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元玉璽!
【眾所周知,蒙古部落的入侵一向都是明穿文中不得不品的一道經典菜式,沒有蒙古入侵,那就不叫大明……只有保留了蒙古入侵,你才知道你玩的是大明副本!】
【做為與明朝拉扯了足足三百年的頭號境外勢力,蒙古部落的戰績那當然是極其的牛批。】
【從明太祖時期起,北元王保保就正面干翻過大將軍徐達的北伐大軍,一仗就把徐達從百戰百勝的全史無雙上將之位上打了下來,破滅了徐達不可戰勝的金身神話……】
【成祖時期,韃靼部落又團滅了「靖難第一功臣」、「淇國公」丘福的十萬大軍,甚至把丘福本人都殺了,其聲威震動明廷,以至於明成祖只能御駕親征韃靼,這才有了五征漠北……】
【英宗時期更是戰績逆天,瓦剌部落於土木堡大敗明英宗的數十萬精銳大軍,近乎團滅了明廷的權力核心,英國公張輔及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五十餘名重臣戰死,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要不是于謙守住了京師,八成帶元就復活了……】
【此後還有明武宗時期的應州之戰和明世宗時期的俺答汗兵臨京師之事……】
【總之,這些元朝碎片和大明互有勝負,並且長期敵對。】
【直到神皇踏出煤山老歪脖子樹!】
【神皇登神之後,不僅狠狠鎮壓了各路農民起義和帶清的遼東之地,還順手降服了這些蒙古部落,在絕對武力的鎮壓下,噤若寒蟬的蒙古部落們從此再也沒敢南下劫掠過……】
【如此七十年來,大明幾乎都快忘了這些曾經的敵人了,以至於當蒙古騎兵南下劫掠的消息傳到京師之時,你愣了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不過愣完之後,你並沒有感到什麼手忙腳亂,而是一個人陷入了沉思……】
【你想了整整三分鐘,也沒有想明白他們怎麼敢打你!】
【特麼的,瘋了吧?】
【且不說神皇還在皇宮裡坐著,也不說放了快十年長假的錦衣衛們早就閒得蛋疼了……只說你那京營十萬新軍,也不是這群舊時代的騎兵能碰的啊!】
【再加上兩京一十三省的十年大治,如今的大明早已國庫充盈、百業俱興,各項物資儲備根本就不是蒙古部落可以比的,一旦打起仗來,百分百就是碾壓局!】
【他們怎麼敢的呀……】
【你左思右想也沒想通,不過也不需要想得太通順,先打了再說!】
【傳令!出兵北伐!】
【……】
【崇禎八十六年,蒙古韃靼部落突然入侵,數千輕騎躍過長城,在晉北地帶大肆劫掠!】
【是年,丞相效諸葛武侯故事,親率京營五萬兵馬出師北伐!】
【是年,擊退入晉劫掠的數千韃靼輕騎,俘獲其劫掠的各項物資,並賜還晉北各家,晉北人皆拜伏謝恩。】
【是年,丞相出雁門關,征討韃靼!】
【次年,大破之!俘韃靼部眾十萬帳,韃靼大汗直接絲滑無比的滑跪投降,並恭恭敬敬地獻上了傳國玉璽……】
【……】
【就很特麼詭異!】
【直到你擊敗所有韃靼兵馬,並使得大汗投降的那一刻,你都還有一種做夢沒睡醒的懵逼之感……】
【在你的想像之中,你雖然肯定能打得贏韃靼,但中間應該也不會太過順利,畢竟這些草原部落向來和中原王朝尿不到一個壺裡。】
【一旦你的北伐大軍進至草原,那他們要麼是和你拼命戰至最後一滴血,要麼則是發揮草原部落的傳統藝能搞遷徙,避其鋒芒,權且忍讓……】
【但結果卻是,他們哪個也沒選,而是直接就投了!】
【這算什麼?!喜迎王師嗎?!這麼乖巧的話,那之前還搞什麼入關劫掠?】
【神金!】
【或者說,這場戰爭本來就很扯淡:從一開始你就注意到了,那幾千入關劫掠的騎兵作戰意志極低,不僅只搶東西不殺人,而且一等你大軍開到,他們直接落荒而逃,搶來的鍋碗瓢盆、米麵糧油什麼的也是丟了一地……】
【好嘛,這是搶了個寂寞!】
【而後你大軍出塞,也是一場硬仗沒打,往往剛放了幾輪火銃,對面的部落就投了,連跑都不跑……小部落投,大部落也投,大汗王庭還是投!】
【搞得你就跟什麼天命所歸的真命天子似的,一路上喝足了牧民獻上的馬奶酒,吃飽了頭人煮好的牛羊肉,五萬將士人均胖了一圈……】
【不是哥們……幹什麼呢?這麼熱情好客,那之前為什麼要入關劫掠?擱這精神分裂呢!】
【總之,當你在軍帳中看到拖家帶口的大汗向你恭敬拜倒,並手捧傳國玉璽表示投降時,你簡直有一萬個槽想吐……】
【但無論怎麼講,你反正是真贏了,而贏了就應該接受獎品!】
【「你這傳國玉璽是怎麼來的?」】
【你滿心迷惑的看著那枚厚重的玉璽,如果你讀過的史書沒有亂寫,那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早就丟了,而且那枚玉璽曾經在王莽時期被摔壞了一角,王莽於是用金補之,特徵極其明顯……】
【可你眼前這枚傳國玉璽卻是十分完整,和史書不符,顯然它不是秦始皇那個玉璽,而且這也得到了韃靼大汗的佐證。】
【「丞相有所不知,這枚玉璽是大元傳下來的,當年元順帝遁離京師之時,就帶上了這枚玉璽……」】
【「後來建州賊酋皇太極大敗我部林丹汗,這枚玉璽便又落到了皇太極和其子福臨手上……」】
【「又後來,陛下平定建州賊亂,我部便又將其拿了回來……」】
【聽著韃靼大汗流利的漢語講解,你逐漸聽懂了:原來是元朝和帶清的傳國玉璽啊!】
【於是你又看了看這枚玉璽,不由嘖嘖稱奇:這玩意兒居然能從神皇偉力之下倖存,看來質量確實過硬……】
【但正在這時,韃靼大汗卻又恭敬地朝你拜倒,並且語氣無比恭維道。】
【「丞相自登位以來,一直夙興夜寐的為百姓謀取福祉,十年以來,海內大治,國強而民富,天下百姓無不感激丞相的無限恩情,縱使我這化外蠻夷,也嚮往丞相的陽光和雨露!」】
【「玉璽乃是祥瑞,是外臣偶然間從建州遺蹟中得之,如今能機緣巧合地獻予丞相,這正是丞相的仁德感動了上天的證明!」】
【「正所謂祥瑞伴聖人而出世,今祥瑞在此,還請聖人順天應人而受之!」】
……
【做為與明朝拉扯了足足三百年的頭號境外勢力,蒙古部落的戰績那當然是極其的牛批。】
【從明太祖時期起,北元王保保就正面干翻過大將軍徐達的北伐大軍,一仗就把徐達從百戰百勝的全史無雙上將之位上打了下來,破滅了徐達不可戰勝的金身神話……】
【成祖時期,韃靼部落又團滅了「靖難第一功臣」、「淇國公」丘福的十萬大軍,甚至把丘福本人都殺了,其聲威震動明廷,以至於明成祖只能御駕親征韃靼,這才有了五征漠北……】
【英宗時期更是戰績逆天,瓦剌部落於土木堡大敗明英宗的數十萬精銳大軍,近乎團滅了明廷的權力核心,英國公張輔及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五十餘名重臣戰死,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要不是于謙守住了京師,八成帶元就復活了……】
【此後還有明武宗時期的應州之戰和明世宗時期的俺答汗兵臨京師之事……】
【總之,這些元朝碎片和大明互有勝負,並且長期敵對。】
【直到神皇踏出煤山老歪脖子樹!】
【神皇登神之後,不僅狠狠鎮壓了各路農民起義和帶清的遼東之地,還順手降服了這些蒙古部落,在絕對武力的鎮壓下,噤若寒蟬的蒙古部落們從此再也沒敢南下劫掠過……】
【如此七十年來,大明幾乎都快忘了這些曾經的敵人了,以至於當蒙古騎兵南下劫掠的消息傳到京師之時,你愣了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不過愣完之後,你並沒有感到什麼手忙腳亂,而是一個人陷入了沉思……】
【你想了整整三分鐘,也沒有想明白他們怎麼敢打你!】
【特麼的,瘋了吧?】
【且不說神皇還在皇宮裡坐著,也不說放了快十年長假的錦衣衛們早就閒得蛋疼了……只說你那京營十萬新軍,也不是這群舊時代的騎兵能碰的啊!】
【再加上兩京一十三省的十年大治,如今的大明早已國庫充盈、百業俱興,各項物資儲備根本就不是蒙古部落可以比的,一旦打起仗來,百分百就是碾壓局!】
【他們怎麼敢的呀……】
【你左思右想也沒想通,不過也不需要想得太通順,先打了再說!】
【傳令!出兵北伐!】
【……】
【崇禎八十六年,蒙古韃靼部落突然入侵,數千輕騎躍過長城,在晉北地帶大肆劫掠!】
【是年,丞相效諸葛武侯故事,親率京營五萬兵馬出師北伐!】
【是年,擊退入晉劫掠的數千韃靼輕騎,俘獲其劫掠的各項物資,並賜還晉北各家,晉北人皆拜伏謝恩。】
【是年,丞相出雁門關,征討韃靼!】
【次年,大破之!俘韃靼部眾十萬帳,韃靼大汗直接絲滑無比的滑跪投降,並恭恭敬敬地獻上了傳國玉璽……】
【……】
【就很特麼詭異!】
【直到你擊敗所有韃靼兵馬,並使得大汗投降的那一刻,你都還有一種做夢沒睡醒的懵逼之感……】
【在你的想像之中,你雖然肯定能打得贏韃靼,但中間應該也不會太過順利,畢竟這些草原部落向來和中原王朝尿不到一個壺裡。】
【一旦你的北伐大軍進至草原,那他們要麼是和你拼命戰至最後一滴血,要麼則是發揮草原部落的傳統藝能搞遷徙,避其鋒芒,權且忍讓……】
【但結果卻是,他們哪個也沒選,而是直接就投了!】
【這算什麼?!喜迎王師嗎?!這麼乖巧的話,那之前還搞什麼入關劫掠?】
【神金!】
【或者說,這場戰爭本來就很扯淡:從一開始你就注意到了,那幾千入關劫掠的騎兵作戰意志極低,不僅只搶東西不殺人,而且一等你大軍開到,他們直接落荒而逃,搶來的鍋碗瓢盆、米麵糧油什麼的也是丟了一地……】
【好嘛,這是搶了個寂寞!】
【而後你大軍出塞,也是一場硬仗沒打,往往剛放了幾輪火銃,對面的部落就投了,連跑都不跑……小部落投,大部落也投,大汗王庭還是投!】
【搞得你就跟什麼天命所歸的真命天子似的,一路上喝足了牧民獻上的馬奶酒,吃飽了頭人煮好的牛羊肉,五萬將士人均胖了一圈……】
【不是哥們……幹什麼呢?這麼熱情好客,那之前為什麼要入關劫掠?擱這精神分裂呢!】
【總之,當你在軍帳中看到拖家帶口的大汗向你恭敬拜倒,並手捧傳國玉璽表示投降時,你簡直有一萬個槽想吐……】
【但無論怎麼講,你反正是真贏了,而贏了就應該接受獎品!】
【「你這傳國玉璽是怎麼來的?」】
【你滿心迷惑的看著那枚厚重的玉璽,如果你讀過的史書沒有亂寫,那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早就丟了,而且那枚玉璽曾經在王莽時期被摔壞了一角,王莽於是用金補之,特徵極其明顯……】
【可你眼前這枚傳國玉璽卻是十分完整,和史書不符,顯然它不是秦始皇那個玉璽,而且這也得到了韃靼大汗的佐證。】
【「丞相有所不知,這枚玉璽是大元傳下來的,當年元順帝遁離京師之時,就帶上了這枚玉璽……」】
【「後來建州賊酋皇太極大敗我部林丹汗,這枚玉璽便又落到了皇太極和其子福臨手上……」】
【「又後來,陛下平定建州賊亂,我部便又將其拿了回來……」】
【聽著韃靼大汗流利的漢語講解,你逐漸聽懂了:原來是元朝和帶清的傳國玉璽啊!】
【於是你又看了看這枚玉璽,不由嘖嘖稱奇:這玩意兒居然能從神皇偉力之下倖存,看來質量確實過硬……】
【但正在這時,韃靼大汗卻又恭敬地朝你拜倒,並且語氣無比恭維道。】
【「丞相自登位以來,一直夙興夜寐的為百姓謀取福祉,十年以來,海內大治,國強而民富,天下百姓無不感激丞相的無限恩情,縱使我這化外蠻夷,也嚮往丞相的陽光和雨露!」】
【「玉璽乃是祥瑞,是外臣偶然間從建州遺蹟中得之,如今能機緣巧合地獻予丞相,這正是丞相的仁德感動了上天的證明!」】
【「正所謂祥瑞伴聖人而出世,今祥瑞在此,還請聖人順天應人而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