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海晏河清,祥瑞繽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祥瑞?聖人?】

  【看著眼前這枚仿佛釋放著某種誘惑力的玉璽,聽著耳邊韃靼大汗的百般恭維,再想著你十年以來所創造出的這個太平盛世,人人安居樂業、大明國強民富,到處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

  【還有紫禁城中那個神力逐漸衰頹,以至快速蒼老的神皇……】

  【漸漸的,一種野心不可避免的油然而生:我是不是真的天命所歸?】

  【神皇早已德不配位,你才是眾望所歸的大統領,在你登上丞相之位的那一天,整個大明兩京一十三省都在呼喚著你的名字……】

  【你應該向神皇發起一場大拜壽!如果你不能將大明從祂的殘暴統治中拯救出來,那就讓大明燃燒吧!】

  【心潮澎湃的你,忍不住向玉璽伸出了有形的大手……】

  【不!】

  【你突然頓了一頓:我不是要學諸葛亮當忠臣嗎?】

  【一想到這個,你心頭的火熱便很快退去,面色也轉而平靜起來。】

  【說到,就要做到!】

  【你可是答應過神皇,要與祂做一輩子的好君臣的……】

  【於是你笑了笑,命人接過玉璽,並在韃靼大汗的懵逼目光中認真道:「我哪裡是什麼聖人?這個稱呼實在讓我感到很是慚愧,我只不過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而已!」】

  【「何況,天下哪裡是因為我而變好的呢?那都是陛下的恩情和仁德!玉璽應當獻予陛下才是!」】

  【「至於上天有感什麼的,我並不相信上天的存在,因為於我而言從來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陛下一個太陽!」】

  【「忠!誠!」】

  【大汗:……】

  【what can i say?】

  【眼見你如此恪守臣節,大汗硬是愣了半天,這才連忙改口:「對對!應該獻給陛下才是!」】

  【「天無二日,臣心中只有陛下一個太陽!」】

  【「忠!誠!」】

  【……】

  【「陛下!此番北伐,臣意外發現了元朝的傳國玉璽,此祥瑞也!」】

  【「正所謂祥瑞伴聖人而出世,而當今天下的聖人,自然只有陛下一人,正合該獻給陛下!」】

  【紫禁城中,你恭恭敬敬地將玉璽獻給了呆呆的神皇……】

  【神皇:……】

  【不是……我打窩的餌料怎麼給我退回來了?!這什麼魚啊?!】

  【神皇愣了好久,目光也始終放在伏地的你身上,仿佛硬要從你身上看出點不臣之心來,但任憑祂怎麼看,也始終只看到了一片赤膽忠心……】

  【待獻寶結束的你起身離去之後,神皇看著掌中這枚珍貴的玉璽,眸中漸漸無名火起!】

  【「砰!」】

  【玉璽狠狠墜地,崩卻一角!】

  【神皇雙目通紅,祂不願相信,也不能相信你是真忠臣!要是世上真有這種和諸葛亮一樣的忠良,那為什麼不在崇禎十七年之前出現,而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

  【該出現的時候你不來,不該出現的時候你又冒出來了!這……這不是和魯哀公西狩獲麟一樣嗎?!】

  【「不!!!你不可能是麒麟!朕也絕不是魯哀公!朕一定要讓你露出真面目!!!」】

  【「繼續!」祂雙目血紅的低吼道,仿佛一頭受傷的蛟龍!】

  【一旁磕頭的老太監聞言抖了一抖,忙道:「是!萬歲!」】

  【……】

  【崇禎八十七年,你降服了做亂的韃靼部落,但念在他們這回並沒有幹什麼特別壞的事情,加之滑跪得夠快,於是你並沒有太過懲罰他們,只命他們繼續在草原遊牧。】

  【甚至你還考慮到了他們的生活不易,於是加強了長城沿線的互市規模,鼓勵中原漢人與蒙古通商,但又嚴懲了胡亂抬價的奸商,使雙方儘可能的公平貿易。】

  【通商之餘,你又幫助他們在適合農耕的地區開墾土地,以此收穫大量糧食供給所需,畢竟遊牧不易,在生產力方面,農業還是高於畜牧業的。】

  【至於更多的改革……這你就沒辦法了,因為現在又沒有工業化,你搞得再厲害也沒辦法去實控這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廣闊草原,頂多是間接管理,農業時代的上限就是如此。】


  【不過就算如此,草原貧苦牧民的生活也很快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你的名聲傳遍了各個部落,牧民們熱情的稱讚你是比「天可汗」還要偉大的「活菩薩」!】

  【你對此只是笑了笑,而後向他們聲明:這一切都是神皇陛下的恩情,所以一定要好好報答陛下……總之,陛下的恩情還不完!】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不過大家也不是傻子,該是你的功德,那就是你的功德,於是大家雖然嘴上念的是「陛下的恩情還不完」,但心裡卻念的是「丞相的恩情比天高,丞相的恩情比海深!」……】

  【……】

  【崇禎八十八年,考慮到黃河屢次泛濫,於是你決定治理黃河。】

  【你發動兩岸百姓,趁黃河枯水期間,將河道淤泥儘可能挖開了些,並重新修理了黃河大堤。】

  【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次年卻出現了一個意外的事情……】

  【崇禎八十九年,當黃河汛期開始之時,熟悉的黃湯子卻並沒有出現,取而代之居然是清水!】

  【「黃河清了?這是聖人在位的象徵啊!」】

  【兩岸百姓頓時驚訝萬分,於是相關的言論便很快流傳起來:黃河清,聖人出!而當今天下,誰配得上聖人之稱?】

  【神皇?】

  【得了吧,這玩意兒在位期間基本純是負作用,只要大夥不瞎,那就肯定能看出來這聖人對應的是誰!】

  【「當然是子房丞相了!」】

  【人們感慨著你的偉大功績,一樁樁,一件件:懲辦貪官污吏,打擊富商大賈,均田又免糧,還促進了草原與中原的融合交流,以及治理黃河……這……這你不是聖人,誰是聖人?】

  【大家贊著贊著,話題就逐漸歪了:「當年大禹治水,功德無量,於是舜帝禪位於他,傳為千古美談……依俺說,陛下就該法舜禪禹,把天下禪讓給周相!」】

  【「對對!陛下當年繼位之時,先帝曾說:吾弟當為堯舜!」】

  【「先帝就好比唐堯,唐堯禪位於虞舜,就是先帝禪位於陛下,如今又有聖人出世,那陛下自然也應該禪讓於周相這位大禹……」】

  【「對!何況朱氏失德已久,我夜觀星象,發現帝星晦暗不明,恐怕陛下也時日無多……不如早點禪位,也不失為山陽公!」】

  【一時間,天下議論禪讓之事甚多,於是民心思變!】

  【而「黃河清」,也還只是一個開胃菜,後面的各種祥瑞還在騎馬趕來的路上呢……】

  【崇禎八十九年,黃河清!】

  【崇禎九十年,東海晏平!】

  【崇禎九十一年,南洋有麒麟獻上……】

  【你,正在被卷進一場全民的勸進之中,紛呈的祥瑞,也仿佛是連老天爺都在支持你……】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