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
話說,呂布聽聞高衙內被打死也是兀自驚訝,卻有三分驚喜。心念時來天地皆同力,這拜高俅義父障礙,竟是這般沒了?!
他得高俅口命,隨那通報小廝趕往現場。
卻見小廝在堂下面露難色,似有言語未說,呂布思慮或與自己有些關聯,趕緊喝罵:「磨磨蹭蹭!此等關鍵,你這小人竟然拖拉至此,是與衙內被害有甚關聯!」
這小廝方才不言語,只帶著呂布和幾個高俅心腹親隨趕去現場。
這一路,呂布越走越心驚。這分明是他回家的道路。
果然,那小廝帶幾人來到了林宅所在。
呂布站在自家家門所在,看著當街場景,暗自苦笑。
只見那高衙內橫死在家門口街上,一半臉面竟然血肉模糊。
而前幾日才結識的花和尚魯智深坦然坐在屍體邊,自顧自飲酒不停。未有半分想要逃脫跡象。
陸虞侯卻在一邊捉刀而立,不敢妄自行動分毫。
「林沖!你來的正好,高衙內被你這兄弟打死在你家院中。」陸虞侯見呂布過來,冷笑以對。
「胡說,關林教頭何事。一人做事一人當,洒家明明是看這廝不順眼,將其斃於道旁,只用了兩拳而已。」
到此時呂布早已想透事件關鍵。
自己本是約了智深和尚來自家欣賞寶刀,奈何一早被高俅喚去獻刀,自己又不曾知會智深和尚。
這高衙內定是知其爹今日陷害自己,迫不及待就來自己家中想要行那齷齪事。
幸得智深和尚來家撞見了高衙內,將其打死。
呂布知這智深兄弟,定是不想連累自己,將高衙內屍體置於道旁,且又不逃跑,專等官兵捉拿。
想罷,呂布瞭然於胸,出口言道:「諸位稍待。」便將道旁對峙眾人擱置不理,逕自走進自家屋內,竟發現妻子啼哭不停。
「娘子,是林衝來晚了。」
「相公,我無事,那流氓還未開口,就被智深大師逼退,一開口出言不遜,就被大師打死了。」
驗證了想法,呂布安慰了自家娘子,又取盡家中金銀細軟,再度出門。
此時府衙差役,甚至高俅禁軍親隨皆已到場。
呂布本打定主意,拼了性命也要保全這智深兄弟性命。未曾想,人勢已眾,呂布也覺得棘手。
暗自思討之際,呂布卻是在人群中看到了熟人。
開封府文書——孫定,人稱孫佛兒,為人最耿直,樂善好施,慣會保全人性命。
見到是熟人負責此案,呂布喜形於色,便於道旁問了此案癥結。
「眾目睽睽,卻是實罪,此事實難洗脫,但若想人能周全,需得苦主寬宥。」孫佛兒似有推脫。
呂布聽到只需苦主寬宥,便能保全,心中稱善。
他哪裡想到這其實是孫佛兒推脫之詞,這高衙內畢竟高俅義子,坊間流傳比親父子還親,試想一朝太尉哪裡會寬宥兇徒。
「善,那就收押牢獄時,勞煩仁兄關照我這兄弟一二,我自去請太尉高抬貴手。」
「好說。」
呂布暗中又遞給幾人請託打點銀兩後,便逕自走向魯智深。這花臂大和尚仍坐於屍旁,面不改色,飲酒不停。
呂布俯身,對魯智深耳語一句:「智深兄弟,你我既已結義,雖未拜過蒼天,但已然有結義之實。此事你且隨他們過去,且看我施為,若事不得成,我或劫法場,或為你報仇而死,斷不會拋下兄弟獨活。」
話畢,呂布看向魯智深,不想竟被這和尚啐了一口。
「呸!你這教頭,說甚言語。我自修佛法,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念得金剛正義經,見不得人間假太歲,我打死花花高衙內,和你有甚關聯。若入地獄,也是我修得正果,你這鳥人休想搶我機緣。」
說罷,這花和尚再度舉起酒罈,一飲而盡,將那酒罈貫碎在地上,撫肚而立。
除呂布外,餘人皆兩股戰戰。
「走罷。你這人雖有賊相,但也頗具佛緣,且帶洒家去罷。」魯智深指著孫佛兒,三分醉意。
旁人見罷,哪敢再上枷鎖,只得跟著魯智深,孫佛兒亦步亦趨地走回開封府。只留下呂布暗自苦笑。
呂布暗嘆這花和尚非常人,定是見得自己家眷羈絆,不想拖自己入水,仍想獨自挑了這因果。
念及此,呂布也不猶豫,逕自往高俅府上行去。
到得高俅府,卻不得見。
呂布不回,立於門口三日三夜,方得見。
步入堂上,呂布見高俅坐於高堂,四周親隨二十餘眾,與往常不同,這二十餘眾今日皆配了刀兵。
「哼,聽說害我兒性命的兇徒,是在林教頭勸說下歸案的?林教頭倒是交遊廣闊。」
這話一出,呂布心如明鏡,高俅這老賊果然是滿肚子的私心貪慾,他絕不願將事態擴大。
畢竟這開封府尹也是皇帝潛邸舊臣,若此事鬧得滿城風雨,他那義子的惡行必定會傳入皇帝耳中。
若兒子尚且如此胡作非為,就難免會去聯想到其父御下不嚴。
即便皇帝一時想不到這一層,那童貫也定會想方設法讓皇帝產生這樣的聯想。
如此一來,高俅的前程定會因此大受影響。兒子尚且如此,皇帝定會懷疑他治軍不嚴,屆時北線對遼戰事的主導之權與他再無瓜葛。
念及此,微微一笑,呂布成竹在胸:「太尉何其荒謬,太尉義子正立於堂下,何來失了性命之說。」
「胡扯,你這教頭好大膽子,我家衙內明明在你家被人打死了。何來堂下而立之說?」高府管事富安見高俅沉吟許久未開口,自行呼喝。
「你說的高坎那廝,怎是衙內。他明明受太尉教誨,幡然醒悟過往作為,辭了父子關係,積憂成疾而亡。關我甚事。」
「信口雌黃!」富安。
「太尉明見。」呂布單膝跪地,抬頭望向高俅。
呂布這一抬頭,就見這高俅坐於堂上,似有意動,卻不言語,只眯著眼,微微捋著鬍鬚。
見狀,呂布頓覺有戲,卻仍是暗自嘆息:世事難料,沒想到再世為人,終還是走到了熟悉的道路。但又想起自家兄弟花和尚魯智深的前途命運,不再猶豫,伏地一拜。
「布——沖半生飄零,未得父愛蔭蔽。今日願一命換一命,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
言罷,呂布看向高俅,目光灼灼。
他得高俅口命,隨那通報小廝趕往現場。
卻見小廝在堂下面露難色,似有言語未說,呂布思慮或與自己有些關聯,趕緊喝罵:「磨磨蹭蹭!此等關鍵,你這小人竟然拖拉至此,是與衙內被害有甚關聯!」
這小廝方才不言語,只帶著呂布和幾個高俅心腹親隨趕去現場。
這一路,呂布越走越心驚。這分明是他回家的道路。
果然,那小廝帶幾人來到了林宅所在。
呂布站在自家家門所在,看著當街場景,暗自苦笑。
只見那高衙內橫死在家門口街上,一半臉面竟然血肉模糊。
而前幾日才結識的花和尚魯智深坦然坐在屍體邊,自顧自飲酒不停。未有半分想要逃脫跡象。
陸虞侯卻在一邊捉刀而立,不敢妄自行動分毫。
「林沖!你來的正好,高衙內被你這兄弟打死在你家院中。」陸虞侯見呂布過來,冷笑以對。
「胡說,關林教頭何事。一人做事一人當,洒家明明是看這廝不順眼,將其斃於道旁,只用了兩拳而已。」
到此時呂布早已想透事件關鍵。
自己本是約了智深和尚來自家欣賞寶刀,奈何一早被高俅喚去獻刀,自己又不曾知會智深和尚。
這高衙內定是知其爹今日陷害自己,迫不及待就來自己家中想要行那齷齪事。
幸得智深和尚來家撞見了高衙內,將其打死。
呂布知這智深兄弟,定是不想連累自己,將高衙內屍體置於道旁,且又不逃跑,專等官兵捉拿。
想罷,呂布瞭然於胸,出口言道:「諸位稍待。」便將道旁對峙眾人擱置不理,逕自走進自家屋內,竟發現妻子啼哭不停。
「娘子,是林衝來晚了。」
「相公,我無事,那流氓還未開口,就被智深大師逼退,一開口出言不遜,就被大師打死了。」
驗證了想法,呂布安慰了自家娘子,又取盡家中金銀細軟,再度出門。
此時府衙差役,甚至高俅禁軍親隨皆已到場。
呂布本打定主意,拼了性命也要保全這智深兄弟性命。未曾想,人勢已眾,呂布也覺得棘手。
暗自思討之際,呂布卻是在人群中看到了熟人。
開封府文書——孫定,人稱孫佛兒,為人最耿直,樂善好施,慣會保全人性命。
見到是熟人負責此案,呂布喜形於色,便於道旁問了此案癥結。
「眾目睽睽,卻是實罪,此事實難洗脫,但若想人能周全,需得苦主寬宥。」孫佛兒似有推脫。
呂布聽到只需苦主寬宥,便能保全,心中稱善。
他哪裡想到這其實是孫佛兒推脫之詞,這高衙內畢竟高俅義子,坊間流傳比親父子還親,試想一朝太尉哪裡會寬宥兇徒。
「善,那就收押牢獄時,勞煩仁兄關照我這兄弟一二,我自去請太尉高抬貴手。」
「好說。」
呂布暗中又遞給幾人請託打點銀兩後,便逕自走向魯智深。這花臂大和尚仍坐於屍旁,面不改色,飲酒不停。
呂布俯身,對魯智深耳語一句:「智深兄弟,你我既已結義,雖未拜過蒼天,但已然有結義之實。此事你且隨他們過去,且看我施為,若事不得成,我或劫法場,或為你報仇而死,斷不會拋下兄弟獨活。」
話畢,呂布看向魯智深,不想竟被這和尚啐了一口。
「呸!你這教頭,說甚言語。我自修佛法,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念得金剛正義經,見不得人間假太歲,我打死花花高衙內,和你有甚關聯。若入地獄,也是我修得正果,你這鳥人休想搶我機緣。」
說罷,這花和尚再度舉起酒罈,一飲而盡,將那酒罈貫碎在地上,撫肚而立。
除呂布外,餘人皆兩股戰戰。
「走罷。你這人雖有賊相,但也頗具佛緣,且帶洒家去罷。」魯智深指著孫佛兒,三分醉意。
旁人見罷,哪敢再上枷鎖,只得跟著魯智深,孫佛兒亦步亦趨地走回開封府。只留下呂布暗自苦笑。
呂布暗嘆這花和尚非常人,定是見得自己家眷羈絆,不想拖自己入水,仍想獨自挑了這因果。
念及此,呂布也不猶豫,逕自往高俅府上行去。
到得高俅府,卻不得見。
呂布不回,立於門口三日三夜,方得見。
步入堂上,呂布見高俅坐於高堂,四周親隨二十餘眾,與往常不同,這二十餘眾今日皆配了刀兵。
「哼,聽說害我兒性命的兇徒,是在林教頭勸說下歸案的?林教頭倒是交遊廣闊。」
這話一出,呂布心如明鏡,高俅這老賊果然是滿肚子的私心貪慾,他絕不願將事態擴大。
畢竟這開封府尹也是皇帝潛邸舊臣,若此事鬧得滿城風雨,他那義子的惡行必定會傳入皇帝耳中。
若兒子尚且如此胡作非為,就難免會去聯想到其父御下不嚴。
即便皇帝一時想不到這一層,那童貫也定會想方設法讓皇帝產生這樣的聯想。
如此一來,高俅的前程定會因此大受影響。兒子尚且如此,皇帝定會懷疑他治軍不嚴,屆時北線對遼戰事的主導之權與他再無瓜葛。
念及此,微微一笑,呂布成竹在胸:「太尉何其荒謬,太尉義子正立於堂下,何來失了性命之說。」
「胡扯,你這教頭好大膽子,我家衙內明明在你家被人打死了。何來堂下而立之說?」高府管事富安見高俅沉吟許久未開口,自行呼喝。
「你說的高坎那廝,怎是衙內。他明明受太尉教誨,幡然醒悟過往作為,辭了父子關係,積憂成疾而亡。關我甚事。」
「信口雌黃!」富安。
「太尉明見。」呂布單膝跪地,抬頭望向高俅。
呂布這一抬頭,就見這高俅坐於堂上,似有意動,卻不言語,只眯著眼,微微捋著鬍鬚。
見狀,呂布頓覺有戲,卻仍是暗自嘆息:世事難料,沒想到再世為人,終還是走到了熟悉的道路。但又想起自家兄弟花和尚魯智深的前途命運,不再猶豫,伏地一拜。
「布——沖半生飄零,未得父愛蔭蔽。今日願一命換一命,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
言罷,呂布看向高俅,目光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