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穩坐釣魚台
以前陳平江不懂賈老闆為何會翻車,現在算是明白了。
就樂視那點利潤,如果不是靠股價撐著,已經倒閉八百回了。哪裡還有錢讓賈老闆又是做手機、做汽車,到處玩併購的。
新聞視頻里,按照易到和樂視的官方說法,「這一聯姻主要是為了共同布局汽車共享與社會化運營領域」。
而賈老闆是這樣表述的:「樂視已在技術、業務、資源、營銷、資本方面全面開放汽車生態,對易到的戰略投資,將補足這一生態閉環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實際上,從資本概念來看,樂視也造了一個新的大汽車概念,直接在移動出行領域成為與uber、高德三國殺態勢,估計樂視的股價又將攀升一大截,屆時這拋出去的幾億美金立馬就回來了。
「嘖嘖,7億美金併購70%的股分,好大的手筆。至於裡面提到的什麼生態圈和網際網路+都是噱頭,本質不過是為了提高股價。賈老闆沒有阿里的命,卻想做下一個阿里。」
高德京城總部,大家齊聚一堂商討樂視併購易到用車可能會給出行行業帶來的新變化新格局。
「既然他賈老闆這麼想入局,幹嘛不直接買Uber呢?一個想買一個想賣,不是剛剛好嗎?」
陳平江笑著搖頭:「這才是他聰明的地方啊。在很多人看來,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牌影響力,Uber都勝過易到,但偏偏樂視偏偏選擇了易到而捨棄了Uber。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我估計還是他覺得Uber股東太多,不好掌控吧。何況Uber中國估值70-80億元,他那點錢也不夠控股。」
說著陳平江話音一轉:「但如果說,借著易到用車的殼子合併掉Uber中國,無疑又是一次蛇吞象的經典案例。畢竟如果去買Uber,價格可能談不攏,但如果是合併的話,想像力就大了許多,Uber股東們也大多會同意。」
為什麼這麼說呢?
uber中國現在這個死樣子,要價高了,賈老闆買不起也肯定不會買。要價低了,股東盤算一下虧太多也不願意。
既然這樣,如果將易到用車和Uber中國合併,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案。
至少在大眾視線來看,現如今的樂視還是明星企業,是信得過的。合併後的新企業和uber斬斷聯繫,少了許多羈絆,更加能夠輕裝上陣。賈老闆也不需要再另外付錢,換股就行。
合併後的新集團,市場份額接近10%,再努努力做到20%就有上市的希望。
屆時,股東們還能賺一筆。
合併,然後謀求上市是具有想像空間的。
只是可惜,帳不是這麼算的。
做為過年人,陳平江已經看穿了。
併購易到用車後,賈老闆那本就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更加糜爛不堪。
也是一切下坡路的開始。
程維道:「行業第二和行業第四合併,對我們根本造不成什麼影響。對手不太行,我們也太強,即便我們現在停下腳步讓他們追,他們都未必能夠追得上。」
陳平江沒有埋怨程維的驕傲,而是肯定的點點頭。
畢竟滴滴當初被下架了18個月,面對各路對手的瘋狂圍攻,最後光明頂也沒有失守,僅僅喪失10個點的市占率,對手就再難以存進。
程維自然是底氣說這個話的,何況現在滴滴的背後還站著高德。
大勢已成,何況在技術層面都不是一個維度的。
在過去兩年,高德與數千家租賃公司、上百家司機服務公司、以及幾十家金融保險公司合作,這些合作夥伴覆蓋了租車、保險、能源、維保、司機培訓領域,建立了一套服務上百萬司機的網約車生態。
這套生態專門服務於司機的每個方面,從註冊、租車、履約到安全監管,高德對非私家車司機擁有非常高的掌控力,對業務的分類也相對齊全,從2C到2B都做到了閉環管理。
相比之下,其他平台都不具備高德完整的司機服務,用戶可能會因為一時的價格選擇其他平台,但在高德的生態中,司機想要脫離平台的轉換成本遠高於用戶。
在算法上,高德旗下產品更是恐怖。
每一輛車,每一次行駛路線都是高德的傳感器,為高德的算法提供了數據支持。結合高德地圖後,海量的數據這不就來了?
運用數據去賦能業務,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業務成本,打造一套完整的出行解決方案,才是網約車行業深度競爭的根本。
這一點,陳平江敢說全球沒有第二家能做到。
護城河挖的很深,導致除非高德自己內部死亡,否則絕對不會被對手趕上的地步。
無形資產、轉換成本、網絡效應、成本優勢這四點,高德是手拿把掐。
當對手明明知道你的秘密,卻沒辦法進行模仿的時候,你就擁有了這種結構性競爭優勢,那才是一家企業真正無法被取代的護城河。
………………
劇情的推進果然不出陳平江所料,僅僅在半個月後,易到用車和Uber中國就火速達成一致。
雙方通過複雜的股權置換,易到用車和Uber中國合併。
uber全球徹底斬斷了和中國市場的聯繫,將資源送到賈老闆懷裡。
合併之後的具體持股份額,外界並不清楚。但賈老闆的確笑到了最後,踢走了柳真,出任集團董事長。
從哪來到哪去。
短短兩三年時間,Uber來了也走了,最終一切歸於平靜。
屬於uber的故事結束。
賈老闆在出行大戰的最尾聲入局,火中取栗,連下兩城。
陳平江對此毫不擔心。
易到用車的潛力也就止步於此了。
賈老闆收購它,純粹是為了股價服務,為了樂視生態圈服務,並非要真正的想經營好。
花錢玩補貼大戰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合併前或者合併後兩家仍舊很窮,根本打不過高德。
最終網約車戰場的硝煙落下,如同團購賽道一樣,格局已定,各大勢力被限制死。
大家要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維持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爭態勢。
還是上次吃飯的老地方,程維和柳真再次見面。
這一次柳真渾身上下少了些許的戾氣,逐漸變得平和。
「你後面不再去滬上了吧?」
「當然不會再去,那裡是我的傷心地,京城才是我的家,現在我告別了傷心地,回家療傷。」
柳真最終還是成了背鍋俠,將Uber敗走中國的黑鍋結結實實的扣在腦袋上。
最近網絡上此起彼伏的出現對其的評價,大多都是批評。
一將功成萬骨枯,商戰也很殘酷。
ofo的小戴,失敗了就都是他的錯,假如ofo成功了,那他就是天之驕子。
歷史歷來如此。(本章完)
就樂視那點利潤,如果不是靠股價撐著,已經倒閉八百回了。哪裡還有錢讓賈老闆又是做手機、做汽車,到處玩併購的。
新聞視頻里,按照易到和樂視的官方說法,「這一聯姻主要是為了共同布局汽車共享與社會化運營領域」。
而賈老闆是這樣表述的:「樂視已在技術、業務、資源、營銷、資本方面全面開放汽車生態,對易到的戰略投資,將補足這一生態閉環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實際上,從資本概念來看,樂視也造了一個新的大汽車概念,直接在移動出行領域成為與uber、高德三國殺態勢,估計樂視的股價又將攀升一大截,屆時這拋出去的幾億美金立馬就回來了。
「嘖嘖,7億美金併購70%的股分,好大的手筆。至於裡面提到的什麼生態圈和網際網路+都是噱頭,本質不過是為了提高股價。賈老闆沒有阿里的命,卻想做下一個阿里。」
高德京城總部,大家齊聚一堂商討樂視併購易到用車可能會給出行行業帶來的新變化新格局。
「既然他賈老闆這麼想入局,幹嘛不直接買Uber呢?一個想買一個想賣,不是剛剛好嗎?」
陳平江笑著搖頭:「這才是他聰明的地方啊。在很多人看來,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牌影響力,Uber都勝過易到,但偏偏樂視偏偏選擇了易到而捨棄了Uber。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我估計還是他覺得Uber股東太多,不好掌控吧。何況Uber中國估值70-80億元,他那點錢也不夠控股。」
說著陳平江話音一轉:「但如果說,借著易到用車的殼子合併掉Uber中國,無疑又是一次蛇吞象的經典案例。畢竟如果去買Uber,價格可能談不攏,但如果是合併的話,想像力就大了許多,Uber股東們也大多會同意。」
為什麼這麼說呢?
uber中國現在這個死樣子,要價高了,賈老闆買不起也肯定不會買。要價低了,股東盤算一下虧太多也不願意。
既然這樣,如果將易到用車和Uber中國合併,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案。
至少在大眾視線來看,現如今的樂視還是明星企業,是信得過的。合併後的新企業和uber斬斷聯繫,少了許多羈絆,更加能夠輕裝上陣。賈老闆也不需要再另外付錢,換股就行。
合併後的新集團,市場份額接近10%,再努努力做到20%就有上市的希望。
屆時,股東們還能賺一筆。
合併,然後謀求上市是具有想像空間的。
只是可惜,帳不是這麼算的。
做為過年人,陳平江已經看穿了。
併購易到用車後,賈老闆那本就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更加糜爛不堪。
也是一切下坡路的開始。
程維道:「行業第二和行業第四合併,對我們根本造不成什麼影響。對手不太行,我們也太強,即便我們現在停下腳步讓他們追,他們都未必能夠追得上。」
陳平江沒有埋怨程維的驕傲,而是肯定的點點頭。
畢竟滴滴當初被下架了18個月,面對各路對手的瘋狂圍攻,最後光明頂也沒有失守,僅僅喪失10個點的市占率,對手就再難以存進。
程維自然是底氣說這個話的,何況現在滴滴的背後還站著高德。
大勢已成,何況在技術層面都不是一個維度的。
在過去兩年,高德與數千家租賃公司、上百家司機服務公司、以及幾十家金融保險公司合作,這些合作夥伴覆蓋了租車、保險、能源、維保、司機培訓領域,建立了一套服務上百萬司機的網約車生態。
這套生態專門服務於司機的每個方面,從註冊、租車、履約到安全監管,高德對非私家車司機擁有非常高的掌控力,對業務的分類也相對齊全,從2C到2B都做到了閉環管理。
相比之下,其他平台都不具備高德完整的司機服務,用戶可能會因為一時的價格選擇其他平台,但在高德的生態中,司機想要脫離平台的轉換成本遠高於用戶。
在算法上,高德旗下產品更是恐怖。
每一輛車,每一次行駛路線都是高德的傳感器,為高德的算法提供了數據支持。結合高德地圖後,海量的數據這不就來了?
運用數據去賦能業務,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業務成本,打造一套完整的出行解決方案,才是網約車行業深度競爭的根本。
這一點,陳平江敢說全球沒有第二家能做到。
護城河挖的很深,導致除非高德自己內部死亡,否則絕對不會被對手趕上的地步。
無形資產、轉換成本、網絡效應、成本優勢這四點,高德是手拿把掐。
當對手明明知道你的秘密,卻沒辦法進行模仿的時候,你就擁有了這種結構性競爭優勢,那才是一家企業真正無法被取代的護城河。
………………
劇情的推進果然不出陳平江所料,僅僅在半個月後,易到用車和Uber中國就火速達成一致。
雙方通過複雜的股權置換,易到用車和Uber中國合併。
uber全球徹底斬斷了和中國市場的聯繫,將資源送到賈老闆懷裡。
合併之後的具體持股份額,外界並不清楚。但賈老闆的確笑到了最後,踢走了柳真,出任集團董事長。
從哪來到哪去。
短短兩三年時間,Uber來了也走了,最終一切歸於平靜。
屬於uber的故事結束。
賈老闆在出行大戰的最尾聲入局,火中取栗,連下兩城。
陳平江對此毫不擔心。
易到用車的潛力也就止步於此了。
賈老闆收購它,純粹是為了股價服務,為了樂視生態圈服務,並非要真正的想經營好。
花錢玩補貼大戰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合併前或者合併後兩家仍舊很窮,根本打不過高德。
最終網約車戰場的硝煙落下,如同團購賽道一樣,格局已定,各大勢力被限制死。
大家要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維持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爭態勢。
還是上次吃飯的老地方,程維和柳真再次見面。
這一次柳真渾身上下少了些許的戾氣,逐漸變得平和。
「你後面不再去滬上了吧?」
「當然不會再去,那裡是我的傷心地,京城才是我的家,現在我告別了傷心地,回家療傷。」
柳真最終還是成了背鍋俠,將Uber敗走中國的黑鍋結結實實的扣在腦袋上。
最近網絡上此起彼伏的出現對其的評價,大多都是批評。
一將功成萬骨枯,商戰也很殘酷。
ofo的小戴,失敗了就都是他的錯,假如ofo成功了,那他就是天之驕子。
歷史歷來如此。(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