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認識,是一件很尋常的事
星海界,顧名思義,是籠罩在浩瀚星海下的一方天地。
界的東邊,太陽升起的地方,數量龐大的人族在此繁衍生息。
大李皇朝作為人族近千年來的權力中心,在世人心中始終保持著難以磨滅的形象,威嚴、牢固、不可侵犯。
景元十一年冬,深夜,皇城中一片寧靜。
從宮牆上俯視下去,冷宮的宮燈熄得比往常早,黑漆漆的宮苑連成一片烏壓壓的陰影,透不出一絲光亮。
身披鎧甲的守衛無視寒風凜冽,或列著隊在空無一人的宮道上巡邏,或駐守在各個宮門口警惕四周。
太醫院往常愛爬牆的黑貓不見蹤影,御花園裡池塘邊愛怪叫的蛤蟆們也都消失不見。
某處不起眼的淒清宮苑枯井旁的槐樹枝上,一隻烏鴉正呆呆地站在上面。枝幹間漏下的皎潔月光灑在它的羽毛上,流轉出道道詭異的光澤。
烏鴉睜著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宮牆上的窗紙,悄無聲息。
......
冬日裡的風,帶著水汽,又帶著霜寒,冷得足以淡化其他感官帶來的衝擊。
皇宮裡面恰好有無數股這樣的風,寒風穿梭在四通八達的宮道上,呼嘯肆掠,麻痹掉身處其中之人的五感。
又是一陣風颳過,值守在最外層宮門口的守衛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噴嚏。
不是打哆嗦,也不是寒邪入體導致的風寒外症,而是為了調節聞到某種氣味帶來的不適感。
那股氣味極淡極遠,從深宮中傳來,莫名熟悉,卻難以辨認,有點像新生的鐵鏽,微微發甜。
極端寒冷下,人通常是聞不到氣味的。可那名守衛卻聞到了。
這和他長久以來的經驗有關,和氣味本身有關,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那股味道已經大到無法掩蓋。
只是頃刻,守衛便認出了那股味,於是無比震驚。
血。
人血。
數以萬計的人血。
他難以想像需要死去多少人,流多少血,才能凝結出這樣濃厚的血氣,能夠穿越層層宮闈,經過道道風寒的抵消,逸散到最外層的宮門。
很快,他又聯想到前日銀甲軍中的急召。徵召當日,數萬將士領命千里奔襲,不知跑死多少匹戰馬,才將將於昨夜裡,從千里外的峪南關趕到皇城。
有時候,很多事看似毫無聯繫,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交集。從聞到氣味到想清楚一些事情,守衛只花了很短的時間。
可能是天氣太冷,亦或是血腥味讓他想起了在戰場上朝不保夕、風雨飄搖的日子,一股無名的悲涼在他的心底蔓延開來。
他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他偏偏知道有事發生。
而知道本身便是一種悲劇。
早在昨日夜裡,皇城內所有的守衛已盡皆替換成久經沙場的銀甲軍將士。
此時此刻。
所有人,都在靜靜地等待命運的宣判。
......
大李皇朝,人族近千年裡最強有力的引領者,帶著人族西行抵禦妖族,北上抗擊魔族,取得了數之不盡的勝利。
如果說有的朝代是靠世襲分封延長壽命,有的是靠內部鬥爭苟延殘喘。那麼,大李皇朝堅不可摧的榮耀,便是源於李氏一族歷代皇帝實打實的政績。李氏執掌人族千年來,戰亂減少,百姓安樂,修行之風盛行,天才人傑輩出,人族實力隱隱力壓他族。
從某種意義上講,李氏執政是民之所向、大勢所趨。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戰無不勝的強大皇朝,在景元十一年的那個冬夜,舉全朝之力,卻敗給一個人。
......
......
風雨欲來,皇城的天變得愈發沉重,隱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還是那個冬夜裡的淒清宮苑,還是那棵槐樹,只是枯枝上停棲的烏鴉早已不知蹤影。
「嘭」的一聲,緊閉的房門被打開,寒風卷著枯葉無情地倒灌進去。
隔著瞬息可至的距離,知情者們緊繃著弦,死死地盯著敞開的房門,對著門後的世界望眼欲穿。
有緊張,有期許,有惡意,有憐憫,有嘲弄。
一刻。
兩刻。
三刻。
終於,門後有了動靜。
一名白衣女子抱著一個尚在襁褓的嬰孩,從屋內緩步走出。
一瞬間。
空氣靜止了。
知情者們都愣在了原地,心中不約而同地升起同樣一個疑問。
——她是誰
不認識,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尤其是對大人物而言。
尋常日子裡,總會有各種人通過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地來結交、攀附他們。
對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大人物們都是不屑一顧的,少數情況里才會真正提起興趣瞧一眼眼前的人。高興了,扔點狗骨頭,是施捨。不高興了,亂棍打死再扔到亂葬崗,也還是施捨。
無論如何,於他們而言,真正值得他們記住的人極少,可但凡值得,有一個算一個,都會如刀刻斧鑿般印在他們的腦海里。
眼前的白衣女子很明顯屬於那類值得記住的人。
因為早在一年前,皇城內外的各方勢力就開始著眼於這方小小的庭院,不計代價地布置、謀劃,其間多少刀光劍影,多少斡旋妥協,多少流血犧牲,已然不可計數。按理說,如今就算有隻蚊子飛進這方庭院,那蚊子有幾扇羽翼,幾條腿,在場的人都該一清二楚。
可白衣女子就這樣平靜地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裡。
越過了重重關卡,越過了無盡眼線,甚至越過了大李皇朝最深處那幾位老祖宗耗費心力布下的法旨。
無論是實力,還是授意,這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在場之人隱約看清了女子的身型樣貌,卻沒人能說出她姓甚名誰,來自何方,去往何處。
未知,令人退卻。不少心懷鬼胎的勢力打起了退堂鼓,少數不死心的還留在原地,靜待時機。
置身漩渦中心的白衣女子微微皺眉,像是感受到了周遭的窺視,但她並未在意,只是低著頭,靜靜地看著懷中稚嫩的生命。
這是她第一次看清嬰孩的模樣,瘦瘦小小,臉色烏青,一雙眼睛卻生得極好,又黑又亮。
這讓她想起了他的母親,於是她的嘴角不自覺地染上笑意。
……
風越掛越狂,雨將傾未傾。
不知過了多久,第一滴雨水終於從厚重的雲層里降落。
雨滴落下的瞬間,一道刺眼的劍光攜帶著漫天風霜,以一種極其刁鑽的角度,向著白衣女子刺去。
「蠢貨。」有人不禁罵道。
感受到那道穿刺而來的劍光,白衣女子緩緩抬起了頭。
那是一張極度乾淨的臉,每個五官都仿佛由世間最上乘的畫師素筆勾勒而出,好似空山新雨後的山間薄霧,讓人見之忘俗。
一剎那,在場的人都忘記了緊張的氛圍,忘記了正在進行的刺殺,微微失神。
眾人恍惚間,那道攜風霜而來的劍卻沒有絲毫凝滯,反而變得更快更穩。劍掠起無數道劍光,無數道劍光又逐漸聚攏,繼而凝為一點,隱隱成勢。
勢,是一種暗含天道的力量,玄妙非凡,威力難測。尋常修行者,哪怕窮盡一生,也無法摸到勢的門檻。而能夠觸及勢的範疇,哪怕是一絲,也足以位列世間一等高手行列。
勢的出現,讓不少人暗中感嘆,哪怕這位隱於暗處的殺手只是剛剛觸及勢,也是相當非凡。
於是,又有不少人停下了離去的腳步,想要看看那名謫仙般的白衣女子如何應對眼前棘手的局面。
劍光越來越近,劍勢越來越強,白衣女子沒有抵擋或是回擊,而是微微側頭望向身側。
只見原本平靜的虛空中,驟然出現一條銀白色的小蛇,小蛇通身交織著細密的雷電,發出滋滋的響聲。
頓時有人認出了那條蛇的來歷。
「這不是妖域那個怪物最寶貝的拭靈蛇嗎?」
「竟然會出現在這裡。」
原本隱匿於虛空中的拭靈蛇被迫暴露了行蹤,可它並沒有逃走,而是吐著蛇信子,亮出兩顆兇狠的毒牙,全身肌肉緊繃,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
竟然又是一次暗殺,眾人驚嘆道。
可她是怎麼發現的?
眾人沒想明白,白衣女子也還是沒有動。
界的東邊,太陽升起的地方,數量龐大的人族在此繁衍生息。
大李皇朝作為人族近千年來的權力中心,在世人心中始終保持著難以磨滅的形象,威嚴、牢固、不可侵犯。
景元十一年冬,深夜,皇城中一片寧靜。
從宮牆上俯視下去,冷宮的宮燈熄得比往常早,黑漆漆的宮苑連成一片烏壓壓的陰影,透不出一絲光亮。
身披鎧甲的守衛無視寒風凜冽,或列著隊在空無一人的宮道上巡邏,或駐守在各個宮門口警惕四周。
太醫院往常愛爬牆的黑貓不見蹤影,御花園裡池塘邊愛怪叫的蛤蟆們也都消失不見。
某處不起眼的淒清宮苑枯井旁的槐樹枝上,一隻烏鴉正呆呆地站在上面。枝幹間漏下的皎潔月光灑在它的羽毛上,流轉出道道詭異的光澤。
烏鴉睜著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宮牆上的窗紙,悄無聲息。
......
冬日裡的風,帶著水汽,又帶著霜寒,冷得足以淡化其他感官帶來的衝擊。
皇宮裡面恰好有無數股這樣的風,寒風穿梭在四通八達的宮道上,呼嘯肆掠,麻痹掉身處其中之人的五感。
又是一陣風颳過,值守在最外層宮門口的守衛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噴嚏。
不是打哆嗦,也不是寒邪入體導致的風寒外症,而是為了調節聞到某種氣味帶來的不適感。
那股氣味極淡極遠,從深宮中傳來,莫名熟悉,卻難以辨認,有點像新生的鐵鏽,微微發甜。
極端寒冷下,人通常是聞不到氣味的。可那名守衛卻聞到了。
這和他長久以來的經驗有關,和氣味本身有關,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那股味道已經大到無法掩蓋。
只是頃刻,守衛便認出了那股味,於是無比震驚。
血。
人血。
數以萬計的人血。
他難以想像需要死去多少人,流多少血,才能凝結出這樣濃厚的血氣,能夠穿越層層宮闈,經過道道風寒的抵消,逸散到最外層的宮門。
很快,他又聯想到前日銀甲軍中的急召。徵召當日,數萬將士領命千里奔襲,不知跑死多少匹戰馬,才將將於昨夜裡,從千里外的峪南關趕到皇城。
有時候,很多事看似毫無聯繫,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交集。從聞到氣味到想清楚一些事情,守衛只花了很短的時間。
可能是天氣太冷,亦或是血腥味讓他想起了在戰場上朝不保夕、風雨飄搖的日子,一股無名的悲涼在他的心底蔓延開來。
他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他偏偏知道有事發生。
而知道本身便是一種悲劇。
早在昨日夜裡,皇城內所有的守衛已盡皆替換成久經沙場的銀甲軍將士。
此時此刻。
所有人,都在靜靜地等待命運的宣判。
......
大李皇朝,人族近千年裡最強有力的引領者,帶著人族西行抵禦妖族,北上抗擊魔族,取得了數之不盡的勝利。
如果說有的朝代是靠世襲分封延長壽命,有的是靠內部鬥爭苟延殘喘。那麼,大李皇朝堅不可摧的榮耀,便是源於李氏一族歷代皇帝實打實的政績。李氏執掌人族千年來,戰亂減少,百姓安樂,修行之風盛行,天才人傑輩出,人族實力隱隱力壓他族。
從某種意義上講,李氏執政是民之所向、大勢所趨。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戰無不勝的強大皇朝,在景元十一年的那個冬夜,舉全朝之力,卻敗給一個人。
......
......
風雨欲來,皇城的天變得愈發沉重,隱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還是那個冬夜裡的淒清宮苑,還是那棵槐樹,只是枯枝上停棲的烏鴉早已不知蹤影。
「嘭」的一聲,緊閉的房門被打開,寒風卷著枯葉無情地倒灌進去。
隔著瞬息可至的距離,知情者們緊繃著弦,死死地盯著敞開的房門,對著門後的世界望眼欲穿。
有緊張,有期許,有惡意,有憐憫,有嘲弄。
一刻。
兩刻。
三刻。
終於,門後有了動靜。
一名白衣女子抱著一個尚在襁褓的嬰孩,從屋內緩步走出。
一瞬間。
空氣靜止了。
知情者們都愣在了原地,心中不約而同地升起同樣一個疑問。
——她是誰
不認識,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尤其是對大人物而言。
尋常日子裡,總會有各種人通過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地來結交、攀附他們。
對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大人物們都是不屑一顧的,少數情況里才會真正提起興趣瞧一眼眼前的人。高興了,扔點狗骨頭,是施捨。不高興了,亂棍打死再扔到亂葬崗,也還是施捨。
無論如何,於他們而言,真正值得他們記住的人極少,可但凡值得,有一個算一個,都會如刀刻斧鑿般印在他們的腦海里。
眼前的白衣女子很明顯屬於那類值得記住的人。
因為早在一年前,皇城內外的各方勢力就開始著眼於這方小小的庭院,不計代價地布置、謀劃,其間多少刀光劍影,多少斡旋妥協,多少流血犧牲,已然不可計數。按理說,如今就算有隻蚊子飛進這方庭院,那蚊子有幾扇羽翼,幾條腿,在場的人都該一清二楚。
可白衣女子就這樣平靜地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裡。
越過了重重關卡,越過了無盡眼線,甚至越過了大李皇朝最深處那幾位老祖宗耗費心力布下的法旨。
無論是實力,還是授意,這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在場之人隱約看清了女子的身型樣貌,卻沒人能說出她姓甚名誰,來自何方,去往何處。
未知,令人退卻。不少心懷鬼胎的勢力打起了退堂鼓,少數不死心的還留在原地,靜待時機。
置身漩渦中心的白衣女子微微皺眉,像是感受到了周遭的窺視,但她並未在意,只是低著頭,靜靜地看著懷中稚嫩的生命。
這是她第一次看清嬰孩的模樣,瘦瘦小小,臉色烏青,一雙眼睛卻生得極好,又黑又亮。
這讓她想起了他的母親,於是她的嘴角不自覺地染上笑意。
……
風越掛越狂,雨將傾未傾。
不知過了多久,第一滴雨水終於從厚重的雲層里降落。
雨滴落下的瞬間,一道刺眼的劍光攜帶著漫天風霜,以一種極其刁鑽的角度,向著白衣女子刺去。
「蠢貨。」有人不禁罵道。
感受到那道穿刺而來的劍光,白衣女子緩緩抬起了頭。
那是一張極度乾淨的臉,每個五官都仿佛由世間最上乘的畫師素筆勾勒而出,好似空山新雨後的山間薄霧,讓人見之忘俗。
一剎那,在場的人都忘記了緊張的氛圍,忘記了正在進行的刺殺,微微失神。
眾人恍惚間,那道攜風霜而來的劍卻沒有絲毫凝滯,反而變得更快更穩。劍掠起無數道劍光,無數道劍光又逐漸聚攏,繼而凝為一點,隱隱成勢。
勢,是一種暗含天道的力量,玄妙非凡,威力難測。尋常修行者,哪怕窮盡一生,也無法摸到勢的門檻。而能夠觸及勢的範疇,哪怕是一絲,也足以位列世間一等高手行列。
勢的出現,讓不少人暗中感嘆,哪怕這位隱於暗處的殺手只是剛剛觸及勢,也是相當非凡。
於是,又有不少人停下了離去的腳步,想要看看那名謫仙般的白衣女子如何應對眼前棘手的局面。
劍光越來越近,劍勢越來越強,白衣女子沒有抵擋或是回擊,而是微微側頭望向身側。
只見原本平靜的虛空中,驟然出現一條銀白色的小蛇,小蛇通身交織著細密的雷電,發出滋滋的響聲。
頓時有人認出了那條蛇的來歷。
「這不是妖域那個怪物最寶貝的拭靈蛇嗎?」
「竟然會出現在這裡。」
原本隱匿於虛空中的拭靈蛇被迫暴露了行蹤,可它並沒有逃走,而是吐著蛇信子,亮出兩顆兇狠的毒牙,全身肌肉緊繃,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
竟然又是一次暗殺,眾人驚嘆道。
可她是怎麼發現的?
眾人沒想明白,白衣女子也還是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