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點兵!點兵!(感謝義父追讀與票票)
有唐一朝,以十六衛遙領天下折衝府(軍府),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府兵和禁軍的合一。
理論上,十六位衛大將軍有名無實。無法憑藉大將軍之名調動衛隊,但是那是在正常皇帝時期。
而中宗一朝,由於皇帝多年不視朝,政治極度糜爛,黨派傾軋嚴重,對于禁軍管制也極為鬆散。
前世李重俊政變,便是通過矯詔的方式調動禁軍,但那是為了兵諫,為了隱蔽以及絕對的命令服從。
現在他不需要藏著掖著,可以直接憑藉自己皇子、左衛大將軍雙重身份,光明正大的調動左衛禁軍。
李重俊站在高台上眺望排列整齊的左衛禁軍。
「趙偉將軍,奉旨抽調四百禁軍。」李重俊對旁邊身著明光鎧的虬須壯漢漠聲道。
「殿下有旨意嗎?」趙偉沉吟片刻,試探道。
李重俊瞥了他一眼,道:「口諭算旨意嗎?」
趙偉沉默。
「趙將軍,本王光明正大站在這裡,就是最好的佐證。父皇給了本王口諭,你若是不相信那就自個去迎仙殿詢問。」
李重俊說完便不再看他。
趙偉堅持片刻,轉身大聲道:「徐赫、顧行。」
「在。」兩個青年校尉挺身而出。
「你二人率各自部,隨時聽候大將軍調遣。」
「諾。」
趙偉最終還是屈服於衛王淫威之下。
且不論衛王口諭真假與否,即使是假的那也不關他事。
朝廷上的傾軋,自己早有耳聞。
但是對於胸無大志的他來說,只要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爭不搶就足夠了,大不了告老還鄉,快活一世。
李重俊對他笑了笑道:「趙將軍哪天得空,來府上小酌一杯。」
「一定一定。」趙偉憨笑抱拳作揖。
「點兵!集合!」李重俊翻身上馬,大喝一聲。
徐赫、顧行同時翻身上馬,各自率領各自的衛隊緊隨衛王身後。
趙偉站在高台上,望著那離弦之箭般奔出校場的禁軍,吶吶道:「太亂了!」
……
就在四百禁軍奔出校場的那一刻。
一股看不見的暗潮,早已在洛陽城內波濤洶湧。
臨淄王府書房內。
「三兄膽子也太大了!」李隆基搖頭感嘆:「他調動王府衛隊尚情有可原,如今竟然直接調動左衛禁軍,這與造反有什麼區別?」
「不。殿下只看到了片面。」劉幽求品了口茶,巴咂著嘴,緩緩開口。
「劉公請直言。」李隆基看著他。
劉幽求微微一笑:「衛王是從皇宮出來後,直接去的校場?」
李隆基點頭:「沒錯。但是他手裡並沒有明發手詔。大將軍又沒有調兵權,如此一來,他這種行為與造反有何不同?」
「區別大了!」劉幽求道:「殿下你只想事事求盡善盡美,但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
「衛王既然是從皇宮出來後,便去校場調兵,這就可以說明此事陛下應已知曉。」
劉幽求慢慢分析道:
「只是礙於某種原因,陛下無法給衛王明確旨意。」
「但是,對衛王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他可以領王府衛士在陛下不知情的情況下,絞殺武崇訓。」
「現在在陛下默許的情況下,調動四百禁軍,自然不是什麼稀罕事。」
李隆基默然不語,他發現自己與這些政治老手相比,看待朝局的眼光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他透過窗戶,望向校場方向,似有所悟。
……
崔湜在得知衛王從皇宮出來,去了校場後,立刻就明白了什麼。
他原本打算勸武三思躲起來,等皇后出手救他,沒想到武三思這時候突然有了骨氣,要留在府里等衛王親自來取他的項上人頭。
對於武三思說的話,崔湜可不敢盡信,不過他也不願給武三思陪葬。
他得給自己找活路。
畢竟他為了往上爬,不僅出賣桓彥范與張柬之,更是不遺餘力的給武三思出謀劃策,針對衛王。
以上種種若是被衛王知曉,自己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他絕不能坐以待斃,要自救,必須自救。
離開武府之後,他直奔上官婉兒設在洛陽城內的私邸。
他之所以投奔上官婉兒,是因為上官婉兒看似只是皇帝李顯的昭容,但其實她的能量還真不小。
其一,她在武周時期便是赫赫有名的女中宰相,更是女才子。
其二,她與太平公主交好,兩人是情同姐妹的閨蜜。
其三,她與皇后、安樂公主以及李顯的關係也非同一般。每當有大型娛樂活動,皇后與安樂公主的詩詞歌賦便全部出自上官婉兒之手。
綜上所述,崔湜認為,現在能救他的只有上官婉兒。
裝飾淡雅的房間內。
一襲白色襦裙的上官婉兒修長的手指捏著茶杯,朱唇輕啟細細品嘗。
「衛王殿下這炒茶確實好,雖然沒有煮茶味香,但勝在雅致。」
太平公主看著她道:「這種寡淡無味的炒茶,也就你們這些才女墨客喜歡喝。本宮還是喜歡喝煮茶。」
「那你是性子急躁。」上官婉兒放下茶杯,道:「這種茶需要沉心靜氣,如此才能品嘗出它的味道。」
隨後白了眼太平公主:「你性子浮躁,老想著摻和男人們的事,品不出其中韻味。」
「喲喲喲……」
太平公主緩緩踱步上官婉兒身後,趁她不注意伸手襲其胸,驚的上官婉兒雙臂急忙回攏防護。
「也不知道當初是誰被人稱為內相的?!」太平公主道。
上官婉兒沒好氣道:「那時候太后需要人幫襯,我是不得已而為之。」
太平公主還準備說啥,門外傳來內侍的聲音:「啟稟昭容,中書舍人崔湜求見,說有要緊事相告。」
「都在府中養男人了,還說你不摻和男人的事!」太平公主打趣道。
「胡說什麼嘛。他是武三思的人。」上官婉兒眼皮一翻,對外喊道:「叫他進來。」
「哼哼!」對於她的託詞,太平公主嗤之以鼻。
崔湜一進書房,就看到了穿著輕薄的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頓時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放。
好在該有的定力還是不錯的,急忙定神跪地:「卑職見過太平公主,上官昭容。求昭容救梁國公一命!」
「怎麼了?」見崔湜一副慌了神的樣子,上官婉兒問道。
「衛王領著四百禁軍,殺到了梁國公府邸。」
「什麼!」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對視一眼,同時震驚出聲。
理論上,十六位衛大將軍有名無實。無法憑藉大將軍之名調動衛隊,但是那是在正常皇帝時期。
而中宗一朝,由於皇帝多年不視朝,政治極度糜爛,黨派傾軋嚴重,對于禁軍管制也極為鬆散。
前世李重俊政變,便是通過矯詔的方式調動禁軍,但那是為了兵諫,為了隱蔽以及絕對的命令服從。
現在他不需要藏著掖著,可以直接憑藉自己皇子、左衛大將軍雙重身份,光明正大的調動左衛禁軍。
李重俊站在高台上眺望排列整齊的左衛禁軍。
「趙偉將軍,奉旨抽調四百禁軍。」李重俊對旁邊身著明光鎧的虬須壯漢漠聲道。
「殿下有旨意嗎?」趙偉沉吟片刻,試探道。
李重俊瞥了他一眼,道:「口諭算旨意嗎?」
趙偉沉默。
「趙將軍,本王光明正大站在這裡,就是最好的佐證。父皇給了本王口諭,你若是不相信那就自個去迎仙殿詢問。」
李重俊說完便不再看他。
趙偉堅持片刻,轉身大聲道:「徐赫、顧行。」
「在。」兩個青年校尉挺身而出。
「你二人率各自部,隨時聽候大將軍調遣。」
「諾。」
趙偉最終還是屈服於衛王淫威之下。
且不論衛王口諭真假與否,即使是假的那也不關他事。
朝廷上的傾軋,自己早有耳聞。
但是對於胸無大志的他來說,只要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爭不搶就足夠了,大不了告老還鄉,快活一世。
李重俊對他笑了笑道:「趙將軍哪天得空,來府上小酌一杯。」
「一定一定。」趙偉憨笑抱拳作揖。
「點兵!集合!」李重俊翻身上馬,大喝一聲。
徐赫、顧行同時翻身上馬,各自率領各自的衛隊緊隨衛王身後。
趙偉站在高台上,望著那離弦之箭般奔出校場的禁軍,吶吶道:「太亂了!」
……
就在四百禁軍奔出校場的那一刻。
一股看不見的暗潮,早已在洛陽城內波濤洶湧。
臨淄王府書房內。
「三兄膽子也太大了!」李隆基搖頭感嘆:「他調動王府衛隊尚情有可原,如今竟然直接調動左衛禁軍,這與造反有什麼區別?」
「不。殿下只看到了片面。」劉幽求品了口茶,巴咂著嘴,緩緩開口。
「劉公請直言。」李隆基看著他。
劉幽求微微一笑:「衛王是從皇宮出來後,直接去的校場?」
李隆基點頭:「沒錯。但是他手裡並沒有明發手詔。大將軍又沒有調兵權,如此一來,他這種行為與造反有何不同?」
「區別大了!」劉幽求道:「殿下你只想事事求盡善盡美,但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
「衛王既然是從皇宮出來後,便去校場調兵,這就可以說明此事陛下應已知曉。」
劉幽求慢慢分析道:
「只是礙於某種原因,陛下無法給衛王明確旨意。」
「但是,對衛王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他可以領王府衛士在陛下不知情的情況下,絞殺武崇訓。」
「現在在陛下默許的情況下,調動四百禁軍,自然不是什麼稀罕事。」
李隆基默然不語,他發現自己與這些政治老手相比,看待朝局的眼光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他透過窗戶,望向校場方向,似有所悟。
……
崔湜在得知衛王從皇宮出來,去了校場後,立刻就明白了什麼。
他原本打算勸武三思躲起來,等皇后出手救他,沒想到武三思這時候突然有了骨氣,要留在府里等衛王親自來取他的項上人頭。
對於武三思說的話,崔湜可不敢盡信,不過他也不願給武三思陪葬。
他得給自己找活路。
畢竟他為了往上爬,不僅出賣桓彥范與張柬之,更是不遺餘力的給武三思出謀劃策,針對衛王。
以上種種若是被衛王知曉,自己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他絕不能坐以待斃,要自救,必須自救。
離開武府之後,他直奔上官婉兒設在洛陽城內的私邸。
他之所以投奔上官婉兒,是因為上官婉兒看似只是皇帝李顯的昭容,但其實她的能量還真不小。
其一,她在武周時期便是赫赫有名的女中宰相,更是女才子。
其二,她與太平公主交好,兩人是情同姐妹的閨蜜。
其三,她與皇后、安樂公主以及李顯的關係也非同一般。每當有大型娛樂活動,皇后與安樂公主的詩詞歌賦便全部出自上官婉兒之手。
綜上所述,崔湜認為,現在能救他的只有上官婉兒。
裝飾淡雅的房間內。
一襲白色襦裙的上官婉兒修長的手指捏著茶杯,朱唇輕啟細細品嘗。
「衛王殿下這炒茶確實好,雖然沒有煮茶味香,但勝在雅致。」
太平公主看著她道:「這種寡淡無味的炒茶,也就你們這些才女墨客喜歡喝。本宮還是喜歡喝煮茶。」
「那你是性子急躁。」上官婉兒放下茶杯,道:「這種茶需要沉心靜氣,如此才能品嘗出它的味道。」
隨後白了眼太平公主:「你性子浮躁,老想著摻和男人們的事,品不出其中韻味。」
「喲喲喲……」
太平公主緩緩踱步上官婉兒身後,趁她不注意伸手襲其胸,驚的上官婉兒雙臂急忙回攏防護。
「也不知道當初是誰被人稱為內相的?!」太平公主道。
上官婉兒沒好氣道:「那時候太后需要人幫襯,我是不得已而為之。」
太平公主還準備說啥,門外傳來內侍的聲音:「啟稟昭容,中書舍人崔湜求見,說有要緊事相告。」
「都在府中養男人了,還說你不摻和男人的事!」太平公主打趣道。
「胡說什麼嘛。他是武三思的人。」上官婉兒眼皮一翻,對外喊道:「叫他進來。」
「哼哼!」對於她的託詞,太平公主嗤之以鼻。
崔湜一進書房,就看到了穿著輕薄的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頓時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放。
好在該有的定力還是不錯的,急忙定神跪地:「卑職見過太平公主,上官昭容。求昭容救梁國公一命!」
「怎麼了?」見崔湜一副慌了神的樣子,上官婉兒問道。
「衛王領著四百禁軍,殺到了梁國公府邸。」
「什麼!」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對視一眼,同時震驚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