是未婚妻才剛剛十歲。

  這是人能幹出的事?

  這要是在後世,不得被輿論的唾沫給淹死。

  關鍵是他的老丈人是李重進,說起李重進也是戰爭狂人。

  憑藉姻親關係,官職不斷往上升,現在是位高權重。

  關鍵是後世記載,他可是在趙匡胤稱帝之後,舉兵反抗了,雖然最後沒打過,舉家自焚了。

  反正對於大周來說,李重進忠誠得很。

  何雲心中滿是無奈,可又無法改變這既定的事實,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麼這樣一來,真的就站到趙匡胤的對立面上了。

  只是這個未來的妻子,也不知道長得如何,最關鍵是,自己也不知道叫啥名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能怎麼辦呢?

  反正躲不過,索性不如享受。

  說起來,都到了五代了,還不能享受享受?

  不多娶幾個妻子,豈不是對不起自己?

  聽說簫思溫的小女兒叫什麼蕭綽,那可是後世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

  簡直就是一代奇才。可不能放過了,不過現在是不是才只有幾歲啊。


  何雲搖搖頭,把這些想法拋擲腦後。這些都離得太遠。現在主要是恢復兵力,沒辦法,損失太大了。

  而何雲不知道的是,朝廷對於何雲的安排已經吵得不可開交。

  沒辦法,何雲立了大功勞,總得安排吧,但是對於其位置安排頗有爭議。

  最後有著李重進的進言,樞密使的同意。

  那些個文官的意見反而不重要了。

  何雲被任職靜安節度使,管轄瀛州、滄州、莫州三州之地的軍務。

  雖然莫州還在契丹人手中,但也不妨礙。

  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中書令馮道請辭了,原因很簡單。

  馮道於前段時間病倒了,如今好不容易好了,但是身體大不如以前了。

  畢竟論年紀,已經七十三歲高齡了。

  這位歷經數朝的老臣,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於是,官家不忍,但又念其年事已高,便打發馮道任職滄州刺史,頤養天年。

  這時候上下官員,都已經明白了,官家這是把馮道派遣給何雲了。

  生怕他掌控不利,找個人輔助他。

  這何云何德何能啊,能讓官家如此照顧?

  其實郭榮也是無奈得很啊,不用何雲吧,又怕北方不穩,那《平邊策》呢,又是何雲寫的,沒人比他更清楚了。

  但是用吧,太年輕了,沒什麼執政經驗啊,雖然領軍有些才能,但也只是領軍。

  對於政務方面,官家有些不放心了。

  正巧馮道也是大病一場,加上年事已高。

  而他心中雖然對於馮道的性格不太滿意,但是人家確實是一個內政的好手。

  如今南下伐蜀的消息已經確認了,北方不能再亂了。

  對於伐蜀其實官家就是想要教訓一下蜀國,別無他法,能打下多少就是多少。

  還能試探一下的反應。

  畢竟大目標還是南方的南唐。

  南唐占據淮南一大批地區,這可都是肥碩之地。

  一旦大周拿下,修生養息幾年,便可為朝廷增收不少。

  到時候不管是打哪裡,後勤起碼是有保障的。

  而這個時候北方的穩定,對於整個大周的戰略布局至關重要,郭榮深知這一點。

  所以才決定用何雲鎮守北方,以御契丹。

  殊不知,這正合何雲心意。

  對於大周南下攻打南唐,何雲還是知曉這一段歷史的。

  畢竟三打淮南,還是很經典的戰役。

  但是何雲不想參與啊。

  三次才能打下淮南,對於他來說,只有最後一次才重要。

  所以最好脫離戰場,趁這個時間發育一下,最好能拿下幽州。

  雖然難度上很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