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姜子牙
第411章 姜子牙
雖然在封神演義的記載中,姜子牙的能力不是特別突出,但在歷史上,他的地位卻尤為突出,被後人譽為兵家始祖,武中聖人。
周朝三聖,文王姬昌,元聖周公,武聖姜子牙,其能力都是歷史證明過的,足以推動時代的發展。
除此之外,姜子牙更是封神大劫的主角之一,為應劫之人。
這樣的人物既然來到朝歌,那敖丙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就算不能讓其為自己所用,也要借他之手完成一些事。
比如,攻打北海妖族!
大規模作戰,尤其看重統帥的能力。其能力越強,將士發揮出的力量也就越強,反之亦然。
而姜子牙被後人尊為兵家始祖,武中聖人,統帥能力無需多言,必然是當代拔尖的。
由他統兵討伐北海,勢必能大破北海妖族,廢其氣運。
……
姜子牙不是書院的學生,而是書院的講師。別看他修為不高,但身份卻是不低。
姜姓呂氏之後,呂國貴族,伯夷的後裔,而伯夷則是炎帝後裔,禹皇指定的接班人。
當年禹皇統治末期,按照古老的傳統,禪位於伯夷。
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禹皇隕落後不久,夏啟突然發動叛亂,率軍殺死了伯夷,自立為王。
伯夷在位時間雖短,但終究是禹皇指定的繼承人,於法理上,他才是天下共主,夏啟不過一謀逆之輩罷了。
因此,伯夷被殺後,其後裔被諸多上古氏族聯手保了下來,並傳承至今,為大商八百諸侯之一的呂國呂侯。
姜子牙身為炎帝後裔,能力又非常出眾,自然有資格擔任書院的講師,教導一眾諸侯傳人。
畢竟,姜姓諸侯在大商,也是一股極為龐大的力量,沒人敢公然得罪。
……
「你就是姜子牙?」
書院之中,看著面前白髮蒼蒼的老人,敖丙不解的問道。
他猜到姜子牙修為不高,卻沒有想到會這麼低,才剛剛步入煉神的門檻,距離成仙都極為的遙遠,別說是與天地同壽的金仙之境了。
修行共有四個階段,分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返虛,返虛合道。其中煉精,鍊氣,煉神三個階段,代表的是仙道之前的修行境界。
直到返虛之後,方才算是成就仙道,代表著天仙、玄仙、金仙三個境界。而合道,則是指太乙、大羅,混元三個境界。
准聖是大羅的延伸,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個境界其實算是一個境界。所以,准聖雖然被單獨列了出來,但實際上並沒有這個境界。
就如混沌魔神,大羅之後,就是混元,根本沒有準聖的說法。
敖丙現在是神通大羅,神話太乙,分別處於合道的第二個與第一個階段,勉強算是一個高手。
在他想來,姜子牙好歹也拜入了元始天尊門下,得聖人教導。因此,就算他天賦再差,再不濟也能摸到仙道的門檻,得道成仙。
可像現在這樣,才剛剛踏足煉神之境,這也太離譜了吧。
說句難聽點的,就是一頭豬,得聖人指點,放在崑崙山修道幾百上千載,那也能成仙。
姜子牙現在這種情況,讓敖丙實在不知該如何評價。
他只能說,姜子牙的身體肯定有問題,生來就被仙道拒之門外,否則在崑崙山上修煉這麼久,絕不會只有這點修為。
元始天尊對姜子牙的評價,此生無望仙道,敖丙原以為是指他沒有機會修成金仙之境。
畢竟,在強者眼中,唯有與天地同壽的金仙才算是仙人,天仙玄仙之流,不過偽仙罷了,根本不入流。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此生無望仙道里的仙,竟然指的是天仙,真是夠離譜的。
「回稟相國,在下確實是姜尚姜子牙,不知相國找我所謂何事?」
疑惑的看了敖丙一眼,姜子牙不解的問道。敖丙現在名氣極大,他就是想不知道都難。
只是,他不明白,像敖丙這樣的大人物,為何要指名道姓的來見他,實在令人費解。
「你一闡教弟子,不去西岐,反倒跑來朝歌,我來尋你,不是很正常的嗎?」敖丙笑了笑,很是誅心的問道。
闡教現在與大商水火不容,乃是眾所周知的事,這種情況下,身為闡教弟子的姜子牙,竟然還敢跑來朝歌為官,其心思難免引人多想,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實不相瞞,我雖是闡教記名弟子,但卻被老師趕下了山,說我此生無望仙道,不如下山前往人間,尋一世富貴。」
「而在下山之後,我見大商在相國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大有中興的氣象,立即就意識到,我的富貴應該就應在大商了。」
「恰逢此時,大商書院設立,欲招攬四方賢才,我便趕來朝歌,謀一場富貴。」
姜子牙神情不變,就敖丙的疑惑,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他的意思很簡單,元始天尊欲興西岐,以取代大商這點他很清楚。可就他下山所見,大商國力蒸蒸日上,大有開創盛世之象。
這種情形下,根據他的分析,周國沒有半點取代大商的可能。但這就與他老師元始天尊所言發生了衝突,既然聖人說周國能取代大商,那就一定能,不能也能。
在自己的判斷,與老師的預言間,姜子牙肯定更信老師的預言。他猜測,未來應該會有什麼變故發生,導致大商國力衰微,進而給了周國將其推翻的可能。
按照這個推論,姜子牙應該隱居山野,潛心研究治國之道,以待天時。但奈何,他雖有此心,可壽元不允許啊。
他不過煉神之境,並不能做到長生不老,壽元最長不過萬載。而他下山時,已經上千歲了。
也就是說,他的壽元最多還剩九千載。聽著是很長,但與大商數百萬年的國祚相比,根本算不得什麼。
他雖然預測到,未來大商可能會發生變故,以至於由盛轉衰。但這個變故會在什麼時候發生,他卻猜測不出來。
是一千年以後,還是一萬年以後,亦或者是十萬年之後?
要是一千年以後,那倒還好,他還有足夠的壽元去搏一世富貴,可要是一萬年以後,那時他估計都成枯骨了,就算變局再大,也與他無關了。
時不待我,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姜子牙才會選擇加入大商。此舉一是為了靜候時機,以待天時。二是為了積累名氣,這樣天時到來後,他去投靠才能得到重視。
三嘛,萬一在他壽元耗盡前,他所期待的天時並未到來,那他在大商成就一番功業,也不算白來這世間一趟。
姜子牙是這樣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面對敖丙的質問,他顯得理直氣壯。
有道是論跡不論心,別管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可他自加入大商以來,就一直兢兢業業,從未做過任何有損大商利益的事。
他行的端、坐的正,既如此,他為何要怕?
「說的有理,只是,我還有一件事要問你,那就是,若未來周國崛起,你可會捨棄現有的一切,跑去投靠?」
敖丙其實根本不在乎姜子牙心裡怎麼想,他這麼問,無非是在例行公事罷了。
「良禽擇木而棲,若大商不負我,我絕不負大商。」
姜子牙立即保證道,他沒說什麼忠心不忠心的,修士也不在乎這個。修士在乎的,是因果。也唯有因果,方能約束修士。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大商若重用他,這就是種善因,他日後必要以善果相報,絕不能做有損大商利益之事。不然必受因果反噬,以至於心魔叢生,道心破碎,走火入魔而亡。
反之,大商若輕視他,這就是種惡因,最後也只能得惡果,莫要怪他在推翻大商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記住你這句話,然後跟我走。你不是想要一場富貴嗎,那我就給你一場富貴,一場你做夢都無法想像的富貴。」
點了點頭,敖丙示意姜子牙跟著自己走。
「什麼富貴?」
姜子牙一邊跟著敖丙離開書院,朝城外走去,一邊好奇的問道。他並不懷疑敖丙的話,因為像他這樣的人物,沒理由騙自己。
他只是對自己不自信罷了,他與敖丙的差距太大,大到雙方完全不在一個層面,根本接觸不到。
可就是這樣一個尋常接觸不到的大人物,此刻卻突然出現在他面前,要給他一場做夢都不敢想的大富貴。
也難怪姜子牙不自信了,他不過一未成仙的小修士,能力有限,真的能接住敖丙所言的滔天富貴嗎?
正常來說,像敖丙這種級別的事,根本就不是他所能涉及的,甚至都不是他能聽的,更別說是用到他了。
「聽說過北海妖族嗎?」敖丙頭也不回的說道。
「我在崑崙山時曾聽別人提及過,據說是鯤鵬老祖建立的勢力,極為強大,乃天地一霸,實力不比三教差。」
姜子牙小心翼翼的說道。
「不比三教差?這可太抬舉三教了,不算聖人,三教加在一起,也是遠遠不如北海妖族。」
聞言,敖丙差點笑出聲。三教的強盛,全都是建立在聖人的名頭上。若無聖人,三教在天地間也不過一尋常勢力,隨便一大神通者,都能輕易的將其滅掉。
「我欲聯合人族龍族仙盟三大勢力,共同討伐北海妖族。而聯軍缺一統帥,我看你就挺合適的,所以讓你前去試一試。」
不理姜子牙的表情,敖丙繼續說道。而他此言一出,立即就把姜子牙嚇了一跳。
就見他一臉茫然的指著自己,好似在問敖丙,我打北海妖族,真的假的。
這也太看得起他了吧,北海妖族那是什麼勢力,雄踞一方的霸主,隨便一個妖兵走出來,都能一指頭摁死他。
讓他去打北海妖族,這不是純純讓他去送死嗎?
「是讓你在大帳中居中指揮,又不是讓你上前線奮勇殺敵,你在擔心什麼?」
「還有,北海妖族的強者你無需擔心,自有別人幫你對付。你要考慮的,是如何率領聯軍掃清北海一眾妖兵。」
見姜子牙這般反應,敖丙沒好氣的說道。
北海妖兵的個體實力並不強,以仙人居多,玄仙次之,金仙再次之。敖丙若是能出手的話,輕而易舉的就能將其擊潰。
可奈何,他不能出手。在鯤鵬沒有伏誅前,任何強者都不能以大欺小,屠戮北海妖兵。因為這種沒底線的行為,會徹底激怒鯤鵬,從而導致他以同等手段報復敵人。
可不止北海妖族有普通的族人,人族與龍族也有,對等報復之下,兩族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自古以來,但凡有大戰發生,強者與弱者都會分開,各自開闢戰場,涇渭分明。
要等強者分出勝負後,才能騰出手來清理雜兵。而不是先清理雜兵,再與敵方強者決戰。
說到這裡,好似弱者的戰場有沒有都不重要一般,兩族交戰,只需強者分出勝負不就行了,何必把弱者捲入其中?
其實不然,弱者雖弱,但因為數量眾多的緣故,其所凝聚的氣運之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幫助強者扭轉戰局的作用。
就拿鯤鵬來舉例,有無北海妖兵的氣運加持,那完全是兩個概念,戰力起碼要弱兩三成,甚至更多。
鯤鵬的兩三成戰力,不少了,幾乎相當於一尊大神通者。
這就是為什麼,兩方大勢力開戰,一定要先讓底層相互廝殺的原因。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的削弱敵方的氣運。這樣等強者爆發決戰時,才會更容易分出勝負。
敖丙讓姜子牙統御聯軍,掃清北海妖兵的目的,便是如此。
「相國信得過我,我自會全力以赴。只是我不明白,我與相國應該是第一次見面,可為何相國會這般看重我,將如此重任交給我,而不是別人?」
突然被敖丙委以重任,姜子牙雖然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但很快就冷靜下來。然後,他就問出了自己最好奇的問題。
為何敖丙會如此看重他?他確實有能力不假,但卻是首次出山,外人根本不清楚,敖丙對他的信任,簡直毫無緣由。
(本章完)
雖然在封神演義的記載中,姜子牙的能力不是特別突出,但在歷史上,他的地位卻尤為突出,被後人譽為兵家始祖,武中聖人。
周朝三聖,文王姬昌,元聖周公,武聖姜子牙,其能力都是歷史證明過的,足以推動時代的發展。
除此之外,姜子牙更是封神大劫的主角之一,為應劫之人。
這樣的人物既然來到朝歌,那敖丙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就算不能讓其為自己所用,也要借他之手完成一些事。
比如,攻打北海妖族!
大規模作戰,尤其看重統帥的能力。其能力越強,將士發揮出的力量也就越強,反之亦然。
而姜子牙被後人尊為兵家始祖,武中聖人,統帥能力無需多言,必然是當代拔尖的。
由他統兵討伐北海,勢必能大破北海妖族,廢其氣運。
……
姜子牙不是書院的學生,而是書院的講師。別看他修為不高,但身份卻是不低。
姜姓呂氏之後,呂國貴族,伯夷的後裔,而伯夷則是炎帝後裔,禹皇指定的接班人。
當年禹皇統治末期,按照古老的傳統,禪位於伯夷。
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禹皇隕落後不久,夏啟突然發動叛亂,率軍殺死了伯夷,自立為王。
伯夷在位時間雖短,但終究是禹皇指定的繼承人,於法理上,他才是天下共主,夏啟不過一謀逆之輩罷了。
因此,伯夷被殺後,其後裔被諸多上古氏族聯手保了下來,並傳承至今,為大商八百諸侯之一的呂國呂侯。
姜子牙身為炎帝後裔,能力又非常出眾,自然有資格擔任書院的講師,教導一眾諸侯傳人。
畢竟,姜姓諸侯在大商,也是一股極為龐大的力量,沒人敢公然得罪。
……
「你就是姜子牙?」
書院之中,看著面前白髮蒼蒼的老人,敖丙不解的問道。
他猜到姜子牙修為不高,卻沒有想到會這麼低,才剛剛步入煉神的門檻,距離成仙都極為的遙遠,別說是與天地同壽的金仙之境了。
修行共有四個階段,分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返虛,返虛合道。其中煉精,鍊氣,煉神三個階段,代表的是仙道之前的修行境界。
直到返虛之後,方才算是成就仙道,代表著天仙、玄仙、金仙三個境界。而合道,則是指太乙、大羅,混元三個境界。
准聖是大羅的延伸,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個境界其實算是一個境界。所以,准聖雖然被單獨列了出來,但實際上並沒有這個境界。
就如混沌魔神,大羅之後,就是混元,根本沒有準聖的說法。
敖丙現在是神通大羅,神話太乙,分別處於合道的第二個與第一個階段,勉強算是一個高手。
在他想來,姜子牙好歹也拜入了元始天尊門下,得聖人教導。因此,就算他天賦再差,再不濟也能摸到仙道的門檻,得道成仙。
可像現在這樣,才剛剛踏足煉神之境,這也太離譜了吧。
說句難聽點的,就是一頭豬,得聖人指點,放在崑崙山修道幾百上千載,那也能成仙。
姜子牙現在這種情況,讓敖丙實在不知該如何評價。
他只能說,姜子牙的身體肯定有問題,生來就被仙道拒之門外,否則在崑崙山上修煉這麼久,絕不會只有這點修為。
元始天尊對姜子牙的評價,此生無望仙道,敖丙原以為是指他沒有機會修成金仙之境。
畢竟,在強者眼中,唯有與天地同壽的金仙才算是仙人,天仙玄仙之流,不過偽仙罷了,根本不入流。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此生無望仙道里的仙,竟然指的是天仙,真是夠離譜的。
「回稟相國,在下確實是姜尚姜子牙,不知相國找我所謂何事?」
疑惑的看了敖丙一眼,姜子牙不解的問道。敖丙現在名氣極大,他就是想不知道都難。
只是,他不明白,像敖丙這樣的大人物,為何要指名道姓的來見他,實在令人費解。
「你一闡教弟子,不去西岐,反倒跑來朝歌,我來尋你,不是很正常的嗎?」敖丙笑了笑,很是誅心的問道。
闡教現在與大商水火不容,乃是眾所周知的事,這種情況下,身為闡教弟子的姜子牙,竟然還敢跑來朝歌為官,其心思難免引人多想,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實不相瞞,我雖是闡教記名弟子,但卻被老師趕下了山,說我此生無望仙道,不如下山前往人間,尋一世富貴。」
「而在下山之後,我見大商在相國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大有中興的氣象,立即就意識到,我的富貴應該就應在大商了。」
「恰逢此時,大商書院設立,欲招攬四方賢才,我便趕來朝歌,謀一場富貴。」
姜子牙神情不變,就敖丙的疑惑,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他的意思很簡單,元始天尊欲興西岐,以取代大商這點他很清楚。可就他下山所見,大商國力蒸蒸日上,大有開創盛世之象。
這種情形下,根據他的分析,周國沒有半點取代大商的可能。但這就與他老師元始天尊所言發生了衝突,既然聖人說周國能取代大商,那就一定能,不能也能。
在自己的判斷,與老師的預言間,姜子牙肯定更信老師的預言。他猜測,未來應該會有什麼變故發生,導致大商國力衰微,進而給了周國將其推翻的可能。
按照這個推論,姜子牙應該隱居山野,潛心研究治國之道,以待天時。但奈何,他雖有此心,可壽元不允許啊。
他不過煉神之境,並不能做到長生不老,壽元最長不過萬載。而他下山時,已經上千歲了。
也就是說,他的壽元最多還剩九千載。聽著是很長,但與大商數百萬年的國祚相比,根本算不得什麼。
他雖然預測到,未來大商可能會發生變故,以至於由盛轉衰。但這個變故會在什麼時候發生,他卻猜測不出來。
是一千年以後,還是一萬年以後,亦或者是十萬年之後?
要是一千年以後,那倒還好,他還有足夠的壽元去搏一世富貴,可要是一萬年以後,那時他估計都成枯骨了,就算變局再大,也與他無關了。
時不待我,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姜子牙才會選擇加入大商。此舉一是為了靜候時機,以待天時。二是為了積累名氣,這樣天時到來後,他去投靠才能得到重視。
三嘛,萬一在他壽元耗盡前,他所期待的天時並未到來,那他在大商成就一番功業,也不算白來這世間一趟。
姜子牙是這樣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面對敖丙的質問,他顯得理直氣壯。
有道是論跡不論心,別管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可他自加入大商以來,就一直兢兢業業,從未做過任何有損大商利益的事。
他行的端、坐的正,既如此,他為何要怕?
「說的有理,只是,我還有一件事要問你,那就是,若未來周國崛起,你可會捨棄現有的一切,跑去投靠?」
敖丙其實根本不在乎姜子牙心裡怎麼想,他這麼問,無非是在例行公事罷了。
「良禽擇木而棲,若大商不負我,我絕不負大商。」
姜子牙立即保證道,他沒說什麼忠心不忠心的,修士也不在乎這個。修士在乎的,是因果。也唯有因果,方能約束修士。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大商若重用他,這就是種善因,他日後必要以善果相報,絕不能做有損大商利益之事。不然必受因果反噬,以至於心魔叢生,道心破碎,走火入魔而亡。
反之,大商若輕視他,這就是種惡因,最後也只能得惡果,莫要怪他在推翻大商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記住你這句話,然後跟我走。你不是想要一場富貴嗎,那我就給你一場富貴,一場你做夢都無法想像的富貴。」
點了點頭,敖丙示意姜子牙跟著自己走。
「什麼富貴?」
姜子牙一邊跟著敖丙離開書院,朝城外走去,一邊好奇的問道。他並不懷疑敖丙的話,因為像他這樣的人物,沒理由騙自己。
他只是對自己不自信罷了,他與敖丙的差距太大,大到雙方完全不在一個層面,根本接觸不到。
可就是這樣一個尋常接觸不到的大人物,此刻卻突然出現在他面前,要給他一場做夢都不敢想的大富貴。
也難怪姜子牙不自信了,他不過一未成仙的小修士,能力有限,真的能接住敖丙所言的滔天富貴嗎?
正常來說,像敖丙這種級別的事,根本就不是他所能涉及的,甚至都不是他能聽的,更別說是用到他了。
「聽說過北海妖族嗎?」敖丙頭也不回的說道。
「我在崑崙山時曾聽別人提及過,據說是鯤鵬老祖建立的勢力,極為強大,乃天地一霸,實力不比三教差。」
姜子牙小心翼翼的說道。
「不比三教差?這可太抬舉三教了,不算聖人,三教加在一起,也是遠遠不如北海妖族。」
聞言,敖丙差點笑出聲。三教的強盛,全都是建立在聖人的名頭上。若無聖人,三教在天地間也不過一尋常勢力,隨便一大神通者,都能輕易的將其滅掉。
「我欲聯合人族龍族仙盟三大勢力,共同討伐北海妖族。而聯軍缺一統帥,我看你就挺合適的,所以讓你前去試一試。」
不理姜子牙的表情,敖丙繼續說道。而他此言一出,立即就把姜子牙嚇了一跳。
就見他一臉茫然的指著自己,好似在問敖丙,我打北海妖族,真的假的。
這也太看得起他了吧,北海妖族那是什麼勢力,雄踞一方的霸主,隨便一個妖兵走出來,都能一指頭摁死他。
讓他去打北海妖族,這不是純純讓他去送死嗎?
「是讓你在大帳中居中指揮,又不是讓你上前線奮勇殺敵,你在擔心什麼?」
「還有,北海妖族的強者你無需擔心,自有別人幫你對付。你要考慮的,是如何率領聯軍掃清北海一眾妖兵。」
見姜子牙這般反應,敖丙沒好氣的說道。
北海妖兵的個體實力並不強,以仙人居多,玄仙次之,金仙再次之。敖丙若是能出手的話,輕而易舉的就能將其擊潰。
可奈何,他不能出手。在鯤鵬沒有伏誅前,任何強者都不能以大欺小,屠戮北海妖兵。因為這種沒底線的行為,會徹底激怒鯤鵬,從而導致他以同等手段報復敵人。
可不止北海妖族有普通的族人,人族與龍族也有,對等報復之下,兩族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自古以來,但凡有大戰發生,強者與弱者都會分開,各自開闢戰場,涇渭分明。
要等強者分出勝負後,才能騰出手來清理雜兵。而不是先清理雜兵,再與敵方強者決戰。
說到這裡,好似弱者的戰場有沒有都不重要一般,兩族交戰,只需強者分出勝負不就行了,何必把弱者捲入其中?
其實不然,弱者雖弱,但因為數量眾多的緣故,其所凝聚的氣運之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幫助強者扭轉戰局的作用。
就拿鯤鵬來舉例,有無北海妖兵的氣運加持,那完全是兩個概念,戰力起碼要弱兩三成,甚至更多。
鯤鵬的兩三成戰力,不少了,幾乎相當於一尊大神通者。
這就是為什麼,兩方大勢力開戰,一定要先讓底層相互廝殺的原因。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的削弱敵方的氣運。這樣等強者爆發決戰時,才會更容易分出勝負。
敖丙讓姜子牙統御聯軍,掃清北海妖兵的目的,便是如此。
「相國信得過我,我自會全力以赴。只是我不明白,我與相國應該是第一次見面,可為何相國會這般看重我,將如此重任交給我,而不是別人?」
突然被敖丙委以重任,姜子牙雖然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但很快就冷靜下來。然後,他就問出了自己最好奇的問題。
為何敖丙會如此看重他?他確實有能力不假,但卻是首次出山,外人根本不清楚,敖丙對他的信任,簡直毫無緣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