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世間未見此等人
高俅坐於堂上,面色雖平靜無波,內心卻如驚濤拍岸。
他雖先前就有猜度,但親耳聽到呂布那聲「義父」,還是頗為震驚。
拜爹之事,對高俅而言並不陌生。他年輕時混跡市井,多見無賴攀附權貴。年長身居高位,更是有無數魑魅小人慾攀附於他。
看得多了,他只需觀人眉眼神氣,便能料定一二。
但今日之事,大大超出了其先前經驗。
高俅再次細細打量堂下之人,皂綠長袍似關公,虎背豹頭像張飛,端得是英雄模樣。
怎料這等濃眉大眼之輩,竟也會做下此等事!
高俅不禁有些失神。
「沖半生飄零,未得父愛蔭蔽。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呂布見高俅久未言語,頗為無奈,又再請一遍。這一次,他的言語更為流利。
「若我今日收你為義子,你當如何?」高俅再次聽得請求,心中已有定奪,卻不便直接答應。他此刻顧慮,與麾下將校結乾親,總會傳到官家耳里,表面文章還需做得周全,他倒要看看呂布如何應對。
「義父在上,兒從此後,跟定義父,襄助義父,共助皇宋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呂布再拜,對答流利。
此刻呂布雖演的情真,但心中早不爽利,他非第一次拜義父,未曾想這後世流程變得如此繁瑣!還得問答志向,儘是些虛情假意套路故事!
「好!我有沖兒,大事定成,從今以後,我你父子,勠力同心,為我大宋邊事鞠躬盡瘁。」高俅對呂布應變甚為滿意,又念英雄人物往往麵皮太薄,擔心其變卦,趕緊答應,復又匆匆走上前扶起呂布。
「敢不效死!」呂布再拜,而後自起,立於一旁,卻有些分神。
此情此景,前世種種,由不得呂布不暗自思忖。想這已是他三拜義父了。
古語有云事不過三,三國說書人還說過,那大耳賊三顧就得臥龍,呂布卻不知自己三拜能否得來真感情。
待呂布回過神來,再抬頭,高俅已坐回堂上,屏退了左右。只餘下了他一人。
呂布知這應是表面文章已然做過,該是要到實質環節了,「不知太尉有何吩咐。」
呂布說完,高俅並不回應,就直坐於堂上,如同蠟像。
見狀,呂布忙改口再問:「請義父示下。」
「正該如此」高俅這時才緩緩開口。
隨後,高俅便說起,待擇個吉日,備好果酒,再請位德高望重之人,舉行認親儀式。之後,他又細數自家祖墳、宗祠的位置,希望呂布日後能為其祭拜。
呂布聽罷,頗為無奈,他雖有料想,這私下交談定是些權謀陰私,卻不料竟是這種陰私。
高俅這人還未至天命之年,卻已開始考慮這些身後事。
這一想,呂布頗為無力。他從未拜過過如此目光短淺的義父。
丁原雖粗鄙,董賊雖貪婪,但比起高俅,他們也不至于格局小到時刻掛念身後香火。
「另有一事,明日禁軍演武,選拔人才,事關機要,我兒需拔得頭籌。」高俅又有言語。
呂布聽聞卻是沙場演武,不以為意,「義父放心,校場奪魁,探囊取物爾。只不過我有一結義兄弟——」
話音未落,高俅就面露不悅:「哼,明日演武如此緊要,觀你這般輕慢態度,豈是良將所為?!也罷,明日你自去東郭校場,餘事待演武奪魁過後再論。」
高俅見呂布漫不經心,心中不免氣惱。更是一甩袖便離堂而去。
行得數十步,怒火方熄,高俅心意迴轉,明日演武畢竟關乎經年計劃,雖早有點選,但今日認得義子,他便想托義子奪魁。好便於他助自己參與北方事業。
如此想罷,高俅又欲返回堂上和林沖勾兌明日演武作弊事宜,好暗地助其奪魁。
畢竟在高俅印象中,禁軍殿前司將校不乏良將,有幾人更是與林沖武藝不分伯仲。
然而等高俅回去,竟然發現林沖竟也已離去。
見此,高俅不由長嘆一聲,嘆得自己又得操勞,為後生謀劃。
……
話說呂布心憂魯智深,見高俅離去,便急忙離開,趕往開封府的監牢。
一路上,回想起方才與高俅的對話,呂布心中不禁生出些許惱火。只不過是校場比武,這老匹夫竟嫌自己散漫。喜怒又如此輕浮,私下如此不給自己臉面,這等鼠輩怎能做得來太尉。
但為了自家兄弟能脫困,還需藉助高俅力量,呂布也只是無奈。
好在演武時間不遠,就在明日。待顯出能耐,折服了老匹夫,屆時再提開釋魯智深請求。
尋思之間,呂布已然行至開封府,托得關係,使得銀兩,方見到魯智深。
未曾想陸謙也在地牢,正自顧自在監牢外吃喝,當是見得林沖和孫佛兒相善,怕走了魯智深,故在此守著。
見了林沖,陸謙也不招呼,只是冷笑輕酌。
「智深兄弟,獄中如何,可有甚不便?」呂布逕自走向關押魯智深的監牢。
「無妨,好得很。也有吃喝,幸得教頭看護。」魯智深說著,撇了陸謙一眼,「只是眼前有這蒼蠅,十分討厭。」
「哈哈哈。無妨,料想智深兄弟很快就能脫困。」
「教頭何意。」
呂布便將自己拜高俅為義父,以及明日校場演武的事一一告知。
還未說完,魯智深愣在原地,未有反應,倒是陸謙先有了動作。
「不想教頭,額不,林兄,不想衙內親至,卑職在此備了酒水,請衙內笑納。」
呂布側身看去,本在一旁冷笑飲酒的陸謙,聽了言語,猛地站起,立於一旁,只一拱手低頭,竟然十分恭敬。
陸謙就這麼束手而立,心中卻已千迴百轉。他尤自遺憾,千算萬算,只記得鑽營衙內門路,竟忘了世間還有如此一條上進道路。
但只一想,從衙內慘死,到林沖拜太尉,間隔不過一個時辰。這林沖意識竟然如此敏銳,進步之心如此熱切,行事身段如此靈活,人物關係如此無恥。陸謙心中只有嘆服。
要說之前,陸謙並不服氣林沖,常嫌其性格懦弱,為人迂腐,行事首鼠。
現在看來,陸謙只覺得自己實不如人也!
古人有云,見賢思齊,如此想來,陸謙再偷眼打量林沖,膝蓋不禁有些軟了下來。
他雖先前就有猜度,但親耳聽到呂布那聲「義父」,還是頗為震驚。
拜爹之事,對高俅而言並不陌生。他年輕時混跡市井,多見無賴攀附權貴。年長身居高位,更是有無數魑魅小人慾攀附於他。
看得多了,他只需觀人眉眼神氣,便能料定一二。
但今日之事,大大超出了其先前經驗。
高俅再次細細打量堂下之人,皂綠長袍似關公,虎背豹頭像張飛,端得是英雄模樣。
怎料這等濃眉大眼之輩,竟也會做下此等事!
高俅不禁有些失神。
「沖半生飄零,未得父愛蔭蔽。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呂布見高俅久未言語,頗為無奈,又再請一遍。這一次,他的言語更為流利。
「若我今日收你為義子,你當如何?」高俅再次聽得請求,心中已有定奪,卻不便直接答應。他此刻顧慮,與麾下將校結乾親,總會傳到官家耳里,表面文章還需做得周全,他倒要看看呂布如何應對。
「義父在上,兒從此後,跟定義父,襄助義父,共助皇宋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呂布再拜,對答流利。
此刻呂布雖演的情真,但心中早不爽利,他非第一次拜義父,未曾想這後世流程變得如此繁瑣!還得問答志向,儘是些虛情假意套路故事!
「好!我有沖兒,大事定成,從今以後,我你父子,勠力同心,為我大宋邊事鞠躬盡瘁。」高俅對呂布應變甚為滿意,又念英雄人物往往麵皮太薄,擔心其變卦,趕緊答應,復又匆匆走上前扶起呂布。
「敢不效死!」呂布再拜,而後自起,立於一旁,卻有些分神。
此情此景,前世種種,由不得呂布不暗自思忖。想這已是他三拜義父了。
古語有云事不過三,三國說書人還說過,那大耳賊三顧就得臥龍,呂布卻不知自己三拜能否得來真感情。
待呂布回過神來,再抬頭,高俅已坐回堂上,屏退了左右。只餘下了他一人。
呂布知這應是表面文章已然做過,該是要到實質環節了,「不知太尉有何吩咐。」
呂布說完,高俅並不回應,就直坐於堂上,如同蠟像。
見狀,呂布忙改口再問:「請義父示下。」
「正該如此」高俅這時才緩緩開口。
隨後,高俅便說起,待擇個吉日,備好果酒,再請位德高望重之人,舉行認親儀式。之後,他又細數自家祖墳、宗祠的位置,希望呂布日後能為其祭拜。
呂布聽罷,頗為無奈,他雖有料想,這私下交談定是些權謀陰私,卻不料竟是這種陰私。
高俅這人還未至天命之年,卻已開始考慮這些身後事。
這一想,呂布頗為無力。他從未拜過過如此目光短淺的義父。
丁原雖粗鄙,董賊雖貪婪,但比起高俅,他們也不至于格局小到時刻掛念身後香火。
「另有一事,明日禁軍演武,選拔人才,事關機要,我兒需拔得頭籌。」高俅又有言語。
呂布聽聞卻是沙場演武,不以為意,「義父放心,校場奪魁,探囊取物爾。只不過我有一結義兄弟——」
話音未落,高俅就面露不悅:「哼,明日演武如此緊要,觀你這般輕慢態度,豈是良將所為?!也罷,明日你自去東郭校場,餘事待演武奪魁過後再論。」
高俅見呂布漫不經心,心中不免氣惱。更是一甩袖便離堂而去。
行得數十步,怒火方熄,高俅心意迴轉,明日演武畢竟關乎經年計劃,雖早有點選,但今日認得義子,他便想托義子奪魁。好便於他助自己參與北方事業。
如此想罷,高俅又欲返回堂上和林沖勾兌明日演武作弊事宜,好暗地助其奪魁。
畢竟在高俅印象中,禁軍殿前司將校不乏良將,有幾人更是與林沖武藝不分伯仲。
然而等高俅回去,竟然發現林沖竟也已離去。
見此,高俅不由長嘆一聲,嘆得自己又得操勞,為後生謀劃。
……
話說呂布心憂魯智深,見高俅離去,便急忙離開,趕往開封府的監牢。
一路上,回想起方才與高俅的對話,呂布心中不禁生出些許惱火。只不過是校場比武,這老匹夫竟嫌自己散漫。喜怒又如此輕浮,私下如此不給自己臉面,這等鼠輩怎能做得來太尉。
但為了自家兄弟能脫困,還需藉助高俅力量,呂布也只是無奈。
好在演武時間不遠,就在明日。待顯出能耐,折服了老匹夫,屆時再提開釋魯智深請求。
尋思之間,呂布已然行至開封府,托得關係,使得銀兩,方見到魯智深。
未曾想陸謙也在地牢,正自顧自在監牢外吃喝,當是見得林沖和孫佛兒相善,怕走了魯智深,故在此守著。
見了林沖,陸謙也不招呼,只是冷笑輕酌。
「智深兄弟,獄中如何,可有甚不便?」呂布逕自走向關押魯智深的監牢。
「無妨,好得很。也有吃喝,幸得教頭看護。」魯智深說著,撇了陸謙一眼,「只是眼前有這蒼蠅,十分討厭。」
「哈哈哈。無妨,料想智深兄弟很快就能脫困。」
「教頭何意。」
呂布便將自己拜高俅為義父,以及明日校場演武的事一一告知。
還未說完,魯智深愣在原地,未有反應,倒是陸謙先有了動作。
「不想教頭,額不,林兄,不想衙內親至,卑職在此備了酒水,請衙內笑納。」
呂布側身看去,本在一旁冷笑飲酒的陸謙,聽了言語,猛地站起,立於一旁,只一拱手低頭,竟然十分恭敬。
陸謙就這麼束手而立,心中卻已千迴百轉。他尤自遺憾,千算萬算,只記得鑽營衙內門路,竟忘了世間還有如此一條上進道路。
但只一想,從衙內慘死,到林沖拜太尉,間隔不過一個時辰。這林沖意識竟然如此敏銳,進步之心如此熱切,行事身段如此靈活,人物關係如此無恥。陸謙心中只有嘆服。
要說之前,陸謙並不服氣林沖,常嫌其性格懦弱,為人迂腐,行事首鼠。
現在看來,陸謙只覺得自己實不如人也!
古人有云,見賢思齊,如此想來,陸謙再偷眼打量林沖,膝蓋不禁有些軟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