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魏鞍
夜幕降臨,臨時安置點漸漸安靜下來。
徐安和徐平結束了安置點的巡視,又馬不停蹄地趕回營地大帳向呂軻匯報情況。
但此時呂軻正在營帳內召開會議,帳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
呂軻端坐在主位,手中握著一封令書。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眾人,最後落在了兵尉魏鞍身上,緩緩開口:「諸位,剛剛收到大王的令書。此次洪災,魏鞍將軍擅自出兵,雖其初衷是為了儘快救助受災百姓,但軍法如山,不可不懲。」
眾人聞言,皆面面相覷,營帳內一片寂靜,只有燭火偶爾發出噼啪的聲響。
呂軻接著說道:「大王有令,魏鞍將軍擅離職守,削去官職,免去一切功勳,貶為庶民。」
此言一出,眾人皆露出驚訝之色。楊其忍不住說道:「大人,魏將軍也是為了救災,此次能否……」
楊其的話還沒說完,呂軻便擺了擺手,神色凝重卻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楊縣令,我明白你的意思,魏將軍的出發點是好的,可大秦律法森嚴,賞罰分明,若不依令執行,如何服眾?」
呂軻看向帳中眾人,目光如炬。「律法是大秦的根基,無論何人,都不能壞了規矩。」
一直沉默不語的魏鞍眼神轉了轉,心中暗忖。明明他是按照桓齮的命令出兵,如今卻變成了他自己擅作主張,看來是桓齮拿他當替罪羊了。
但魏鞍也明白,此時此刻的他也只能認下這份罪責,爵位官職沒了就沒了,好在命是保住了。
魏鞍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對著呂軻單膝跪地,抱拳說道:「大人,魏鞍甘願領罰。」
呂軻微微頷首,目光露出一絲欣賞,這些日子,魏鞍在應對洪災時所展現出的軍事調度才能,他都看在眼裡。無論是組織士兵迅速投入救災,還是在混亂局面中讓隊伍井然有序,可見魏鞍是個不可多得的治軍良才。
呂軻思索片刻,沉聲道:「魏鞍,這段日子你的功勞我都記著,只是如今大王下令,我也不得不遵從。」
魏鞍神情落寞,說道:「都是末將...在下應該做的。」
呂軻話鋒一轉,說道:「不過你也不必氣餒,大王只是免了你的職位,卻沒說不可再任用啊,這樣,我這裡剛好還差個親衛隊頭領,雖然我的親衛隊人數不多,但也是個出路,不知你意下如何?」
魏鞍聽到這話,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當即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朗聲道:「大人如此信任,魏鞍感激不盡!承蒙大人厚愛,魏鞍願擔此任。」
呂軻微微頷首,神色中透著幾分欣慰:「好,既然如此,這親衛隊便交由你統領了。」
說著,呂軻從案几上拿起一份名冊遞向魏鞍,說道:「這是衛隊現有人員的資料,他們曾是蒙驁將軍麾百戰老兵,性格脾性各異,行事風格也不盡相同。你回去後務必仔細研讀,儘早熟悉,明天任職可別出岔子。」
魏鞍雙手接過名冊,應道:「大人放心,我一定仔細研讀。」
此前魏鞍不過一小小兵尉,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當朝司空呂軻的親衛隊頭領,雖說職位看似小了,可誰都清楚,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來的機緣。
營帳里的眾人紛紛向魏鞍道賀,言語中滿是羨慕。
楊其滿臉笑意,語氣裡帶著幾分熱絡。「魏兄弟,日後飛黃騰達,可別忘了咱啊!」
魏鞍笑著回應:「楊兄說笑了。」
徐安和徐平兄弟倆也湊過來,打趣道:「魏將軍,哦不,魏頭領,以後咱們可就是自己人了!」
魏鞍拱手,真誠說道:「以後還要承蒙兩位關照。」
處理完魏鞍的事情,呂軻輕咳一聲,抬手示意眾人就座,正式開啟會議流程。
「開始重建已經一個月了,諸位依次匯報下這段時間的進展。」
水利官員馮利率先起身,手中展開一幅繪製精細的洛水流域圖,上面標記著密密麻麻的符號和數據。
「大人,洛水堤壩加固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但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河段的土質鬆軟,難以承受堤壩的重壓,目前正在商討解決方案。另外,從上游調水的渠道挖掘進度較為順利,預計半個月內可初步通水,只是所需的石料和木材供應,偶爾會出現短缺情況。」
楊其緊接著站起來,手中捧著一疊竹簡,上面記錄著各項民生事務的數據。
「大人,房屋重建方面,已完成規劃設計,部分村落的地基也已打好。只是如今工匠人手不足,很多百姓只能自己動手,效率較低。安置點的物資分配還算有序,只是糧食儲備僅夠維持半個月,若不能及時補充,恐怕會影響百姓生活。」
建築匠師鄒漠站起身,眉頭微微皺起:「大人,新型建材的試驗有了些成果,但大規模生產還存在困難。目前的技術難以保證每批建材的質量穩定,成本也降不下來,這對後續房屋重建的規模和速度都有影響。」
呂軻想了想,說道:「物資運輸確實是個難題,這倒是讓我想起了鄭國渠,可以運用其來進行運輸。」
「想必大家都清楚,鄭國渠剛剛興建完成不久,如今也歸我管轄。此渠貫通涇水與洛水,其河道寬闊,水流平穩,若是加以利用,作為物資運輸的通道,從上游調集石料、木材等重建物資,通過舟船沿渠而下,直抵重建區域,不僅能夠極大地縮短運輸時間,還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
馮利聽聞,眼睛一亮,拱手說道:「大人此計甚妙!鄭國渠地勢走向十分適合作為運輸通道,只是需要安排人手對渠段進行全面勘察,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船只能夠安全通行。同時,還需在渠岸合理設置物資裝卸點,方便物資的轉運。」
呂軻點頭贊同,說道:「馮大人所言極是。不過此事複雜,我需親自前往調度。」
說罷,呂軻看向馮利,說道「馮大人,你即刻挑選一批精通水利、熟悉地形的水工與我一同前往實地勘察,制定出最完善的運輸方案。」
馮利抱拳領命。「屬下這就去安排。」
呂軻又將目光轉向楊其,說道:「楊縣令,我離開期間,此地的事務便全權交由你負責。」
楊其抱拳道:「大人放心,楊其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人所託。」
徐安和徐平結束了安置點的巡視,又馬不停蹄地趕回營地大帳向呂軻匯報情況。
但此時呂軻正在營帳內召開會議,帳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
呂軻端坐在主位,手中握著一封令書。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眾人,最後落在了兵尉魏鞍身上,緩緩開口:「諸位,剛剛收到大王的令書。此次洪災,魏鞍將軍擅自出兵,雖其初衷是為了儘快救助受災百姓,但軍法如山,不可不懲。」
眾人聞言,皆面面相覷,營帳內一片寂靜,只有燭火偶爾發出噼啪的聲響。
呂軻接著說道:「大王有令,魏鞍將軍擅離職守,削去官職,免去一切功勳,貶為庶民。」
此言一出,眾人皆露出驚訝之色。楊其忍不住說道:「大人,魏將軍也是為了救災,此次能否……」
楊其的話還沒說完,呂軻便擺了擺手,神色凝重卻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楊縣令,我明白你的意思,魏將軍的出發點是好的,可大秦律法森嚴,賞罰分明,若不依令執行,如何服眾?」
呂軻看向帳中眾人,目光如炬。「律法是大秦的根基,無論何人,都不能壞了規矩。」
一直沉默不語的魏鞍眼神轉了轉,心中暗忖。明明他是按照桓齮的命令出兵,如今卻變成了他自己擅作主張,看來是桓齮拿他當替罪羊了。
但魏鞍也明白,此時此刻的他也只能認下這份罪責,爵位官職沒了就沒了,好在命是保住了。
魏鞍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對著呂軻單膝跪地,抱拳說道:「大人,魏鞍甘願領罰。」
呂軻微微頷首,目光露出一絲欣賞,這些日子,魏鞍在應對洪災時所展現出的軍事調度才能,他都看在眼裡。無論是組織士兵迅速投入救災,還是在混亂局面中讓隊伍井然有序,可見魏鞍是個不可多得的治軍良才。
呂軻思索片刻,沉聲道:「魏鞍,這段日子你的功勞我都記著,只是如今大王下令,我也不得不遵從。」
魏鞍神情落寞,說道:「都是末將...在下應該做的。」
呂軻話鋒一轉,說道:「不過你也不必氣餒,大王只是免了你的職位,卻沒說不可再任用啊,這樣,我這裡剛好還差個親衛隊頭領,雖然我的親衛隊人數不多,但也是個出路,不知你意下如何?」
魏鞍聽到這話,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當即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朗聲道:「大人如此信任,魏鞍感激不盡!承蒙大人厚愛,魏鞍願擔此任。」
呂軻微微頷首,神色中透著幾分欣慰:「好,既然如此,這親衛隊便交由你統領了。」
說著,呂軻從案几上拿起一份名冊遞向魏鞍,說道:「這是衛隊現有人員的資料,他們曾是蒙驁將軍麾百戰老兵,性格脾性各異,行事風格也不盡相同。你回去後務必仔細研讀,儘早熟悉,明天任職可別出岔子。」
魏鞍雙手接過名冊,應道:「大人放心,我一定仔細研讀。」
此前魏鞍不過一小小兵尉,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當朝司空呂軻的親衛隊頭領,雖說職位看似小了,可誰都清楚,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來的機緣。
營帳里的眾人紛紛向魏鞍道賀,言語中滿是羨慕。
楊其滿臉笑意,語氣裡帶著幾分熱絡。「魏兄弟,日後飛黃騰達,可別忘了咱啊!」
魏鞍笑著回應:「楊兄說笑了。」
徐安和徐平兄弟倆也湊過來,打趣道:「魏將軍,哦不,魏頭領,以後咱們可就是自己人了!」
魏鞍拱手,真誠說道:「以後還要承蒙兩位關照。」
處理完魏鞍的事情,呂軻輕咳一聲,抬手示意眾人就座,正式開啟會議流程。
「開始重建已經一個月了,諸位依次匯報下這段時間的進展。」
水利官員馮利率先起身,手中展開一幅繪製精細的洛水流域圖,上面標記著密密麻麻的符號和數據。
「大人,洛水堤壩加固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但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河段的土質鬆軟,難以承受堤壩的重壓,目前正在商討解決方案。另外,從上游調水的渠道挖掘進度較為順利,預計半個月內可初步通水,只是所需的石料和木材供應,偶爾會出現短缺情況。」
楊其緊接著站起來,手中捧著一疊竹簡,上面記錄著各項民生事務的數據。
「大人,房屋重建方面,已完成規劃設計,部分村落的地基也已打好。只是如今工匠人手不足,很多百姓只能自己動手,效率較低。安置點的物資分配還算有序,只是糧食儲備僅夠維持半個月,若不能及時補充,恐怕會影響百姓生活。」
建築匠師鄒漠站起身,眉頭微微皺起:「大人,新型建材的試驗有了些成果,但大規模生產還存在困難。目前的技術難以保證每批建材的質量穩定,成本也降不下來,這對後續房屋重建的規模和速度都有影響。」
呂軻想了想,說道:「物資運輸確實是個難題,這倒是讓我想起了鄭國渠,可以運用其來進行運輸。」
「想必大家都清楚,鄭國渠剛剛興建完成不久,如今也歸我管轄。此渠貫通涇水與洛水,其河道寬闊,水流平穩,若是加以利用,作為物資運輸的通道,從上游調集石料、木材等重建物資,通過舟船沿渠而下,直抵重建區域,不僅能夠極大地縮短運輸時間,還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
馮利聽聞,眼睛一亮,拱手說道:「大人此計甚妙!鄭國渠地勢走向十分適合作為運輸通道,只是需要安排人手對渠段進行全面勘察,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船只能夠安全通行。同時,還需在渠岸合理設置物資裝卸點,方便物資的轉運。」
呂軻點頭贊同,說道:「馮大人所言極是。不過此事複雜,我需親自前往調度。」
說罷,呂軻看向馮利,說道「馮大人,你即刻挑選一批精通水利、熟悉地形的水工與我一同前往實地勘察,制定出最完善的運輸方案。」
馮利抱拳領命。「屬下這就去安排。」
呂軻又將目光轉向楊其,說道:「楊縣令,我離開期間,此地的事務便全權交由你負責。」
楊其抱拳道:「大人放心,楊其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人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