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郭威謀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次日一早,郭宗誼帶著輿圖,前往滋德殿覲見。

  郭威沒讓他等太久,得到傳召,郭宗誼進殿,郭威正伏在案上,奮筆疾書。

  「臣郭宗誼,參見陛下,陛下聖躬萬福。」

  郭威聞聲停下筆,怡弄道:「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往常你來滋德殿,可沒行過臣子禮。」

  郭宗誼嘿嘿笑著,湊上前,瞄了一眼案上剛剛擬好的詔書,立時吹捧開來:「阿翁的字穩重老成,氣韻深遠,法度嚴而意態生,筆力遒而骨肉潤,還不見一絲火氣,大有晉唐風致。」

  郭威酣笑撫須,心花怒放,卻用手指點點詔書:「少些阿諛奉承,你看看我寫是什麼。」

  郭宗誼這才循指看去,只見詔書寫著:「門下:昔漢祖思得猛士以守四方,蓋以知防秋備邊。國之重事,干城禦敵,勞而必圖,賞不踰時,人乃知勸。南陽王、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懋功進秩,朕何吝焉,進封陳王。」

  「阿耶為何要給安審琦進封一字王?」郭宗誼猜出大半,仍不確定,疑惑問道。

  郭威斜了他一眼,沒好氣道:「還不是因為你要南下,我不給他點甜頭,他能盡心幫你?」

  「阿翁待我真好。」郭宗誼心中感動,由衷感慨。

  郭威指指郭宗誼手中輿圖:「打開吧,我有事要問你。」

  郭宗誼將圖攤在御案上,郭威凝目掃視,點在安審琦的襄州上,問道:「你想借安審琦來壓高保融,逼他們同意襄州軍過境?」

  「正是。」郭宗誼肅聲道,「高保融怕我們假道滅虢,定然不會同意襄州軍南下,不如乾脆擺開陣勢,逼他們就範,實在不行,便先把南平收拾了。」

  郭威沉默不答,半晌才道:「荊南所占三州之地,民不過十萬戶,兵不過三萬人,高保融一味守舊,才能遠不如他的父翁,若想打下來,襄州一軍足矣,可荊南一開戰,你還有餘力去收復楚地嗎?復州經年太平,朝廷也只有襄州有善戰的水軍。」

  郭宗誼搖頭,荊南再弱小,打起來也要一年半載,屆時時機已逝,劉言等人已成了氣候,再想收復楚地,會難上加難。

  「還請阿翁教我。」郭宗誼拱手下拜,他對自己的籌謀其實也很忐忑,如果高保融鐵了心不遵皇命,那安審琦的襄州水軍恐怕真不好過境。

  「南平之事,高保融多委其弟高保勖,因此你當去找高保勖,只要他願意幫你,那拿下南楚自是輕鬆許多。」郭威淡淡道。

  這個辦法郭宗誼也想過,高保融那樣的迂腐短視之徒,都不一定會同意借道,高保勖這等頗具治才的人能同意?

  當下,郭宗誼便問:「高家素來謹小慎微,國策更是保守,高保勖又豈會同意王師過境。」

  郭威含笑點頭:「朝廷若冊封他為武平節度使(朗州),他就一定會同意。」

  郭宗誼一愣,反問道:「那朗州的劉言怎麼辦?」

  「他自然要授武安節度使(長沙),不授武安軍,他如何肯致力收復長沙府?」郭威疑道。

  「那我授什麼官?」郭宗誼不樂意了,「難道此去楚地,連個虛銜都不給,那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

  郭威呵呵笑著,輕撫長須,溫聲道:「朝廷能給你的,只有湖南道行營都部署、荊州大都督這等虛職,安審琦忠於皇朝,又得恩封,自是不必多說,至於楚地的幾個節度使、洞溪間的蠻族,包括荊南節度使高保融,聽不聽你的,全憑你的本事了。」

  郭宗誼喜不自勝,沒想到郭威上來就給了兩湖地區的最高軍政權,雖目前仍是虛職,但若能掙下來,兩湖膏腴豐沃之地,就盡在掌握了,屆時西進巴蜀,東踏南唐,南下南漢,北上……也根本不必北上,總之,荊襄在手,天下我有,大有可為,大有可為啊。

  此時郭宗誼的心情,很像後世買了彩票,還沒中獎就規劃著名怎麼花的人一般荒唐。

  當下,他暗暗告誡自己幾句,按捺住心中悸動,試探著問道:「那楚地一平,孫兒可以轉攻荊南嗎?」

  郭威眼皮一抬,幽幽道:「你還真打算將朗州拱手相讓?」

  郭宗誼喜出望外,忙拱手拜下:「謝陛下!」

  「謝什麼。」郭威大手一擺,轉而問道:「你的新軍練得如何了?」

  提到新軍,郭宗誼喜悅之情立時消散,他臉色一苦,懨聲答道:「怕是還得大半年的訓練,方能出戰。」

  說起來,自兗州回京,他還沒去大營看一眼新軍,只有通過每旬日的奏報,來了解新軍的訓練進度。


  目前,新軍已完成行、令等基礎訓練,接下來就要開始武藝、兵刃、陣列、體能、騎術等共同科目,每晚還會組織人手,教他們認字。

  一年後考核,每科分九等,九等最低,一等最高,五等以下者為落,綜合考量後,合者留,落者汰,至此,新軍初成。

  隨後會開始分兵,大致上騎術優異者為馬軍,其餘為步軍,再依各人所長,分弓箭、槍槊等小班。

  個別武藝、騎術、射術、寫算等科目達到優等者,還會被編入斥候營,當作精兵來用。

  因此,這次平邊鎬,新軍又趕不上了,但邊鎬一平,新軍的訓練也基本結束,可以南下,作為陸軍夷攘荊楚。

  郭威聞言直搖頭:「你這新軍練起來確實慢得很。」

  郭宗誼臉色更加難看,郭威轉而安慰道:「無妨,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哪支強軍不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次你去楚地,馬步軍也不能沒有,可禁軍剛剛平兗,不宜再戰,不若你問問你阿耶,能不能從澶州調來一萬人南下?」

  「澶州可是重鎮,能輕易抽兵?」郭宗誼疑道。

  郭威點點頭:「節帥換了,兵自然也要換一些,你阿耶知道規矩的,儘管去要,屆時鄭仁誨赴澶,會率禁軍去補。」

  郭宗誼聽出門道來,恐怕這也是郭威的緩步削藩之計,通過三司,漸收藩鎮財權,再通過移鎮,降低節帥對軍隊、地方州縣的掌控。

  他也大概記得,歷史上郭威在位三年,就移鎮近百次,由是郭榮登基後,才能大收各鎮強兵,充實禁軍,藩鎮由此走向衰落。

  後續北宋建立,更是將財權、政權、包括最後那點兵權也都收歸廟堂,叱吒中華兩百餘年的節度使,就此淪為虛職。

  PS:感謝書友20181011152703550、神馬賽克、屬羊的巨蟹座的打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