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定導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文學部又待了一會兒,李衛東從江懷言接過領錢的條子,隨後又在梁曉聲的陪同下,來到到財務處領取稿費。

  財務處大姐的態度很友好,詢問事情緣由,收下條子,初核,覆核,點清錢款,裝進信封里,就笑著遞給李衛東。

  整個過程,.總共經歷了十幾分鐘時間,比後世如何證明,你爸是你爸的速度可快多了。

  68張大團結裝在信封里,厚厚的一沓,頗有點視覺衝擊力。

  跟著一起來的梁曉聲,不禁酸酸的看著李衛東,嘆道:「小李,我可真羨慕你啊,第一部劇本這麼快就通過了。

  也不知道,我啥時候能寫出一部作品來?」

  「梁哥,我也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而已,有什麼好羨慕的,只要你堅持寫下去,我相信你早晚也能出頭……」

  好傢夥,都快混成了知心姐姐了,怎麼這麼多人求安慰?

  李衛東笑著勸了一句,接著就岔開了話題:「對了,廠里準備讓誰執導這部電影,你有消息嗎?」

  「嗯,具體還沒定,不過,據傳聞王好為老師擔綱的可能性很大。」梁曉聲點點頭,小聲回道。

  王好為,北影廠青年女導演,40年生人,今年才剛過38歲,在北影廠老一輩堅持創作下,只能算一位青年導演。

  她在戲曲電影《楊乃武與小白菜》打過雜。也擔任過劇情電影《龍馬精神》的助理導演。

  74年時候,她就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海霞》。

  《瞧這一家子》這部喜劇電影,在上一世的時候,也是由她拍攝的。

  王好為不但工作能力超強,更是文藝戰線上,當之無愧的二代子弟。

  幼時的王好為,曾跟隨在白區從事地下工作的父母,輾轉成都、長安、長春等地讀書。

  她的父母和家人,都曾為了革命事業做出過貢獻。

  她的大姨張瑞芳,一直奮鬥在文藝事業第一線上,曾被評為新中國22大明星之一。

  她的小姨張昕女士,是北電錶演系第一代教師。小姨夫陳荒煤,更是在文化部擔任要職,陳副部長在業內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就這麼顯赫的身份,說王好為家世輝煌,熠熠生輝,想必不會有人敢提出質疑吧?

  所以,當聽到《瞧這一家子》還是由王好為執導,李衛東的臉上,瞬間多了絲如釋重負的笑容。

  ………

  事情果不其然,《瞧這一家子》的導演,還真就落在了王好為身上。

  對於能指導一部電影拍攝,王好為激動中又帶著絲絲忐忑,她心裡非常清楚,眼下,廠里好多知的名導演,都沒有拍攝任務。

  如果不是因為《瞧這一家子》是部喜劇電影,知名導演不肯降低逼格,拍攝任務哪能輪得到她。

  所以,她格外珍惜這個機會,勢必要將這部電影拍好,從而夯實腳下前進的路,奠定成為大導的根基。

  就在8月10號,這一天上午。

  接到通知的王好為,帶著她的御用攝影師+丈夫、李晨生,匆匆來到了北影廠文學部。

  夫妻家跟江懷言寒暄過後,王好為就坐下來,開始研讀劇本。

  當她把匆匆讀了一遍,正想再細細品讀第二遍的時候,門口傳來輕快地腳步聲。

  「踏踏踏……」

  不多時,接到通知的李衛東,就走進了文學部辦公室,並抬手笑著跟大家打起了招呼。

  「江主任好,您吃早飯了嗎?」

  「施老師,尤子走,您也不提前說一聲,我好送送他呀!」

  「嘿~梁老師,別低著頭忙了,小心得近視…」

  「小李,你來了,自己找地方作,我就不招呼你了!」

  「你小子,可真會說話。行,下次我家葛尤回來,記得來家裡吃飯……」

  「小李編劇,快別說了,江主任和王導演正等著你麼!」

  「……」

  就在李衛東跟大家寒暄之時,江懷言笑著站了起來,沖他招招手,指著王好為和李晨生引薦道:「來來來,小李,這是王好為、王導演,以及攝影師李晨生同志。

  王導演,晨生同志,這是《瞧這一家子》的編劇李衛東同志,你們三位相互認識一下……」


  「王導演,你們好你們好,您很高興能夠認識你們,以後還請您二位多多關照!」

  「李編劇,您也好,千萬別這麼說,咱們以後多多合作。」

  王好為笑著伸出手來,熱情地跟李衛東握了一下,態度很是謙卑和藹。

  李晨生沒有說話,只是含笑著點點頭,頗有點婦唱夫隨的格調。

  一套繁瑣、又不得不進行的寒暄過後,幾人這才按照主賓落座。

  然後,他們就談到了《瞧這一家子》拍攝的具體事宜。

  首先,他們對影片做了具體定位,確認這是一部標準的喜劇片。

  關於前幾年發生的事情,影片不做具體的展示,一切劇情都圍繞著毛紡廠、生活區、書店、公園展開。

  電影新增加的齊書記,王好為雖然也覺得多餘,可她也知道,這個人物必須存在,所以也沒有提出質疑。

  三人討論了半天,基本上達成了共識,最後,李衛東又提了一點意見,就是電影拍攝時,樣板戲表演痕跡不要太重。

  他之所以提這個要求。

  主要是這十幾年以來,因為不可描述的原因,很多電影,都深受到八部樣板戲的影響,唱念做打、台詞、形象同質化嚴重,根本就不接地氣。

  對於李衛東提出的要求,王好為非但不惱,還覺得他提的太對了。

  因此,倆人越談越投機,頗有重相見恨晚的感覺。

  時間在商討中,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天黑時,李衛東和王好為還沒有談完。

  二人越聊越有興趣,都恨不得來場秉燭夜談。

  ………

  《瞧這一家子》一過審,劇本很快就發表在《電影創作》上。

  隨著劇本這一發表,北影廠的某位電工,突然有種氣運被抽走的錯覺。

  抽走就抽走吧。

  放著好好的電工不當,非得跨界搞什麼文藝創作。

  最可氣的是,工資還照領不誤,這給電力事業造成多大的損失。

  李衛東都想好,另一個電工,他也不打算放過,等再過上幾年,把他的作品也都寫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