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頓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吾命休矣!

  眼看只差一尺,即將刺入咽喉的槍尖。

  李元司只覺:四周一切似乎都慢了下來,戰馬嘶鳴、士卒喊殺、兵刃交擊之聲,都在遠離他而去。

  雖奮力提戟上擋,卻註定會慢上一瞬!

  評書里總是說,人死之前、有什麼走馬燈,會想到許多生前之事;然而真親身經歷時,他只是在不斷重複默念:

  要死!要死!要死!……

  緊接著,只聽「砰」的一聲脆響,本該來不及回防的戟把,居然正好挑飛槍尖!

  對面申國武道宗師,也是愣了一瞬、瞪大雙眼;不知為何,原本的殺招、居然慢了一瞬?

  李元司抓住機會、轉守為攻,戟刃以泰山壓頂之勢,狠狠砸向敵方、空門大開的門面!

  寒芒閃過,重戟深深沒入地面之中、深達數尺。

  那申國武道宗師挺直身子,手中銀槍被高高挑飛,砸落之時,恰好將兩個士兵、釘死在沙土之中。

  緊隨其後,一道血線自額頂、貫穿至脖頸,直入衣領內側。

  「噗——」

  血線狂噴,黃白烏紫之物灑落一地;左右各一半屍體、整齊摔向兩側。

  直到此時,李元司還在呼呼喘著粗氣,冷汗已浸濕後背,不敢置信地摸了摸脖頸處、只摸到一層雞皮疙瘩。

  周圍親兵,倒是先反應過來;有人高呼:

  「敵將已被誅殺!我等跟隨將軍沖啊!」

  李元司這才反應過來,拔出沙土中重戟、翻身上馬,高呼:

  「眾將士,隨我掩殺!」

  失去主將的申國軍隊,如同被抽去大筋的蛇類般,綿若麻繩、毫無反抗之力;頃刻間被殺得丟盔棄甲、狂奔而逃。

  直到逃至申國漠南城下,約十里處;只余惶惶如喪家之犬的百餘人。

  李元司立即勒馬,示意親兵舉旗發令、停止追擊。

  遠處邊關雄城,已映入眼帘;城牆之上金甲羅列、重弩密布。

  李元司大喝一聲:「取我弓來!」

  立即有兩名親兵,抬來一把玄色鐵胎弓;另兩人搬來箭囊。

  放下重戟,握起重達七十六斤的鐵胎弓,一名親兵自箭囊中、抽出一支鋼箭,雙手高舉過頭頂奉上。

  李元司捏起鋼箭,拉滿十石強弓。

  只聽「嗖——」的一聲。

  百丈遠處,一排連成直線的申國逃兵、約五六人,同時應聲而倒!

  緊接著是第二箭,第三箭……

  直到申國殘兵跑出射程範圍外,原本千餘人、只剩下最後三十幾個。

  收起強弓後,李元司一扯韁繩、調轉馬頭:

  「撤!」

  夏、申兩國邊釁,自二者立國起、便綿延至今。

  然而雙方攻伐得失,最多涉及數府、乃至一州之地,戰火只在邊境灼燒、帶走一批又一批熱血兒郎。

  如今的李元司,已不是八年前那個愣頭小子;許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猜測與看法。

  只是無論他如何想,都抵不過軍令如山。

  凡人稱他為神將,卻不知神將,也不過是棋盤上、稍厲害些的棋子罷了。

  領兵回撤之時,經過先前戰場,果然有人在此招魂、收屍。

  李元司只覺不寒而慄,匆匆驅馬遠離。

  上方十餘丈處,秦川卻無甚感覺。

  仙城中的生魂、肉屍、命血供應,絕大多數產自於秘境之中。

  夏申兩國邊境戰端,最大的可能性:即是兩國默契,收攏流民地痞、清除多餘人口,維持社會穩固。

  收魂、取命血,最多算是附加產業。

  命血,即使生靈死亡時、軀體中剩餘血液;普通凡俗生物之血,沒有任何靈氣效用,唯有命血、才具備一絲利用價值。

  至於士卒屍體,燒作骨灰後、還是要送回其家鄉的。

  李元司雖對這些招魂之人避之不及,手下士卒卻一個個眼神火熱、跪地稱頌。

  夏國國教教義中,此招魂儀式過後,戍邊戰死者將托生入富貴之家,甚至有機會轉世為仙人、神將的!


  逗弄過這位兒時的對頭後,秦川自儲物袋中、取出三枚益血丹。

  此丹是他練體四到六層時,所用輔助修行的丹藥;後來吃出了耐藥性,又換用另一種丹藥。

  如今儲物袋裡,還剩下這最後三枚。

  將三枚丹藥碾碎為粉末,在神識引導下、融合成奇異結構。

  隨後向下方一揚!

  正駐馬、等待手下跪拜祈禱完畢的李元司,忽覺全身經絡一陣溫熱、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氣。

  緊接著發現,原本天地中稀薄、且對他不理不睬的五行靈氣,居然活躍了許多!

  李元司先是疑惑,思考片刻後、忽地恍然大悟:

  難道?是我頓悟了!

  對了,一定是本將軍觀聖人不仁、視百姓為芻狗的一幕,有感而發、靈覺立開,方有此頓悟!

  「本將軍有要事、需立即回城,爾等禱告過後,不得再做停留!」

  下達命令後,李元司揚鞭策馬、向北鎮關城門飛馳而去——他要立刻閉關,消化此次頓悟所得!

  秦川尚且不知,這傢伙會冒出如此離奇的想法。

  消耗掉儲物袋裡,吃灰數年的庫存後,估摸著這小子大約需要月余練化、至少可以免去半年苦修。

  接著再次御起遁光;越過下方面露痴笑的李元司,秦川的神識、自北鎮關內掃過。

  城中沒有平民,皆為力夫、守軍;整座關隘,圍繞一片大漠綠洲建立。

  光是神識所及範圍內,已有十幾個修士,多數為練體三層以下;練氣者也有、只是數量稀少。

  練體一至三層,在鬥法實力方面、明顯強於練氣。

  等到練氣四層,可以御器飛行後;四到六層的階段,又是練氣修士占優。

  再到練體七層修士、掌握踏空訣竅,雙方實力又重歸平衡。

  因此沒有希望衝擊練氣四層、又急需提升實力的五靈根修士,絕大多數、都會選擇練體之道。

  此時北鎮關中,除了修士以外、亦有零星凡人先天武者。

  直到神識掃過綠洲中鎮北侯府,方才在書房之中發現一道練體九層、一道練氣八層身影。

  秦川未作停留,神識橫掃城內後,再次提起飛遁高度、向南方飛掠而去。

  沙土大漠中,草叢、灌木逐漸從零星分布,到連成一片。

  緊接著,湖泊、山川、叢林也映入眼帘。

  夕陽西下,各處村落中、升起炊煙裊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