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堵堤和後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隊伍在杜雨和馬朶的帶領下,向著洪水決堤處快速行進。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急行軍,終於抵達了決堤現場。

  呂軻正站在河堤上,指揮著百姓們搶險救災,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和雨水濕透,頭髮凌亂地貼在臉上。

  就在這時,在密集的雨幕中,呂軻隱隱約約聽到了整齊的腳步聲。他費力地睜大眼睛,透過朦朧的雨簾望去,只見杜雨和馬朶的身影逐漸清晰,他們身後是那整齊有序、氣勢不凡的兩千將士。

  呂軻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下意識地向前快走了幾步,腳步踉蹌了一下,但很快穩住了身形。

  魏鞍迅速來到呂軻面前,單膝跪地:「末將魏鞍,奉桓齮將軍之命,帶領兩千將士前來支援!」

  呂軻大步上前,一把扶起魏鞍,雙手緊緊握住他的手臂,說道:「好!好!你們可算來了!」

  呂軻看著魏鞍帶來的兩千將士,開口問道:「魏將軍,此番前來,桓齮將軍可有什麼特別安排?」

  魏鞍立刻挺直身子,雙手抱拳,恭敬地回答:「回呂司空,桓齮將軍只命我等全力協助您抗洪搶險。末將及兩千將士,全聽呂司空的調遣!」

  呂軻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隨後迅速將軍隊和民夫召集到一起,開始簡潔有力地分配任務。

  「魏鞍將軍,帶領一千將士,速將物資儲備點的沙袋和石料搬運到決口處,隨後搭建臨時堤壩。動作要快,為後續搶險爭取時間。」

  「另外一千將士,一部分直接在決口處進行封堵作業。在湍急水流中站穩,把沙袋、石塊層層堆砌,全力減小水流流量。另一部分在決口兩側及後方打樁,選用堅硬木材,把木樁打得又深又穩,固定堤岸,防止決口擴大。」

  呂軻轉向民夫,說道:「大夥負責收集和運輸搶險材料,儘快裝填沙子或泥土製成沙袋。不夠的去附近山體、河灘搬運石料到決口處,配合軍隊增強封堵強度。大石塊用繩索拖入水中,填補決口底部空隙。」

  「製作埽同樣重要。這是堵口搶險關鍵材料,需要大量樹枝、蘆葦、秫秸和繩索。百姓們熟悉周邊,趕緊收集材料。將士們協助百姓把樹枝等材料綑紮成大圓柱體,填充石塊等重物,然後滾入決口。」

  軍隊的執行力確實強,在決口兩側及後方,負責打樁的將士們嚴陣以待。他們身著被雨水浸濕的衣袍。為首的魏鞍一聲令下:「開工!」

  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兩人一組,合力抬起沉重的木樁。他們的手臂肌肉緊繃,青筋暴起,每一塊肌肉都在用力。儘管雨水不斷模糊他們的視線,可他們的腳步卻穩穩噹噹,一步一步將木樁抬到指定位置。

  接著,另一些士兵扛著特製的打樁工具大步走來。這工具又粗又重,需要多人協作才能操作。他們齊聲吶喊:「一、二、三,打!」

  隨著整齊有力的口號聲,打樁工具高高舉起,帶著千鈞之力重重落下,砸在木樁上,發出沉悶而響亮的聲音。每一次擊打,木樁都往地下深入幾分,地面也隨之微微顫抖。

  在緊張的打樁過程中,不時有士兵滑倒在泥濘的地面上,可他們迅速爬起來,顧不上擦拭身上的泥水,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隨著一根根木樁被穩穩地打入地下,堤岸逐漸有了穩固的支撐。魏鞍在一旁密切關注著打樁的進度和質量,他來回踱步,仔細檢查每一根木樁的深度和垂直度。

  「這根再打深一點,確保牢固!」

  士兵們聽從指揮,更加賣力地揮動著打樁工具。

  天色漸漸暗下來,可打樁工作依舊在緊張進行。有人點燃了火把照亮,夜裡依然輪班打樁,經過長時間的奮戰,一排排木樁緊密地排列在堤岸周邊。

  多日後,在眾人夜以繼日的努力下,洪水的勢頭逐漸被壓制。這一天,當最後一袋沙袋被穩穩地放置在決口處,洶湧的洪水終於被成功擋住。

  可這片受災之地,卻陷入了一片死寂與破敗。淤泥與雜物肆意堆積,街道被堵塞得嚴嚴實實,往日熱鬧的集市,如今只剩一片泥濘,刺鼻的腐臭氣味瀰漫在空氣中。

  呂軻說道「傳我命令,即刻組織軍民清理淤泥雜物!」

  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手持鐵製的鐵鍬與鏟子彎下身子,將鐵鍬深深插入淤泥之中,一鏟又一鏟地把淤泥裝入推車。

  百姓們也紛紛響應,從自家拿出掃帚、籮筐等工具。一位老者,白髮蒼蒼,卻精神矍鑠,他拿著掃帚,仔細地清掃著雜物。孩子們也不閒著,他們小小的身影在廢墟中穿梭,幫忙撿起散落的物件。


  衛生防疫工作同樣刻不容緩。

  後續趕來的的醫官們背著裝滿草藥與器具的竹簍,匆匆趕到各個受災點。他們先是來到水源處,用特製的陶製容器取了水樣,然後拿出各種草藥和工具,開始檢測。

  醫官們還走街串巷,為百姓普及衛生防疫知識。他們來到一戶人家,屋內瀰漫著一股潮濕的氣味。醫官拿出一包草藥,遞給一位婦女,說道:「大嫂,這草藥用清水煮開,全家都喝一些,能預防疫病。平日裡要多開窗通風,勤洗手。」

  婦女感激地接過草藥,感激道:「多謝醫官,您的話我們一定記住。」

  安撫受災群眾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官員們和門客們分成若干小組,挨家挨戶地走訪。

  評估損失與規劃重建的工作也在同步展開。匠師們和熟悉建築的官員們來到受災區域,他們拿著魯班尺、墨斗等工具,仔細地測量著受損的房屋與基礎設施。

  一位經驗豐富的匠師,皺著眉頭,看著眼前倒塌的房屋,說道:「這房屋的根基被洪水衝垮,重建時一定要用更堅固的石材,加固地基,改良結構。」

  在農田裡,百姓們開始清理農田裡的淤泥和雜物。他們拿著鋤頭、耙子,將淤泥一點點地翻出,露出下面濕潤的土地。一位老農,望著自家的農田,滿臉憂慮:「這洪水來得太不是時候了,不知道補種的粟米還能不能趕上收成。」

  這時,本地的縣官走了過來,說道:「大爺,您別擔心,呂司空已經調來了優質的種子,還會派農技人員來指導,只要咱們抓緊時間,一定能減少損失。」

  老農聽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就好,那就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