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撒盧母的猜想
撒盧母疑惑道:「怎樣的一根筋?」
「就是不管你怎麼捏,都捏不成你想要的模樣,他就像……一攤爛泥。」
撒盧母愣道:「這是你作為臣子該說的話嗎?」
「趙皇帝不是將我沈放和整個河北山西都劃給了貴國了嗎?我沈放從現在開始,名義上已不是什麼趙皇帝的臣子了。」
撒盧母又是一驚:「將軍這算什麼意思?願意歸順我大金國?」
沈放搖搖頭,神秘兮兮道:「你我先捋一捋,你家國師給我沈放的第二條路是……剿滅我?對吧!」
撒盧母何等的思慮敏捷,頓時發覺了沈放在糊弄人,警惕的微微退了一步。
「你怕什麼呢?」沈放驚異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呀。」
撒盧母霍然驚醒,沈放可是草原上最狡猾的狐狸。
從二太子到穀神,不知多少大金國將領在他面前受辱,拔離速更是性命都丟掉了。
這個兇狠善變的敵手,穿著一身破舊不堪的棉襖,一副人畜無害的百姓模樣,他的和煦春風極可能瞬間變成狂風暴雨。
自己曾從南朝降官口中聽聞他不少的非人之舉,一聲不吭就把軍隊監軍當眾斬首,還把太原府尹張孝純的兒子殺了。
張孝純可是被南朝人奉為英雄的人物。
二太子在真定府外說這個人有密術,能召喚火龍。
穀神稱他送了一本南朝的《周易》,是在警告,他才是南朝的薩滿。
撒盧母現在懷疑,他擁有迷惑人心的妖術,自己幾乎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被他蠱惑了。
金軍任何一次派出使者談判,都是在軍事上的強壓下完成的。
這次出使沈放控制下的山西平定軍,穀神特意交代撒盧母,他的對手是個心思縝密的敵人。
撒盧母不信南朝軍隊內有這樣一個人,因為南朝軍隊的將軍都是被閹割了的公雞,絲毫沒有權力。
所以他來了,帶著一貫的驕傲。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呀。」
此刻,這句話從沈放嘴裡說出來,比十把刀同時抵著心窩還令人心驚。
撒盧母擅長於從臉色、肢體動作上捕捉對手的心思。
眼前這個貌似平平無奇的西軍酋首,看起來像個農夫,心卻像條毒蛇。
撒盧母好不容易才平復了心態,試探著應道:「沈將軍,我相信你還能選出第三條道來,只是這條道會讓你的士兵和人民遭受滅頂之災。這是連大金國皇帝都不忍心看到的事。」
沈放嘆息一聲,仿佛是自言自語:「我已被大宋朝廷拋棄,大宋官家已被金人禁錮,眼前是深淵,身後是群狼。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沈放突然似想通了一般,目光投向撒盧母,滿臉懇切道:「撒盧母大王,你說,像我這等無根浮萍,是先尋根呢,還是先保命?」
撒盧母警惕的瞪著沈放,內心又裹著一層警惕。
這人,難道是個瘋子?
「沈將軍,你還可以飄到一根木樁或者一塊石頭邊上,緊緊的纏著,就不會再漂泊了。」撒盧母謹慎道。
沈放搖搖頭:「不,這樣始終還是浮萍。但若是快速分孿,一片變兩片,兩片變四片,將河道變成浮萍的海洋……」
沈放終於露出了笑容:「回去告訴你家國師,到了那時,我這片浮萍就不用漂泊了。」
撒盧母從沈放的形象描述中發現了,他將自己形容為浮萍,看似漂泊無定,可是一直紮根於井陘道。
這塊看似無法堅守的山中甬道,硬是給他聚攏成一支人丁繁茂,雄兵十萬的堅固堡壘。
他這個人看似平平無奇,可南朝內有幾個人像他這般冷靜,這般堅韌。
這是個野心勃勃的人,他藐視南朝皇權,藐視強大的大金國,屢次擊敗大金國鐵騎,卻從未走出這片土地。
自己從多位大王嘴邊聽到了同樣的疑惑,他為何死死守在這條甬道上不動。
現在終於明白了,他是一頭潛伏在草叢中的野狼,埋在沙子裡的毒蠍,等著獵物上門,再發動雷霆一擊。
撒盧母知道自己已不是眼前這個一身破舊棉襖的沈放的對手,他只希望能夠平安的離開這裡,將沈放的企圖、野心告知元帥們。
「沈將軍,你的忠告我已聽明白了。撒盧母只是個使者,不是國師也不是二太子,決定你軍隊命運的權力不在我手中。」
撒盧母儘量挑選溫和、謙遜的詞句,以免觸怒眼前這個喜怒難料的敵人。
沈放寬容的笑應:「撒盧母大王,你是個謙遜的使者,也是個出色的人。」
「為了表達我個人的誠意,讓你此行有所收穫,我給你們的國師或者二太子殿下開個條件,或者說做筆交易。」
沈放沒有繼續說下去,眉頭輕輕一挑。
撒盧母小心翼翼的問:「敢問是什麼交易?」
「我家天子派了個叫程先的閤門祇侯來,告訴我,若金軍北返,可發動攻擊。哪怕傷了天子本人,也要將大宋的國祚留在大宋。」
「這就是我想和你們家國師或者二太子交易的條件。」沈放淡淡一笑,道:「放貴軍過去可以,把燕山以南七州,外加平、欒、營三州劃給我,金軍退出燕山上所有的關隘。」
撒盧母不清楚沈放所謂的「大宋國祚」和「留在大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關聯。
可是他真沒想到沈放竟然敢開口索要南京所有的州縣!
太祖皇帝為了履行與南朝的海上之盟,不顧大王們的強烈情緒,堅決命金國勇士撤出了燕京。
撒盧母作為知宋使者,作為強烈的主戰派,自然深知燕京和燕山上的關隘對漢人中原的屏障意義。
丟了燕山的漢人王朝,就好比敞開了大門口家園,漢人休想守住這片肥沃的平原。
「沈將軍,還是剛才那句話,我只是個使者,沒有權力決定你的交易條件,但是可以傳遞。」
撒盧母再次謹慎回應。
他更進一步明白了沈放的野心,這個無禮的要求雖然看起來很狂妄,但是沈放是不會罷休的。
撒盧母不知道為何沈放會特意提到那個叫程先的皇帝親隨,他也不知道那個皇帝親隨是什麼來路。
但是沈放字裡行間的威脅意味十分明顯。
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那他心裡到底想要什麼?
他是想截留南朝的皇帝嗎?
還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威懾大金國鐵騎,獲取那些從南朝皇宮裡繳獲的戰利品?
撒盧母腦子裡一片疑問,猛然想起西路元帥們流傳的一句話。
這個沈放甚至在南朝都城沒有陷落之前,準確的預判了大金國想出來對付南朝的策略——抓捕南朝的皇帝!
聯想到沈放剛剛說的話,「是準備讓我沈放當個大楚皇帝或者大齊皇帝吧?」
撒盧母頓時開竅了。
這個人,怕是想當皇帝?!
沈放沒有為難撒盧母,不知為何,見到這個撒盧母,令他想到了海彌法師。
那個倔強的老和尚為了保護自己的寺廟,竟然敢出賣西軍,難道這就是出家人不問世事,脫離凡塵的做派嗎?
沈放不知道海彌法師的信仰為何物,所以他將海彌法師關起來反省,給他一個洗心革面做和尚的機會。
撒盧母小心翼翼登上馬背時,沈放叫住了他。
「喂!撒盧母大王,告訴你一件喜事,我馬上要大婚了,叫你家國師備一份厚禮來!」
撒盧母正緊張萬分,誰知沈放竟然不是留他性命,而是報喜……
「就是不管你怎麼捏,都捏不成你想要的模樣,他就像……一攤爛泥。」
撒盧母愣道:「這是你作為臣子該說的話嗎?」
「趙皇帝不是將我沈放和整個河北山西都劃給了貴國了嗎?我沈放從現在開始,名義上已不是什麼趙皇帝的臣子了。」
撒盧母又是一驚:「將軍這算什麼意思?願意歸順我大金國?」
沈放搖搖頭,神秘兮兮道:「你我先捋一捋,你家國師給我沈放的第二條路是……剿滅我?對吧!」
撒盧母何等的思慮敏捷,頓時發覺了沈放在糊弄人,警惕的微微退了一步。
「你怕什麼呢?」沈放驚異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呀。」
撒盧母霍然驚醒,沈放可是草原上最狡猾的狐狸。
從二太子到穀神,不知多少大金國將領在他面前受辱,拔離速更是性命都丟掉了。
這個兇狠善變的敵手,穿著一身破舊不堪的棉襖,一副人畜無害的百姓模樣,他的和煦春風極可能瞬間變成狂風暴雨。
自己曾從南朝降官口中聽聞他不少的非人之舉,一聲不吭就把軍隊監軍當眾斬首,還把太原府尹張孝純的兒子殺了。
張孝純可是被南朝人奉為英雄的人物。
二太子在真定府外說這個人有密術,能召喚火龍。
穀神稱他送了一本南朝的《周易》,是在警告,他才是南朝的薩滿。
撒盧母現在懷疑,他擁有迷惑人心的妖術,自己幾乎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被他蠱惑了。
金軍任何一次派出使者談判,都是在軍事上的強壓下完成的。
這次出使沈放控制下的山西平定軍,穀神特意交代撒盧母,他的對手是個心思縝密的敵人。
撒盧母不信南朝軍隊內有這樣一個人,因為南朝軍隊的將軍都是被閹割了的公雞,絲毫沒有權力。
所以他來了,帶著一貫的驕傲。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呀。」
此刻,這句話從沈放嘴裡說出來,比十把刀同時抵著心窩還令人心驚。
撒盧母擅長於從臉色、肢體動作上捕捉對手的心思。
眼前這個貌似平平無奇的西軍酋首,看起來像個農夫,心卻像條毒蛇。
撒盧母好不容易才平復了心態,試探著應道:「沈將軍,我相信你還能選出第三條道來,只是這條道會讓你的士兵和人民遭受滅頂之災。這是連大金國皇帝都不忍心看到的事。」
沈放嘆息一聲,仿佛是自言自語:「我已被大宋朝廷拋棄,大宋官家已被金人禁錮,眼前是深淵,身後是群狼。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沈放突然似想通了一般,目光投向撒盧母,滿臉懇切道:「撒盧母大王,你說,像我這等無根浮萍,是先尋根呢,還是先保命?」
撒盧母警惕的瞪著沈放,內心又裹著一層警惕。
這人,難道是個瘋子?
「沈將軍,你還可以飄到一根木樁或者一塊石頭邊上,緊緊的纏著,就不會再漂泊了。」撒盧母謹慎道。
沈放搖搖頭:「不,這樣始終還是浮萍。但若是快速分孿,一片變兩片,兩片變四片,將河道變成浮萍的海洋……」
沈放終於露出了笑容:「回去告訴你家國師,到了那時,我這片浮萍就不用漂泊了。」
撒盧母從沈放的形象描述中發現了,他將自己形容為浮萍,看似漂泊無定,可是一直紮根於井陘道。
這塊看似無法堅守的山中甬道,硬是給他聚攏成一支人丁繁茂,雄兵十萬的堅固堡壘。
他這個人看似平平無奇,可南朝內有幾個人像他這般冷靜,這般堅韌。
這是個野心勃勃的人,他藐視南朝皇權,藐視強大的大金國,屢次擊敗大金國鐵騎,卻從未走出這片土地。
自己從多位大王嘴邊聽到了同樣的疑惑,他為何死死守在這條甬道上不動。
現在終於明白了,他是一頭潛伏在草叢中的野狼,埋在沙子裡的毒蠍,等著獵物上門,再發動雷霆一擊。
撒盧母知道自己已不是眼前這個一身破舊棉襖的沈放的對手,他只希望能夠平安的離開這裡,將沈放的企圖、野心告知元帥們。
「沈將軍,你的忠告我已聽明白了。撒盧母只是個使者,不是國師也不是二太子,決定你軍隊命運的權力不在我手中。」
撒盧母儘量挑選溫和、謙遜的詞句,以免觸怒眼前這個喜怒難料的敵人。
沈放寬容的笑應:「撒盧母大王,你是個謙遜的使者,也是個出色的人。」
「為了表達我個人的誠意,讓你此行有所收穫,我給你們的國師或者二太子殿下開個條件,或者說做筆交易。」
沈放沒有繼續說下去,眉頭輕輕一挑。
撒盧母小心翼翼的問:「敢問是什麼交易?」
「我家天子派了個叫程先的閤門祇侯來,告訴我,若金軍北返,可發動攻擊。哪怕傷了天子本人,也要將大宋的國祚留在大宋。」
「這就是我想和你們家國師或者二太子交易的條件。」沈放淡淡一笑,道:「放貴軍過去可以,把燕山以南七州,外加平、欒、營三州劃給我,金軍退出燕山上所有的關隘。」
撒盧母不清楚沈放所謂的「大宋國祚」和「留在大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關聯。
可是他真沒想到沈放竟然敢開口索要南京所有的州縣!
太祖皇帝為了履行與南朝的海上之盟,不顧大王們的強烈情緒,堅決命金國勇士撤出了燕京。
撒盧母作為知宋使者,作為強烈的主戰派,自然深知燕京和燕山上的關隘對漢人中原的屏障意義。
丟了燕山的漢人王朝,就好比敞開了大門口家園,漢人休想守住這片肥沃的平原。
「沈將軍,還是剛才那句話,我只是個使者,沒有權力決定你的交易條件,但是可以傳遞。」
撒盧母再次謹慎回應。
他更進一步明白了沈放的野心,這個無禮的要求雖然看起來很狂妄,但是沈放是不會罷休的。
撒盧母不知道為何沈放會特意提到那個叫程先的皇帝親隨,他也不知道那個皇帝親隨是什麼來路。
但是沈放字裡行間的威脅意味十分明顯。
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那他心裡到底想要什麼?
他是想截留南朝的皇帝嗎?
還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威懾大金國鐵騎,獲取那些從南朝皇宮裡繳獲的戰利品?
撒盧母腦子裡一片疑問,猛然想起西路元帥們流傳的一句話。
這個沈放甚至在南朝都城沒有陷落之前,準確的預判了大金國想出來對付南朝的策略——抓捕南朝的皇帝!
聯想到沈放剛剛說的話,「是準備讓我沈放當個大楚皇帝或者大齊皇帝吧?」
撒盧母頓時開竅了。
這個人,怕是想當皇帝?!
沈放沒有為難撒盧母,不知為何,見到這個撒盧母,令他想到了海彌法師。
那個倔強的老和尚為了保護自己的寺廟,竟然敢出賣西軍,難道這就是出家人不問世事,脫離凡塵的做派嗎?
沈放不知道海彌法師的信仰為何物,所以他將海彌法師關起來反省,給他一個洗心革面做和尚的機會。
撒盧母小心翼翼登上馬背時,沈放叫住了他。
「喂!撒盧母大王,告訴你一件喜事,我馬上要大婚了,叫你家國師備一份厚禮來!」
撒盧母正緊張萬分,誰知沈放竟然不是留他性命,而是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