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滿城看劉郎
劉正一出門,就看到長街兩道,有人用長綢攔住,不許人通行。
更有數百人的迎親隊伍,準備妥當。
前有「肅靜」「迴避」等儀仗,後有數十騎馬跨刀之護衛。
一路上,沿著清涼山南麓,向東南方向而行。
魏國公府所贈的院子,規模不小。在焦園之側,明代園林聚集區,也是後世隨園所在方位,距離南京核心還有一段距離。多有名園古寺。
兩側有湖有河,澄波如鏡,垂柳繞岸,古剎鐘聲,竹影掩映。
行不過幾里。南京城的鬧市,就出現在了劉正眼前。
就看見了巍峨的鐘鼓樓。
作為城中制高點之一。一過此樓就是鬧市了。
更讓劉正吃驚的事情發生了,卻見鬧市之中,已經被淨街了。
無數士卒分列兩側,手持紅綢,將行人百姓給攔了下來。劉正遠遠的看過去,發現這兩排維持秩序的士卒,一眼看不到盡頭。
不知道有多少。
古代習俗中,迎親是有講究的。不會走最近的路。而是要避開一些不吉利的地方,比如官府監獄。還有專門去一些吉利的地方,比如國子監,文廟。
這一次迎親路線,規劃了小十里。大部分都在鬧市區。
前文說過,東南繁華,人煙稠密。一下子讓鬧市區近十里長的路給封死了。那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啊。
「這是誰做的?」劉正心中暗道。
周延儒成為首輔,估計也很難指揮動南京的軍隊。
劉正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下面一名軍官,跪在地上大聲說道:「魏國公為劉公子賀。祝公子福壽延綿,子孫滿堂。」
*******
「爹爹。」徐文爵在一座酒樓中,看到這場景:「你這麼做什麼?拿我家的臉,給去劉正當墊子。」
在南京搞出如此大聲勢,簡直是滿城看劉郎了。只有魏國公府了。
徐弘基淡然說道:「幹什麼。你不是想搞他。我給你示範一下。」
徐文爵根本不理解:「爹,有你這麼搞的嗎?」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徐弘基說道:「劉正這個時候,就在風口上,史可法要用他,周延儒要用他,張溥要用他。現在對付他,是對付背後三個人。但人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我魏國公府幫他一把。復社好事之人,給復社才子排行,搞什麼四才子,五才子的。」
「我不僅僅要讓劉正出盡風頭,更要讓他成為復社第一才子。讓天下人都說,安民不出,奈蒼生何。」
徐文爵眼睛慢慢亮了:「到時候,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劉正捧得越高,真要用他的時候,他就摔得越狠,死無葬身之地。」
「對。」徐弘基看著徐文爵說道:「爹老了。魏國公府遲早要交給你的。魏國公府與國同休,只要安分守己,就是世代富貴。但,也不是誰都捏一把。要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甘言蜜語能殺人。」
「我家殺人,最好不見血。」
徐文爵眼神中露出興奮之感:「父親,我懂了。」
「這才那到那啊。這是軟的。」徐弘基說道:「還有硬的,回去再給你說。不過,你現在要做一件事情。」
「父親,請講。」
「通知你的狐朋狗友,去給劉正捧場。你也要在宴會上,當面給劉正敬酒,賠禮道歉。」
徐文爵這個身份,所謂狐朋狗友,其實是勛貴一代年輕子弟。
「啊-----」
「怎麼做不到嗎?」徐弘基說道:「天下事,就是一個『忍』你連這一點小事,都忍不了,我還怎麼將繼承魏國公府的大任交給你身上。」
徐文爵心中一動:他可是有弟弟的。
「孩兒明白,孩兒一定做得妥妥噹噹的。」
徐弘基說道:「那就一起去吧。」
徐文爵一愣,說道:「區區一秀才婚事,我去已經給了劉家面子了。何必勞煩父親?」
前文說過,徐弘基年紀大了。多年不理庶務了。
「我魏國公的面子,不是誰都能踩的。」徐弘基面無表情。
很顯然這位修身養性的老國公,被顧杲搞出這一件事情,惹出火氣了。
在徐弘基看來,顧杲與劉正背景都硬,卻大有不同。
顧杲是實,就是顧成憲的侄孫。這一點變不了。
但劉正是虛。劉正不過是幸進之輩。先拿來開刀。
「既然要捧,自然要下本的。」
*******
「誠意伯為劉公子賀,祝公子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懷遠侯為劉公子賀,祝公子花好月圓,佳偶天成。」
「靈璧侯為劉公子賀------」
「忻城伯為劉公子賀------」
每過一個路口,都會有軍官大聲祝賀。
劉正騎在白馬上,含笑回禮。
暗道:「不對。」
這排場太大了。
劉正可沒有想到,他結婚居然要封了小半個南京城的街道。
更沒有想到,這些人會在大街上恭賀。
真正懂規矩的,等新娘接回去了。上門才對。哪裡有在大街上這麼搞的。
其心不問可知。
是捧殺。
但是大喜之日,怎麼捧,也只能生受著。跟他們計較,反而顯得自己沒有風度。
接下來一路上,過文昌橋,文廟,國子監。
這其實是繞路了。
因為這三個最為吉利,搏一個好彩頭。
而這一帶又是整個南京最繁華的地帶。秦淮河就在附近。
兩側人煙稠密,書鋪林立。書香味拉滿。
這才去周府。
雖然今日是袁家嫁女。但袁樞成了一個辦事的。儼然是周延儒嫁女。
還沒有到周府,已經看到了熱鬧非凡。
周延儒狀元出身,多年內閣廝混,又主持過春闈,人脈是相當大的。很多人都聽說過周延儒要起復的消息。都已經人心浮動,借這個機會,紛紛上門。
一時間,周府附近里許,車馬堵塞,人不能行。
如果不是給迎親的隊伍留了路嗎。都走不到周府了。
進了周府之後,更是往來無白丁。
周奕封作為女方主賓,給劉正一一介紹。
一時間,周延儒核心人物,劉正都認了個遍。
從今之後,劉正說自己不是周延儒嫡系。看天下人怎麼看。
劉正鹽墾上獲得的任何利益,都不是劉正自己的利益。是周延儒的。
忽然有人在周延儒身邊耳語幾句。
周延儒微笑頓時崩不住,用失態的笑容,破聲說道:「快請。」
更有數百人的迎親隊伍,準備妥當。
前有「肅靜」「迴避」等儀仗,後有數十騎馬跨刀之護衛。
一路上,沿著清涼山南麓,向東南方向而行。
魏國公府所贈的院子,規模不小。在焦園之側,明代園林聚集區,也是後世隨園所在方位,距離南京核心還有一段距離。多有名園古寺。
兩側有湖有河,澄波如鏡,垂柳繞岸,古剎鐘聲,竹影掩映。
行不過幾里。南京城的鬧市,就出現在了劉正眼前。
就看見了巍峨的鐘鼓樓。
作為城中制高點之一。一過此樓就是鬧市了。
更讓劉正吃驚的事情發生了,卻見鬧市之中,已經被淨街了。
無數士卒分列兩側,手持紅綢,將行人百姓給攔了下來。劉正遠遠的看過去,發現這兩排維持秩序的士卒,一眼看不到盡頭。
不知道有多少。
古代習俗中,迎親是有講究的。不會走最近的路。而是要避開一些不吉利的地方,比如官府監獄。還有專門去一些吉利的地方,比如國子監,文廟。
這一次迎親路線,規劃了小十里。大部分都在鬧市區。
前文說過,東南繁華,人煙稠密。一下子讓鬧市區近十里長的路給封死了。那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啊。
「這是誰做的?」劉正心中暗道。
周延儒成為首輔,估計也很難指揮動南京的軍隊。
劉正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下面一名軍官,跪在地上大聲說道:「魏國公為劉公子賀。祝公子福壽延綿,子孫滿堂。」
*******
「爹爹。」徐文爵在一座酒樓中,看到這場景:「你這麼做什麼?拿我家的臉,給去劉正當墊子。」
在南京搞出如此大聲勢,簡直是滿城看劉郎了。只有魏國公府了。
徐弘基淡然說道:「幹什麼。你不是想搞他。我給你示範一下。」
徐文爵根本不理解:「爹,有你這麼搞的嗎?」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徐弘基說道:「劉正這個時候,就在風口上,史可法要用他,周延儒要用他,張溥要用他。現在對付他,是對付背後三個人。但人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我魏國公府幫他一把。復社好事之人,給復社才子排行,搞什麼四才子,五才子的。」
「我不僅僅要讓劉正出盡風頭,更要讓他成為復社第一才子。讓天下人都說,安民不出,奈蒼生何。」
徐文爵眼睛慢慢亮了:「到時候,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劉正捧得越高,真要用他的時候,他就摔得越狠,死無葬身之地。」
「對。」徐弘基看著徐文爵說道:「爹老了。魏國公府遲早要交給你的。魏國公府與國同休,只要安分守己,就是世代富貴。但,也不是誰都捏一把。要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甘言蜜語能殺人。」
「我家殺人,最好不見血。」
徐文爵眼神中露出興奮之感:「父親,我懂了。」
「這才那到那啊。這是軟的。」徐弘基說道:「還有硬的,回去再給你說。不過,你現在要做一件事情。」
「父親,請講。」
「通知你的狐朋狗友,去給劉正捧場。你也要在宴會上,當面給劉正敬酒,賠禮道歉。」
徐文爵這個身份,所謂狐朋狗友,其實是勛貴一代年輕子弟。
「啊-----」
「怎麼做不到嗎?」徐弘基說道:「天下事,就是一個『忍』你連這一點小事,都忍不了,我還怎麼將繼承魏國公府的大任交給你身上。」
徐文爵心中一動:他可是有弟弟的。
「孩兒明白,孩兒一定做得妥妥噹噹的。」
徐弘基說道:「那就一起去吧。」
徐文爵一愣,說道:「區區一秀才婚事,我去已經給了劉家面子了。何必勞煩父親?」
前文說過,徐弘基年紀大了。多年不理庶務了。
「我魏國公的面子,不是誰都能踩的。」徐弘基面無表情。
很顯然這位修身養性的老國公,被顧杲搞出這一件事情,惹出火氣了。
在徐弘基看來,顧杲與劉正背景都硬,卻大有不同。
顧杲是實,就是顧成憲的侄孫。這一點變不了。
但劉正是虛。劉正不過是幸進之輩。先拿來開刀。
「既然要捧,自然要下本的。」
*******
「誠意伯為劉公子賀,祝公子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懷遠侯為劉公子賀,祝公子花好月圓,佳偶天成。」
「靈璧侯為劉公子賀------」
「忻城伯為劉公子賀------」
每過一個路口,都會有軍官大聲祝賀。
劉正騎在白馬上,含笑回禮。
暗道:「不對。」
這排場太大了。
劉正可沒有想到,他結婚居然要封了小半個南京城的街道。
更沒有想到,這些人會在大街上恭賀。
真正懂規矩的,等新娘接回去了。上門才對。哪裡有在大街上這麼搞的。
其心不問可知。
是捧殺。
但是大喜之日,怎麼捧,也只能生受著。跟他們計較,反而顯得自己沒有風度。
接下來一路上,過文昌橋,文廟,國子監。
這其實是繞路了。
因為這三個最為吉利,搏一個好彩頭。
而這一帶又是整個南京最繁華的地帶。秦淮河就在附近。
兩側人煙稠密,書鋪林立。書香味拉滿。
這才去周府。
雖然今日是袁家嫁女。但袁樞成了一個辦事的。儼然是周延儒嫁女。
還沒有到周府,已經看到了熱鬧非凡。
周延儒狀元出身,多年內閣廝混,又主持過春闈,人脈是相當大的。很多人都聽說過周延儒要起復的消息。都已經人心浮動,借這個機會,紛紛上門。
一時間,周府附近里許,車馬堵塞,人不能行。
如果不是給迎親的隊伍留了路嗎。都走不到周府了。
進了周府之後,更是往來無白丁。
周奕封作為女方主賓,給劉正一一介紹。
一時間,周延儒核心人物,劉正都認了個遍。
從今之後,劉正說自己不是周延儒嫡系。看天下人怎麼看。
劉正鹽墾上獲得的任何利益,都不是劉正自己的利益。是周延儒的。
忽然有人在周延儒身邊耳語幾句。
周延儒微笑頓時崩不住,用失態的笑容,破聲說道:「快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