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生病的西伯侯
第410章 生病的西伯侯
「一切皆按相國所言!」
帝辛怔了怔,等了好一會,方才點頭道。他本以為,隨著九尾狐懷下王子,她就安全了。
未曾想,母憑子貴這一套在敖丙這裡完全沒用。懷孕了是吧,那就產子後再殺。
帝辛很想反對,他是真的喜歡九尾狐,不然也不會明知她是妖族,依然決定冒著天大的風險將她接入王宮,甚至是讓她懷下子嗣。
可敖丙的態度異常堅決,堅決到他根本無法反對。美人再美,也沒有江山社稷重要。甚至於,就連他本人,也不如江山社稷重要。
所以,敖丙及大商群臣,都不可能讓他為了一個女人,葬下大商的江山社稷。
九尾狐是一定要死的,由他出手,還能留個體面。他若反對,逼得敖丙親自動手,那連最後的體面都沒了。
「大王,大商傳自你的手中,已歷三十代,祖宗打江山不易,後人守江山更難。所以,還望大王事事以江山社稷為重,莫要被情愛沖昏頭腦。」
「不然,大王今後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敖丙忍不住沉聲說道,道法顯聖的世界,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列祖列宗都還活得好好的,甚至還極為強大。
用他們的名頭行事,對後人有著很強的威懾力,不似後世,列祖列宗都是一群死人,半點威懾力也沒有。
果然,一聽到列祖列宗,帝辛心裡最後那點不甘,瞬間就沒了。
他早晚是要去見列祖列宗的,若是以亡國之君的身份去見,那他的日子就難受了。
活著的時候有多瀟灑,死後就有多痛苦,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大王,不說這些了,我有件事要問你,書院的事籌辦的如何,四方諸侯有無派嫡子入朝歌?」
想到自己的另一項計劃,敖丙不由開口問道。讓四方諸侯派遣嫡長子入朝歌充當質子,這才是確保大商萬世不易的根本。
只要掌握了這些諸侯嫡長子,大商就有了隨時干涉各大諸侯國內政的理由。
不傳位給嫡長子,而是傳位給別的兒子,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大商完全可以以此為由,出兵助嫡長子奪回諸侯之位。
同時,嫡長子繼位,需得從朝歌返回,這就相當於大商掌握了四方諸侯的繼承權。
想傳位,可以,但必須得先得到大商的同意才行。
大商同意,繼承者才是新的諸侯。大商不同意,那繼承人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既能隨時干涉四方諸侯國的內政,又掌握了他們的繼承權,這種情況下,大商都能丟了天下,那只能說丟得好。廢物沒有資格統御天下,活該被人篡位。
「召四方諸侯的嫡長子前往朝歌之事,在西伯侯的努力下,早已促成。書院在王叔的主持下,也在很早之前建成。」
「那從四方諸侯國趕來的繼承人們,也都被安排進書院之中,與王子一起,由名師教導治理國家之道。」
說起正事,帝辛的臉色不免嚴肅了幾分。書院之事與質子之事,都是大商的重中之重,半點也不能馬虎。
所以,帝辛特意找來了兩個能臣,西伯侯與王叔比干,由他們負責這兩件事。而以兩人之能,自然是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
就是可惜,在辦完帝辛交代的事情後,西伯侯的身體愈發不好了,曾好幾次上書告老還鄉,卻都被帝辛以國事繁忙,暫時離不開他為由給否了。
西伯侯的身體能好才怪了,因為帝辛按照敖丙的交代,交給他的事情可是件得罪人的活。
召嫡長子入朝歌,圖的是什麼,真當四方諸侯是傻子,看不出來啊。不否認,小部分心向大商的諸侯對此樂見其成,但大多數諸侯肯定是不樂意的。
把身為繼承人的親兒子,送到朝歌當質子,進而讓大商擁有威脅他們的手段。這種事,無論擱誰身上,都沒人能接受,何況是稱霸一方的諸侯。
可就算是再無法接受,他們也只能咬牙接受。因為要他們交出嫡長子為質的是大商,而找他們要人的更是西伯侯。
大商,天下共主。西伯侯,天下排名前二的諸侯。這兩個巨無霸聯手,誰敢拒絕他們的要求。
是故,面對來要人的西伯侯,其餘諸侯只能含著笑臉的,將各自的嫡長子送進朝歌。
而與這些嫡長子一起進入朝歌的,還有四方諸侯向大商的貢。
以前,四方諸侯或許還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向大商朝貢。可現在不行了,你不朝貢,那你在朝歌的嫡長子就危險了。
因此,哪怕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嫡長子過得好一點,不被人為難,四方諸侯都得儘快的把每年的貢品給準備好。
西伯侯促成這些事,可以說是為大商立了大功。對此,帝辛也沒有吝嗇賞賜,不僅封他為三公,還給他的嫡次子姬發封了個爵位。
雖然只是伯爵,但大商的爵位體系與後世不同,伯爵與侯爵並無高低之分,只有遠近之別。
即離大商近的,為侯爵。離大商遠的,為伯爵。
姬發作為西伯侯的嫡次子,未來無望繼承爵位,頂多是被分到一塊地,成為兄長的臣子。
可西伯侯立功太大,帝辛賞無可賞,索性在邊境劃出一塊地,封給姬發,讓他裂土建國。如此,也算是為西伯侯酬功了。
一門兩諸侯,這恩賜不可謂不重。但很可惜,得到如此厚賞的西伯侯並不高興,他只想告老還鄉。
為了辦成此事,西伯侯幾乎把有名有姓的諸侯全都給得罪了一個遍。那些諸侯不敢恨大商,就只能把所有的一切,全都歸咎在他這個執行人頭上。
一下子成了諸侯公敵,西伯侯能高興才怪。再大的賞賜,也不足以抹平他的損失。
他甚至不用推演,都能肯定,周國接下來的日子一定會很不好過,被其餘諸侯聯合排擠都是輕的,就怕他們聯合起來,孤立周國。
對西伯侯來說,這才是最致命的。因為在周國制定的代商大計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孤立大商,使得天下諸侯不再向其朝貢。
大商作為天下之主,最強大的地方就在於,他可以號令天下諸侯聯合起來,共同討伐強敵。
因此,想要取代大商,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大商失去天下諸侯的民心。
這樣一來,大商遇到危險後,就不會再有諸侯來援,實力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
沒有諸侯相助的大商,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強大的諸侯罷了,並非沒有戰勝的可能。
西伯侯想的很好,計劃執行的也很順利,經過帝辛的一陣亂搞,大商確實在漸漸失去民心。
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因敖丙的橫空出世,局面被徹底扭轉。原本在不斷走下坡路的大商,現在漸漸有了中興之象。
而一直在發展壯大的周國,則是有了被四方諸侯孤立的苗頭。
若繼續按照如今的情況發展下去,那就算最後大商真的失去了民心,四方諸侯也不會站在他們周國這一邊,更希望他們周國與大商同亡。
每每念及至此,西伯侯就鬱悶萬分,簡直成了心病。他的身體本就不好,如今又憂慮過度,可不就越來越差,不得不臥病在床。
幸好有作為質子的伯邑考及時趕來照顧他,不然,帝辛恐怕真的要迫於壓力,把西伯侯送回周國。
是的,伯邑考現在也在朝歌。這沒什麼好說的,質子嘛,身為西伯侯嫡長子的他,不得不來。
當然,帝辛是給了西伯侯特權的,特許周國不用派嫡長子入京。可惜,西伯侯拒絕了。
因為帝辛的歹毒用心太明顯了,絲毫不加以掩飾。
本來,因強迫四方諸侯遣嫡長子入朝歌一事,西伯侯就把天下諸侯給得罪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要是再傳出消息,他不用遣嫡長子入朝歌,那天下諸侯不得恨死他。
怪不得西伯侯辦事這麼用心,合著全靠出賣他們來保全自己啊。
一旦天下諸侯產生這種認知,那周國就真的全完了。西伯侯深知其中的兇險,所以,面對帝辛給予的特權,他是萬萬不敢應下,這是要置他於不義啊。
……
「大王應當下旨,召集天下名醫入京,為西伯侯治療病情,甚至是下旨為他祈福,以保佑他平安。」
得知西伯侯的近況後,敖丙真誠的建議道。對付西伯侯這種道德上的完人,手段太簡單了。
只需要想盡辦法的對他好就是了,因為他的人設不允許他恩將仇報。你對他越好,他就要越發的拼命報答,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住人設。
不然,道德完人的人設要是崩了,那反噬之力可不是開玩笑的,今後誰還敢信他西伯侯?直接就社會性死亡了。
按照原先的歷史,西伯侯之所以造反,還不是被帝辛給逼得。你不仁在前,就不要怪別人不義在後。
可如今,在敖丙的指使下,帝辛對西伯侯只有恩,沒有仇,他根本找不到造反的理由。
凡事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造反尤其如此,沒有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誰敢陪你拼命啊。
所以,西伯侯造反的前提,必須是前朝無道,民不聊生。奈何,這些現在都沒有,根本就沒造反的條件。
「合該如此,西伯侯為了王事,累壞了身體,予不能沒有表示。」帝辛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此事。
「還有一件事,北海之亂拖得太久了,我打算聯合龍族與仙盟之力,一戰平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說了半天,敖丙終於說到此番趕回朝歌的目的了。
「此事相國與太師商議即可,只要太師沒意見,予全力支持。」
帝辛回道,北海之事一向是由聞仲負責,他了解的不深,故而具體如何決議,聞仲比他更有發言權。
「大王沒意見即可,接下來我會前往北海國與聞太師商議此事。另外,討伐北海不是小事,我需向大王借幾個人。」
敖丙突然想到一人,不由朝帝辛說道。
「什麼借不借的,九卿之下,相國盡可調用,無需問過予。」帝辛笑了笑,極為大氣的說道。
事實上,就算他不說,身為相國的敖丙,也有這個權力。頂級權臣與普通權臣的差距,就體現在這裡。
能隨意安排九卿,這權力可以說是大到沒邊了,廢立皇帝,也只是一句話的事。
而無法做到這一點,只能說是普通權臣,最多與君主分庭抗禮,尚還做不到行廢立之事。
「那我無事了,就先告辭了。只是,還請大王不要忘了九尾狐之事。人與妖結合,註定為世人所不容,還望大王三思。」
再次提了一嘴九尾狐,敖丙就告辭離開了。
這點可不是他故意誇張,而是真的如此,帝辛若執意與九尾狐結合,那搞到最後,人族氣運肯定會放棄他。
人族與妖族間的血仇太深,完全沒有化解的可能。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妖族上下,真名全都刻在招妖幡上。
這就是說,妖族上下,生死皆不由自己,而是由招妖幡的主人,為其奴隸、傀儡。
更形象一點的來說,就是妖族上下,全都是不定時炸彈,人族要是娶了妖族,哪怕是真心相戀也不行,因為沒人知道,它們什麼時候會爆炸。
招妖幡在手,讓你幹什麼就得幹什麼,根本拒絕不了。
這種情況下,還允許族人娶妖族,是覺得日子過得太好,故意給自己埋雷嗎?
所以,娶妖族者,註定為人族所不容,這輩子都無法獲得人族氣運的認可。
高層,那就更不能娶妖族了。高層和妖族有染,基本可以打上叛徒的標籤了。
帝辛與九尾狐結合,簡直就是在火山口上跳舞,隨時都有被燒成灰燼的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敖丙一定要殺九尾狐的原因。
不殺九尾狐,倒霉的就是帝辛了。
……
出了王宮,敖丙直接往書院而去。他要去書院之中找一個人,一個叫姜子牙的人!
(本章完)
「一切皆按相國所言!」
帝辛怔了怔,等了好一會,方才點頭道。他本以為,隨著九尾狐懷下王子,她就安全了。
未曾想,母憑子貴這一套在敖丙這裡完全沒用。懷孕了是吧,那就產子後再殺。
帝辛很想反對,他是真的喜歡九尾狐,不然也不會明知她是妖族,依然決定冒著天大的風險將她接入王宮,甚至是讓她懷下子嗣。
可敖丙的態度異常堅決,堅決到他根本無法反對。美人再美,也沒有江山社稷重要。甚至於,就連他本人,也不如江山社稷重要。
所以,敖丙及大商群臣,都不可能讓他為了一個女人,葬下大商的江山社稷。
九尾狐是一定要死的,由他出手,還能留個體面。他若反對,逼得敖丙親自動手,那連最後的體面都沒了。
「大王,大商傳自你的手中,已歷三十代,祖宗打江山不易,後人守江山更難。所以,還望大王事事以江山社稷為重,莫要被情愛沖昏頭腦。」
「不然,大王今後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敖丙忍不住沉聲說道,道法顯聖的世界,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列祖列宗都還活得好好的,甚至還極為強大。
用他們的名頭行事,對後人有著很強的威懾力,不似後世,列祖列宗都是一群死人,半點威懾力也沒有。
果然,一聽到列祖列宗,帝辛心裡最後那點不甘,瞬間就沒了。
他早晚是要去見列祖列宗的,若是以亡國之君的身份去見,那他的日子就難受了。
活著的時候有多瀟灑,死後就有多痛苦,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大王,不說這些了,我有件事要問你,書院的事籌辦的如何,四方諸侯有無派嫡子入朝歌?」
想到自己的另一項計劃,敖丙不由開口問道。讓四方諸侯派遣嫡長子入朝歌充當質子,這才是確保大商萬世不易的根本。
只要掌握了這些諸侯嫡長子,大商就有了隨時干涉各大諸侯國內政的理由。
不傳位給嫡長子,而是傳位給別的兒子,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大商完全可以以此為由,出兵助嫡長子奪回諸侯之位。
同時,嫡長子繼位,需得從朝歌返回,這就相當於大商掌握了四方諸侯的繼承權。
想傳位,可以,但必須得先得到大商的同意才行。
大商同意,繼承者才是新的諸侯。大商不同意,那繼承人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既能隨時干涉四方諸侯國的內政,又掌握了他們的繼承權,這種情況下,大商都能丟了天下,那只能說丟得好。廢物沒有資格統御天下,活該被人篡位。
「召四方諸侯的嫡長子前往朝歌之事,在西伯侯的努力下,早已促成。書院在王叔的主持下,也在很早之前建成。」
「那從四方諸侯國趕來的繼承人們,也都被安排進書院之中,與王子一起,由名師教導治理國家之道。」
說起正事,帝辛的臉色不免嚴肅了幾分。書院之事與質子之事,都是大商的重中之重,半點也不能馬虎。
所以,帝辛特意找來了兩個能臣,西伯侯與王叔比干,由他們負責這兩件事。而以兩人之能,自然是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
就是可惜,在辦完帝辛交代的事情後,西伯侯的身體愈發不好了,曾好幾次上書告老還鄉,卻都被帝辛以國事繁忙,暫時離不開他為由給否了。
西伯侯的身體能好才怪了,因為帝辛按照敖丙的交代,交給他的事情可是件得罪人的活。
召嫡長子入朝歌,圖的是什麼,真當四方諸侯是傻子,看不出來啊。不否認,小部分心向大商的諸侯對此樂見其成,但大多數諸侯肯定是不樂意的。
把身為繼承人的親兒子,送到朝歌當質子,進而讓大商擁有威脅他們的手段。這種事,無論擱誰身上,都沒人能接受,何況是稱霸一方的諸侯。
可就算是再無法接受,他們也只能咬牙接受。因為要他們交出嫡長子為質的是大商,而找他們要人的更是西伯侯。
大商,天下共主。西伯侯,天下排名前二的諸侯。這兩個巨無霸聯手,誰敢拒絕他們的要求。
是故,面對來要人的西伯侯,其餘諸侯只能含著笑臉的,將各自的嫡長子送進朝歌。
而與這些嫡長子一起進入朝歌的,還有四方諸侯向大商的貢。
以前,四方諸侯或許還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向大商朝貢。可現在不行了,你不朝貢,那你在朝歌的嫡長子就危險了。
因此,哪怕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嫡長子過得好一點,不被人為難,四方諸侯都得儘快的把每年的貢品給準備好。
西伯侯促成這些事,可以說是為大商立了大功。對此,帝辛也沒有吝嗇賞賜,不僅封他為三公,還給他的嫡次子姬發封了個爵位。
雖然只是伯爵,但大商的爵位體系與後世不同,伯爵與侯爵並無高低之分,只有遠近之別。
即離大商近的,為侯爵。離大商遠的,為伯爵。
姬發作為西伯侯的嫡次子,未來無望繼承爵位,頂多是被分到一塊地,成為兄長的臣子。
可西伯侯立功太大,帝辛賞無可賞,索性在邊境劃出一塊地,封給姬發,讓他裂土建國。如此,也算是為西伯侯酬功了。
一門兩諸侯,這恩賜不可謂不重。但很可惜,得到如此厚賞的西伯侯並不高興,他只想告老還鄉。
為了辦成此事,西伯侯幾乎把有名有姓的諸侯全都給得罪了一個遍。那些諸侯不敢恨大商,就只能把所有的一切,全都歸咎在他這個執行人頭上。
一下子成了諸侯公敵,西伯侯能高興才怪。再大的賞賜,也不足以抹平他的損失。
他甚至不用推演,都能肯定,周國接下來的日子一定會很不好過,被其餘諸侯聯合排擠都是輕的,就怕他們聯合起來,孤立周國。
對西伯侯來說,這才是最致命的。因為在周國制定的代商大計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孤立大商,使得天下諸侯不再向其朝貢。
大商作為天下之主,最強大的地方就在於,他可以號令天下諸侯聯合起來,共同討伐強敵。
因此,想要取代大商,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大商失去天下諸侯的民心。
這樣一來,大商遇到危險後,就不會再有諸侯來援,實力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
沒有諸侯相助的大商,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強大的諸侯罷了,並非沒有戰勝的可能。
西伯侯想的很好,計劃執行的也很順利,經過帝辛的一陣亂搞,大商確實在漸漸失去民心。
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因敖丙的橫空出世,局面被徹底扭轉。原本在不斷走下坡路的大商,現在漸漸有了中興之象。
而一直在發展壯大的周國,則是有了被四方諸侯孤立的苗頭。
若繼續按照如今的情況發展下去,那就算最後大商真的失去了民心,四方諸侯也不會站在他們周國這一邊,更希望他們周國與大商同亡。
每每念及至此,西伯侯就鬱悶萬分,簡直成了心病。他的身體本就不好,如今又憂慮過度,可不就越來越差,不得不臥病在床。
幸好有作為質子的伯邑考及時趕來照顧他,不然,帝辛恐怕真的要迫於壓力,把西伯侯送回周國。
是的,伯邑考現在也在朝歌。這沒什麼好說的,質子嘛,身為西伯侯嫡長子的他,不得不來。
當然,帝辛是給了西伯侯特權的,特許周國不用派嫡長子入京。可惜,西伯侯拒絕了。
因為帝辛的歹毒用心太明顯了,絲毫不加以掩飾。
本來,因強迫四方諸侯遣嫡長子入朝歌一事,西伯侯就把天下諸侯給得罪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要是再傳出消息,他不用遣嫡長子入朝歌,那天下諸侯不得恨死他。
怪不得西伯侯辦事這麼用心,合著全靠出賣他們來保全自己啊。
一旦天下諸侯產生這種認知,那周國就真的全完了。西伯侯深知其中的兇險,所以,面對帝辛給予的特權,他是萬萬不敢應下,這是要置他於不義啊。
……
「大王應當下旨,召集天下名醫入京,為西伯侯治療病情,甚至是下旨為他祈福,以保佑他平安。」
得知西伯侯的近況後,敖丙真誠的建議道。對付西伯侯這種道德上的完人,手段太簡單了。
只需要想盡辦法的對他好就是了,因為他的人設不允許他恩將仇報。你對他越好,他就要越發的拼命報答,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住人設。
不然,道德完人的人設要是崩了,那反噬之力可不是開玩笑的,今後誰還敢信他西伯侯?直接就社會性死亡了。
按照原先的歷史,西伯侯之所以造反,還不是被帝辛給逼得。你不仁在前,就不要怪別人不義在後。
可如今,在敖丙的指使下,帝辛對西伯侯只有恩,沒有仇,他根本找不到造反的理由。
凡事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造反尤其如此,沒有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誰敢陪你拼命啊。
所以,西伯侯造反的前提,必須是前朝無道,民不聊生。奈何,這些現在都沒有,根本就沒造反的條件。
「合該如此,西伯侯為了王事,累壞了身體,予不能沒有表示。」帝辛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此事。
「還有一件事,北海之亂拖得太久了,我打算聯合龍族與仙盟之力,一戰平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說了半天,敖丙終於說到此番趕回朝歌的目的了。
「此事相國與太師商議即可,只要太師沒意見,予全力支持。」
帝辛回道,北海之事一向是由聞仲負責,他了解的不深,故而具體如何決議,聞仲比他更有發言權。
「大王沒意見即可,接下來我會前往北海國與聞太師商議此事。另外,討伐北海不是小事,我需向大王借幾個人。」
敖丙突然想到一人,不由朝帝辛說道。
「什麼借不借的,九卿之下,相國盡可調用,無需問過予。」帝辛笑了笑,極為大氣的說道。
事實上,就算他不說,身為相國的敖丙,也有這個權力。頂級權臣與普通權臣的差距,就體現在這裡。
能隨意安排九卿,這權力可以說是大到沒邊了,廢立皇帝,也只是一句話的事。
而無法做到這一點,只能說是普通權臣,最多與君主分庭抗禮,尚還做不到行廢立之事。
「那我無事了,就先告辭了。只是,還請大王不要忘了九尾狐之事。人與妖結合,註定為世人所不容,還望大王三思。」
再次提了一嘴九尾狐,敖丙就告辭離開了。
這點可不是他故意誇張,而是真的如此,帝辛若執意與九尾狐結合,那搞到最後,人族氣運肯定會放棄他。
人族與妖族間的血仇太深,完全沒有化解的可能。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妖族上下,真名全都刻在招妖幡上。
這就是說,妖族上下,生死皆不由自己,而是由招妖幡的主人,為其奴隸、傀儡。
更形象一點的來說,就是妖族上下,全都是不定時炸彈,人族要是娶了妖族,哪怕是真心相戀也不行,因為沒人知道,它們什麼時候會爆炸。
招妖幡在手,讓你幹什麼就得幹什麼,根本拒絕不了。
這種情況下,還允許族人娶妖族,是覺得日子過得太好,故意給自己埋雷嗎?
所以,娶妖族者,註定為人族所不容,這輩子都無法獲得人族氣運的認可。
高層,那就更不能娶妖族了。高層和妖族有染,基本可以打上叛徒的標籤了。
帝辛與九尾狐結合,簡直就是在火山口上跳舞,隨時都有被燒成灰燼的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敖丙一定要殺九尾狐的原因。
不殺九尾狐,倒霉的就是帝辛了。
……
出了王宮,敖丙直接往書院而去。他要去書院之中找一個人,一個叫姜子牙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