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柿子燒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9章 柿子燒酒

  一夜西風緊,葉落疊為詩。

  轉眼就進入了霜降時節,氣溫驟降,尤其是晝夜溫差極大。白天,中午時太陽還很辣,秋老虎的尾巴發餘威。但到了早晨傍晚已經有些涼意,尤其是到了夜裡,已經得鋪草蓋被。

  戶外深秋景象明顯。

  「霜降,萬物收藏,」清晨,姬氏看著院裡高大的柿子樹上的果子紅了,高興的指著柿子對李逸道:「阿郎,柿子紅了。」

  柿子初紅,

  不過此時還不能吃,是酸澀的,還得再等到嚴霜打一打凍一凍,才會變軟,甜蜜多汁。

  「懸霜照采,凌冬挺潤,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李逸看著開始紅的柿子,也切實的感覺到了深秋韻味,前段時間,晚上一人睡還得摟竹夫人才涼快,但這些天,玉漱和姬氏總說擔心他夜裡冷,要輪流給他暖床,

  樓著睡卻實暖和。

  『這柿子可是好東西啊,醫書上說柿果乃脾、肺、血分之果,其味甘而氣平,行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咳止血之功。」

  新羅婢則念念不忘的是火晶柿子,還必須得是長安城東新豐的,新豐的柿子經經霜打軟化後,色紅耀眼似火球,晶瑩透亮如水晶,故稱新豐火晶柿子。

  不僅好看,而且無絲無核、皮薄如紙,不僅極易剝離、清涼爽口,甚至直接拿根麥秸杆插進去當吸管,可以直接吸著吃。

  用新豐火晶柿子和麵粉做成的新豐火晶柿子餅,也是綿軟香甜十分有名。

  最好的火晶柿子,只產於新豐驪山丘陵和山前的山塬,只有這裡的品質最好,其它地方的都沒有那的好。

  李逸平康坊買的這宅子,也有幾株柿子樹,但肯定結不出火晶柿子。

  「每年柿子樹葉落了,柿子紅了,就感覺格外的喜慶溫暖嘞。」姬氏想起自己家以前也有幾棵柿子樹,想起兒時兄弟姐妹們圍在樹下,父親給他們摘熟透柿子的歷歷往事。

  「我找根長竿摘點下來。」李逸道。

  「現在柿子初紅,還吃不得呢。」

  「我不吃。」

  「那現在沒熟也做不得果醬、柿子餅啊。」

  「我準備弄點柿子酒。」

  「柿子酒?」

  兩美人都沒聽說過柿子還能做酒的,李逸笑著道:「你們等著瞧吧,柿子酒可是很好喝的,」

  他早盯上院裡的柿子了,

  或者說是看到這些柿子在變紅,他才想起來這個事。

  柿子在關中遍地都是,這玩意很好生長,甚至不需要怎麼特意管理,能長滿滿一樹,田間地頭,甚至溝溝壑壑的地方也能長。

  到了冬天,也算是不錯的一樣果子,還可以做成柿餅、柿醬。

  當然,到後來,這種老品種的柿子,已經沒啥人吃了,吃的都是那種改良過的水果柿子。

  鳥都吃不過來,冬天裡如紅燈籠一樣掛滿枝頭,最後任由掉落爛掉。

  柿子酒跟地瓜燒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深受百姓喜愛,主要還是不用費糧食,便宜。

  李逸早發現,現在關中的糧食貴,酒更是貴的離譜。

  特別是皇帝還發布禁屠活的詔令,就是禁止殺牛馬,禁止糧食釀酒。

  這讓酒越發的貴了。

  好的酒,斗酒十千。

  中檔的,也往往要一兩千一鬥了。

  一般人還真喝不起。

  現在腐竹作坊雖然還在開著,但價格從原來的每斤三百多錢,降到現在百錢,已經沒有那麼大的暴利了,給作坊里的工人開工錢後,賺到也有的賺,但只是普通小買賣了。

  他覺得可以弄香皂、酒的買賣,

  先從柿子酒開始,

  其實柿子酒做起來非常簡單,對柿子也沒啥要求,軟的硬的甚至壞的爛的都行,自己喝就挑好點的。

  柿子酒先發酵再蒸餾,農村自己釀燒酒,什麼地瓜燒、高粱燒、酒糟燒等等,大同小異,

  雖說肯定沒有各種什麼先進的工藝、配方啥的,但幾百年的傳統釀造工藝,其實也還可以的。

  甚至許多老頭還只信任這種自釀的,覺得真材實料沒有勾兌、添加啥的。


  放到大唐來,那還是很先進的。

  特別是這時代可還沒有蒸餾酒,以黃酒為主,不管是叫米酒、清酒、燒酒、麥酒,其實都是差不多類型的,都是糧食釀造的發酵酒。唐朝的燒春啊清酒啊白酒啊,其實也還是發酵酒,只不過是熟酒。

  經過制曲、發酵等工藝,得到的酒稱為生酒,這種酒液一般渾白,因此也叫濁酒,白酒。這種酒較清甜,但不易儲存,容易酸壞。

  於是把酒密封於容器,微火低溫慢慢加熱,變成了燒酒,或叫清酒。

  燒過的酒不易酸壞,而且酒液還會變的澄清。

  而經過長期的儲存後,顏色逐漸變深,變成橙黃色,這就成了黃酒,

  因為燒酒大多是在冬至時節釀造,然後儲存,來年春季開封,也就叫冬酒,或燒春酒。

  李逸唐朝各種酒也喝了不少,從百姓家最簡單的麥浮子酒,到糟,再到濁酒、燒酒、黃酒,

  其實都是一種酒,只是工藝有所不同。

  度數都不算高的米酒。

  而李逸打算搞點柿子酒,那是蒸餾酒,這才是真正的後世那種燒酒白酒。

  雖說這種辣的白酒唐人未必喝的慣,但是不用糧食就能出酒,這可就值得嘗試啊。

  這關中到處都是柿子樹,真要搞起柿子燒,這原料成本很便宜啊,供應量也充足,要多少有多少。

  別人新豐美酒斗十千,

  劍南燒春好幾千,其它什麼金陵春、土窟春、石凍春、梨花春等等,可都很貴啊。

  就算如今天下不太平,

  可對於酒的需求仍是極大的,市場很大,但受限於糧食、政策等原因,

  禁止普通百姓釀酒售賣,只有官府有一些酒坊,但量也少,價格太高。

  想喝的人喝不到喝不起,

  李逸推出這柿子燒,就算完全是另一種口感,但沒的喝的人,或喝不起現在燒酒的人,

  喝李逸這種新的燒酒,估計也是願意嘗試平替的。

  可買一石軟黃米釀酒,得兩千多錢,但買一石柿子,一百錢一石去收,

  估計得有人搶著賣。

  李逸叫來四個赤排羌奴摘柿子,

  這四個傢伙跟劉黑子較量過幾回,劉黑子仗著自己力氣大,只跟他們比力氣,什麼翹關、負重、搬石、背糧食,扳手腕,把這四個羌人精英戰士一次次擊敗,

  反正不跟他們比射箭、騎馬、搏擊、刺殺這些那四個傢伙還真以為劉黑子深藏不露的高手,

  但這四個傢伙一開始並不服李逸,覺得李逸小白臉,

  於是李逸帶他們挨個進屋,分別展示了下什麼叫五雷正法,電棒握在手裡,藏在袖中,

  大喊一聲雷公電母,急急如律令,

  然後電光閃過,

  李逸電棒頂在他們大腿上或是肩膀上,立馬就讓他們倒地。

  四個赤排羌奴挨個享受了三秒電擊後,

  全都把李逸視為神人,李逸特意一個個叫去試,就是不想讓他們窺破天機。

  也不想讓劉黑子發現他的五雷正法其實是個電擊棒。

  但效果是非常震撼的。

  反正從那以後,四個赤排羌都對李逸服服貼貼的,對劉黑子也很服氣,

  在這個宅子裡,李逸這個主人地位也是徹底奠定再不能動搖。

  他平時對這四人也還算不錯,能吃飽喝足,也不會打罵。

  對他們的定位,李逸也很清楚,沒打算讓他們去種地做工啥的,就是定位於自己的護衛。

  平時看家護院,他出去的時候則隨從護衛。

  真要有人逼急了他,也可以派人去干點黑活。

  四個赤排羌李逸給他們取名存孝存悌存忠存義,按八德,孝、悌、忠、

  信、禮、義、廉、恥來取名,

  之前那三家人中的兩個少年,取名是守仁守義,按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順序,前面是個守字。

  他也省的一個個的想名字,以後存字的一排,守字的一排。

  好取,還好記。


  四個赤排羌中的存孝,年紀最大,李逸之前以為他得有三十歲,但實際才二十,就是皮膚黑又粗糙,加之做俘虜被關押等原因才顯老,

  這傢伙在四人中年紀最大,也最勇悍,那天李逸一個三秒還沒把他電翻,又補了一記三秒才放倒他,因此他獲得了李存孝這個名字,也成為老大,而陳良那小子,現在也改名李存禮,是這個五人小隊中的老小。

  李逸手往樹上一指李存孝往手心吐了兩口唾沫,蹭蹭蹭的就上樹了,然後存悌存忠存信三人也矯健上樹,

  只有改名存禮的陳良,爬了幾次也爬不上去。

  「存禮你就在樹下撿果子。」

  李逸把陳良安排進赤排羌中,也是為了避免這四人成為不受控制的小團體,特意安插了他進去,既監視他們,也讓陳良幫著教他們漢話,畢竟陳良以前家在隴右做生意,他也是跟羌人打過交道,會一點點羌話,現在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有這五個傢伙,

  很快就摘了許多柿子下來,

  這些柿子才剛開始紅,還很硬,但已經可以做酒了。

  先把柿子破碎搗爛,然後加酒麴,或是酵母入大缸密封上兩個月,中間查看攪拌幾次,防止發酵過度就行。

  發酵好後,加一種野草,就可以裝鍋蒸餾燒酒了。

  「黑子,你帶存禮去東市買大缸,多買幾口,存禮你記得再買點酒麴回來,要買帶辣蓼草和金櫻子的那種酒麴,其它的也買點回來,我到時都試一試。」

  李逸讓存孝四人把柿子搗爛,

  他讓玉漱給存禮取錢,「對了,看看東市屠市上有沒有豬胰子。」

  「阿郎要買豬胰子作啥,那東西可不好吃。」劉黑子道。

  李逸沒理會他,「先買個幾副就行,再看看有沒有貝殼買點,要是有石灰買,你就直接買點石灰回來。」

  李存禮以前家裡開商鋪的,他也跟看在鋪里學習,買東西交給他更放心,劉黑子就是負責保管錢和拿東西的。

  姬氏倒是看出來了,「阿郎是要用豬胰子做澡豆面藥?」

  「嗯,試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