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番外:張浩的後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伴隨著時間來到92年,張浩也是終於迎來了離休。

  這一年的張浩,剛剛75歲。

  而李舒琴,因為其女性的特殊性,最終只是干到少將正軍職幹部,並且,還是張浩的妻子的緣故,最終在78年的時候,當時的李舒琴只有60歲,便是已經宣布了離休。

  按照規定,正軍職(含)以下軍官,只能幹到最多60歲,而兩顆星副大區級幹部,則是可以干到65歲,三星正大區級則是70歲。

  理論上,幹部任職條例之中規定,所有軍政幹部,最多不得超過80歲,就必須得離退休。

  沒辦法,哪怕是張浩,常年都有鍛鍊的習慣,而且生活習慣比較健康,但是,在在年齡進入到七十歲以後,實際上也是已經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了。

  很多事情,他也是需要更長時間來思考,這顯然已經不適合作為核心了。

  所以,哪怕張浩現如今距離八十歲還有五年的時間呢,但還是決定提前退下來了。

  將工作交給更有活力的年輕人,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對祖國和人民,都是好的。

  退休之後的張浩,也沒有什麼別的太多愛好,唯一的愛好,便是畫地圖,堆沙盤。

  他就一點點的畫,一點點的堆。

  當時間來到95年的時候,退休了三年的張浩,已經把全國每一個省的地圖,按照回憶,一一的進行了描繪,有些地方記得不太清楚的,張浩就會帶著李舒琴,去到那邊玩玩,順便回憶一下。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浩也不太愛出門了。

  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一出門,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封路的情況,如果他要是去到什麼景區,為了他的安全,甚至會讓景區暫時營業,張浩認為這樣不好,所以,慢慢的他就不太愛出門了。

  李舒琴,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整點花花草草的養著,時間長了,張浩也是染上了這個愛好。

  只是,他雖然喜歡,但卻不太會表露出來。

  因為之前剛剛有一點苗頭,第三代核心便是讓人送了不少的花花草草,雖然張浩表示了拒絕,但卻還是架不住有人送。

  慢慢的,張浩就不太整這些東西了。

  而因為張浩的緣故,這個世界的各種電子工業水平,實際上是要比原時空更加的發達的。

  雖然還是九十年代中期,但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水平,基本上已經相當於原時空的二十一世紀初期間,智慧型手機還沒有出來之前的情況了。

  很多的電腦遊戲,也是開始慢慢盛行了起來。

  張浩雖然年紀大了,身體不如從前了,甚至於腦子都不如年輕的時候靈活了,但是,其水平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

  玩起電腦遊戲,尤其是即時戰略類的電腦遊戲,就連他曾孫子張揚都不是他的對手。

  因為電腦遊戲的出現,出現了不少的網癮少年,李舒琴也是說張浩現如今也是沾染了網癮了,只不過,不是網癮少年,而是網癮老年。

  而除了電腦遊戲之外,張浩還喜歡網上衝浪,甚至於,給智庫提供了不少的思路,給國家發展提供了不少的點子。

  就比如通信、網購等東西。

  97年,張浩家中好不容易齊聚一堂,三個兒子,一個閨女,帶著各自的家人,來到了張浩這裡,為張浩的八十歲大壽進行慶祝。

  一同到來的,還有很多老朋友。

  只是,很多老朋友已經故去了,沒能來參加張浩的八十歲大壽。

  張浩的八十歲大壽,並沒有大操大辦,只是邀請了一些關係比較近的親戚朋友以及自家的子女參加。

  當儀式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第三代核心也是親自過來進行了致辭,以恭賀張浩的八十歲生日。

  張浩的後半生,就在這樣平靜而又富有波瀾的日子中,慢慢的度過著。

  97年的大閱兵之中,張浩作為上一代的核心,也是被邀請參加了閱兵儀式的觀禮,注視著軍隊一支支的從主席台下經過,張浩的內心,仿佛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就連因為古成軍的逝世而有些悲傷的內心,仿佛也沖淡了不少。

  97年五月,作為曾經的核心之一,張浩的親密戰友的古成軍,在家中突發心梗,送到醫院經過搶救無效而去世。

  古成軍並沒有張浩這般幸運,他的年紀本來就比張浩要大一些,再加上早年曾經多次負傷,最嚴重的一次,要不是張浩的突然穿越,已經犧牲了。


  雖然之後活過來了,但說實話,他的身體相比於張浩來說,要差的遠了。

  最終他能夠活到快九十歲的年紀,已經算是一種造化了。

  古成軍既是張浩最親密的戰友,也是張浩的兒女親家,對於古成軍的逝世,張浩也是消沉了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很多在職的幹部,都來看望了張浩,只是希望他能儘快恢復過來。

  而張浩也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最終走出了陰影,只是,從那以後,張浩的話也是變得有些少了。

  97年的閱兵,我軍出動了不少的新式裝備。

  包括多款戰略飛彈,還有很多新型的坦克和裝甲車。

  如今我國也是闊了,經過裁軍後,剩餘的24個陸軍集團軍之中,包括五個重裝機械化集團軍,四個輕裝機械化集團軍,剩餘的15個集團軍之中,也全都是半機械化部隊。

  伴隨著蘇聯開始裁軍,並且收縮各兵種的規模後,我軍儼然已經成為了目前全世界重裝化部隊最多的國家。

  我軍的陸軍部隊,目前仍然在裝備的,主要是五種坦克和六種裝甲車。

  坦克分別是65-3式中型主戰坦克,72式重型主戰坦克,79式輕型主戰坦克,85式重型主戰坦克以及88式輕型主戰坦克。

  其中,65-3式中型主戰坦克、79式輕型主戰坦克、88式輕型主戰坦克,主要裝備的是南方陸軍部隊。

  這其中,65-3式中型主戰坦克,屬於是二代坦克,主要用於南方地區的部隊,全重大概在42噸,而剩下的兩款輕型主戰坦克,則是屬於第三代主戰坦克,也都是部署在南方地區,用於南方地區的部隊裝備,全重在32-35噸之間。

  72式重型坦克,算是一款二代半主戰坦克,是目前我軍保有量最大的一款坦克,基本上全軍範圍內的所有野戰集團軍裝備的,都是這一款主戰坦克,雖然如今看來,這款坦克已經有些落後了,但因為保有量實在太大的緣故,在經過一定的現代化改造後,仍在部隊大量裝備著。

  據不完全統計,全軍範圍內,最少還裝備著超過6000輛72式主戰坦克。

  而85式重型主戰坦克,則是當屬現如今全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之一,具備自動索敵,紅外感應,命中率高的優點。

  這款坦克的全重,能夠達到65噸,是當之無愧的戰場利器。

  此前和蘇聯舉辦的聯合軍演之中,85式主戰坦克和蘇聯的T-90主戰坦克對抗之中,雙方各自安排了一個坦克團的部隊進行交鋒,我方和蘇聯128:132的情況下,最終雙方的戰果則是35:36,基本上持平。

  可以看出,這款坦克,和T-90主戰坦克,基本上屬於是同一水平的裝備。

  而除了坦克外,便是裝甲車。

  我國的裝甲車,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履帶式裝車和輪式裝甲車。

  履帶式裝甲車,主要是裝備與北方地區的重型機械化部隊,而輪式裝甲車,則是主要裝備南方地區的輕型裝甲部隊。

  總體算下來,我軍全軍範圍內,大約總計裝備有各型號坦克8000輛,各型號裝甲車1.5萬輛。

  這些裝備,構成了我軍現如今的陸軍機械化部隊的基本格局。

  實際上,按照張浩從一開始的規劃,一旦發生戰爭,所有部隊的機動性,將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儘可能的,所有的武器,最好的擁有足夠的機動性。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早在六七十年代開始,我軍便是已經開始建造自行榴彈炮和卡車炮。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國的自行榴彈炮和卡車炮的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從南亞戰爭的情況看,除了我國,全世界範圍內,並不存在第二個擁有炮兵快打快撤能力的國家。

  至少,從海灣戰爭之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家部隊所使用的主要炮兵武器,仍然是以牽引式火炮為主。

  而這帶來的種種優勢,也是在南亞場上得到了見證。

  但是,全世界範圍內,具備將火炮作為陸軍伴隨武器使用的國家,並沒有多少,大多數還是以牽引式火炮為主。

  甚至於,中東地區的土豪們,來到我國購買軍火的時候,大多數也都是以牽引火炮為主,而自行火炮,卻是購買量並不多。

  關於這一點,張浩也是明白其中的邏輯。


  一個是絕大多數國家,並不具備炮兵雷達的生產能力,就算是具備這一能力,基本上也不具備快速反擊的能力。

  就看原時空的俄烏戰爭,雙方還在使用大量的牽引式火炮,就能看出一二。

  說著說著又跑題了。

  00年,我國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國際地位自此也是讓全世界人民見到了。

  而在奧運會之中,張浩也是出現在了鏡頭之中,觀摩了開幕式和部分比賽。

  年紀大了以後,張浩也沒辦法做一些劇烈運動了,但這並不妨礙張浩喜歡看運動比賽。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和國運掛鉤,這一時空的足球運動,我國的水平雖然要好於原時空,從70年我國第一次派出球隊參加比賽以來,也是曾經多次進入到世界盃小組賽,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輪游。

  按照本時空世界足協給出的排名,我國的足球,排在全球三十多名。

  別說全世界的排名了,就連全亞洲範圍內,連前二都進不來,只能在第三和第四名的位置上晃悠。

  但不可否認的是,張浩對於這個成績,實際上已經很滿意了。

  雖然基本上都是一輪游,但至少每一次都能拿到入場券,這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

  張浩不太喜歡看球,但家人都不太願意讓他看。

  沒辦法,有的時候,這東西看多了確實是鬧心,張浩都這麼大的年紀了,萬一再氣出個好歹來,那就不值當了。

  李舒琴並沒有能夠陪伴張浩走到最後,最終於12年去世了,享年94歲。

  也是好在,李舒琴去世的時候,張揚的孩子都已經出生了,家裡也算是完成了五世同堂。

  李舒琴走後,張浩也是越發的孤獨了,他只能每天給自己找事情做。

  看書、看電視、修剪花花草草,來陶冶情操,也是在鍛鍊身體。

  總是要動一動的,就這般,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如今的張浩,越來越蒼老了,他的心態是比較好的。

  慢慢的,張浩度過了百歲的壽辰,只是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度過110歲的壽辰了。

  只是,這些對於張浩來說,已經不重要了,他做到了,他看到了,他經歷了,這就夠了。

  這一次的我國,更早的完成了復興,更早的完成了完成了偉大目標,並且,更早的把美國落下了神壇。

  這是前世張浩記憶中,暫時還沒有做到的時候。

  時間,悄然的來到了25年,此刻的張浩,已經108歲了,他已經越發的蒼老了。

  去年的時候,張浩意外摔了一下,從那以後,他就不太能動彈了,只能待在病床上。

  從那一天開始,幾乎每一天都有人過來看望他,對此,張浩也是樂於見到每一個人。

  他知道,自己大概是快要去見自己的妻子了,雖然有著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但張浩他自己的身體,他自己知道已經是什麼狀態了,他一天天的感覺身體越發的無力,身體慢慢的已經有些一天不如一天了。

  太陽終將會落下,但每天早晨,太陽都會重新升起。

  此刻的張浩,已然是即將落下的太陽了,但在此刻的全國,卻是有著千千萬萬的初生的太陽,正在冉冉升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