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德行有虧
第93章 德行有虧
聞喜北鄉,炊煙之中。
趙彥巡視一圈,趙斂跟隨,回到屋舍。
剛剛落座,就見趙堅、趙垣端來飯菜:「仲祖父。」
「嗯。」
趙彥應一聲,囑咐說:「你二人也去用餐吧。」
「喏,孫兒告退。」
趙堅開口回答,趙垣口拙,只是跟著長拜,一同退了出去。
待他們走遠了,趙彥才對擺弄碗筷、菜碟的趙斂說:「算起來,還是阿季更類伯約。」
趙斂落座,拿起筷子端起粟米飯:「仲父還是看不上文固?」
因趙氏發跡之祖學過易經,家中幾代人都是選近支最優秀的四人以『元亨利貞」為字序。
趙斂沒能入選,是小宗旁支長子,就取表字伯約。
遷徙河東後,就入鄉隨俗,取安邑附近流行的文字給下一輩定表字。
「承平之世,守戶之犬爾。如此亂世,蟄居山野,倒也能平安度日。』
趙彥拿筷子,反問:「若伯約是文固,得知阿季立下如此殊功,該當如何?」
「召集夥伴,挾鄰里青壯,星夜前往安邑。」
趙斂不假思索直接回答,又解釋說:「侄兒家中丁口頗多,多是孺子,
今顧慮重重,實難成行。」
「你這是老了。」
趙彥點評一句端碗吃飯,花白鬚眉隨著咀嚼輕輕顫動,又不吐不快:「老夫不解,阿季能與營中夥伴相處愉快,頗受眾人擁護。觀其左右健兒,不乏爭先肯為他效死之輩。怎麼在家中不得安生,竟被逐入山中?」
趙斂低頭不語,見他這樣子,趙彥就說:「伯約既然不肯說,老夫也就不問了。只是你連家事都管不了,又如何能為國效力?」
「仲父?」
趙斂抬頭眼睛一亮,面露期待之色,他已經有這方面的預感,只是不敢確認。
趙彥警一眼他:「你仰裴氏鼻息而存,處理家事難免要偏頗於妻子。如若入仕,受人恩惠,來日若涉及阿季,你如何自處?朝中有老夫與阿季便足夠了,你與文固謹守門戶,不可涉足。」
聞言,趙斂證在那裡。
看著趙斂,趙彥說:「你已失了壯心,與文固入仕,只會拖累阿季。阿季雖小有任性,然不虧大節,非俗流所能比。」
「仲父,侄兒再不堪,也不至於連累阿季。」
趙斂下定決心,表達心意:「如若拖累阿季,辭官就是,無非不過一死。」
「哼,現在的你,恐怕不會輕生樂死。」
趙彥沒心情吃飯,放下碗筷:「若是早年的伯約,這官不當也罷,豈會向老夫辯解、求饒?你如此,文固也是如此,已是俗物,難堪大任。」
看著失神落魄的趙斂,趙彥又安慰說:「朝中百官曆經生死磨難,已不可用常理衡量。留在西鄉,安享富貴不受庶務所累,未嘗不是人生樂事。我趙家不負漢室社稷,不該再死人了。」
頓了頓,又說:「老夫所料不差,不日楊彪就會遣使徵辟。你若還認我這老朽之人,肯聽我一句勸,推辭即可。捲入朝堂紛爭,你難做,阿季也難做,也別讓老朽難做。」
「有些事情與你說不明白。」
趙彥說著長嘆一聲,心中憂愁,趙基的功勳過於亮眼,顯襯之下,河東之士顏面無存,朝廷公卿百官也像廢物。
這種時候,更要死抓虎賁,牢牢抓著兵權,才能將功勳逐步兌換成資歷、影響力。
官位這種東西,此前還講究什麼職務幹什麼事。
現在的朝廷,看的就是影響力。
收斂情緒,繼續說:「原本老夫駐屯北絳,要收合汾北豪強、義兵後再南下勤王。我是憂慮阿季為老賊所算,這才提兵疾行。連我都這樣小心謹慎,你何來的勇氣,敢小朝廷諸公?」
彼此終究快三十年沒見過面了,已經不能用當年的認知來看這個堂侄。
如果趙昱或其他子侄還活看,要不是趙基過於優秀,趙彥是真的不想跟趙斂說這麼多話。
沉默片刻,趙彥又說:「等見了阿季,老夫自會詢問家中舊事。是非曲直,老夫不便干涉,但怎麼也要詢問明白。若是阿季蒙受委屈,你與文固就早作應對,免得難堪。」
話說到這個地步,趙斂還是低著頭,不肯講述家裡矛盾的真正根源。
見他這樣子,趙彥就斷定這個源頭難以啟齒。
索性輕咳兩聲,對門外呼喝:「來人。」
帳下督高寵快步入內,恭敬長拜:「明公。」
「取一碗稀粥,將這些端出去,雞湯給營中傷兵吃用。」
趙彥指著面前的栗米飯與半夜燉煮的雞湯。
「喏。」
高寵應下,轉身招呼幾個衛士進來,將趙堅兄弟端來的飯菜又端了出去。
等高寵離去,趙彥就說:「老夫即將拔營,伯約還是回去吧。」
「是,侄兒告退。」
趙斂起身,放下碗筷也無心再吃,屈身長拜。
不見趙彥挽留,就後退幾步到門口,轉身走出門。
旭日已經升起,金色陽光灑在趙斂身上,他眯眼觀察遠近,見趙堅、趙垣與女婿裴虎站在矮牆外等候。
三人都是面露期望之色,趙斂一言不發,朝門走去。
不理大兒的詢問,女婿裴虎想問也就忍住,將要走出北鄉時,一名衛士牽著馬小跑而來:「伯約公留步!」
趙斂回頭去看,停下腳步,待衛士走近,就拱手:「何事?」
「趙公命卑職贈馬給伯約公代步,這是趙中郎贈與趙公的。」
衛士將韁繩遞來,又低聲說:「趙公還說趙中郎射殺許多稷山盜,讓伯約公小心提防。趙公也已去信縣邑,縣裡會派遣縣兵駐守西鄉。」
「知道了,代我謝過趙公。」
趙斂拱手,他很清楚稷山盜是些什麼東西。
可兩個兒子、女婿聽聞後臉色驟變,又強行鎮定。
白日裡遭遇稷山盜,真沒什麼好怕的,無非一命換一命。
可稷山盜是夜裡襲擊,防不勝防,擋不住就要死全家。
送走衛士,趙斂翻身上馬,從馬鞍里抽出別看的馬瞧了瞧,戀著的怨氣散了大半,點評:「倒是一匹好馬。」
趙堅牽著韁繩在前走路,回頭:「父親,仲祖父是何心意?」
「他不滿你兄弟二人。」
女婿當面,趙斂自然不會直說原因,就說:「仲父說阿季在前殺賊,你兄第二人正當壯年,聞訊後不去安邑襄助阿季殺賊,卻來這裡侍奉他一個老朽之人,實屬德行欠缺。」
老二趙垣對仕途什麼的沒有想法,也感受不到這句話的厲害。
趙堅神情僵硬,失神落魄起來:「父親,仲祖父真這樣說?」
「仲父雖沒有這樣明言,但我感覺得到。」
趙斂頓了頓,就問:「仲父還未拔營,你現在回去軍前效力,也不算晚,如何?」
趙堅神情猶豫,想到家裡的母親、妻兒,只能割捨那份念想:「父親,
阿季招惹稷山盜,孩兒還是留在家中提防稷山盜。」
這可是稷山盜,裴虎低頭不語,他也有老娘、妻兒要照顧,自己不可能去協助防守,更不可能帶看親友去防守。
弟弟裴豹已經投軍,他不能再遭遇危險。
趙斂餘光警到沉默的裴虎,也不覺得奇怪,把女兒嫁給裴虎,就是因為裴虎穩重。
北鄉內,趙彥等了許久,不見趙堅兄弟兩個回來,那點期望之情也就散了。
「老夫還是貪心了呀,能出一個阿季已是祖宗庇護,哪能奢求更多?」
自我安慰,神情落寞,很是失望。
他已經把路說明白了,結果還是不肯來。
既然不肯來,就要堵死另一條路,
只要他活著,這條路就堵的死死,誰都別想走通。
聞喜北鄉,炊煙之中。
趙彥巡視一圈,趙斂跟隨,回到屋舍。
剛剛落座,就見趙堅、趙垣端來飯菜:「仲祖父。」
「嗯。」
趙彥應一聲,囑咐說:「你二人也去用餐吧。」
「喏,孫兒告退。」
趙堅開口回答,趙垣口拙,只是跟著長拜,一同退了出去。
待他們走遠了,趙彥才對擺弄碗筷、菜碟的趙斂說:「算起來,還是阿季更類伯約。」
趙斂落座,拿起筷子端起粟米飯:「仲父還是看不上文固?」
因趙氏發跡之祖學過易經,家中幾代人都是選近支最優秀的四人以『元亨利貞」為字序。
趙斂沒能入選,是小宗旁支長子,就取表字伯約。
遷徙河東後,就入鄉隨俗,取安邑附近流行的文字給下一輩定表字。
「承平之世,守戶之犬爾。如此亂世,蟄居山野,倒也能平安度日。』
趙彥拿筷子,反問:「若伯約是文固,得知阿季立下如此殊功,該當如何?」
「召集夥伴,挾鄰里青壯,星夜前往安邑。」
趙斂不假思索直接回答,又解釋說:「侄兒家中丁口頗多,多是孺子,
今顧慮重重,實難成行。」
「你這是老了。」
趙彥點評一句端碗吃飯,花白鬚眉隨著咀嚼輕輕顫動,又不吐不快:「老夫不解,阿季能與營中夥伴相處愉快,頗受眾人擁護。觀其左右健兒,不乏爭先肯為他效死之輩。怎麼在家中不得安生,竟被逐入山中?」
趙斂低頭不語,見他這樣子,趙彥就說:「伯約既然不肯說,老夫也就不問了。只是你連家事都管不了,又如何能為國效力?」
「仲父?」
趙斂抬頭眼睛一亮,面露期待之色,他已經有這方面的預感,只是不敢確認。
趙彥警一眼他:「你仰裴氏鼻息而存,處理家事難免要偏頗於妻子。如若入仕,受人恩惠,來日若涉及阿季,你如何自處?朝中有老夫與阿季便足夠了,你與文固謹守門戶,不可涉足。」
聞言,趙斂證在那裡。
看著趙斂,趙彥說:「你已失了壯心,與文固入仕,只會拖累阿季。阿季雖小有任性,然不虧大節,非俗流所能比。」
「仲父,侄兒再不堪,也不至於連累阿季。」
趙斂下定決心,表達心意:「如若拖累阿季,辭官就是,無非不過一死。」
「哼,現在的你,恐怕不會輕生樂死。」
趙彥沒心情吃飯,放下碗筷:「若是早年的伯約,這官不當也罷,豈會向老夫辯解、求饒?你如此,文固也是如此,已是俗物,難堪大任。」
看著失神落魄的趙斂,趙彥又安慰說:「朝中百官曆經生死磨難,已不可用常理衡量。留在西鄉,安享富貴不受庶務所累,未嘗不是人生樂事。我趙家不負漢室社稷,不該再死人了。」
頓了頓,又說:「老夫所料不差,不日楊彪就會遣使徵辟。你若還認我這老朽之人,肯聽我一句勸,推辭即可。捲入朝堂紛爭,你難做,阿季也難做,也別讓老朽難做。」
「有些事情與你說不明白。」
趙彥說著長嘆一聲,心中憂愁,趙基的功勳過於亮眼,顯襯之下,河東之士顏面無存,朝廷公卿百官也像廢物。
這種時候,更要死抓虎賁,牢牢抓著兵權,才能將功勳逐步兌換成資歷、影響力。
官位這種東西,此前還講究什麼職務幹什麼事。
現在的朝廷,看的就是影響力。
收斂情緒,繼續說:「原本老夫駐屯北絳,要收合汾北豪強、義兵後再南下勤王。我是憂慮阿季為老賊所算,這才提兵疾行。連我都這樣小心謹慎,你何來的勇氣,敢小朝廷諸公?」
彼此終究快三十年沒見過面了,已經不能用當年的認知來看這個堂侄。
如果趙昱或其他子侄還活看,要不是趙基過於優秀,趙彥是真的不想跟趙斂說這麼多話。
沉默片刻,趙彥又說:「等見了阿季,老夫自會詢問家中舊事。是非曲直,老夫不便干涉,但怎麼也要詢問明白。若是阿季蒙受委屈,你與文固就早作應對,免得難堪。」
話說到這個地步,趙斂還是低著頭,不肯講述家裡矛盾的真正根源。
見他這樣子,趙彥就斷定這個源頭難以啟齒。
索性輕咳兩聲,對門外呼喝:「來人。」
帳下督高寵快步入內,恭敬長拜:「明公。」
「取一碗稀粥,將這些端出去,雞湯給營中傷兵吃用。」
趙彥指著面前的栗米飯與半夜燉煮的雞湯。
「喏。」
高寵應下,轉身招呼幾個衛士進來,將趙堅兄弟端來的飯菜又端了出去。
等高寵離去,趙彥就說:「老夫即將拔營,伯約還是回去吧。」
「是,侄兒告退。」
趙斂起身,放下碗筷也無心再吃,屈身長拜。
不見趙彥挽留,就後退幾步到門口,轉身走出門。
旭日已經升起,金色陽光灑在趙斂身上,他眯眼觀察遠近,見趙堅、趙垣與女婿裴虎站在矮牆外等候。
三人都是面露期望之色,趙斂一言不發,朝門走去。
不理大兒的詢問,女婿裴虎想問也就忍住,將要走出北鄉時,一名衛士牽著馬小跑而來:「伯約公留步!」
趙斂回頭去看,停下腳步,待衛士走近,就拱手:「何事?」
「趙公命卑職贈馬給伯約公代步,這是趙中郎贈與趙公的。」
衛士將韁繩遞來,又低聲說:「趙公還說趙中郎射殺許多稷山盜,讓伯約公小心提防。趙公也已去信縣邑,縣裡會派遣縣兵駐守西鄉。」
「知道了,代我謝過趙公。」
趙斂拱手,他很清楚稷山盜是些什麼東西。
可兩個兒子、女婿聽聞後臉色驟變,又強行鎮定。
白日裡遭遇稷山盜,真沒什麼好怕的,無非一命換一命。
可稷山盜是夜裡襲擊,防不勝防,擋不住就要死全家。
送走衛士,趙斂翻身上馬,從馬鞍里抽出別看的馬瞧了瞧,戀著的怨氣散了大半,點評:「倒是一匹好馬。」
趙堅牽著韁繩在前走路,回頭:「父親,仲祖父是何心意?」
「他不滿你兄弟二人。」
女婿當面,趙斂自然不會直說原因,就說:「仲父說阿季在前殺賊,你兄第二人正當壯年,聞訊後不去安邑襄助阿季殺賊,卻來這裡侍奉他一個老朽之人,實屬德行欠缺。」
老二趙垣對仕途什麼的沒有想法,也感受不到這句話的厲害。
趙堅神情僵硬,失神落魄起來:「父親,仲祖父真這樣說?」
「仲父雖沒有這樣明言,但我感覺得到。」
趙斂頓了頓,就問:「仲父還未拔營,你現在回去軍前效力,也不算晚,如何?」
趙堅神情猶豫,想到家裡的母親、妻兒,只能割捨那份念想:「父親,
阿季招惹稷山盜,孩兒還是留在家中提防稷山盜。」
這可是稷山盜,裴虎低頭不語,他也有老娘、妻兒要照顧,自己不可能去協助防守,更不可能帶看親友去防守。
弟弟裴豹已經投軍,他不能再遭遇危險。
趙斂餘光警到沉默的裴虎,也不覺得奇怪,把女兒嫁給裴虎,就是因為裴虎穩重。
北鄉內,趙彥等了許久,不見趙堅兄弟兩個回來,那點期望之情也就散了。
「老夫還是貪心了呀,能出一個阿季已是祖宗庇護,哪能奢求更多?」
自我安慰,神情落寞,很是失望。
他已經把路說明白了,結果還是不肯來。
既然不肯來,就要堵死另一條路,
只要他活著,這條路就堵的死死,誰都別想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