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誰成婚?我成婚?
第479章
進入潼關,踏足關內,關中的景象肉眼可見的變得太平起來。
五月的麥穗金黃,已經接近成熟。
農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百姓。
林時緩緩打馬走在官道上,引得忙碌的百姓們紛紛好奇的側目打量。
距離太安城越來越近,別說林時的心情好了起來。
就連親衛們臉上也不禁浮現了悠然自得之色。
大魏雖然亡了,大魏治下之土,業已納入大梁治下。
但新納之土畢竟是新納之土,到處都潛藏著危險。
一路走來,這幾百名親衛,可謂是精神緊繃,生怕從哪裡冒出來什麼危險,傷害到林時。
沒法子,現在的林時,可謂是大梁的定海神針,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縱然他們有幾百人,卻也不敢掉以輕心。
現在好了,進關了,進關那就是大梁的的核心地盤。
不說絕對安全,但危險係數絕對是大大降低,他們也能稍微鬆緩一下精神了。
一行人姿態輕鬆,緩緩朝著太安城靠近。
同一時間,太安城內也忙成了一團。
姬玲瓏收到林時的來信,知道他準備將接下來的戰事交給程名振,返回長安城陪她生孩子之後,不禁大為感動。
因此,她也沒有瞞下這個消息。
而是召集了百官,準備給林時搞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用來迎接大梁這位最大的功臣。
只是,朝臣們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卻在以什麼樣的禮節迎接林時的事情上出現了分歧。
理論上來說,如今的林時是征東大將軍,理應以迎接得勝還朝的大將軍之禮出迎。
但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林時的功勞實在大到沒邊了。
平滅北魏,為大梁一舉殲滅百年來最強勁的對說不說。
更是真正意義上的讓大梁的國土擴大了三倍有餘。
這樣的大功,若只是以迎接得勝還朝的大將軍的禮儀來迎接,就顯得有些寒酸,顯得對他不夠重視。
而且最關鍵的是,林時此次並非得勝還朝,而是自作主張的私自回京。
若是以得勝還朝的禮儀去迎,那就意味著朝廷得大規模賞賜還朝的將士。
可現在,林時身邊就只有幾百親衛護送。
朝廷百官,總不能當著天下人的面,去賞賜那幾百名親衛吧,那樣豈不是更寒酸了?
於是,得勝還朝的禮節,便被朝臣們捨棄。
但若是不以得勝還朝的禮節,又該用什麼樣的理由去迎,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朝臣們爭論了好幾天,也沒得出個結果。
至於姬玲瓏的意見,她的要求只有一個,那便是越盛大越好。
但要怎麼辦得盛大,用什麼樣的規格才能既讓天下百姓信服,又不出格,那就是朝臣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終,還是由返回太安城養老的南王姬伯嘯出面,定下了迎接皇夫入京的禮節來迎,方才結束了爭端。
可迎接皇夫入京,又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畢竟,大梁臣民雖然早已默認林時和陛下是一對,現在更是連孩子都快要生下來了。
但林時和姬玲瓏還未舉辦婚禮,卻也是天下皆知的事實。
若是沒有明媒正娶的先決條件,林時和姬玲瓏便只能算是私相授受。
於是,宗正寺一拍腦門,乾脆直接將禮節變成了婚禮。
陛下大婚,迎接皇夫,這個禮節,夠隆重了吧?
大將軍得勝還朝,便與陛下大婚,哪怕是鋪張浪費一些,百姓們也挑不出錯處來。
因此,如今的太安城,便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
所有百姓都知道大將軍要回來了,要回來和陛下成婚。
姬玲瓏大婚這種事情,朝臣和百官們肯定不可能閒著。
甚至連有空閒的百姓們,都自發的走出家門,幫助朝廷籌備陛下和大將軍的婚事。
像什麼掛燈籠啊,彩帶啊,裝點城池啊,諸如此類的事情,基本上便是百姓們一手包辦。
可惜的是,滿長安百姓都知道的事情,林時這個男主角,卻是還蒙在鼓裡。
因為,不管是皇宮,還是國公府,都沒有人給他送信。
以至於他緊趕慢趕,趕了三天路,終於來到太安城通化門外時,立即就被眼前的金龍花車給鎮住了。
他有些驚疑不定的望著守在門外,那高度堪比城牆,製作得栩栩如生,用六匹白馬拉就的龍車。
有些遲疑地問道:「這......陛下是打算禪位給誰,給我嗎?」
親衛們面面相覷,眼中也滿是狐疑之色。
雖說,他們也認為自家大帥有資格當皇帝,甚至,還有可能做得比當今陛下更好。
但陛下和大帥什麼關係?
那是夫妻啊。
夫妻之間,這皇帝誰當不是當啊,還用玩禪讓那一套嗎?
「大帥,這不會是捧殺吧?」
一名親衛眼中閃爍著清澈的愚蠢,提出了一個讓眾人都頗為信服的可能。
這樣的陣仗,要不然就是帝王出行,要不然就是真要禪位,總之,絕不可能出現在迎接一個得勝還朝的大將軍身上。
所以,捧殺,是最合理的解釋。
畢竟,大帥現在的戰功很大,大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哪怕陛下與大帥的關係人盡皆知,但在皇位面前,也未嘗沒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可能。
眾人正驚疑猜測間,卻見那龍車之下,施施然走出一隊身著紅袍,胸前掛著大紅花,手持各類冊寶的官員。
「這......」
眾人又是一愣。
有人詫異道:「看這架勢,怎麼像是成親啊?」
這話一出,氣氛陡然變得古怪起來。
別說,還真有點成婚那種意思。
不然城牆上貼什麼喜字?
只是,這陣仗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還不等眾人繼續猜測,那一隊禮官便已經走到這甲冑陳舊,充滿肅殺之意的幾百精銳跟前。
林時認出這一隊禮官之中的為首之人正是當初在他手上吃過大虧的南王姬伯嘯,不禁皺起了眉頭。
「王爺搞什麼飛機啊,您篡位成功了?」
聽見篡位二字,姬伯嘯頓時臉皮一抽,眼中浮現幾許無奈之色。
他搖頭解釋道:「本王乃是奉旨接雍國公入宮的禮官,還請雍國公慎言。」
「接我入宮,搞這麼大陣仗?」
林時嘴角一抽,眼神變得古怪起來。
姬伯嘯扯了扯嘴角,淡淡道:「大帥無詔私自回京,不合規矩,陛下又想向天下人昭告您的功績,便想了這麼個辦法。」
林時沉默了。
半晌之後,他才回過味來。
幽幽問道:「所以,今日是我成親?」
「不!」
姬伯嘯搖搖頭,一本正經道:「準確來說,是陛下要納皇夫。」
林時明白了,他點點頭,倒也沒再多說什麼。
他和姬玲瓏的孩子,的確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思及此,林時也懶得多言,翻身下馬,對著姬伯嘯淡淡道:「那就走吧!」
姬伯嘯聞言,轉身給了跟在他身後的兩個小太監一個眼神。
小太監會意,立即上前在林時的甲冑上披上喜服,最後再用一朵比他人頭還大的紅花繫上。
一瞬間,林時便從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變成了嬌俏體弱的美新郎。
林時臉皮直抽抽,卻也不好多說什麼。
只能神色木然的跟在姬伯嘯後面,上了那駕姬玲瓏特意為他準備的花車。
下一刻,宏大的禮樂瞬間奏響,嚇得龍車上的林時一個激靈。
姬伯嘯也不浪費時間,調轉花車的車頭,便趕著花車進了太安城。
太安城內,街道兩側已經是人山人海。
百姓們喜氣洋洋的看著那巨大的花車進城,一個個挺起胸膛露出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姬伯嘯也沒有忘記百姓們,走一路,便撒了一路的喜錢。
百姓們得了好處,臉上的笑容越發欣喜。
更有甚者,開始高聲祝福起來。
「恭祝陛下與大將軍新婚之喜,陛下萬年,大梁萬年。」
有一個人開頭,就會有第二個人跟上。
沒一會兒,共賀陛下和林時新婚大喜的聲音便響徹了整個太安城上空,巨大的聲響,甚至連宏大的禮樂聲都蓋了過去。
林時坐在花車裡,忍不住抹了抹鼻子。
雖說剛剛回家便被抓出來成親這種事情聽起來有些荒誕。
但老實說,感覺其實也還不錯,就是禮樂聲吵鬧了些,百姓們嘈雜了一些。
隨著花車一路招搖過市,街道兩側聚集的百姓也越來越多。
最終,花車在朱雀門前停下。
朱雀門前,是早早等候在此的姬玲瓏和滿朝文武。
林時從花車裡探出頭,便見姬玲瓏挺著肚子,笑吟吟的站在大門前看著他。
而陸清和聆月,則是化身花娘,跟在她身後。
林時隨意的跳下馬車,上了宮人準備好的步輦,與姬玲瓏一同入宮。
林時側過頭,望著身旁滿臉笑意的姬玲瓏,不由壓低聲音,問道:「陛下,您搞什麼鬼,這是成親的流程嗎?」
聽見林時的問題,姬玲瓏展顏一笑,纖白的玉手放在肚子上,小聲應道:「咱們的孩兒,需要一個名正言順冊封太子的機會。」
「可是,這也太倉促了吧,就算是作秀,起碼先和我通過氣啊。」
林時微微皺起眉頭,故意壓低聲音。
但即便如此,兩人的交談聲還是傳進了一旁的聆月耳朵里。
她翻了個白眼,小聲道:「陛下還不是為你好,你現在多神氣啊,鎮國名將,又是剛剛平滅了魏國的大功臣,天下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你呢。」
林時一愣,詫異的回過頭與聆月對視:「幾個月不見,你怎麼長腦子了?」
聆月也是一愣,聽出林時言語之中的陰陽怪氣,不由輕哼一聲,不滿的別過頭去。
一旁一直未曾說話的陸清也壓低聲音開口了。
她輕聲道:「陛下和夫君的孩子出生,不單是皇室添人那麼簡單,四海諸國都會派出使節來賀,這些年夫君忙於戰事,陛下忙於政務,也沒時間舉辦一場像樣的婚禮,陛下也是想藉此機會昭告天下,夫君莫要多想。」
林時微微頷首,表示知曉。
他倒是沒有多想,只是覺得這一回來,便搞得這麼大張旗鼓的,感覺怪怪的。
而且姬玲瓏現在的肚子大得像是一個西瓜,搞這種人多眼雜的大型活動,多少會有些隱患。
林時正思索間,步輦突然停了下來。
卻是已經到了宮中的金水河廣場。
廣場上,一座巨大的祭壇拔地而起,祭壇上面,已經擺好了供奉天地宗廟與社稷的供品。
祭壇旁邊,一眾姬氏的宗老也早早的等在此處。
女帝納皇夫,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絕不是打造一輛花車將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接進宮便能結束的。
接下來的敬告天地祖宗,昭宣社稷,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林時倒是無所謂,畢竟他今日只要做好工具人就可以,一切都有禮官指揮,他只需要跟著禮官的指揮去完成那些奇奇怪怪的儀式就行。
但姬玲瓏現在肚子裡的孩子已經快九個月了。
林時實在擔心,她沒辦法承受這冗長的禮儀和儀式。
他朝姬玲瓏湊了湊,小聲道:「陛下,差不多就行了吧,你現在還懷著身孕呢,這作秀,也是做給百姓看的,宮中就沒必要繼續下去了吧?」
以前的姬玲瓏,一向對林時言聽計從。
但今日,她卻是罕見的站在了林時對立面。
聽完林時那句差不多就行了,她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小聲對著林時高街道:「林時,國家大事,在戎在祀。這世上,唯有天地祖宗不可欺,我大梁既要為天下共主,便當恪守禮儀,否則,與蠻夷何異?」
林時一愣,倒是沒料到姬玲瓏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他有些憂心忡忡道:「我是擔心你肚子裡的孩兒。」
「放心吧,朕心裡有數的。」
姬玲瓏說完正事,也小聲寬慰了姬玲瓏一句。
林時嘆口氣,迎上姬玲瓏嚴肅的眼神,卻是也沒有再勸。
姬玲瓏的脾性他知曉,表面上看起來,寬容大度,虛心納諫,似乎只要於國有利之言都能虛心接納。
但實際上,卻是個主意很正的人。
她決定的事情,除非她自己願意更改,不然鮮少有人能改變她的心智。
進入潼關,踏足關內,關中的景象肉眼可見的變得太平起來。
五月的麥穗金黃,已經接近成熟。
農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百姓。
林時緩緩打馬走在官道上,引得忙碌的百姓們紛紛好奇的側目打量。
距離太安城越來越近,別說林時的心情好了起來。
就連親衛們臉上也不禁浮現了悠然自得之色。
大魏雖然亡了,大魏治下之土,業已納入大梁治下。
但新納之土畢竟是新納之土,到處都潛藏著危險。
一路走來,這幾百名親衛,可謂是精神緊繃,生怕從哪裡冒出來什麼危險,傷害到林時。
沒法子,現在的林時,可謂是大梁的定海神針,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縱然他們有幾百人,卻也不敢掉以輕心。
現在好了,進關了,進關那就是大梁的的核心地盤。
不說絕對安全,但危險係數絕對是大大降低,他們也能稍微鬆緩一下精神了。
一行人姿態輕鬆,緩緩朝著太安城靠近。
同一時間,太安城內也忙成了一團。
姬玲瓏收到林時的來信,知道他準備將接下來的戰事交給程名振,返回長安城陪她生孩子之後,不禁大為感動。
因此,她也沒有瞞下這個消息。
而是召集了百官,準備給林時搞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用來迎接大梁這位最大的功臣。
只是,朝臣們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卻在以什麼樣的禮節迎接林時的事情上出現了分歧。
理論上來說,如今的林時是征東大將軍,理應以迎接得勝還朝的大將軍之禮出迎。
但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林時的功勞實在大到沒邊了。
平滅北魏,為大梁一舉殲滅百年來最強勁的對說不說。
更是真正意義上的讓大梁的國土擴大了三倍有餘。
這樣的大功,若只是以迎接得勝還朝的大將軍的禮儀來迎接,就顯得有些寒酸,顯得對他不夠重視。
而且最關鍵的是,林時此次並非得勝還朝,而是自作主張的私自回京。
若是以得勝還朝的禮儀去迎,那就意味著朝廷得大規模賞賜還朝的將士。
可現在,林時身邊就只有幾百親衛護送。
朝廷百官,總不能當著天下人的面,去賞賜那幾百名親衛吧,那樣豈不是更寒酸了?
於是,得勝還朝的禮節,便被朝臣們捨棄。
但若是不以得勝還朝的禮節,又該用什麼樣的理由去迎,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朝臣們爭論了好幾天,也沒得出個結果。
至於姬玲瓏的意見,她的要求只有一個,那便是越盛大越好。
但要怎麼辦得盛大,用什麼樣的規格才能既讓天下百姓信服,又不出格,那就是朝臣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終,還是由返回太安城養老的南王姬伯嘯出面,定下了迎接皇夫入京的禮節來迎,方才結束了爭端。
可迎接皇夫入京,又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畢竟,大梁臣民雖然早已默認林時和陛下是一對,現在更是連孩子都快要生下來了。
但林時和姬玲瓏還未舉辦婚禮,卻也是天下皆知的事實。
若是沒有明媒正娶的先決條件,林時和姬玲瓏便只能算是私相授受。
於是,宗正寺一拍腦門,乾脆直接將禮節變成了婚禮。
陛下大婚,迎接皇夫,這個禮節,夠隆重了吧?
大將軍得勝還朝,便與陛下大婚,哪怕是鋪張浪費一些,百姓們也挑不出錯處來。
因此,如今的太安城,便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
所有百姓都知道大將軍要回來了,要回來和陛下成婚。
姬玲瓏大婚這種事情,朝臣和百官們肯定不可能閒著。
甚至連有空閒的百姓們,都自發的走出家門,幫助朝廷籌備陛下和大將軍的婚事。
像什麼掛燈籠啊,彩帶啊,裝點城池啊,諸如此類的事情,基本上便是百姓們一手包辦。
可惜的是,滿長安百姓都知道的事情,林時這個男主角,卻是還蒙在鼓裡。
因為,不管是皇宮,還是國公府,都沒有人給他送信。
以至於他緊趕慢趕,趕了三天路,終於來到太安城通化門外時,立即就被眼前的金龍花車給鎮住了。
他有些驚疑不定的望著守在門外,那高度堪比城牆,製作得栩栩如生,用六匹白馬拉就的龍車。
有些遲疑地問道:「這......陛下是打算禪位給誰,給我嗎?」
親衛們面面相覷,眼中也滿是狐疑之色。
雖說,他們也認為自家大帥有資格當皇帝,甚至,還有可能做得比當今陛下更好。
但陛下和大帥什麼關係?
那是夫妻啊。
夫妻之間,這皇帝誰當不是當啊,還用玩禪讓那一套嗎?
「大帥,這不會是捧殺吧?」
一名親衛眼中閃爍著清澈的愚蠢,提出了一個讓眾人都頗為信服的可能。
這樣的陣仗,要不然就是帝王出行,要不然就是真要禪位,總之,絕不可能出現在迎接一個得勝還朝的大將軍身上。
所以,捧殺,是最合理的解釋。
畢竟,大帥現在的戰功很大,大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哪怕陛下與大帥的關係人盡皆知,但在皇位面前,也未嘗沒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可能。
眾人正驚疑猜測間,卻見那龍車之下,施施然走出一隊身著紅袍,胸前掛著大紅花,手持各類冊寶的官員。
「這......」
眾人又是一愣。
有人詫異道:「看這架勢,怎麼像是成親啊?」
這話一出,氣氛陡然變得古怪起來。
別說,還真有點成婚那種意思。
不然城牆上貼什麼喜字?
只是,這陣仗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還不等眾人繼續猜測,那一隊禮官便已經走到這甲冑陳舊,充滿肅殺之意的幾百精銳跟前。
林時認出這一隊禮官之中的為首之人正是當初在他手上吃過大虧的南王姬伯嘯,不禁皺起了眉頭。
「王爺搞什麼飛機啊,您篡位成功了?」
聽見篡位二字,姬伯嘯頓時臉皮一抽,眼中浮現幾許無奈之色。
他搖頭解釋道:「本王乃是奉旨接雍國公入宮的禮官,還請雍國公慎言。」
「接我入宮,搞這麼大陣仗?」
林時嘴角一抽,眼神變得古怪起來。
姬伯嘯扯了扯嘴角,淡淡道:「大帥無詔私自回京,不合規矩,陛下又想向天下人昭告您的功績,便想了這麼個辦法。」
林時沉默了。
半晌之後,他才回過味來。
幽幽問道:「所以,今日是我成親?」
「不!」
姬伯嘯搖搖頭,一本正經道:「準確來說,是陛下要納皇夫。」
林時明白了,他點點頭,倒也沒再多說什麼。
他和姬玲瓏的孩子,的確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思及此,林時也懶得多言,翻身下馬,對著姬伯嘯淡淡道:「那就走吧!」
姬伯嘯聞言,轉身給了跟在他身後的兩個小太監一個眼神。
小太監會意,立即上前在林時的甲冑上披上喜服,最後再用一朵比他人頭還大的紅花繫上。
一瞬間,林時便從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變成了嬌俏體弱的美新郎。
林時臉皮直抽抽,卻也不好多說什麼。
只能神色木然的跟在姬伯嘯後面,上了那駕姬玲瓏特意為他準備的花車。
下一刻,宏大的禮樂瞬間奏響,嚇得龍車上的林時一個激靈。
姬伯嘯也不浪費時間,調轉花車的車頭,便趕著花車進了太安城。
太安城內,街道兩側已經是人山人海。
百姓們喜氣洋洋的看著那巨大的花車進城,一個個挺起胸膛露出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姬伯嘯也沒有忘記百姓們,走一路,便撒了一路的喜錢。
百姓們得了好處,臉上的笑容越發欣喜。
更有甚者,開始高聲祝福起來。
「恭祝陛下與大將軍新婚之喜,陛下萬年,大梁萬年。」
有一個人開頭,就會有第二個人跟上。
沒一會兒,共賀陛下和林時新婚大喜的聲音便響徹了整個太安城上空,巨大的聲響,甚至連宏大的禮樂聲都蓋了過去。
林時坐在花車裡,忍不住抹了抹鼻子。
雖說剛剛回家便被抓出來成親這種事情聽起來有些荒誕。
但老實說,感覺其實也還不錯,就是禮樂聲吵鬧了些,百姓們嘈雜了一些。
隨著花車一路招搖過市,街道兩側聚集的百姓也越來越多。
最終,花車在朱雀門前停下。
朱雀門前,是早早等候在此的姬玲瓏和滿朝文武。
林時從花車裡探出頭,便見姬玲瓏挺著肚子,笑吟吟的站在大門前看著他。
而陸清和聆月,則是化身花娘,跟在她身後。
林時隨意的跳下馬車,上了宮人準備好的步輦,與姬玲瓏一同入宮。
林時側過頭,望著身旁滿臉笑意的姬玲瓏,不由壓低聲音,問道:「陛下,您搞什麼鬼,這是成親的流程嗎?」
聽見林時的問題,姬玲瓏展顏一笑,纖白的玉手放在肚子上,小聲應道:「咱們的孩兒,需要一個名正言順冊封太子的機會。」
「可是,這也太倉促了吧,就算是作秀,起碼先和我通過氣啊。」
林時微微皺起眉頭,故意壓低聲音。
但即便如此,兩人的交談聲還是傳進了一旁的聆月耳朵里。
她翻了個白眼,小聲道:「陛下還不是為你好,你現在多神氣啊,鎮國名將,又是剛剛平滅了魏國的大功臣,天下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你呢。」
林時一愣,詫異的回過頭與聆月對視:「幾個月不見,你怎麼長腦子了?」
聆月也是一愣,聽出林時言語之中的陰陽怪氣,不由輕哼一聲,不滿的別過頭去。
一旁一直未曾說話的陸清也壓低聲音開口了。
她輕聲道:「陛下和夫君的孩子出生,不單是皇室添人那麼簡單,四海諸國都會派出使節來賀,這些年夫君忙於戰事,陛下忙於政務,也沒時間舉辦一場像樣的婚禮,陛下也是想藉此機會昭告天下,夫君莫要多想。」
林時微微頷首,表示知曉。
他倒是沒有多想,只是覺得這一回來,便搞得這麼大張旗鼓的,感覺怪怪的。
而且姬玲瓏現在的肚子大得像是一個西瓜,搞這種人多眼雜的大型活動,多少會有些隱患。
林時正思索間,步輦突然停了下來。
卻是已經到了宮中的金水河廣場。
廣場上,一座巨大的祭壇拔地而起,祭壇上面,已經擺好了供奉天地宗廟與社稷的供品。
祭壇旁邊,一眾姬氏的宗老也早早的等在此處。
女帝納皇夫,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絕不是打造一輛花車將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接進宮便能結束的。
接下來的敬告天地祖宗,昭宣社稷,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林時倒是無所謂,畢竟他今日只要做好工具人就可以,一切都有禮官指揮,他只需要跟著禮官的指揮去完成那些奇奇怪怪的儀式就行。
但姬玲瓏現在肚子裡的孩子已經快九個月了。
林時實在擔心,她沒辦法承受這冗長的禮儀和儀式。
他朝姬玲瓏湊了湊,小聲道:「陛下,差不多就行了吧,你現在還懷著身孕呢,這作秀,也是做給百姓看的,宮中就沒必要繼續下去了吧?」
以前的姬玲瓏,一向對林時言聽計從。
但今日,她卻是罕見的站在了林時對立面。
聽完林時那句差不多就行了,她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小聲對著林時高街道:「林時,國家大事,在戎在祀。這世上,唯有天地祖宗不可欺,我大梁既要為天下共主,便當恪守禮儀,否則,與蠻夷何異?」
林時一愣,倒是沒料到姬玲瓏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他有些憂心忡忡道:「我是擔心你肚子裡的孩兒。」
「放心吧,朕心裡有數的。」
姬玲瓏說完正事,也小聲寬慰了姬玲瓏一句。
林時嘆口氣,迎上姬玲瓏嚴肅的眼神,卻是也沒有再勸。
姬玲瓏的脾性他知曉,表面上看起來,寬容大度,虛心納諫,似乎只要於國有利之言都能虛心接納。
但實際上,卻是個主意很正的人。
她決定的事情,除非她自己願意更改,不然鮮少有人能改變她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