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意外之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ins>

  「客氣了」。

  汪文悅給陳平江的感官不錯,起碼沒有如同老王似的,當年被個縣裡一把手懟臉輸出。

  官或許是好官,但強勢的態度會嚇跑企業家。

  陳平江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企業家。

  市長和首富誰更牛逼,這是個「關公戰秦瓊」的話題,不好簡單的比較。

  但就對社會發展貢獻來看,陳平江自問是勝過的,這不僅僅是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還在於不可替代性。

  兩人寒暄了一陣後,被陳平江引著去了隔壁的大會議室。

  期間,許多不認識的人趕了過來,但讓汪文悅意外的是沒見到任何一個之前見過的九州汽車高管。

  難道……涼了?

  「汪市,我就這麼稱呼您吧。」剛落座後,陳平江表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頓時戰績了聊天的主動權,「銅城是我老家,我雖然這些年工作忙一直沒怎麼回去過,但對家鄉的建設發展始終掛念在心頭,前些年落成的客服中心就是最好的證明。」

  汪文悅立馬接上話,「是的,是的。客服中心提供了相當多的就位問題,而且我也去視察過。」

  「嗯,我就直說了。如果是和長三角之外的一些城市相比,銅城不管是區位優勢還是物流優勢都是明顯的,產業鏈問題也好解決,人口和市場雖然有點小問題,但都好解決。但如果競爭對手是滬上、東江乃至合市這些地方的時候,銅城不管在哪個方面都處於極大的劣勢。」

  陳平江一開口似乎就判了死刑。

  急的下面招商局局長連忙道:「陳董,我們的優勢不那麼明顯,但卻可以在政策面給與更多的寬鬆優惠條件。您說的這些大城市則未必能做到。他們前腳敢開這樣的條件,後腳本土的明星企業就會鬧起來。我們銅城不一樣,只要九州汽車能落戶,我們銅城一定從上到下積極配合,拿出比其他兄弟城市更高的合作誠意。」

  對於「插話」這個小插曲,陳平江並沒有在意,汪文悅雖然面露慍怒,但也是給陳平江看的,實則沒有阻攔招商局長的話。

  等到對方說完後,陳平江才笑著肯定:「銅城的誠意我是相信的,也感受到了。但不得不說句抱歉。」

  這話一出,坐在長桌對面的家鄉幹部們一齊變色。

  雖然早就知道銅城不占優勢,但判決通知書下來前總歸有一線生機,現在卻是判了死刑。

  「不過……」陳平江話音一轉,頓時又拉高了他們的期望。「也不能讓你們白跑一趟嘛!」

  短短几秒鐘對這幫人來說,堪比從地獄到天堂轉了一圈。

  雖然九州汽車超級工廠不能落地,但如果有其他的項目彌補,也算不虛此行。

  「九州汽車雖然去不了,但是橘子科技會過去投資建造一個工廠,承諾項目的總投資不會少於50億。」

  這已經是陳平江考量許久後能做出的最大讓步和妥協了。

  此番算是給銅城種下了種子,如果能抓住機遇的話,將土壤培養好,未必到時候就栽不下梧桐樹。

  「嗯?」對面一群人頓時懵逼。

  本以為會是汽車上下游的配套工廠,結果轉了個彎,變成了手機廠?

  陳平江這時候介紹道:「這是我們橘子科技的林總,待會會由他和你們對接。」

  王文悅連忙雙手抱拳:「感謝,感謝陳董信任。」

  果真是意外之喜。

  鑑於橘子手機、pad以及穿戴設備銷量的不斷提升,僅僅一個東江工廠早已經滿足不了產能,之前不少業務交給了東江的英華達代工。

  現在趁此機會,正好多弄兩個工廠。

  相較於汽車工廠選址的嚴格性,手機工廠的選址就靈活多了。

  汽車製造涉及成千上萬的零部件,通常需要與一級供應商(Tier 1)形成緊密的產業集群。因此,汽車工廠傾向於選址在已有成熟汽車產業鏈的區域。

  手機零部件體積小、價值高(如晶片、攝像頭),可通過空運或高效物流網絡解決,對地域集中度要求較低。銅城本身靠近機場和物流樞紐,供應鏈壓力不大。

  </ins>

  再一個手機組裝依賴流水線普工,對技能要求較低,四線城市勞動力成本低且充足,具備吸引力。反觀汽車工廠,需要的是較高技能的技術人員。


  畢竟印度越南不都一大堆手機工廠麼。

  送走銅城一行人後,陳平江也算是鬆了口氣,此番算是皆大歡喜了。

  老家來人就是這樣,不好意思拒絕,又真的不能同意。

  這件事情陳平江也是一直思考到昨天晚上才決定下來,期間參考了不少林斌的意見。

  按照林斌的說法就是,完全可行,參考富士康就知道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大量的普工。

  …………

  汪文悅帶著招商團隊以及橘子科技的考察團回到銅城後,第一時間趕回市委匯報工作。

  聽聞消息後,丁愷也愣住了。

  沒討來汽車工廠,反而來了個手機工廠。

  「不錯,要給你老汪慶功。只此一項就完成了今年招商任務的20%,隨後帶來的產業鏈才是無窮的價值。」

  這才是銅城真正需要的產業。

  表面上橘子智能工廠落戶後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和稅收財政收入,但上下游企業入駐帶來的產業鏈延伸與集群效應才是最恐怖的。

  手機工廠落地後,周邊會吸引屏幕、電池、外殼等零部件供應商設廠吧?

  倉儲、貨運、包裝材料、設備維護等服務業連帶著發展了吧?

  餐飲、住宿、零售也因為工人消費需求一起增加。

  工人工資提升更是能拉動家庭消費能力,刺激本地零售、房地產、教育等行業發展!

  其他技術溢出與產業升級、城市品牌效應等方面的好處不要太多。

  要麼這些大城市為什麼總是想拉動類似工廠落戶。

  因為它帶來的集群效應要遠遠超過其他品類。

  「不敢當不敢當,主要還是陳董抬愛,骨子裡沒有忘記家鄉,否則落戶到哪不行呢?我也建議這件事情一定要當做市里本年度首等大事來抓。這次橘子科技的CEO林總也一起來了,他在路上就表示主要的問題還是勞動力夠不夠,咱們市人口畢竟少的很。」

  丁愷點點頭:「這的確是個問題,回頭我聯繫職業學院單獨開個會,另外也可以向周邊城市招工。」

  他話音一轉,道:「你走的這幾天我狠狠給下面人批評了一頓。人家陳董家裡的老房子因為常年沒人住都破敗了,社區的人很不像話,主觀能動性是個大問題,看到跟沒看到似的,這種工作態度要不得。」

  汪文悅也覺得這是個問題。

  關係不維護著,總是臨時抱佛腳,只怕下次就求不來了。(本章完)

  </ins>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