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朵金花
回了招待所。
李衛東便按照意見修改稿子,他可沒有在這白嫖混日子的打算,也不想浪費那個時間。
雖說電影廠的待遇好,而且改稿子期間還能領補助。
可少年又豈會被區區利益收買,加錢都不行。
有了具體的修改意見,李衛東改起稿子來毫無壓力。
畢竟,像這種事情,他上輩子經常做,真沒有什麼難度可言,更不會有心理障礙。
他知道,人沒有在強大起來之前,只能去適應環境,只有足夠強大了,才能成為破壞大環境的人。
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一眨眼就過去了一個小時。
揉了揉太陽穴,李衛東直起腰來,拿上飯盒就出門了。
由於北影廠劇組多,單身青年多,食堂提供三餐,這點跟很多工廠一樣。
當然硬要說起來,電影廠也屬於工廠,只不過產品不一樣。
來到了食堂,李衛東排隊打飯,要了一份木須肉、兩個饅頭、一碗湯,轉身就往空桌走去。
由於是中午,食堂里吃飯的人可不少,甚至還有幾個臉熟的。
像劉小慶、張金玲、李秀明都在,她們被稱作北影廠三朵金花。
不得不說,能在這個圈裡脫穎而出,樣貌果然耐打的很,遠不是後世一水錐子臉能比的。
不過,李衛東可沒有見到美女走不動道,他只是隨意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繼續做乾飯人。
他看人家,人家也在看他,眼裡還帶著好奇,都以為他是廠里新來的演員,畢竟小伙子長得有稜有角,陽光帥氣,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
這時,梁曉聲端著飯菜湊過來,熱情的打招呼:「小李編劇,您來吃飯啊?」
「對,梁老師,您也來了。」李衛東笑著點點頭。
二人的對話雖短,可還是被有心人聽見了,一聽李衛東是編劇,投向這邊的目光更多了。
畢竟,這個時代編劇的地位還是蠻高的,在劇組中和導演一樣,是唯二能享受單間待遇的人。
梁曉聲又說了幾句,同時放下手裡的飯盆,坐在李衛東對面吃飯。
相較於李衛東的伙食,梁曉聲的就要差了許多,倆窩頭、清燉豆角、一塊鹹菜。
看到這一幕,李衛東沒說什麼,更沒有把菜分過去。
他知道,梁曉聲這類人的內心很敏感,貿然行動,容易弄出尷尬來,到時候反而不好相處。
「劇本怎麼改,有頭緒了嗎?」吃著窩頭,梁曉聲扒拉了一口菜,隨口問道。
當然,真是隨口一問,他覺得李衛東連如何下筆都沒想好,肯定要過好久才能開始工作。
「嗯,改了十分之一,再有兩天吧,就能改完。」李衛東道。
「什麼?」
梁曉聲驚了。
他入廠快一年了,平時也接觸過不少其他作家,可這些人哪個不是死捱硬靠,不改個九九八十一一天,絕不會離開北影廠。
畢竟,改稿子管吃管住,而且每天還有兩塊錢的補助可拿,誰不想蹭優渥的待遇。
「你這也太快了吧?」
「沒事,我做事情不喜歡拖沓,再說了,過段時間我可能還有別的事情,沒時間耽誤。」
「這樣啊!」
看著梁曉聲若有所思的樣子,李衛東也沒過多的解釋,繼續做他的乾飯人。
二人正聊著,附近傳來腳步聲,李衛東下意識抬頭看去,原來是三朵金花走過來了。
「梁老師!」
少女奶奶不光談戀愛超猛,人也是個社牛。
她端著飯菜放在桌上,一邊含笑著跟梁曉聲打招呼,一邊好奇的看向了李衛東。
「小劉、小李、小張,你們怎麼過來了?」梁曉聲好奇又躲閃的看著三人,點頭含笑回應。
「聽你們在說什麼改劇本,我們有些好奇,便過來看看,梁老師有沒有適合我的角色?」劉小慶說的很坦然,眼裡跳躍著欲望。
顯然,她不想浪費任何機會,簡直把我想拍戲,我想提升知名度刻在臉上。
她這種做法,跟現下的社會風氣格格不入,並且還讓人覺得她功利心太重。
這不,跟她一起來的李秀明和張金玲,眼裡就帶著一抹譏諷。
「是在談劇本,不過劇本不是我寫的,是這位小李同志寫的。」
梁曉聲招架不住,轉頭就把李衛東給賣了。
「喲~這位同志不但長得好看,而且還是位小才子,老天真是不公平,好事咋都落你頭上了呢?」
似貶實褒,大姐姐可是把語言藝術玩明白了。
不過,她那大腦門、大濃眉、大眼睛,並不符合李衛東審美。
不喜歡歸不喜歡,可是對於這位能在74歲還談戀愛猛人,他必須保持一定的敬意。
「你好,小才子,我叫劉小慶,很高興認識你。」
她主動伸出手,李衛東放下筷子,跟她握了握:「你也好,我看過《同志,感謝你》,你在片中飾演的楊潔,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嘻嘻~你可真會說話!」
劉小慶聞言頓時眉開眼笑,接著又引薦了李秀明和張金玲二女。
「你好,李衛東!」
「你也好,李編劇,我叫李秀明。」
「我是張金玲,李編劇,很高興認識你!」
「三位請坐!」
好看的人在哪都是焦點,更何況這麼多人扎堆在一起。
幾人湊在一起,滿桌子帥哥靚女,自然引起了別人的注目。
只是這種目光里,卻帶著審視、探究、防備、警惕,跟馬路胡同里的小腳偵緝隊一樣一樣的。
沒辦法。
男女、尤其是青年男女在一起,天然就擁有話題度,更何況在電影廠這種單位里。
搞藝術的都這樣,感性重又極度敏感,經常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來,貴圈真亂,可不是網際網路時代才有的。
只是信息閉塞、不發達,又沒有狗仔隊探秘、解惑,這才讓很多事情沉於水下。
甚至有些大師在民國時期走來,家裡面三妻四妾不說,而且風流性子依舊不改當年。
是,他們是離婚了,家裡只保留了一位夫人,可私底下如何過日子,誰也不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會說。
為撒謝棟和候大師這麼像,肯定有原因是不是,總不能無端生有吧?
李衛東便按照意見修改稿子,他可沒有在這白嫖混日子的打算,也不想浪費那個時間。
雖說電影廠的待遇好,而且改稿子期間還能領補助。
可少年又豈會被區區利益收買,加錢都不行。
有了具體的修改意見,李衛東改起稿子來毫無壓力。
畢竟,像這種事情,他上輩子經常做,真沒有什麼難度可言,更不會有心理障礙。
他知道,人沒有在強大起來之前,只能去適應環境,只有足夠強大了,才能成為破壞大環境的人。
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一眨眼就過去了一個小時。
揉了揉太陽穴,李衛東直起腰來,拿上飯盒就出門了。
由於北影廠劇組多,單身青年多,食堂提供三餐,這點跟很多工廠一樣。
當然硬要說起來,電影廠也屬於工廠,只不過產品不一樣。
來到了食堂,李衛東排隊打飯,要了一份木須肉、兩個饅頭、一碗湯,轉身就往空桌走去。
由於是中午,食堂里吃飯的人可不少,甚至還有幾個臉熟的。
像劉小慶、張金玲、李秀明都在,她們被稱作北影廠三朵金花。
不得不說,能在這個圈裡脫穎而出,樣貌果然耐打的很,遠不是後世一水錐子臉能比的。
不過,李衛東可沒有見到美女走不動道,他只是隨意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繼續做乾飯人。
他看人家,人家也在看他,眼裡還帶著好奇,都以為他是廠里新來的演員,畢竟小伙子長得有稜有角,陽光帥氣,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
這時,梁曉聲端著飯菜湊過來,熱情的打招呼:「小李編劇,您來吃飯啊?」
「對,梁老師,您也來了。」李衛東笑著點點頭。
二人的對話雖短,可還是被有心人聽見了,一聽李衛東是編劇,投向這邊的目光更多了。
畢竟,這個時代編劇的地位還是蠻高的,在劇組中和導演一樣,是唯二能享受單間待遇的人。
梁曉聲又說了幾句,同時放下手裡的飯盆,坐在李衛東對面吃飯。
相較於李衛東的伙食,梁曉聲的就要差了許多,倆窩頭、清燉豆角、一塊鹹菜。
看到這一幕,李衛東沒說什麼,更沒有把菜分過去。
他知道,梁曉聲這類人的內心很敏感,貿然行動,容易弄出尷尬來,到時候反而不好相處。
「劇本怎麼改,有頭緒了嗎?」吃著窩頭,梁曉聲扒拉了一口菜,隨口問道。
當然,真是隨口一問,他覺得李衛東連如何下筆都沒想好,肯定要過好久才能開始工作。
「嗯,改了十分之一,再有兩天吧,就能改完。」李衛東道。
「什麼?」
梁曉聲驚了。
他入廠快一年了,平時也接觸過不少其他作家,可這些人哪個不是死捱硬靠,不改個九九八十一一天,絕不會離開北影廠。
畢竟,改稿子管吃管住,而且每天還有兩塊錢的補助可拿,誰不想蹭優渥的待遇。
「你這也太快了吧?」
「沒事,我做事情不喜歡拖沓,再說了,過段時間我可能還有別的事情,沒時間耽誤。」
「這樣啊!」
看著梁曉聲若有所思的樣子,李衛東也沒過多的解釋,繼續做他的乾飯人。
二人正聊著,附近傳來腳步聲,李衛東下意識抬頭看去,原來是三朵金花走過來了。
「梁老師!」
少女奶奶不光談戀愛超猛,人也是個社牛。
她端著飯菜放在桌上,一邊含笑著跟梁曉聲打招呼,一邊好奇的看向了李衛東。
「小劉、小李、小張,你們怎麼過來了?」梁曉聲好奇又躲閃的看著三人,點頭含笑回應。
「聽你們在說什麼改劇本,我們有些好奇,便過來看看,梁老師有沒有適合我的角色?」劉小慶說的很坦然,眼裡跳躍著欲望。
顯然,她不想浪費任何機會,簡直把我想拍戲,我想提升知名度刻在臉上。
她這種做法,跟現下的社會風氣格格不入,並且還讓人覺得她功利心太重。
這不,跟她一起來的李秀明和張金玲,眼裡就帶著一抹譏諷。
「是在談劇本,不過劇本不是我寫的,是這位小李同志寫的。」
梁曉聲招架不住,轉頭就把李衛東給賣了。
「喲~這位同志不但長得好看,而且還是位小才子,老天真是不公平,好事咋都落你頭上了呢?」
似貶實褒,大姐姐可是把語言藝術玩明白了。
不過,她那大腦門、大濃眉、大眼睛,並不符合李衛東審美。
不喜歡歸不喜歡,可是對於這位能在74歲還談戀愛猛人,他必須保持一定的敬意。
「你好,小才子,我叫劉小慶,很高興認識你。」
她主動伸出手,李衛東放下筷子,跟她握了握:「你也好,我看過《同志,感謝你》,你在片中飾演的楊潔,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嘻嘻~你可真會說話!」
劉小慶聞言頓時眉開眼笑,接著又引薦了李秀明和張金玲二女。
「你好,李衛東!」
「你也好,李編劇,我叫李秀明。」
「我是張金玲,李編劇,很高興認識你!」
「三位請坐!」
好看的人在哪都是焦點,更何況這麼多人扎堆在一起。
幾人湊在一起,滿桌子帥哥靚女,自然引起了別人的注目。
只是這種目光里,卻帶著審視、探究、防備、警惕,跟馬路胡同里的小腳偵緝隊一樣一樣的。
沒辦法。
男女、尤其是青年男女在一起,天然就擁有話題度,更何況在電影廠這種單位里。
搞藝術的都這樣,感性重又極度敏感,經常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來,貴圈真亂,可不是網際網路時代才有的。
只是信息閉塞、不發達,又沒有狗仔隊探秘、解惑,這才讓很多事情沉於水下。
甚至有些大師在民國時期走來,家裡面三妻四妾不說,而且風流性子依舊不改當年。
是,他們是離婚了,家裡只保留了一位夫人,可私底下如何過日子,誰也不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會說。
為撒謝棟和候大師這麼像,肯定有原因是不是,總不能無端生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