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子原來很受歡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老六回去的很快,其中一半是嚇的。

  喝酒的時候講了沒啥關係,喝完之後,他往回走的時候有些後怕了。

  雖然李龍說的很清楚,時間對照的話,其實那位的犧牲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畢竟自己當時因為賭博挪用款子離職(被開除)了。

  但是真要查的話,就自己做的那一件事情,就說不清啊。

  他越想越怕,回到家裡已經是一身汗,直接把酒意全都嚇沒了。

  越想越慌,楊老六根本沒有什麼睡意,他思來想去,覺得李龍這個小伙子還是不保險。

  這年頭真要有個立功的機會,連大義滅親的都有,何況自己和他還不算什麼親,就是同村人而已。

  所以楊老六真不敢賭李龍會不會去告密——他選擇了離開。

  連夜把東西收拾好後,楊老六悄悄出門,邁著兩條在黃埔十分校里練出來的報喪腿,快速的往西而去。

  現在他有些後悔自己在老羅那裡得瑟說什麼自己是上校科員了。

  有個屁用啊,還成把柄了。

  他相信老羅,但和李龍打交道少,不相信李龍。

  等老羅知道楊老六不在家的時候,已經是兩天後了——五保戶本身就沒啥親人,楊老六父母雖然是本縣人,但過世好幾年了。楊老六在解放前結過婚,但因為賭博挪用公款,把妻子氣跑後就再沒結婚,也沒有兒女,一直獨身。

  後來因為他識字,且學歷不低,到了四小隊後當了識字教員,四小隊不少人掃盲都是他給掃掉的。

  後來就成了五保戶,在隊裡也只是和老羅等人熟悉。

  和李建國他們也能說上話,但不多。

  他給老羅說過,在來四小隊之前其實在縣二小也當過教員兼保管,在那裡也挪過公款買了一輛自行車,結果事發,他進去蹲了幾個月,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到四小隊來。

  這軌跡就比較清楚了——也是喝酒的時候和老羅說的。

  老羅當時也開玩笑,說幸虧北疆是和平解放,不然他還得和楊老六打一架。

  結果楊老六離開兩天才有人知道,老羅才聽說。

  五保戶的地都是隊裡承包給別人種,秋後給他們糧食和油,以及一些承包費。

  所以楊老六也不用種地。

  老羅一聽楊老六不知道哪裡去了,立刻就反應過來了。

  他心裡是埋怨楊老六不相信李龍,卻也擔心這老夥計在外面怎麼生活——據說他有兩個親戚在沙灣那邊,也不知道是不是跑那裡去了。

  且等等吧。

  李龍也是好久後才知道楊老六被嚇跑了,他覺得真不至於。

  不過那個年代過來的人,經歷的多,且又是二科那樣的類似「軍統」機關出來的人,疑心重一點是很正常的。

  楊老六再回來已經兩個月後的事情了。他雖然離開了,但一直沒忘記打聽這邊的消息,這邊一直風平浪靜,他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不過這種事情,他自然是寧可信其有的,不然一下子就死掉了。

  李龍回到大院子的時候已經是十一點多了,匆匆洗漱睡下,他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顧曉霞反倒沒那麼快睡著,她看著李龍睡著很熟,而且還有點小呼嚕,知道他是累壞了,頓時就有點心疼了。

  心疼卻又沒什麼辦法,顧曉霞的心情不太好起來。

  所以第二天起來的時候,臉圈略有點黑,而且情緒也不高。

  李龍起來的時候很快就發現了,他略一想就大概明白了,笑著安慰妻子:

  「再過半個星期,我這邊就忙完了,忙完這段,後面我就不出去了,在家裡好好休息,能一直休息到你生完孩子,過完滿月,怎麼樣?」

  「那還行。」既然李龍已經說出來了,顧曉霞就相信了,情緒也好很多。

  送顧曉霞去上班後,李龍先去自由市場。吉普車停在市場外面,他步行下車,走到了兩個相對著一南一北擺著木頭架子賣刀子的民族人。

  這些刀子擺放在書架一樣的木頭架子上,豎起來,一排帶鞘一排不帶鞘這樣擺著,想看哪個老闆就給拿下來哪個。

  這時候賣小刀的做生意的還很熱情,也不會拿個刀子威脅誰,你可以拿下來看,也可以要個鞘子比較一下,不買的話也可以,賣家也不強求。


  和二十年後不一樣,和四十年後差不多——四十年後,買刀子已經需要實名了。

  看到李龍過來,民族同志很熱情的問:

  「阿達西,要哪個?要哪種?」

  這裡基本上都是小刀,直刃或者彎刃的,單面開刃,匕首幾乎沒有。

  「開刃的沒有?我帶到山裡去,他們沒地方磨刀,當時就用。」

  「開了開了,」賣刀人拿下一把直刃短刀給李龍看:「看,削肉剝皮都沒問題,」他拿大拇指試試刀給李龍比畫:「這樣看……」

  然後又拿刀在木頭架子邊上切一塊布,很容易就切下來,然後展示那塊切下來的小布塊給李龍看:「看,這樣的可以吧?快的很!」

  「不錯不錯。」李龍指了指架子上那一排問道:

  「都是開刃的嗎?」

  「都開了都開了……你要幾把?」

  「多少錢一把?我要的多。」

  「五塊錢嘛。你要十把以上,四塊五。」

  「我要二十把呢?」李龍心想既然買的話,那就多買一些。孫家強和那個採藥的女人都喜歡,那說明大部分採藥人應該都會有買這個的打算,方便生活不說,至少有個防身的東西。

  「二十把?」那個民族兄弟嚇了一跳,隨即是驚喜:「二十把的話,四塊錢!不能再低了,再低就賠了!」

  「行,那拿吧。」李龍也不是很仔細的挑,這時候的東西質量基本上還是過關的,至於鋼多鋼少,他也看不出來,只有用才能知道。

  他試主要也是要試一下刀子和刀鞘合適不合適。

  這些刀子的把子是用銅、彩色塑料塊裝飾的,很漂亮,刀身十幾厘米長,雖然不大,但防身和生活使用是夠了。

  賣刀子的小伙子高興壞了。平時一天能賣掉十把刀子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今天竟然一單生意就賣掉二十把,他貼心的給李龍拿了一個布包裝這些短刀,李龍接過包的一句話更是讓他欣喜若狂,好久心情都沒平靜下來。

  「等我進山,如果這刀子用得好,後面還到你這裡來買!」

  買了刀子之後,李龍便又去了運輸隊。他得把晚上拉抬把子的事情敲定。

  馬春雷馬隊長在,對於經常來找他的李龍自然是非常歡迎,聽說晚上要用車,馬隊長滿口答應,價錢也沒變化。

  李龍要求他們把汽車在下班後開到清水河村,這邊自然也是沒意見,駕駛員都是熟了的,眼下又是夏天,方便得很。

  從運輸隊出來,李龍去百貨大樓補了貨,然後就開著往山里而去。

  這次他直接去的木屋,打算讓孫家強先感受一下屬於自己的短刀的喜悅。

  吉普車開到木屋的時候,孫家強剛和一個挖藥人完成了這一次的交易。他的臉上帶著笑——實在沒法不笑,這個挖藥人這回足足帶來十一公斤的貝母,這在他的交易史上是罕見的。

  說明山裡的貝母已經大量出現,當然也說明他的好運氣就要來了。

  看到李龍提著布袋下車,孫家強笑著和他打招呼:

  「龍哥,這回帶什麼東西過來了?」

  孫家強今年還是頭回叫龍哥,讓李龍也愣了一下,他笑著說:

  「你不是要刀子嗎?我把刀子帶過來了。」

  那個換藥材的人還沒走,他也想看看李龍這回帶什麼東西過來了。

  看到李龍說帶的刀子,這人也有些好奇。

  李龍走到孫家強跟前,從布兜里掏出一把短刀遞過去:

  「看看,行不行。」孫家強把刀子抽出來比劃了一下,正想說行的時候,李龍又掏出一把遞給他,「那把不行的話看看這把,樣式不太一樣,其實刀子都差不多……」

  接連換了三把,孫家強都喜歡的不行。

  「能不能給我一把?」旁邊的採藥人突然插了一句,「這些掛麵和這雙鞋子我先不要了。我換一把刀子……這刀子值多少?」

  「兩公斤貝母。」李龍說道。

  「行,差不多。」那個人立刻把換好的膠鞋和一些掛麵放下。

  李龍給他拿出四把刀子來挑,這人隨便挑了一把,抽出來看了看,又比劃了一下之後,開心的離開了。

  李龍和孫家強一起把吉普車裡的東西搬下來放進小房間後,孫家強便開始淘洗那些貝母。

  他選擇的那把短刀就放在邊上,時不時的拿出來比劃兩下,顯然是很興奮的。

  這讓李龍想起來四小隊的小孩子們。

  李強他們也是非常喜歡刀子的。不過家裡能用的刀子,或者說能讓小孩子摸到的刀子,除了削鉛筆的小刀外,就是那種黑色的夾把刀子,可以折迭把刀刃收起來的。

  誰要有一把眼下孫家強手裡的這種刀子,絕對是被大家羨慕的對象。

  在這個沒有錢買玩具、市面上也沒有那麼多玩具的年代,一把合用的小刀對於孩子就非常的重要。

  削泥版做槍,削木頭做彈弓,削樹枝子做弓箭等等都需要刀,甚至有的遊戲叫「戳心」,本身就是用刀子玩的。

  兩個孩子相對而坐,在一塊相對濕潤的地上劃一個豎著像眼睛的兩頭尖的圖案,就像兩個括號對在了一起。

  兩個尖角那裡用小弧線圈起來,作為兩個孩子的大本營,然後在這個圖案的中間橫切一刀,作為界限。

  兩個孩子石頭剪布猜先,先來的人拿著小刀就要在地上,那個括號里扎一刀,刀要不能倒,還要在自己的區域裡,這樣交互著往對方的大本營前進,誰先到誰贏。

  那時候如果能掏出這麼一把刀子,哪怕最後輸了,其實都是算是大贏家了。

  接下來的事實證明李龍的猜測是正確的。

  每個過來用貝母換物資的人,都會忍不住換一把刀子。

  兩公斤貝母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多,但一把刀子對於他們在野外生存真的就非常有必要,無論是生活,還是應對可能的危險,一把刀子和一根棍子都同樣重要。

  準備去小白楊溝吃中午飯的時候,李龍帶來的二十把小刀,除了給孫家強一把外,已經換出去了六把。

  換來的是十幾公斤的貝母——接下來的這六個採藥人也帶來了差不多近四十公斤的貝母。

  數量不少。

  李龍自然是很開心的。

  孫家強自然還是不去,等著李龍送回來。這幾十公斤的貝母夠他洗的。

  李龍每天過來吃飯,大家都習慣了,照例打了招呼,吃過之後,李龍給孫家強帶了飯,回去把那些洗乾淨的貝母拉上,就出山去了清水河村。

  這邊中午飯也吃過了,何玉清和孟海他們的中午飯是在編抬把子那地方吃的,家裡人送來的飯。

  李龍過來的時候看到麥場上有不少抬把子,他把吉普車開著拐過去,等到麥場的時候,何玉清他們已經看到了,和孟海兩個人一起過來。

  李龍從吉普車上下來的時候,孟海問道:

  「李龍同志,吃飯了沒有?」

  「吃過了,在山裡吃的。」

  何玉清有些埋怨的說:

  「咋不飯前來呢?飯前來,我們還能和你一起吃頓飯,你這吃過來,明顯是不把我們當自己人嘛。」

  「那不是,我在山裡也有事,那邊也有一幫子編抬把子的人呢。」李龍笑著解釋,「咱們過來就是干正事的,等忙完了再找你們吃飯喝酒杯比較好。」

  「行行行,這可說定了。」何玉清笑著扭頭指著那些抬把子說道:

  「那我讓他們把抬把子弄過來?」

  「行。」

  李龍掏出小本子和筆,把筆夾在耳朵上,等著那些一把抬把子弄上來。

  這回大家互相幫忙,先把一個人的抬把子都抬過來,然後抬下一個人的。

  檢查這些抬把子李龍也是輕車熟路,合格就過,不合格就放一邊。這些人也沒啥意見,因為李龍在檢查不合格的時候也會把不合格的原因說出來。

  李龍發現,這一次檢查驗收的抬把子,合格率又有所上升。顯然大家的熟練度上來了,合格率也就提高了。

  無論是對他還是對這些人都是好事。

  三四百個抬把子,檢查完後也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好在大家都已經熟練了,檢查完後還沒到下班時間。

  李龍便又和何玉清說了另外一件事情,找小伙子幫著卸車。

  「沒問題沒問題。」何玉清滿口答應,「這算啥?這不是應該的嘛。」


  「不是,主要還是有另外一件事情,」李龍得把事情說好,「這些抬把子卸到供銷社後,還得請大家去我家院子把那邊的幾百個馬子裝上汽車也卸到供銷社去,每個裝車的人,我出裝卸費……」

  「不用出不用出!」孟海一聽,直接擺手,「我帶人去,這事你就放心吧。還出什麼錢……就這抬把子的事我們已經非常感激了,那出點力氣不是應該的嗎?行了行了,我們知道了,你就不要再說了。」

  李龍其實覺得還是把事情說清,該給的錢還是要錢,但奈何這兩個人根本不再給他說話的機會。

  既然抬把子點驗完成,接下來大家也就相當於休息了,一個人放鬆的坐在麥場邊上,抽菸的抽菸,聊天的聊天。

  李龍則是把何玉清和孟海兩個叫到一邊,按慣例先把錢給他們。

  至於他們怎麼給其他人發錢,他不管。

  三輛汽車的出現打破了傍晚的寧靜,原本坐著休息的人立刻都站了起來。他們已經從何玉清和孟海手裡拿到了這一個星期辛苦的錢,一個個都很興奮。

  如果不是還要裝車,此時他們已經會開心的跑回到家裡,和家人炫耀報喜了。

  基本上每個人都能拿到一百多塊錢,這可真不少了。

  因此裝車也非常的迅速,何玉清和孟海還時不時的讓注意輕點兒,別把抬把子給搞壞了。

  裝完車,孟海和其中的六個人留下來,打算是跟車去往縣裡卸車,順帶完成李龍交待的任務。

  李龍是覺得自己明天再一拖拉機一拖拉機裝抬把子麻煩,也浪費時間。這邊有人,自己出點運費一晚上搞完,就很好啊。

  供銷社那邊說好了,汽車開過去卸的時候,大門很快就打開,不過除了看大門的再沒其他人。點驗的人和庫管也不在,畢竟都下班了,李龍也不好意思讓他們加班。明天一早過來清點入庫就行了。想來供銷社這邊明天也得把這些東西拉到州上去,不然大院子堆了這麼多東西,也麻煩。

  等把大院子裡的抬把子都卸完已經十二點了,楊大姐給大家做了麵條,孟海帶著小伙子們說說笑笑的洗手吃飯,一個個都覺得待遇不錯。

  李龍心想,這時候的人真是實誠肯出力啊。

  他本想讓孟海他們住下來的,不過孟海他們想著要回,李龍便連夜開著吉普車,把擠得滿滿的一車人送了回去。

  他能理解那種迫切想要回去的心情。

  不過等他回來的時候,已經一點多了。

  院子裡亮著燈,讓他感覺挺溫暖的。(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