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蒙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刻石頌秦德對於秦始皇嬴政而言固然重要,但尋仙問藥與刻石頌秦德同等重要。

  這一次東巡亦是徐福率三千男女入海叛秦一事的開端。

  徐福在嬴政北至琅琊郡時,向嬴政請求射殺海中的大鮫魚,理由是大鮫魚會干擾尋找長生藥。

  而嬴政對此則一如既往的支持,畢竟對長生的渴望正是方士們屢次欺詐於他卻依舊有恃無恐的根本原因。

  在上期視頻中,博主提到的因為妨礙秦始皇尋仙而慘遭弓弩手射殺大鮫魚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

  其實那個成功射殺大鮫魚的傳奇弓弩手正是我們至尊無二的始皇帝嬴政陛下。

  ———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自琅邪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並海西。《史記·秦始皇本紀》】

  「不愧是老秦人,武德充沛啊!ꉂ೭(˵¯̴͒ꇴ¯̴͒˵)౨」」

  「神射手嬴政。」

  「大秦第一箭士。(´∀`)σ」

  「致敬傳奇捕鯨手嬴政。(≖‿≖)✧」

  「秦始皇竟然還親自獵殺過鯨魚。(・◇・)」

  「記載秦始皇射殺鯨魚的史書還不是什麼野史,竟然是史記!(「▔□▔)」

  「捕獵鯨魚沒想像中的那麼難,古人完全可以辦得到。」

  「大秦第一捕鯨手———政哥。(。◕ˇ∀ˇ◕)」

  「史書上記載的「秦始皇射殺大鮫魚」也可能是說秦始皇親自指揮士卒捕獵鯨魚,而不是說秦始皇自己親手操作用弓射殺鯨魚。」

  …………

  秦。

  「……」

  嬴政面無表情的望著光幕,氣定神閒沒有一絲尷尬的神色,仿佛光幕所言的大秦捕鯨手不是他一般。

  百官見始皇帝陛下如此,也全都十分識相的閉嘴低頭。

  不然還能怎麼樣?誇讚陛下是大秦養由基?百步穿楊?

  …………

  西漢。

  「關中民風彪悍,秦人武德的確充沛……」

  劉邦點點頭笑著道,「不過秦皇親狩巨魚倒是秦人罕有之事。」

  …………

  唐。

  唐太宗李世民無語道:「尋仙荒謬,巨魚何辜?」

  「海上狩魚,嬴政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

  【在親射鯨,看嬴郎後,嬴政繼續啟程,可行至平原津時卻忽然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

  秦始皇嬴政具體得了什麼病,這個我們現在無從推斷,史書中也沒有明確記載嬴政的病發特徵。

  但我們卻可以推測出嬴政的病情十分嚴重且毫無防備,因為《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一般來說,看到這段的人會覺得又發現了一個嬴政的黑歷史,自己渴求長生於是厭惡別人說「死」,導致群臣都不敢討論死事。以如今的認知來看,嬴政的這種行為是板上釘釘的封建迷信,而且還是段位極高的封建迷信。

  但「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的記載其實也間接透露出一則消息:嬴政病情非常嚴重,已經到了可以談論「死」的地步。

  不久,嬴政的病情不見好轉不斷惡化,嬴政雖然惡言死,但此時也預感到了自己即將要大限將至,於是遺詔令扶蘇「與喪會咸陽而葬」。

  ———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史記·秦始皇本紀》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史記·李斯列傳》

  嬴政讓扶蘇別監軍了,蒙恬也不需要你監督,你趕快返回咸陽主持你爹的葬禮。

  實際上就是傳位於扶蘇的意思,靈前即位也不是什麼孤例。

  不過嬴政在這裡為什麼沒有直言傳皇帝位於扶蘇,博主認為可能是以下的情況所導致。】

  …………

  秦。

  咸陽宮內沉寂無聲,眾臣心中皆是驚濤駭浪。


  陛下……崩了?!

  扶蘇呆若木雞,並沒有什麼喜悅或悲傷,有的只是茫然。

  趙高、胡亥隱秘的對視一眼,心神震驚之餘皆對未來感到一絲惶恐和不安。

  李斯瞥了一眼扶蘇,覺得以後的朝堂可能會有不少的事端。

  蒙恬蒙毅表面平靜,內心暗喜。

  長公子這麼多年終於是熬住了,被逐出咸陽發往上郡又如何?長公子賢良溫和,寬仁相濟,朝野相稱。胡亥一介幼子縱使陛下偏寵又待如何?難道還能即位稱帝不可?

  「……」

  嬴政望著光幕沉默良久後,方才神色複雜,聲調低沉的開口道:「……長生終難尋嗎?」

  早在光幕稱他重病時,嬴政就頓感不妙,之後的事態發展果然不出其所料。

  只是……扶蘇居大位能否威服海內?

  嬴政略帶審視的目光看向溫潤如玉的長子扶蘇,心中頗有些怒其不爭。

  唉……但願李斯、蒙毅等人能佐其治世吧。

  …………

  西漢。

  「始皇暴病,秦業崩亂自此而始……」

  劉邦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

  【此時病入膏肓的嬴政身邊有三位重要人物:李斯、趙高、胡亥。

  原本蒙毅也在嬴政身邊,可在嬴政病重後,蒙毅便離開東巡的隊伍為嬴政祈禱山川神靈的庇佑。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遊會稽,並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還禱山川,未反。《史記·蒙恬列傳》

  蒙毅是秦大將蒙恬之弟,秦大將蒙武之子,秦大將蒙驁之孫,蒙氏一族祖孫三代守望相助,傳承將軍裝,為秦帝國立下了赫赫戰勛,是秦帝國的將門望族。

  ———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莊襄王元年,蒙驁為秦將,伐韓,取成皋、滎陽,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驁攻趙,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驁攻韓,取十三城。五年,蒙驁攻魏,取二十城,作置東郡。《史記·蒙恬列傳》

  ———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史記·蒙恬列傳》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史記·蒙恬列傳》

  蒙毅與兄長蒙恬一樣因為家世的原因,甚得嬴政的信任重用,不僅位至上卿,而且出則參乘,入則御前,與蒙恬是一內一外相輔相成,朝中的諸位將相沒有一個敢與之爭寵的。

  蒙毅可以說是盡享浩蕩皇恩,還有「忠信」的榮耀稱號傍身。

  ———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史記·蒙怡列傳》

  所以在嬴政患病後,是由素來親近的蒙毅前去祈禱山川為嬴政祈福。

  也正因如此在嬴政命懸一線留下遺詔時,蒙毅並不能陪伴在嬴政的身邊。

  而一直留在嬴政身邊的重臣貴胄只有李斯、趙高、胡亥三人。

  這三位即將決定秦帝國歷史的人成分就相對比較複雜了,博主在視頻中會用較長為大家詳盡講解一番,因為這三人的影響對始皇離世後的秦帝國而言實在是再重要不過了。】

  …………

  秦。

  嬴政審視的看了眼神色不定的趙高、李斯、胡亥三人。

  心中開始思索起此三人的立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