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越來越有意(求月票,求收藏)
「欸~今非昔比了。」
不等張翠香開口,李滿福就滿臉得意的笑了起來:「老三既然能夠給北影廠寫劇本,我們劇院自然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哪怕老三進來後,一時不能轉正,可只要他能夠進來了,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實在不行,我就打報告退休,讓老三來接我的班。」
「不對勁兒,很不對勁兒,這是在演我嗎?」
李衛東暗自嘀咕道,眼神也悄悄觀察著老李頭。
「啊~不行不行!」
反而是張翠香徹底繃不住了,堅決不同意這個方案。
因為她早就盤算好了,李滿福那個崗位將來是留給李衛斌的,而自己街道工廠的崗位也要給李雪琴留著。
可她的話才一出口,李滿福就瞪起了眼睛,撇著嘴問:「老三不頂我的崗,難道讓他頂你的?」
「不是,老三如果接你的班,咱們家少一大塊收入,這一大家子人,到時候怎麼活呀?」
張翠香腦筋轉的飛快,一瞬間就找到了藉口。
說完之後,她還衝李衛東歉意的笑了笑:「老三,你別怪我心狠,可咱家就指著你爸那份工資過日子。
你弟弟妹妹還小,上學、穿衣、吃飯都得花錢,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滋兒~!」
李衛東非但沒有接話,反而端起扎啤來悶了一口,接著又夾了筷子豆腐塞進嘴裡,有滋有味的吃了起來。
看他這樣,張翠香也知道不出點真東西,沒法解決這件事情。
她默念了幾句,閨女對不起,不是媽媽心狠,而是你三哥不是人,要怪你就怪他吧。
接著,她咬牙說道:「老三,要不然這樣吧,我打報告退休,你來編織廠接我的班?」
「不用了!」
李衛東放下酒杯,淡淡的拒絕了張翠香的提議。
他還不至於那麼沒品,為了回城有工作,就去搶屬於妹妹的機會。
更可況,這種所謂的鐵飯碗,以後一改革就不吃香了。
哪怕真考不上大學,他也不害怕,反正馬上政策就有新變化,大不了就去當個先富起來的人。
只不過這條路不把握,畢竟風聲忽左忽右,誰知道吃到的是螃蟹啊,還是帶毒的水母。
所以,為了避免掉坑裡,他仍然把文藝戰線當做第一目標。
反正腦子裡有東西,只要筆耕不綴,劇本、小說,都是通往羅馬的金光大道。
聽到李衛東拒絕,張翠香非但沒有開心,而且神情越發緊張。
她怕李衛東死盯著老李的崗位,就要接這個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正式單位和集體工廠,傻子都知道哪個好。
就在她躊躇不決,不知該怎麼改變眼前的局面時。
李衛東突然笑道:「爸,關於我工作的事情,您就不要操心了,我覺得即使我考不上大學,也可以想其他辦法。
而且您是知道的,我在寫作這方面還算有些造詣,我覺得這或許是一條出路。」
「老三,你真這麼想?」
李滿福放下酒杯,怔怔地看著李衛東,眼裡帶著複雜的情緒。
媳婦是別人家的好,孩子還是自己的親。
自從上次的事情發生後,老李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想彌補虧欠,所以才破天荒的想到退休,讓李衛東來接班。
可李衛東明顯志不在此,這不僅讓他欣慰的同時,又有些為李衛東的將來擔心。
接著,他嘆道:「老三,你要知道,寫作這種事情既不能當飯吃,更何況還沒有稿費可拿,你可得想好了。」
也不怪他這麼說,自從大風颳來的的時候,稿費就徹底停了,作家文章發表後,也只能領到一張卡片。
作者可以拿著這種卡片,去書店領一本書(以教員著作為主)。如果在《解放軍文藝報》上發表文章,他們還會贈送一個筆記本。
就比如說,那位寫出《白鹿原》的陳忠實先生。
他那時候已發表過不少東西,稿費卻一分錢也沒見過,只是收到過幾次卡片,拿著卡片可以到指定書店去領幾本。
不過,就在78年這一年,一群搞文藝的人,覺得天晴了,雨停了,他們又行了,所以鬧了一鬧,因此稿酬制度就得到了恢復。
國家出台了一份標準:著作稿每千字2—7元,翻譯稿每千字1—5元。
電影廠的劇本不算在內,這個要更貴一些。
「稿費今年恢復了,我之前專門看過報紙,上面還有特意提了一句,這只是暫行規定,估計以後還能漲呢!」
李衛東說的很自信。可老李聽罷,卻潑起了冷水:「既然是暫行規定,你怎麼知道不會取消?」
「爸,你能不能盼我點好?」李衛東被嗆的煩悶異常,眼神都帶著一絲幽怨。
他當然知道稿費會漲,而且未來有一個姓王的還靠著寫作發了大財,成為國內有名的作家。
雖說這個傢伙還沒出頭,還在艦隊衛生學校學護士。
至於有沒有拿著汽水瓶當車費,讓認真做事的女售票員,完全無法接受這個海軍護士開的這個玩笑。
從而導致他被關了禁閉,這就不得而知了。
「行吧,既然你自己想好了,那就按你的意思辦,要是真不行,到時候我也到年齡了,正好你來接我的班。」
老李話畢,又橫了張翠香一眼。
眼見事情成了定局,張翠香也知道無力更改,只能臉色難看的默認了這件事情。
只不過,她也越來越煩李衛東,覺得他哪哪都討厭。
李衛東雖然不打算接受這份工作,可他卻沒吱聲,因為能讓討厭自己的人難受,他就覺得很舒服。
時間在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李家的晚餐也結束了。
李衛東拿上換洗衣服和毛巾、肥皂、大紅色洗臉盆,轉身走出了院裡,去街口澡堂子裡洗洗澡。
畢竟,他舟車勞頓一天多,身上都快餿了。不好好洗一洗,別說別人了,他自己都聞不下去。
至於天氣熱,為何不在院裡沖涼?
人多眼雜,人來人往,洗不乾淨不說,還容易把自己關進號子裡。
他可不想事業還沒有起飛,就落一身污點。
走出大院,李衛東不疾不徐在胡同里穿行,朝著胡同口澡堂子走去。
不等張翠香開口,李滿福就滿臉得意的笑了起來:「老三既然能夠給北影廠寫劇本,我們劇院自然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哪怕老三進來後,一時不能轉正,可只要他能夠進來了,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實在不行,我就打報告退休,讓老三來接我的班。」
「不對勁兒,很不對勁兒,這是在演我嗎?」
李衛東暗自嘀咕道,眼神也悄悄觀察著老李頭。
「啊~不行不行!」
反而是張翠香徹底繃不住了,堅決不同意這個方案。
因為她早就盤算好了,李滿福那個崗位將來是留給李衛斌的,而自己街道工廠的崗位也要給李雪琴留著。
可她的話才一出口,李滿福就瞪起了眼睛,撇著嘴問:「老三不頂我的崗,難道讓他頂你的?」
「不是,老三如果接你的班,咱們家少一大塊收入,這一大家子人,到時候怎麼活呀?」
張翠香腦筋轉的飛快,一瞬間就找到了藉口。
說完之後,她還衝李衛東歉意的笑了笑:「老三,你別怪我心狠,可咱家就指著你爸那份工資過日子。
你弟弟妹妹還小,上學、穿衣、吃飯都得花錢,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滋兒~!」
李衛東非但沒有接話,反而端起扎啤來悶了一口,接著又夾了筷子豆腐塞進嘴裡,有滋有味的吃了起來。
看他這樣,張翠香也知道不出點真東西,沒法解決這件事情。
她默念了幾句,閨女對不起,不是媽媽心狠,而是你三哥不是人,要怪你就怪他吧。
接著,她咬牙說道:「老三,要不然這樣吧,我打報告退休,你來編織廠接我的班?」
「不用了!」
李衛東放下酒杯,淡淡的拒絕了張翠香的提議。
他還不至於那麼沒品,為了回城有工作,就去搶屬於妹妹的機會。
更可況,這種所謂的鐵飯碗,以後一改革就不吃香了。
哪怕真考不上大學,他也不害怕,反正馬上政策就有新變化,大不了就去當個先富起來的人。
只不過這條路不把握,畢竟風聲忽左忽右,誰知道吃到的是螃蟹啊,還是帶毒的水母。
所以,為了避免掉坑裡,他仍然把文藝戰線當做第一目標。
反正腦子裡有東西,只要筆耕不綴,劇本、小說,都是通往羅馬的金光大道。
聽到李衛東拒絕,張翠香非但沒有開心,而且神情越發緊張。
她怕李衛東死盯著老李的崗位,就要接這個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正式單位和集體工廠,傻子都知道哪個好。
就在她躊躇不決,不知該怎麼改變眼前的局面時。
李衛東突然笑道:「爸,關於我工作的事情,您就不要操心了,我覺得即使我考不上大學,也可以想其他辦法。
而且您是知道的,我在寫作這方面還算有些造詣,我覺得這或許是一條出路。」
「老三,你真這麼想?」
李滿福放下酒杯,怔怔地看著李衛東,眼裡帶著複雜的情緒。
媳婦是別人家的好,孩子還是自己的親。
自從上次的事情發生後,老李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想彌補虧欠,所以才破天荒的想到退休,讓李衛東來接班。
可李衛東明顯志不在此,這不僅讓他欣慰的同時,又有些為李衛東的將來擔心。
接著,他嘆道:「老三,你要知道,寫作這種事情既不能當飯吃,更何況還沒有稿費可拿,你可得想好了。」
也不怪他這麼說,自從大風颳來的的時候,稿費就徹底停了,作家文章發表後,也只能領到一張卡片。
作者可以拿著這種卡片,去書店領一本書(以教員著作為主)。如果在《解放軍文藝報》上發表文章,他們還會贈送一個筆記本。
就比如說,那位寫出《白鹿原》的陳忠實先生。
他那時候已發表過不少東西,稿費卻一分錢也沒見過,只是收到過幾次卡片,拿著卡片可以到指定書店去領幾本。
不過,就在78年這一年,一群搞文藝的人,覺得天晴了,雨停了,他們又行了,所以鬧了一鬧,因此稿酬制度就得到了恢復。
國家出台了一份標準:著作稿每千字2—7元,翻譯稿每千字1—5元。
電影廠的劇本不算在內,這個要更貴一些。
「稿費今年恢復了,我之前專門看過報紙,上面還有特意提了一句,這只是暫行規定,估計以後還能漲呢!」
李衛東說的很自信。可老李聽罷,卻潑起了冷水:「既然是暫行規定,你怎麼知道不會取消?」
「爸,你能不能盼我點好?」李衛東被嗆的煩悶異常,眼神都帶著一絲幽怨。
他當然知道稿費會漲,而且未來有一個姓王的還靠著寫作發了大財,成為國內有名的作家。
雖說這個傢伙還沒出頭,還在艦隊衛生學校學護士。
至於有沒有拿著汽水瓶當車費,讓認真做事的女售票員,完全無法接受這個海軍護士開的這個玩笑。
從而導致他被關了禁閉,這就不得而知了。
「行吧,既然你自己想好了,那就按你的意思辦,要是真不行,到時候我也到年齡了,正好你來接我的班。」
老李話畢,又橫了張翠香一眼。
眼見事情成了定局,張翠香也知道無力更改,只能臉色難看的默認了這件事情。
只不過,她也越來越煩李衛東,覺得他哪哪都討厭。
李衛東雖然不打算接受這份工作,可他卻沒吱聲,因為能讓討厭自己的人難受,他就覺得很舒服。
時間在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李家的晚餐也結束了。
李衛東拿上換洗衣服和毛巾、肥皂、大紅色洗臉盆,轉身走出了院裡,去街口澡堂子裡洗洗澡。
畢竟,他舟車勞頓一天多,身上都快餿了。不好好洗一洗,別說別人了,他自己都聞不下去。
至於天氣熱,為何不在院裡沖涼?
人多眼雜,人來人往,洗不乾淨不說,還容易把自己關進號子裡。
他可不想事業還沒有起飛,就落一身污點。
走出大院,李衛東不疾不徐在胡同里穿行,朝著胡同口澡堂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