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鴻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夜修習醒來,正是天光漸明,昨夜似有小雨綿延,空氣中水元豐盛,若是玄陰術修定會在今日多吐納些時光。

  李桐掐指一算,時間也是差不多了,連忙起身捏了訣,招來一陣巽風踏了,向著戒律院趕去。

  趕到戒律院時,孔元也早就在門外候著了,看到了李桐後連忙迎了過來。

  「師弟你也來的忒慢了些,孟師已經等了有會兒了。」

  李桐連忙告了饒,跟著孔元往內里走去,不多時就到了一處寬敞的講道堂內,孟伯陽正背對著李桐兩人,觀賞著牆上一副字畫。

  今日的戒律院院長身著白色內襯,外披玄色道袍,李桐踏入堂中時他便轉過身來,一雙鳳目淡漠,眉心顰如刀斫,寥落的站在那兒,仿若凡人一般。

  李桐行了一稽首:「孟師伯,抱歉來遲了。」

  「不算遲,你畢竟還沒凝丹,無法御劍飛行。」孟伯陽擺了擺手,孔元便點頭離去了,待到自己徒弟走遠,孟伯陽才看向李桐:「來看看你要修煉的凝丹功法罷。」

  說罷他從掌中化出玉簡,向李桐解釋道。

  「將陰陽劍胚練做劍丹,便是我翻遍了劍閣所載,古往今來也不過有十數先例,除去些不可復現的,加之我對你的了解,我倒是找到了這門適合你的功法。

  此法名為「鴻蒙經」,連我都沒資格修行,是丹陽知曉此法後去找你太師父求來的。但即使玄瑾師祖,也不能將宗門秘傳擅自傳予自己一脈的弟子,想來為了能讓玄瑾師祖說服平鋒道祖和一眾道尊,你師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孟伯陽凝視著李桐:「跟你說這些,無非是要告訴你兩件事,其一,此法極其難修練,古往今來驚才絕艷者甚多,能成此功者甚少,你既不可懈怠墮懦,亦不可急功近利。

  其二,這功法並非只是凝丹功法,後續還能支撐到你提升修為到五氣朝元,所以起碼要耗費三載時光來準備凝丹,以此打好根基。」

  李桐低頭不語,如此繁複的功法,可見徐師對他的期盼。

  他所求的上乘妙道就在眼前,自己又有何懼哉?

  「還請孟師傳我真法。」

  孟伯陽道了句好,將玉簡按在李桐額上,以神識將其中的內容提取出來,灌注入李桐靈台。李桐雙目頓時陷入了一片灰朦之中,猶如未開混沌,整個人失力般倒下。

  孟伯陽拂袖揮出,李桐頓時被無形之力擺弄成盤膝狀,陷入了虛靜當中。

  也就在這時,虛空中泛起漣漪,一名清癯老道邁步從中邁出,其面帶金華,眼中星辰若現,自有陰陽二氣流轉其間,蘊生滅大道,一頭鶴髮以木枝隨手結髻。

  不是玄瑾子又是誰?

  孟伯陽恭謹拱手:「師祖。」

  「予他了?」

  「是。」

  「你自去吧。」玄瑾子道。

  孟伯陽頷首,掐了劍訣遁走,只留兩人在留在此處。

  玄瑾子看了看李桐,嘆了口氣:「老友,不願現身一見嗎?」

  沉寂蔓延,玄瑾子站於堂前,頗有和光同塵之感,將他的滄桑襯出,倒顯得這位道祖有些落拓。

  玄瑾子雖面色未變,眉眼卻透出一股悲意。

  「你約莫是真死了。」

  一聲太息。

  「罷了。」

  玄瑾子一指點在李桐眉心,只見鴻蒙道息從李桐四肢百骸中斂聚,在指尖落下處結成了一縷灰紋。

  玄瑾子收回手,看了眼李桐,隨後身後泛起波紋,驟然消失在虛空之中。

  在李桐的靈台中,他的意識在一片混沌未分的虛無之中,其中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

  而在這片鴻蒙之中,浮現著看不見盡頭的玄韻墨字。

  李桐竭力去認,可專注於那字上時,那字又變得混沌起來,極快的從李桐的神念中消逝。如此反覆數次,李桐這才明白了孟伯陽所說的極難是何種程度。

  以他「劍心澄明」與「無想劍通」兩道劍體的劍道悟性,竟也不能領悟這「鴻蒙經」嗎?

  這鴻蒙妙道到底是何等天資之人才能修煉的?

  自己不能修行此法,又如何同師父交代,想到此節,他不由得內心不寧起來。便是這片刻的道心動亂,那些字也泛起陣陣漣漪,眼看就要消散。


  李桐莫名更急,連他都未曾注意到自己失了方寸,心湖難以自靜。

  就在這時,周遭本要消隱的墨字也在這時被定住,隨後在某種力量向一處聚去,不消片刻,無數經文便聚作一丸黑白玄丹,其上兩炁混沌流轉,真意自在其中。

  李桐將手伸去,那丹還想再逃,卻始終是沒能逃脫他掌中。

  將丹持在手中,那些經文再次浮現在了李桐面前,儘管看起來晦澀難懂,但至少這次是能夠看清了,細細體悟之下,倒也能領會出些東西來。

  只是要完全將這經卷讀明識清,以至於可以開始凝丹,至少也得有個一載時光。

  想到此處,李桐也是嘆了口氣,欲速則不達,他勉強記下了儘量多的經文,直到靈台劇痛難忍,這才退出了自己的虛靜之中。

  他睜眼之時,面前是佇立等候的孟伯陽。

  「記下了多少?」

  李桐緩了口氣,將自己在虛靜中所看到的經文一一道出,孟伯陽聽過後,也開始為他逐句解明,並教如何他配合經文中的玄妙之意修煉。

  可經文不全時,又不能真的在經脈中運炁,李桐學的極慢,好在孟伯陽並無不耐,將其中細節訣竅反覆解析。

  如此這般,兩人竟不眠不休的論道了足足三日。

  而這也不過是「鴻蒙經」的冰山一角。

  孟伯陽所說三年,還是建立在李桐悟性超絕的條件下。

  「凡事過猶不及,暫且便到這裡吧,你好好恢復到氣完神足之態,再盡力記下經文告予我。」孟伯陽長吁了口氣,顯然解讀「鴻蒙經」對他來說負擔也不小。

  李桐以禮拜了,這才揉著發脹的太陽穴往外走去,自從入了仙門之後,他已經許久不曾這麼憊累過了。

  行道之路,此乃一難而已,還需勉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