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己劍
接下來的時日裡,李桐便是往復循環這個過程,不斷從靈台中的「鴻蒙經」中記下經文,然後告知孟伯陽讓其代為解讀。
隨著「鴻蒙經」中的內容向李桐展開,他也逐漸開始知曉到真正的玄功是何等難練,這東西便是落在了山野散修手中,他們也決計修習不了。
首先是行炁不等有絲毫錯漏,快一分慢一毫皆是不行,若是在納元境沒打好基礎之人,在這兒就被淘汰了。
其次需有悟性支持,否則見經文猶如水中月,看的真切,觸之不得。李桐也是靠著一位劍道名師相助解讀,這才能勉力理解下去。
到最後,修行中的心意也要正,若是心性不正者也決計修不成,也是為何仙門中要求明心見性,若是貪婪弒殺之輩,心湖漣漪不斷,也依舊是修不了真法。
還有就是道門五術,這東西若是不通,也這個仙你也難修。徐仙師抽出了許多時間,每日拿了成堆的經卷替李桐補足。
李桐拿著一本「太乙神數註解」不斷參悟著,不知不知覺便來到了孟伯陽府上。
將這次記的經文與孟伯陽對應解讀後,李桐乘著自己精神還好,便問上了幾個問題。
「孟師伯,劍修若要凝丹便要凝練劍丹,那這劍丹說來又是何物。為何我聽聞有的修士是修「己劍」,有的則是像我一般煉本名劍丸。」
孟伯陽盤坐於地,聞言後緩緩開口解釋道:「的確,外門中對此事說的含糊,我便將其中道理與你說來,也好讓你有個底。
劍修凝練劍丹,就像是其他修士以真炁凝丹一樣,只不過我等劍修用的是劍炁。而其中最大的區別則是,劍修凝劍丹需要以自己的劍意做基。
說到底,便是把術修們合道時才去領悟天人道韻提前了,也就是為什麼在煉神境中,劍修力壓其他修士一頭。」
李桐明了點頭:「不過終究是殊途同歸。」
「是也。」孟伯陽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你所問的問題了,劍修凝結的劍丹,自然是觀想一把符合自己的劍意的「己劍」,隨後將本命飛劍蘊養其中,使其與自己劍意相合。
本命飛劍的好處自不必說,但問題來了,可否凝固「己劍」的同時就將本命飛劍蘊養呢,答案是能,且效果更好。
這也不難理解,「己劍」到底是修士觀想的,總有難以完善之處,觀想的弱了影響今後道途,強了又難以徹底完善,所生劍炁難控。不如乾脆以本命劍作為觀想目標,將劍意附著其上即可。」
李桐疑惑道:「可若不是養劍童子,還有手段在凝「己劍」前養本命飛劍呢?」
孟伯陽點了點頭:「也有人天生有靈劍伴體的,或是魔教中的尋同命格之「肉劍鞘」替養。」
原來如此,李桐點了點頭:「看來同我一樣的修士也不少。」
「謬也。」孟伯陽冷言打斷。
李桐直起身子,不明了師伯之意。
「你丹田中的並非飛劍,煉出而乃是劍丸。劍丸者,劍絲聚合纏繞而成,純而利,雖無劍形,實乃劍之極鋒。」
孟伯陽這話說的拗口,但李桐還是聽明白了,所謂劍丸,是摒棄了劍的其他昂余,只留下鋒銳這個概念提煉而成的劍絲,將其聚集成丸,變成了變化隨心的斬敵之物。
「比起飛劍,劍丸要純粹的多了,也更難以凝為劍丹,太清中從未有人做到過,也就是九曜劍宗才有幾位這樣的驚才絕艷者。」
李桐看著孟伯陽眯眼仰頭,不消說,便能知曉其他的意思。
可惜不能相見!
李桐回到了自己洞府,不斷地思索九曜劍宗這個詞,李桐不是第一次聽說了,只要是劍修無不對其尊崇嚮往,連他這身修為也是源於其中的「養劍經」。
這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宗門,為何能讓劍修們頂禮膜拜,如此強大宗門又為何會覆滅。
李桐壓下心中懷疑,他也沒有餘力去探究這些,當務之急是先凝丹。
如此春去秋來,又過了三載。
對於凡人來說,三載歲月便能是翻天覆地之變,而對於修士來說,不過是昨日雲月,今日又現罷了。
李桐從入定中醒來,睜眼間雙目透出鴻蒙微光,若是有人在此刻與其對視,說不得會陷於那寂寥無形的虛無之中。
他眨了眨眼,將其中神光斂了去,恢復了正常的黑白二色,只是細看仍能察覺到他瞳中有冥冥道韻。
時至今日,他終於將「鴻蒙經」的內容吃透,至少凝丹之法他是徹底明了了。
既如此他也打算調整幾日,隨後將丹田中的劍胚徹底蘊養為劍丸。等到劍丸成了之後,再行凝丹之事。
不說便知,又要花不少歲月。
此時還是要求助於徐師,走出洞府往山頂而去,路上的童子皆是恭敬行禮,口稱師兄。李桐倒也不是倨傲性子,皆是一一回禮。
加之李桐本就生的俊俏,加之近來對經藏之悟,身上也是道韻縈繞,顯得形正神明起來。
「師兄看來起來又突破了。」一名煉丹童子看著李桐背影喃喃道。
另外一名跳脫童子開口道:「師兄修習真法不過三載而已,要我看這進境速度,道子也做得。」
說罷他輕嘆一聲:「據說李師兄當初也是一介童子,不知我有無踏入大道之時。」
這時身後傳來鶯鶯燕燕之聲,竟是幾名採藥的小坤道走來,為首女子看著那童子嘲笑道:
「李師兄當初可是從養劍童子脫穎而出,拿命拼出來的道途,你也敢?」
那跳脫童子也不惱怒,反口諷道:「道途眾多,各人自有緣法。倒是你,莫名上來替師兄說話,不會是動了情思吧?」
見那女道驟然瞠目,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一張俏臉漲的通紅。
這下連兩名煉藥童子都是圓睜雙眼,口中喃喃道。
「不會吧?」
女道羞憤難當,當即掐訣喚起一道木藤朝兩人纏去。
「你兩人給我閉嘴!」
兩名弟子自不會束手就擒,紛紛掐訣喚了巽風逃開。
李桐此刻已經走到了玄寶院的頂峰,看著下面的術法閃動,還以為是弟子們在鬥法切磋。
「如今的童子,真是活潑啊。」
隨著「鴻蒙經」中的內容向李桐展開,他也逐漸開始知曉到真正的玄功是何等難練,這東西便是落在了山野散修手中,他們也決計修習不了。
首先是行炁不等有絲毫錯漏,快一分慢一毫皆是不行,若是在納元境沒打好基礎之人,在這兒就被淘汰了。
其次需有悟性支持,否則見經文猶如水中月,看的真切,觸之不得。李桐也是靠著一位劍道名師相助解讀,這才能勉力理解下去。
到最後,修行中的心意也要正,若是心性不正者也決計修不成,也是為何仙門中要求明心見性,若是貪婪弒殺之輩,心湖漣漪不斷,也依舊是修不了真法。
還有就是道門五術,這東西若是不通,也這個仙你也難修。徐仙師抽出了許多時間,每日拿了成堆的經卷替李桐補足。
李桐拿著一本「太乙神數註解」不斷參悟著,不知不知覺便來到了孟伯陽府上。
將這次記的經文與孟伯陽對應解讀後,李桐乘著自己精神還好,便問上了幾個問題。
「孟師伯,劍修若要凝丹便要凝練劍丹,那這劍丹說來又是何物。為何我聽聞有的修士是修「己劍」,有的則是像我一般煉本名劍丸。」
孟伯陽盤坐於地,聞言後緩緩開口解釋道:「的確,外門中對此事說的含糊,我便將其中道理與你說來,也好讓你有個底。
劍修凝練劍丹,就像是其他修士以真炁凝丹一樣,只不過我等劍修用的是劍炁。而其中最大的區別則是,劍修凝劍丹需要以自己的劍意做基。
說到底,便是把術修們合道時才去領悟天人道韻提前了,也就是為什麼在煉神境中,劍修力壓其他修士一頭。」
李桐明了點頭:「不過終究是殊途同歸。」
「是也。」孟伯陽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你所問的問題了,劍修凝結的劍丹,自然是觀想一把符合自己的劍意的「己劍」,隨後將本命飛劍蘊養其中,使其與自己劍意相合。
本命飛劍的好處自不必說,但問題來了,可否凝固「己劍」的同時就將本命飛劍蘊養呢,答案是能,且效果更好。
這也不難理解,「己劍」到底是修士觀想的,總有難以完善之處,觀想的弱了影響今後道途,強了又難以徹底完善,所生劍炁難控。不如乾脆以本命劍作為觀想目標,將劍意附著其上即可。」
李桐疑惑道:「可若不是養劍童子,還有手段在凝「己劍」前養本命飛劍呢?」
孟伯陽點了點頭:「也有人天生有靈劍伴體的,或是魔教中的尋同命格之「肉劍鞘」替養。」
原來如此,李桐點了點頭:「看來同我一樣的修士也不少。」
「謬也。」孟伯陽冷言打斷。
李桐直起身子,不明了師伯之意。
「你丹田中的並非飛劍,煉出而乃是劍丸。劍丸者,劍絲聚合纏繞而成,純而利,雖無劍形,實乃劍之極鋒。」
孟伯陽這話說的拗口,但李桐還是聽明白了,所謂劍丸,是摒棄了劍的其他昂余,只留下鋒銳這個概念提煉而成的劍絲,將其聚集成丸,變成了變化隨心的斬敵之物。
「比起飛劍,劍丸要純粹的多了,也更難以凝為劍丹,太清中從未有人做到過,也就是九曜劍宗才有幾位這樣的驚才絕艷者。」
李桐看著孟伯陽眯眼仰頭,不消說,便能知曉其他的意思。
可惜不能相見!
李桐回到了自己洞府,不斷地思索九曜劍宗這個詞,李桐不是第一次聽說了,只要是劍修無不對其尊崇嚮往,連他這身修為也是源於其中的「養劍經」。
這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宗門,為何能讓劍修們頂禮膜拜,如此強大宗門又為何會覆滅。
李桐壓下心中懷疑,他也沒有餘力去探究這些,當務之急是先凝丹。
如此春去秋來,又過了三載。
對於凡人來說,三載歲月便能是翻天覆地之變,而對於修士來說,不過是昨日雲月,今日又現罷了。
李桐從入定中醒來,睜眼間雙目透出鴻蒙微光,若是有人在此刻與其對視,說不得會陷於那寂寥無形的虛無之中。
他眨了眨眼,將其中神光斂了去,恢復了正常的黑白二色,只是細看仍能察覺到他瞳中有冥冥道韻。
時至今日,他終於將「鴻蒙經」的內容吃透,至少凝丹之法他是徹底明了了。
既如此他也打算調整幾日,隨後將丹田中的劍胚徹底蘊養為劍丸。等到劍丸成了之後,再行凝丹之事。
不說便知,又要花不少歲月。
此時還是要求助於徐師,走出洞府往山頂而去,路上的童子皆是恭敬行禮,口稱師兄。李桐倒也不是倨傲性子,皆是一一回禮。
加之李桐本就生的俊俏,加之近來對經藏之悟,身上也是道韻縈繞,顯得形正神明起來。
「師兄看來起來又突破了。」一名煉丹童子看著李桐背影喃喃道。
另外一名跳脫童子開口道:「師兄修習真法不過三載而已,要我看這進境速度,道子也做得。」
說罷他輕嘆一聲:「據說李師兄當初也是一介童子,不知我有無踏入大道之時。」
這時身後傳來鶯鶯燕燕之聲,竟是幾名採藥的小坤道走來,為首女子看著那童子嘲笑道:
「李師兄當初可是從養劍童子脫穎而出,拿命拼出來的道途,你也敢?」
那跳脫童子也不惱怒,反口諷道:「道途眾多,各人自有緣法。倒是你,莫名上來替師兄說話,不會是動了情思吧?」
見那女道驟然瞠目,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一張俏臉漲的通紅。
這下連兩名煉藥童子都是圓睜雙眼,口中喃喃道。
「不會吧?」
女道羞憤難當,當即掐訣喚起一道木藤朝兩人纏去。
「你兩人給我閉嘴!」
兩名弟子自不會束手就擒,紛紛掐訣喚了巽風逃開。
李桐此刻已經走到了玄寶院的頂峰,看著下面的術法閃動,還以為是弟子們在鬥法切磋。
「如今的童子,真是活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