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番外之庸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廷大軍大勝歸來,人人喜悅振奮。

  唯有宋將軍,心中有些鬱鬱不樂。他派出去的精兵,折損了約有兩成。偏偏軍功是最少的。

  還不能怪左大將軍。左大將軍安排任務的時候,並未漏下神武營。是神武營的運道太差,埋伏了幾天也沒遇到柔然蠻子的逃兵。後來徐將軍主動請纓,隨左大將軍去抓人。

  結果,活捉了柔然可汗的潑天軍功,落在了親衛營的射箭手小田身上。這個小田,連升數級不說,還得了天子親口賜婚,即將迎娶荼白姑娘進門。這等雙喜臨門的好事,人人稱道。他也不敢掃皇上的興致,樂呵呵地一併跟著道賀。

  慶功宴散了之後,眾臣紛紛離宮而去。

  宋淵代天子送左大將軍出宮。

  宋將軍窺準時機,有意在宮門處等著。待宋淵送完左大將軍迴轉之際,「湊巧」就遇上了。

  「宋統領,借一步說話。」宋將軍滿臉帶笑,分外客氣。

  宋淵抬了抬眼皮,目光一掃,尋了個還算僻靜的地方,和宋將軍一併過去說話。

  想想十年前,宋淵不過是個郡主親衛統領。在他面前畢恭畢敬,好話說盡,他也是瞎了眼蒙了心,將送上門來的示好推了出去。

  轉眼間十年過去,眼前的宋淵已是天子親衛統領,是女帝陛下最信任的心腹。而他,在一眾武將中毫不起眼。對著宋淵得百般示好了。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宋將軍心裡唏噓了一回,面上卻一派親熱:「平日你忙著當差,等休沐空閒了,就多回宋家。一筆寫不出兩個宋字。我們叔侄兩個,可別生疏了。」

  宋淵看著滿臉陪笑的宋將軍,淡淡道:「這一回神武營立得軍功最少,分潤的獎賞也最少。宋將軍是不是心中不痛快?」

  宋將軍神情有些僵硬,想說些場面話,宋淵根本沒耐心聽這些廢話,張口又道:「皇上並未苛待神武營,平日軍費充足,一應待遇都和其餘軍隊平齊。此次去邊軍打仗,左大將軍行事也算公道。」

  「神武營是運道不佳,沒遇到大股潛逃潰散的柔然騎兵,所以殺的蠻子最少。不過,折損也是眾軍隊裡最少的。軍功不是嘴上說說,都是靠著將士們以命相搏拼回來的。」

  「如果我是宋將軍,就將心思都放在軍營里,用心練兵,練出真正的精兵,壓過其餘幾支軍隊。皇上胸襟廣闊,根本不會計較那些陳年舊事。真正有能耐有本事的人,皇上不但會用,還會重用。」

  「就拿左大將軍來說,左大將軍原來是王丞相的人。皇上登基之後,左大將軍依舊聽王丞相的。皇上還不是照樣重用!還封了左大將軍威遠公。遠在邊軍的范大將軍,拼死拖住了柔然蠻子,邊軍死傷超過一半。這樣的功勞,皇上都記在心裡,給范大將軍封了侯爵之位。」

  「事實都擺在眼前。宋將軍有羨慕旁人的功夫,不如好生琢磨著如何帶兵練兵。只要做得足夠好,皇上自然會另眼相看。」

  宋將軍臉上火辣辣的。

  宋淵這番話,說得很不客氣。就差沒指著他的鼻子說他平庸無能了。

  真話就是這麼刺耳難聽。

  是,他確實不及左大將軍厲害,也沒范大將軍拼命的勁頭。和沉穩持重的包大將軍兢兢業業的司馬將軍一比,也欠缺了一些。便是劉將軍,也比他忠心能幹些。

  女帝陛下不肯用他,不是因為什麼陳年舊怨,純粹就是因為他能耐平平。

  宋將軍清清嗓子,低聲道:「多謝宋統領指教。」

  宋淵神色淡淡:「一筆寫不出兩個宋字。我該說的,今日都說了。以後宋將軍也不必私下來找我了。我還要回去復命,宋將軍請自便吧!」

  說完,便邁步離去。

  宋將軍看著宋淵決然的身影,心裡百味雜陳,長嘆了一聲。

  ……

  宋淵回昭和殿後,將宋將軍特意來尋自己說話的事稟報天子。

  姜韶華哂然一笑:「這位宋將軍,心思不用在正途上,整日琢磨這些。」

  「去年秋日軍隊演武,神武營墊底。今年春日演武只進行了一天,也能看得出神武營進步不大。」

  「武將想要軍功,想升官進爵,這是人之常情。朕不會因此瞧不上他。實在是他領兵能耐平平。要不是他資歷老,朕早就摘了他的烏紗帽,有能耐的年輕武將多的是,就等著他挪位置了。」


  還有,多少也得顧及宋淵的顏面。宋將軍到底是宋淵的伯父。她這樣動了宋將軍,宋淵臉面也不好看。

  這一點,姜韶華不必說,宋淵心裡也明白。

  宋淵默然片刻,低聲道:「皇上不必顧慮末將。」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姜韶華笑道:「也不是全為了你。朕還得顧及老臣們的體面。宋將軍沒有功,也沒犯過錯。好端端的,朕也不能攆他出軍營。就這麼敲打著湊合著用吧!他也一把年歲了,等過幾年,就該退了。」

  到那時候,位置就騰出來了。

  秦虎孟三寶陶大小田李天喜這一批年輕武將,也差不多攢足了資歷,可以慢慢取代軍中老將了。

  ……

  這點小事,對女帝陛下來說,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插曲。

  大軍回朝,慶功宴操辦過了,接下來還有許多瑣事要處理。等待封賞的將士名單有足足十幾頁。等著撫恤的死者名單,更是厚厚一摞。

  兵部忙著計算軍功,整理成奏摺,呈到御案前。等天子過目定奪後,忙的就是戶部了。

  還有,柔然可汗伏名敦要如何處置,也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朝廷官員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將伏名敦挫骨揚灰,為大梁慘死的百姓報仇雪恨。

  另一派卻以為,應該更有效地利用這個俘虜。以伏名敦這個人質,來換取更實在的好處。

  激進派以左大大將軍為首,武將們大多都贊成殺了伏名敦。

  人質派以陳丞相為首,文官們基本都站在陳丞相這一邊。

  姜韶華思慮了幾日,做出了決定,親自寫國書,派人送去柔然。(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