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在這山頂之上,二人一獸在此等了三天,顧惜之終於回來了,月夕見到顧惜之卻沒看到蕭紅衣一起回來,直接就上前詢問,甚至給自己都想好了蕭紅衣沒一起回來的理由,可惜啊,顧惜之不是一個會騙人的人,便如實與她說了。
那日他追上去之時本就沒見到那老道士的身影,一路追了一天都不曾見到,於是直接停下來,藉助劍上那老道的血,雖然已經幹了,但是這畢竟與老道士同根同源,催動血尋大法找尋老道士的蹤跡,誰知道還是失敗了,老道士像是消失在世間一般,了無蹤跡,顧惜之心之有愧,便四處尋找了兩日,依舊沒有半點線索,只好先回來與月夕言明。
月夕聽完根本無心再去追究顧惜之,只是一個人默默的轉身癱坐在地上,不再言語也不哭泣。
「哎,小子,還不快去看看,不會是傻了吧?」窮奇見到月夕的情況,連忙招呼南樛木上前查看,自己也是連忙跑上去。
「我沒事,只是我師姐,」話沒說完,月夕就抱著南樛木大哭起來,根本不像是個十七八歲的女子,倒像個幾歲的娃娃,南樛木一時間竟不知所措,遲鈍半瞬,才將雙手護在月夕背上,這時候哪還記得什麼少女幽香啊懷抱美人的,只是一個勁的安慰,一個勁的讓她放寬心,但是哭聲依舊不止。
窮奇詢問顧惜之那個老道士的情況,叫了兩遍,本來無精打采的顧惜之這才有了回應,卻沒聽清窮奇的問題,窮奇只好再說一遍,當然,這可不是窮奇脾氣好,實在是自己太弱了,只因三人一獸受他牽連,人家這才低聲下氣,別給惹毛了抬手間可就將二人一獸鎮壓了,主要是他還是一隻窮奇,世間修煉者有多少,可能就有多少想要抓他作為坐騎,他可不冒這個險。
顧惜之聽到窮奇所問之事,便將那老道士的根底全盤托出。
老道士原本也是玉丘山的道門傳人,玉丘山也算是道門中的一處聖地,早年間,道門一位前輩落腳玉丘山,便在那裡建了道觀獨自修行,時間一久,上山的香客也很多了,不少人看道士每天除了打坐悟道,也會在庭院中練習一些簡單的招式,不少人就有了拜師之心,道士倒也不在意,願意來的他都傾囊相授,其中不少人得到了修煉的機會,久而久之,道士的名聲大噪,鼎盛之時,玉丘山的香火不低於道家祖庭龍虎山。
就在近百年前,玉丘山出了一位天驕人物,那時候修煉界人才蕭條,二十歲能上二境便已經了不得,然而那位居然在二十歲之前就上了三境,力壓一眾新老輩天才,但是他卻沒有成長起來便夭折,具體內情不得而知,後來玉丘山的第一人便落在另一名弟子梁青安身上,梁青安修煉天賦自然是比不得前一位,所以在與天下宗門的年輕弟子角逐中早早退場,他還沒回到玉丘山,就被玉丘山逐出師門,原因竟是他為了玉丘山第一的位置,加害了玉丘山的天才弟子,消息一經曝出,玉丘山青年弟子便開始對他進行追殺。
但是他確實也不是普通之輩,玉丘山小輩傾巢而出,還是讓他逃了,後來梁青安不知去哪得到一種所謂的雙修之法,四處加害良家女子,玉丘山老輩也曾出手,但是他不知道用的什麼手段,能從玉丘山老輩手下逃脫出去,如今已經快有百年光景,他也修至七境,人間能穩壓他一頭的已經不多了,顧惜之也是先前偷襲得手,才能無傷擊敗他,否則,顧惜之也沒有把握能將他擊敗。
話說三天之前梁青安挾持了蕭紅衣御劍逃離,本是向西而行,才越過山頭,便直接調轉方向,繞過顧惜之直接向東而去,在相對安全之後,梁青安便停下,以困龍指力將蕭紅衣的修為困住,自己則開始施展秘法,在二人身上施加一層防護罩,用以隔絕追蹤,此法確實神奇,直接躲過了顧惜之的血尋大法,就這樣,梁青安挾持著蕭紅衣經過幾日飛行一直到達大陸東部虞國邊境,這裡有一座山名為箕尾,梁青安便在此山停了下來。
山中有一處茅屋,不過一居室,遠離人群,梁青安和蕭紅衣直接進了小院,院中草已長盛,怎麼也得有幾個月沒人打理了,梁青安推了推蕭紅衣後背,狠厲的說了一個走字,蕭紅衣此時修為盡無,只得順著他的意思去做。
梁青安推開房門,裡面的陳設很是簡單,一張竹桌放在廳中,桌上除了那一層薄薄的灰之外,其他什麼都沒有,一截木頭做的凳子已經磨得光滑,儘管此時上面蒙了一層灰,也掩飾不住歲月的痕跡,屋內的鍋碗隨意丟在那裡,碗裡早已長出了黑黑長長的黴菌。
「丫頭,洗碗做飯去。」梁青安對蕭紅衣吩咐著,自己拍了拍凳子上的灰,一屁股坐了下去,蕭紅衣不敢違逆梁青安,只得照做。
幾人在山上時已經聽到顧惜之陳述著梁青安之前的罪行,蕭紅衣一路上內心都是極其害怕的,也想好了對策,若是梁青安想凌辱自己,那便咬舌自盡好了。然而一路行來,梁青安雖有幾次眼中火熱,但最後他還是沒動手,儘管不知道原因,蕭紅衣還是暗自慶幸,此後只希望能找到機會逃跑就行了,至於反抗,想都不敢想。
月夕半個月來精神萎靡,南樛木擔心她出事,只好帶著她一起走,一路上二人也是南樛木精心改造,丑公公帶著丑姑娘一路西行,衣衫破爛,一輛驢車,丑公公肩上還趴著一隻小貓咪,這一對組合就算是山賊見了,也懶得搭理,一路上見到萬和堂的人到處尋找三人一獸的蹤跡,都被躲過。
二人一獸走了十幾天,才到南樛木的家鄉響水鎮,一條小河從鎮上穿過,從西向東而流,河岸邊是兩片麥田,此時正是收穫的季節,多數已經割完,還有一部分金黃的矗立著,這不屬於這個季節的顏色,在青草綠葉間獨樹一幟,風吹過時甚至能聞到些許焚燒麥稈子的味道,或許這也是人間煙火的一部分,月夕看著眼前的平靜安逸,終究是沒消除對蕭紅衣的擔憂,無暇欣賞這股人間氣息。
南樛木的家便在河岸邊上,大路只到鎮子,這一段二人一獸只能步行。
月夕魂不守舍,南樛木縱有歸心如箭,也不得不陪著月夕緩步前行,至於窮奇,來到這裡直接跳下南樛木的肩頭,在小河裡找著螃蟹,時不時還伸爪子抓魚,只可惜他沒捨得用出他的恐怖修為,幾次都抓了一個空,南樛木也沒少取笑他,但是他卻鄭重其事的說這樣才有意思。
等二人一獸來到那間茅草屋時,眼前的光景讓南樛木說不出話來。
屋頂的茅草不知道多久沒有人打理過,甚至腐爛已經開始長出了青苔,茅草下的土牆開裂,門窗早已不見,只有那空蕩蕩的土牆還勉強立著,南樛木顧不得月夕,徑直跑進了茅屋大哭起來,他在宗門所學的堅強,聽得師兄師父們談及的男兒有淚不輕彈,彼時覺得人生本該如此,可是真遇到的時候,誰又真能如那方外之人,不理人間俗世?
「木子,是你回來了?」屋外一個路過的中年婦女問道。南樛木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對著那中年婦女鞠了一躬,在他的記憶里,已經叫不出這人是誰了,只好隨口叫了一聲大嬸。
來人是邱三嬸,在確定南樛木之後,便介紹起自己,南樛木很禮貌的重新改了稱呼。還不等南樛木問及,她便向南樛木說起了他父母的事,就在五年前,這一帶發生過一場大病,有錢的去抓藥吃了幾個月,慢慢恢復了,沒錢的只能硬挺,他父母也感染了此病,挺了半個月,便相繼去世,邱三叔也離去,說到此處時,邱三嬸也忍不住落了淚。而她自己,不知道為何,竟是唯一不受此病感染的人,在她想來,也許是周圍鄰居缺少一個收屍的,老天才留下她吧,實則是她小時候感染過類似的疾病,後來治癒了,因禍得福,身體內有了這一疾病的抵抗性,讓她躲過一劫,確實也如她所說,留她給鄉親們收屍了。
「走,我帶你去你父母墳前祭拜祭拜吧。」說罷邱三嬸便轉身向院外走去,南樛木二人快速跟上,實則是邱三嬸轉過身又擦了一次眼淚,是為這個小時候自己抱過的孩子痛失父母而流,也為自己痛失丈夫而流。窮奇識趣的不言語,也不跳上肩頭了,只是在三人身後跟著。
響水鎮西邊的山上,立著十幾個土包,不少是以前就埋在這裡,其中有三個,看上去比其他稍微新一點的,這便是南樛木的父母以及邱三叔。
那一場災難,若是家中再無人來料理後事的,官家也懶得打理,為了防止傳染過盛,直接都丟進了萬人坑,那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洞穴,垂直地面向下延伸,沒人知道裡面的具體情況,許多人還沒死的,都被提前丟了下去,那時候都沒人敢從那邊上過。
南樛木跪在父母墳前無聲的哭泣,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在地上都濕了一片,雙膝跪在被淚水浸濕的泥土裡,他自己毫無察覺,自顧的捧起土,灑向雙親的墳頭,那時候五六歲,早已不記得很多事,但是離家之前母親看著南樛木,笑著對他說:「木木,跟著師父好好學仙人的本事,不要總想著回家。」然而話剛說完,母親立馬轉過頭便泣不成聲,南樛木看著轉過頭的母親,大叫了一聲「娘」,母親聞言也顧不得滿臉的淚水,直接轉過頭呼喚南樛木,但是最終還是忍住了沒上前,臉上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說是笑,不過是咧了咧嘴,眼神漂浮不敢看向南樛木,而後磕磕巴巴說了一句:「木木,好好吃飯,找時間叫師父帶你回來啊。」話到最後已經聽不清。但是南樛木卻是把這一幕記得那麼清,十幾年了,無數次從夢中驚醒,都是母親離別的言語。
南樛木往墳頭撒了十幾捧泥土,口中不斷重複著的「孩兒不孝」,十幾年來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相見的父母,而今來時卻是陰陽相隔,如何能讓他不痛哭。
月夕本也在傷心之時,見此情景,更是想起自己的父母來,不由得也跪在墳前,為南樛木的父母捧起土來,雖不似南樛木那般,卻也是兩行熱淚輕輕滑落。
邱三嬸眼看南樛木痛哭不止,連忙上前攙扶安慰。
二人與邱三嬸回到家,南樛木便躺在床上沉沉睡去,夢中又與那經久未見,甚至忘了長相的父母相見,此次卻是那麼清晰,連父母的一顰一笑都清清楚楚的看到,最後他們還是告訴了南樛木,讓他好好生活,不要總想著過去。
南樛木醒來已經夜深,淚水將稻殼枕頭浸濕了大半,他不敢再有聲響,害怕又將月夕吵醒。其實月夕也一直不曾睡著,她本就一直關注著南樛木的情況,感覺到他雖在沉睡,卻是呼吸急促,倒是在南樛木醒來時,她放下了心,自己連忙假寐,以免被他發現。
那日他追上去之時本就沒見到那老道士的身影,一路追了一天都不曾見到,於是直接停下來,藉助劍上那老道的血,雖然已經幹了,但是這畢竟與老道士同根同源,催動血尋大法找尋老道士的蹤跡,誰知道還是失敗了,老道士像是消失在世間一般,了無蹤跡,顧惜之心之有愧,便四處尋找了兩日,依舊沒有半點線索,只好先回來與月夕言明。
月夕聽完根本無心再去追究顧惜之,只是一個人默默的轉身癱坐在地上,不再言語也不哭泣。
「哎,小子,還不快去看看,不會是傻了吧?」窮奇見到月夕的情況,連忙招呼南樛木上前查看,自己也是連忙跑上去。
「我沒事,只是我師姐,」話沒說完,月夕就抱著南樛木大哭起來,根本不像是個十七八歲的女子,倒像個幾歲的娃娃,南樛木一時間竟不知所措,遲鈍半瞬,才將雙手護在月夕背上,這時候哪還記得什麼少女幽香啊懷抱美人的,只是一個勁的安慰,一個勁的讓她放寬心,但是哭聲依舊不止。
窮奇詢問顧惜之那個老道士的情況,叫了兩遍,本來無精打采的顧惜之這才有了回應,卻沒聽清窮奇的問題,窮奇只好再說一遍,當然,這可不是窮奇脾氣好,實在是自己太弱了,只因三人一獸受他牽連,人家這才低聲下氣,別給惹毛了抬手間可就將二人一獸鎮壓了,主要是他還是一隻窮奇,世間修煉者有多少,可能就有多少想要抓他作為坐騎,他可不冒這個險。
顧惜之聽到窮奇所問之事,便將那老道士的根底全盤托出。
老道士原本也是玉丘山的道門傳人,玉丘山也算是道門中的一處聖地,早年間,道門一位前輩落腳玉丘山,便在那裡建了道觀獨自修行,時間一久,上山的香客也很多了,不少人看道士每天除了打坐悟道,也會在庭院中練習一些簡單的招式,不少人就有了拜師之心,道士倒也不在意,願意來的他都傾囊相授,其中不少人得到了修煉的機會,久而久之,道士的名聲大噪,鼎盛之時,玉丘山的香火不低於道家祖庭龍虎山。
就在近百年前,玉丘山出了一位天驕人物,那時候修煉界人才蕭條,二十歲能上二境便已經了不得,然而那位居然在二十歲之前就上了三境,力壓一眾新老輩天才,但是他卻沒有成長起來便夭折,具體內情不得而知,後來玉丘山的第一人便落在另一名弟子梁青安身上,梁青安修煉天賦自然是比不得前一位,所以在與天下宗門的年輕弟子角逐中早早退場,他還沒回到玉丘山,就被玉丘山逐出師門,原因竟是他為了玉丘山第一的位置,加害了玉丘山的天才弟子,消息一經曝出,玉丘山青年弟子便開始對他進行追殺。
但是他確實也不是普通之輩,玉丘山小輩傾巢而出,還是讓他逃了,後來梁青安不知去哪得到一種所謂的雙修之法,四處加害良家女子,玉丘山老輩也曾出手,但是他不知道用的什麼手段,能從玉丘山老輩手下逃脫出去,如今已經快有百年光景,他也修至七境,人間能穩壓他一頭的已經不多了,顧惜之也是先前偷襲得手,才能無傷擊敗他,否則,顧惜之也沒有把握能將他擊敗。
話說三天之前梁青安挾持了蕭紅衣御劍逃離,本是向西而行,才越過山頭,便直接調轉方向,繞過顧惜之直接向東而去,在相對安全之後,梁青安便停下,以困龍指力將蕭紅衣的修為困住,自己則開始施展秘法,在二人身上施加一層防護罩,用以隔絕追蹤,此法確實神奇,直接躲過了顧惜之的血尋大法,就這樣,梁青安挾持著蕭紅衣經過幾日飛行一直到達大陸東部虞國邊境,這裡有一座山名為箕尾,梁青安便在此山停了下來。
山中有一處茅屋,不過一居室,遠離人群,梁青安和蕭紅衣直接進了小院,院中草已長盛,怎麼也得有幾個月沒人打理了,梁青安推了推蕭紅衣後背,狠厲的說了一個走字,蕭紅衣此時修為盡無,只得順著他的意思去做。
梁青安推開房門,裡面的陳設很是簡單,一張竹桌放在廳中,桌上除了那一層薄薄的灰之外,其他什麼都沒有,一截木頭做的凳子已經磨得光滑,儘管此時上面蒙了一層灰,也掩飾不住歲月的痕跡,屋內的鍋碗隨意丟在那裡,碗裡早已長出了黑黑長長的黴菌。
「丫頭,洗碗做飯去。」梁青安對蕭紅衣吩咐著,自己拍了拍凳子上的灰,一屁股坐了下去,蕭紅衣不敢違逆梁青安,只得照做。
幾人在山上時已經聽到顧惜之陳述著梁青安之前的罪行,蕭紅衣一路上內心都是極其害怕的,也想好了對策,若是梁青安想凌辱自己,那便咬舌自盡好了。然而一路行來,梁青安雖有幾次眼中火熱,但最後他還是沒動手,儘管不知道原因,蕭紅衣還是暗自慶幸,此後只希望能找到機會逃跑就行了,至於反抗,想都不敢想。
月夕半個月來精神萎靡,南樛木擔心她出事,只好帶著她一起走,一路上二人也是南樛木精心改造,丑公公帶著丑姑娘一路西行,衣衫破爛,一輛驢車,丑公公肩上還趴著一隻小貓咪,這一對組合就算是山賊見了,也懶得搭理,一路上見到萬和堂的人到處尋找三人一獸的蹤跡,都被躲過。
二人一獸走了十幾天,才到南樛木的家鄉響水鎮,一條小河從鎮上穿過,從西向東而流,河岸邊是兩片麥田,此時正是收穫的季節,多數已經割完,還有一部分金黃的矗立著,這不屬於這個季節的顏色,在青草綠葉間獨樹一幟,風吹過時甚至能聞到些許焚燒麥稈子的味道,或許這也是人間煙火的一部分,月夕看著眼前的平靜安逸,終究是沒消除對蕭紅衣的擔憂,無暇欣賞這股人間氣息。
南樛木的家便在河岸邊上,大路只到鎮子,這一段二人一獸只能步行。
月夕魂不守舍,南樛木縱有歸心如箭,也不得不陪著月夕緩步前行,至於窮奇,來到這裡直接跳下南樛木的肩頭,在小河裡找著螃蟹,時不時還伸爪子抓魚,只可惜他沒捨得用出他的恐怖修為,幾次都抓了一個空,南樛木也沒少取笑他,但是他卻鄭重其事的說這樣才有意思。
等二人一獸來到那間茅草屋時,眼前的光景讓南樛木說不出話來。
屋頂的茅草不知道多久沒有人打理過,甚至腐爛已經開始長出了青苔,茅草下的土牆開裂,門窗早已不見,只有那空蕩蕩的土牆還勉強立著,南樛木顧不得月夕,徑直跑進了茅屋大哭起來,他在宗門所學的堅強,聽得師兄師父們談及的男兒有淚不輕彈,彼時覺得人生本該如此,可是真遇到的時候,誰又真能如那方外之人,不理人間俗世?
「木子,是你回來了?」屋外一個路過的中年婦女問道。南樛木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對著那中年婦女鞠了一躬,在他的記憶里,已經叫不出這人是誰了,只好隨口叫了一聲大嬸。
來人是邱三嬸,在確定南樛木之後,便介紹起自己,南樛木很禮貌的重新改了稱呼。還不等南樛木問及,她便向南樛木說起了他父母的事,就在五年前,這一帶發生過一場大病,有錢的去抓藥吃了幾個月,慢慢恢復了,沒錢的只能硬挺,他父母也感染了此病,挺了半個月,便相繼去世,邱三叔也離去,說到此處時,邱三嬸也忍不住落了淚。而她自己,不知道為何,竟是唯一不受此病感染的人,在她想來,也許是周圍鄰居缺少一個收屍的,老天才留下她吧,實則是她小時候感染過類似的疾病,後來治癒了,因禍得福,身體內有了這一疾病的抵抗性,讓她躲過一劫,確實也如她所說,留她給鄉親們收屍了。
「走,我帶你去你父母墳前祭拜祭拜吧。」說罷邱三嬸便轉身向院外走去,南樛木二人快速跟上,實則是邱三嬸轉過身又擦了一次眼淚,是為這個小時候自己抱過的孩子痛失父母而流,也為自己痛失丈夫而流。窮奇識趣的不言語,也不跳上肩頭了,只是在三人身後跟著。
響水鎮西邊的山上,立著十幾個土包,不少是以前就埋在這裡,其中有三個,看上去比其他稍微新一點的,這便是南樛木的父母以及邱三叔。
那一場災難,若是家中再無人來料理後事的,官家也懶得打理,為了防止傳染過盛,直接都丟進了萬人坑,那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洞穴,垂直地面向下延伸,沒人知道裡面的具體情況,許多人還沒死的,都被提前丟了下去,那時候都沒人敢從那邊上過。
南樛木跪在父母墳前無聲的哭泣,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在地上都濕了一片,雙膝跪在被淚水浸濕的泥土裡,他自己毫無察覺,自顧的捧起土,灑向雙親的墳頭,那時候五六歲,早已不記得很多事,但是離家之前母親看著南樛木,笑著對他說:「木木,跟著師父好好學仙人的本事,不要總想著回家。」然而話剛說完,母親立馬轉過頭便泣不成聲,南樛木看著轉過頭的母親,大叫了一聲「娘」,母親聞言也顧不得滿臉的淚水,直接轉過頭呼喚南樛木,但是最終還是忍住了沒上前,臉上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說是笑,不過是咧了咧嘴,眼神漂浮不敢看向南樛木,而後磕磕巴巴說了一句:「木木,好好吃飯,找時間叫師父帶你回來啊。」話到最後已經聽不清。但是南樛木卻是把這一幕記得那麼清,十幾年了,無數次從夢中驚醒,都是母親離別的言語。
南樛木往墳頭撒了十幾捧泥土,口中不斷重複著的「孩兒不孝」,十幾年來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相見的父母,而今來時卻是陰陽相隔,如何能讓他不痛哭。
月夕本也在傷心之時,見此情景,更是想起自己的父母來,不由得也跪在墳前,為南樛木的父母捧起土來,雖不似南樛木那般,卻也是兩行熱淚輕輕滑落。
邱三嬸眼看南樛木痛哭不止,連忙上前攙扶安慰。
二人與邱三嬸回到家,南樛木便躺在床上沉沉睡去,夢中又與那經久未見,甚至忘了長相的父母相見,此次卻是那麼清晰,連父母的一顰一笑都清清楚楚的看到,最後他們還是告訴了南樛木,讓他好好生活,不要總想著過去。
南樛木醒來已經夜深,淚水將稻殼枕頭浸濕了大半,他不敢再有聲響,害怕又將月夕吵醒。其實月夕也一直不曾睡著,她本就一直關注著南樛木的情況,感覺到他雖在沉睡,卻是呼吸急促,倒是在南樛木醒來時,她放下了心,自己連忙假寐,以免被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