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杜淹大義滅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8章 杜淹大義滅親

  洛陽。

  已經官升吏部尚書的杜淹一身疲憊的回到家中,妻子郭氏迎上來。

  「杜曲母親來信了。」

  杜淹嗯了一聲回應,滿腦子還是如今中原複雜的形勢。李密大敗宇文化及後,不僅大量江淮將士投李密,還有許多禁軍驍果也降李密,

  甚至連王世充的兄長、子侄們也都落到了李密之手。

  當初王世充從江都奉旨出兵討伐流賊,身邊也就帶了兩個兒子和一些侄子後輩,其餘家眷都留在江都,宇文化及弒君後北上,也帶看王世充的家眷,此前童山大戰,被留在滑州。

  及士及敗,滑州落入李密手中,王世充的一家子也落到李密手中。現在王世充雖兵變奪了洛陽大權,可面對李密也是有心無力。

  本就數次敗於李密之手,現在王世充的兄第子佳也落入他手,

  杜淹頭痛,這洛陽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阿郎,今日大房那邊過來借糧了。」

  京兆杜氏不少族人在洛陽,當年楊廣遷都洛陽,杜氏不少人在洛陽為官,及天下大亂,杜淹等滯留中原。

  郭氏說的大房那邊,是杜淹父親前妻所生長子一房,他同父異母的大哥已故,有三個兒子,長子和三子都在洛陽,只有二子大業末外放地方為縣尉,後棄官回杜曲老家。

  因為母親的關係,杜淹跟大哥那房向來也關係不好。雖那兩侄子同在洛陽,可平時很少往來。

  但如今洛陽饑荒,根本買不到糧,只有少部份糧出售,但每石已貴達八九萬錢。

  事實上,洛陽現在市面上大多是大業白錢,摻鉛錫太多泛白,且重量一千錢只一兩斤,甚至有許多是私鑄的偽大業錢,千錢僅重一斤的,這越發的讓洛陽的糧價混亂。

  杜淹是吏部尚書,朝中八座之一,自然會優先保障他。

  可他的兩個侄子,卻僅是小官。

  杜淹沒有馬上回復妻子借糧的事,其實杜淹家糧食也不多,整個洛陽城現在都饑荒,

  特別是在李密擊敗宇文化及,而王世充又兵變內江後,人心惶惶,手裡有糧的都四處埋藏,哪裡還會拿出來賣,都知道洛陽接下來可能又有大戰,

  糧價再貴,可這種時候錢又哪有命貴。

  現在洛陽黑市上的一些糧食,其實都是守軍跟李密的手下偷偷交易來的。

  杜淹打開母親寄來的書信,

  如今中原戰事頻繁,書信往來也十分不便,

  這封家書也是很艱難送到。

  看完家書,杜淹面色陰鬱。

  「阿郎,發生何事?可是母親身體不適?」郭氏擔憂的問,郭氏既是她婆婆,也是她的親姑姑,兩人關係向來是很好的。

  杜淹胸膛起伏不定,滿腔怒火。

  「十娘愛上了一個田舍兒,還是個剛還俗的小道,」杜淹一巴掌拍在桌案上。

  「這怎麼可能,阿娘難道不管?」郭氏急問,「阿郎之前不是去信阿娘,說要跟韋氏舒懿公府上二公子聯姻嗎?」

  杜淹很疼愛這個嫡次女,但知道老母親也疼愛孫女,就特意留她在家中陪母親。

  可誰想,現在卻出了這種事情。

  更氣人的是,大房那邊的二郎,卻也橫插一腳,居然性逆祖母,還把被禁足的十娘帶去長安。

  「他杜如晦真是好大威風,趁我和六郎不在家,居然敢當家做主了,豐鄉侯府,什麼時候輪的到他當家。老夫人還在呢,就算老夫人不在了,那也輪不到他個晚輩!」

  「十娘的婚事,自有我這個做父親的安排,哪輪的到他插手。」

  杜淹很生氣,尤其是在郭氏跟兒子告狀時還有些添油加醋,說這個孫子是如何的逆不孝,是如何的強行把十娘帶走。

  還有她本來讓三郎去解決那個由舍兒,可杜如晦居然也從中阻撓,還搬出秦王,把韋杜兩家都弄的灰頭土臉。

  「可惡!」

  杜淹十分孝順母親,也疼愛女兒,可此時他七十九歲老母,十五歲女兒,在家裡卻被杜如晦這個侄子可欺負了。

  他不覺得十娘去長安杜如晦宅是自願的,肯定是被他強行帶去的,就是看自己在洛陽回不去,他就敢擅作主張,


  母親說杜如晦跟那個田舍兒李逸關係很好,那他有理由懷疑女兒是被杜如嗨設計了,故意用個田舍兒來勾涉世未深的十娘,

  目的自然就是打壓他這脈,還是要爭奪家族繼承大權。

  他杜淹的女兒,豐鄉侯府嫡孫女,結果嫁了個野道士、小村長,這事情傳出去,他杜淹哪還有半分臉面?

  他杜淹將成為整個關隴貴族世家們眼中的最大笑話。

  此時他恨不得飛回長安,可惜走不了。

  「孽障,」杜淹狠狠的又錘了一記桌案。

  郭氏看完信後,也是憤恨不已,本來兩房幾十年恩怨糾纏,向來不睦,

  可現在大房打主意打到女兒頭上了,還逆姑母,這可就太過份了。

  杜淹在家尋思一夜,

  次日一早就趕往太尉府面見王世充。

  如今的王世充被封為太尉,開太尉府,朝中事務無論大小都決於太尉府,可謂是徹底掌握洛陽大權。

  「太尉,下官有要事稟報。」杜淹神色匆匆。

  聽完杜淹的稟報,王世充也有些驚到了,「你所言當真?」

  「太尉,杜大郎雖是我親侄兒,但他暗裡跟在長安的弟弟杜如晦勾結,

  一心想要背叛太尉,出賣朝廷,我雖是他親叔,知曉了也不能坐視不理,

  只能大義滅親。」

  王世充長嘆一聲,「我對杜大郎也不薄,念他是你侄子,也沒追究他以前附從元文都等人,仍還授他工部員外郎之職,想不到他卻吃裡扒外,執禮啊,你說我該怎麼處置他?」

  「殺!」

  杜淹咬牙切齒,「如今洛陽城中謠言紛紛,許多人首鼠兩端,甚至暗裡通敵,有人暗通長安,有人暗通李密,

  若是不殺一百,只怕到時跟李密一開戰,就有人在後面開城投降了。」

  「他可是你親侄兒。」

  「太尉,就算是我親兒子,他敢無君無父,我也要大義滅親。」

  王世充認真的看了杜淹一眼,

  「好,此事就交由你親自處理,給他個體面吧,賜白綾三尺。」

  「太尉,杜如晦還有個三弟杜楚客也在洛陽,此人也有通敵之嫌,請將其下獄審問。」

  王世充認真想了想,「嗯,按你說的辦。」

  處理完這件事情,王世充問杜淹,「如今李密敗宇文士及,聲勢大壯,

  而我洛陽剛經歷一場內亂,現在人心惶惶,該當如何?」

  「太尉,李密雖破宇文化及,但童山大戰,其勁卒良馬多死,實元氣大傷,士卒疲病。且我東都兵曾數敗於他,此時的李密必然志驕意滿,

  下官建議太尉重賞將士,治器械,暗中積聚力量。」

  「還有呢?」王世充又問。

  「如今東都最大問題是缺糧,而李密坐擁幾大糧倉,但天氣轉涼,李密軍缺衣,我洛陽城中卻儲有許多絹布。下官建議,可找李密以布換米。」

  「李密不可能換吧?」王世充道。

  「其實兩軍私下一直有人在偷偷交換糧絹,以前打的激烈時交易也沒停過,現在李密表面上也仍是受冊封的大隋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尚書令、魏國公,

  太尉以陛下詔令,派人要求以東都絹布易李密倉中之糧,各取所需。」

  「那就試一試。」王世充此時也是沒有辦法了,缺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洛陽,如今所有人都知道李密跟他會有一戰,但畢竟現在兩人都是共擁皇泰主,都是朝廷太尉。

  死馬當活馬醫吧。

  「只要換到糧食就跟李密決戰,這一次,我要主動出擊,趁他童山戰後士卒病疲未恢復之時將其擊敗。」

  王世充也是沒有退路了,要是等李密軍恢復了,那他夾在李密和李淵之間,就只有死路一條,現在拼一把,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杜淹拿到了王世充的太尉手令,

  直接就帶兵闖到兩個侄子家中。

  一條白綾扔到杜大郎面前,「特給你求得三尺白綾,保你個全屍,也免你痛苦,上路吧。」

  杜大郎大罵杜淹,


  杜淹揮手,幾名軍士上前,用白練將其勒死。

  杜三郎杜楚客面對親叔父殺死親大哥,懵了。

  「把這個逆賊拿下,關押監牢待決!」

  兩個親侄兒,殺一個,關一個。

  杜淹讓杜楚客給長安兄長杜如晦寫了封信,說兄長通敵謀逆被誅,他獲罪入獄。

  信的內容不長,也沒提及別人。

  但杜淹相信這封信到了杜如晦手中後,他就該明白。

  現在杜如晦逆了老夫人,帶走了他的女兒十娘,他便殺了杜大郎,並囚禁了杜三郎,

  杜如晦要想保住這個親弟弟,那就把杜十娘送來洛陽,或是送回杜曲。

  這就是杜淹的狠辣一出手就絕不留情,一劍封喉。

  「李逸,」

  杜淹喃喃念著這個名字,小小田舍兒,痴心妄想攀附京兆杜氏,敢用這麼下三濫的手段,

  那就死吧。

  杜如晦一番安排,

  當天杜楚客的那封信便送往長安,

  還有一行數人也悄然前往關中。

  長安,

  夜已深,

  安民坊內,杜如晦宅西廂客房中,依然亮著燈。

  杜十娘側躺在榻上,目光落在屋中牆壁上掛的一幅副像上,

  畫上一個年輕英俊男子身騎白馬,回首微笑。

  她痴痴的看著這副自己費了很多心神繪製的無逸畫像,魂都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