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黃河岸飄搖,天意難阻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許是因為李存勖的不作為惹怒了上天,黃河邊上好不容易才修好的擋水堤壩在暴雨的沖刷下,一片片無力地摔入水中。

  徐宇自立的神機營里的士兵此刻扎堆在黃河邊上,一個個愁眉苦臉地望著那些黃水。

  他們之所以在這,也是因為徐宇讀了那百家秘籍里的軍事訓練部分之後,給他們安排的定時從洛陽北到黃河邊上往復的長途跋涉訓練。

  雖然暴雨不間斷十幾天,但畢竟是夏季,一出太陽,就炎熱無比,此時短暫地休息時間,士兵都坐在陰涼處閒聊著什麼。

  「聽聞郭姑娘十二三歲時就隨她義父上過戰場了,是真是假?」

  「好像確實是真的,唉呀,要不是當今陛下也是十歲時就隨父上陣,還真沒注意到那姑娘居然如此年輕。」

  「竟然沒想到郭姑娘是如此大丈夫的人物啊。」

  「也是她為人成熟讓人看不透她的年齡,要知道,這年頭,這麼勇敢的姑娘我也只見過她一個,更別說孤身入大軍救義父這事了。」

  一個人聽得他們話語,拿著餅子走過蹲下,「這天下,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聽說那郭姑娘原先也是被收留的,想來也是走投無路,也確實身懷絕技才拼殺出來的吧,也難怪能讓郭樞密這般愛不釋手,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樣說著,幾個人都不發言了,因為相比下來,徐宇的經歷好像不比他們好多少,以他們的視角來看,徐宇能到這個地位,實在是該當的。

  河水轟隆作響,無人能使其停歇。

  「唉,老天這一衝下去,不知道又要多少百姓得遭殃了。」一人抬起水袋猛喝一口。

  「這到底是天災,我們又能做什麼呢?想當初,我家老頭子還沒死的時候,家裡好歹有點田,現如今,這黃水之下,什麼也沒有了。」

  旁邊又一人加入進來,「說是天災,可我看來,也是人禍,要不是之前段凝掘了這河,還不至於下幾十天暴雨就發這樣大的水。」

  「也是,可如今的陛下,好像也沒做什麼好事情啊。」

  「誰說不是呢?當初郭姑娘說的那番話雖然我們都聽到心裡去了,可要是這問題的源頭,就是郭姑娘之上的人,那又如何解?」

  幾個人一齊嘆聲,「唉。」

  「算了,郭姑娘將我們拉了回來,我們也該對得起她,就她做出來的那些武器,我聽說,從馬直里那些精兵都用不起,該不負了她才是。」

  「哼,平日就你吃得最多,沒想到還挺會說話的。」

  「回營去吧,我們這些小兵,能死得其所就夠了,那些大道理,還是交給郭姑娘那般有見識的人,我們只管殺敵就是了。」

  「嘿,漂亮話倒是讓你都說完了,行吧,那看看我們誰先回營里,」突又想起什麼似的,「唐軍再過不久就要出兵蜀國去了,要是郭姑娘讓我們上去戰一戰,可別丟了她的臉!」

  說完,那人背好自己的盔甲武器,起身凝望一眼奔騰的黃河,而後離開了岸邊,跟著幾個先出發的人扎進了草叢裡去。

  「誰怕誰?」

  自言自語一句,稍微胖壯一些的那人,也提起自己的東西快步跟上。

  徐宇給他們的任務基本都是定性不定量的,也不為難他們,給他們安排了休息時間,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天進步一點而已,但就是這麼個松垮的全憑自覺的要求,每個人都認真對待,沒有落下一點,靠著信念,互相鼓勵著前進。

  畢竟,他們早已經脫胎換骨過一次了。

  ……

  「報數!」

  「一」、「二」……

  「應到四十八人,實到四十八人,郭將軍,請指示!」

  郭崇韜在旁邊看得笑了起來。

  「搞得還挺像那麼回事啊,你這丫頭。」

  這也是徐宇從那百家書中拾起的,她都沒想到能這麼做。

  「嘿嘿。」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是爽。徐宇重新翻閱那百家書籍時,就發現了許許多多後世才有的痕跡,雖然科技部分沒有多少有價值的,但找人搞明白了軍事部分用的是小篆這種文字寫的後,粗淺學習,就仿佛打開了一片新天地的大門。

  那個作者的軍事水平不低,描述的方方面面如他親身經歷過一樣詳細,閒筆註解也很通俗易懂。


  「也該讓我看看他們什麼水平吧。」

  「好咧!」

  一小片平原上立著許多兵馬,郭崇韜將自己的牙兵中也帶來了四十八人,準備認認真真考驗考驗徐宇這個不是正式編制自立的神機營。

  四十八個騎兵,別看數量不怎麼樣,對於地方上的小規模作戰,足以能做到一錘定音。

  也連同郭從謙這個心腹,郭崇韜也請來做了見證。

  徐宇轉身,仰頭高呼,「上馬!列陣!」

  徐宇先是指指旁邊遠處自己的部隊。

  「義父,經過我的一番改良,這突火槍射程已經能勉強達百步了,雖然精度不太行,但是以數量彌補,也能造成不小的傷害。」

  郭崇韜摸著鬍子,「噢?有些意思,沒白費了我替你買來那麼多難尋的硝石硫磺。」

  徐宇其實也覺奇怪過,都說古代硝石硫磺這些東西產量極少,但郭崇韜都能給她輕鬆大批量採購來。

  不過既然沒有障礙,就沒必要自找不痛快了。

  估計又是那個轉世到武則天時期的神秘人,提前鋪了些路子吧。

  郭崇韜眼神摸索地看著那些士兵背起那些漲鼓的防水布袋,拿好那突火槍以及長刀一齊上馬,動作整齊劃一。

  「不錯,是有精兵的風範,只不過,為何只具輕甲呢?你那突火槍射程不及弓箭,也就近處能使敵方受到灼燒,也沒備矛戟,很是吃虧啊。」

  「因為我不打算讓他們去打正面戰場,本來人手就不夠了,再去硬碰硬,只會加大自己的劣勢,騎兵本就是以靈活機動,通過奇襲切割來攻破敵軍的,我想充分擴大這些優勢,達到最大效果。」

  「嗯,」郭崇韜臉上皺紋一松,「這想法,倒是很符合你的路子,不錯不錯。」

  「呵,倒是師傅那邊,全是重甲,不太靈活了。」

  郭崇韜樂得眯起眼睛,「呵呵,那得兩說。」

  另一邊領頭一人揮了揮手中的軍旗,以示集結完畢,徐宇向郭崇韜抱拳行了禮,就騎著荏苒朝她自己的神機營而去。

  郭崇韜也欣然歸隊,郭從謙則默不作聲地騎向了平地邊緣。

  這樣親手帶著一小部分的兵作戰,對郭崇韜來說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而對於徐宇,則算是第一次。

  徐宇高舉右手,接著揮下。

  四十八人分為三路,以一齊奔出,說是都使用的突火槍,其實還是有些細微的差別,每三人中會有一個較為強壯的人身上裝備稍微厚重一些。

  徐宇並未讓他們攜帶實彈,而是一些石膏塊,減裝後剛好能被火藥噴成碎塊而出,打在盔甲上邊也只會留下一些痕跡,不會造成什麼很嚴重的實質性傷害。

  雁行散陣,易被切割殲滅啊。

  郭崇韜看著徐宇那邊的情況,起先有些不滿,但想到是她這個混丫頭,以及那些打過招呼沒上彈藥的新式武器,郭崇韜捏了捏武器,還是提起了些戒備來。

  徐宇這丫頭,不能以常人眼光看待。

  「既然如此,那老夫我也不客氣了。」

  抬起身後小旗,規律揮動幾下,隨即陣列調整為了錐形模樣。

  且刺破你陣中再說!

  郭崇韜打算將徐宇軍切為兩半,再包攏回來分而擊破。

  而徐宇,確實給她義父準備了個禮物,只在百家書籍中出現過的微觀戰法——進攻掩護支援為基礎的三三制。

  徐宇自信地向身後的士兵看了一眼。

  雖然訓練時間不長,但個個目光堅毅,很不錯,用精氣神彌補一些,應該能打得不錯吧。

  而那些殘兵看到徐宇期待的目光,帶起笑容,將心中那些將要冒頭的猶豫與懼怕,一掃而空。

  一個演習都怕,那還能成什麼事?而且真正絕望的情況,他們當初跟隨王彥章時,早已見過了,當下,沒有理由再怕。

  徐宇回正目光,抬顱高喊,「準備接敵!」

  雖然,確實準備得極為倉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