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回程路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牛馬渾身都是寶,活著的時候幹活,死掉的時候吃肉。

  一如後世張洪這種加入探險隊之前的996社畜生活。

  臨時營地里,被塞滿了牛馬等牲口,眼看著草料一天天地變少,張洪和熊雨等人再不想走,也得考慮回程的事情了。

  在臨時營地呆著的一個月時間,共馴服了200多匹馬,100多頭牛,30幾頭羊,加上原本的牛羊和驢子,整個隊伍浩浩蕩蕩、規模龐大,讓張洪很是欣慰,頗有一種在草原上牛羊成群的遊牧風格。但距離後世正兒八經的遊牧民族實力,還差得很遠,這點牲口頂多算是一個牧民的家底。

  這幾天張洪都在想,來的時候要不是在熊部落紮根,而是降臨在草原上,搞不好自己現在的部落已經是屬於遊牧民族的前身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熊部落的族人們這快兩個月的時間沒有見了,現在有了這麼多的收穫,要是讓族人們看到,他們肯定會很興奮的吧。

  歸心似箭下,於是便開始了返程之旅,不同於來時的迅速和簡便,回去的時候,因為牲口很多,族人們數量不夠,所以在行進中,速度自然就慢了很多,導致原本從黑齒部落趕到臨時營地短短的三天路程,硬是走了六天才到,路上還碰到幾次野獸的襲擊,好在弓箭射程很遠,又有狼狗的示警,在這些野獸攻擊到來之前,都被遠遠地釘死在雪地上,將自己的軀體貢獻給熊部落,成為一張張獸皮和凍肉。

  沿著來時被踩硬的痕跡,算是有了路,兩地之間的行程便大大縮短了,原本回到部落需要15天左右的路程,現在全力趕路下,大概需要10天的時間即可到達。

  但路上沒有馴化過的野馬和野牛有不少,狀況百出,族人每天都得應付這些牲口的亂竄或者犯倔,搞得他們的身心俱疲。張洪還是決定尋找沿途各個部落的幫助。

  「熊洪族長,這一個多月沒有任何音訊,我還以為你們……」黑齒部落的族長就叫黑齒,每個上任的都會繼承這個名字,這些年跟熊部落也有一定的交流,不過在今年以前互相之間距離太遠,交流很是不便。

  但熊部落的傳說隨著貿易隊的擴大,也不斷地傳播著,在這個沒有多少精神文化生活的時代,互相之間八卦一下各自部落的人或事,成為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遣方式。

  在其他部落看來,張洪的所作所為完全不可思議,各個部落都傳著他的事跡:建造陶器、發明鐵器、馴化牲口、單人屠豬……這也是冬天,否則徒手博牛的事跡也會再增加上。

  「現在你們沒事就好,這麼多的牲口,熊部落族長的實力,果然跟其他人說的一樣。」也就是黑齒沒有聽說過「恐怖如斯」這個詞,不然肯定也會倒吸一口冷氣,道一聲恐怖如斯了。

  「野外天氣寒冷,野獸也很多,不過收穫也算不錯。」張洪跟黑齒一起吃著晚餐,笑著討論著,「我總說危險中伴隨著機遇,就說我們鍋里煮著的這些馬肉,第一次抓到他們的時候,這些死馬就有十來匹,可惜很多都給野狼給霍霍了。」

  黑齒看著旁邊充當翻譯的黑皮,眼神中滿是羨慕,而在外面不時響起的馬叫牛嘶聲,更讓他內心痒痒,也想去尋找這些牲口。

  不過他還是對自己部落有一些自知之明,暴露在寒冬中,這個技術目前其他部落掌握不了。

  「明年我們部落也將按照熊部落的辦法,在周圍種上粟米,」雖然戶外狩獵的可能性很低,但其他地方還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黑齒連忙說,「請熊洪族長幫幫我們黑齒部落,我們願意將打獵到的獵物和採集到的食物分出一部分給熊部落,只要教會我們如何種植。如果可以的話,還希望熊部落可以讓我們的族人去學習馴養牲口的方法,前兩個月從熊部落運了一些小雞回來,可惜都死了。」

  本來計劃的好好的,這些小雞養到明年春天就能下蛋了,可因為沒做好防風措施,一夜間全凍死了,黑齒感到十分遺憾,把負責照顧小雞的兩名女性族人狠狠地揍了一頓,其他族人也對這兩個女性很生氣,要不是巫攔著,挨打就不是一次了,韭菜炒蛋的味道,看樣子還要再等很長一段時間。

  今年冬天,黑齒部落跟周圍的其他部落一樣,過得要比去年好上很多,食物比以前充足豐盛,有了熊部落產出的煤條和煤爐,加上一些獸皮衣服,山洞裡也不像去年那樣冰冷,至少黑齒能夠感覺到自己的下半部分,而不是像去年冬天那樣,只能用一些雜草和獸皮包裹著,每天都感受不到自己麻木的雙腳。

  張洪對黑齒的請求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內心裡其實樂開了花,就算這些部落不說,他也會想辦法讓他們來種植粟,發展養殖業。


  只是不能表露的太過熱情,否則這些部落的族長們,可能會覺得張洪別有用心另有所圖。事實上,原始社會跟後世一樣,不能因為技術的落後就覺得他們的心思都很單純,是個人就有逆反心理,你越是不想讓人做什麼事情,他就越想去做。

  在熊部落呆著的時候,對於如何與這些部落相處,他原本只有一個大概的思考,原則上是堅持著靠近又不親近的原則。不過在跟這些部落族長們聊天的時候,這個想法也在不斷完善,隨著與他們部落之間差距的不斷拉大,部落可以有計劃小規模地引入外面部落的加入。

  而要實現這個目的,不引起其他部落的劇烈反對,用武力逼迫是最下乘的方式,最好的,還是跟後世一樣,用文化來同化他們。

  一開始張洪只是想著讓這些部落在春天的時候,派些人過來參與種植,將熊部落周圍的土地都種上粟之後,再讓這些部落的族人回去,按照熊部落的做法將自己部落周圍的空地給用上。

  但現在張洪覺得可以有更好的辦法,完全可以組織一個種地的培訓班,吸納這些部落的人口到熊部落這裡來學習——當然學費就是要給熊部落打工一個月,幫助熊部落完成大規模的春耕。

  在學習的時候,同時可以讓他們掌握更為先進的驢耕甚至牛耕,反正粟的生長周期還是很長的,這裡的季節還是可以讓粟有一兩個月的播種時間,無論是春種或者夏種,都能有一些收穫。

  至於這些族人們來熊部落的吃喝住,一律由熊部落負責,至於其他部落能得到什麼——什麼?熊部落大公無私地將這些核心機密給告知你們,你們還想要報酬?

  部落沒收你們的錢,就算不錯了,老規矩,想要熊部落的好東西,拿不出物資,那就用勞動力來抵。

  張洪越來越覺得熊部落差的東西越來越多,要幹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修圍牆、挖磚窯、開墾荒地、種植果樹……實在不行,還可以幫忙鋪鋪路啊。

  至於部落會從幫助其他部落發展農耕穫得什麼好處,張洪並沒有太計較,根據之前擬定的計劃走就行,收一半的租子,要合理的多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