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楊應龍再次作惡及官軍新的征討部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596年七月,播州的天空被一層陰霾所籠罩,悶熱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讓人感到窒息。在這片土地上,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楊應龍,這個曾經被朝廷赦免的土皇帝,此刻正沉浸在憤怒與瘋狂之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兇狠的光芒,仿佛一頭被激怒的野獸。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朝廷的怨恨,他覺得自己被朝廷玩弄於股掌之間,尊嚴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朝廷竟然如此對待我,我楊應龍絕不會善罷甘休!」楊應龍咬牙切齒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

  在他的身邊,一群部下們戰戰兢兢地站著,他們不敢發出一絲聲響,生怕觸怒了這位憤怒的土皇帝。他們知道,楊應龍的怒火一旦爆發,將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楊應龍的心中充滿了復仇的欲望,他決定要讓朝廷付出代價。他的目光落在了餘慶士官毛承雲的身上。毛承雲曾經與他有過一些過節,現在正是他報復的好機會。

  「把毛承雲的棺材給我劈開!」楊應龍大聲命令道,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威嚴和憤怒。

  部下們不敢違抗命令,他們迅速行動起來。不一會兒,毛承雲的棺材被劈開了,屍體被拖了出來。楊應龍看著毛承雲的屍體,心中湧起一股殘忍的快感。

  「把他的屍體肢解!」楊應龍再次命令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瘋狂的神色。

  部下們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執行了命令。他們用刀將毛承雲的屍體肢解成幾塊,鮮血染紅了地面。楊應龍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楊應龍的瘋狂並沒有就此停止。他決定要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他的憤怒。不久,他又率領著軍隊劫掠了大阡、都坎等地。他的軍隊如同一股洪水,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百姓們驚恐地看著楊應龍的軍隊,他們紛紛逃離家園,四處逃竄。楊應龍看著這些驚慌失措的百姓,心中沒有一絲憐憫。他覺得這些百姓都是朝廷的子民,他們應該為朝廷的錯誤付出代價。

  「給我燒!給我搶!」楊應龍大聲命令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殘忍和瘋狂。

  部下們紛紛點燃火把,將房屋、店鋪等建築物點燃。大火迅速蔓延開來,整個城市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百姓們的哭聲、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慘的畫面。

  楊應龍的軍隊還劫掠了餘慶、草堂二司,將這裡的財物洗劫一空。他們燒毀了官府的文件、檔案等重要物品,破壞了這裡的秩序。楊應龍看著自己的軍隊所造成的破壞,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哼,這就是與我楊應龍作對的下場!」楊應龍冷笑著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得意和瘋狂。

  楊應龍的瘋狂行為並沒有就此停止。他又派兄弟楊兆龍帶兵圍攻黃平。黃平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這裡的守軍頑強抵抗,但最終還是被楊應龍的軍隊攻破了。

  楊兆龍率領著軍隊衝進了黃平,他們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黃平的百姓們陷入了絕望之中,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

  在黃平,楊應龍的軍隊殺了重安司長官張燾全家,聲勢再次大振。

  一年後十二月,合江的天空被一層陰霾所籠罩,寒風凜冽地吹過,帶來陣陣刺骨的寒意。這座原本寧靜的小城,此刻卻瀰漫著緊張與恐懼的氣氛。

  楊應龍率領著他的軍隊,如同一股洶湧的黑色潮水,緩緩逼近合江。他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身披黑色戰甲,眼神中透露出冷酷與瘋狂。他的臉上布滿了猙獰的紋路,仿佛是被仇恨與憤怒所刻下的印記。

  楊應龍的心中燃燒著復仇的火焰,他對合江城中的仇人袁子升恨之入骨。多年的積怨在這一刻即將爆發,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將袁子升碎屍萬段,以泄心頭之恨。

  「袁子升,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楊應龍咬牙切齒地說道,他的聲音如同悶雷般在空氣中迴蕩。

  合江城牆上,士兵們緊張地守衛著,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他們知道,楊應龍的軍隊來勢洶洶,這場戰鬥必將是一場惡戰。

  袁子升站在城牆上,望著逐漸逼近的楊應龍軍隊,心中充滿了絕望,自己已經無處可逃,只能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我袁子升今日死在楊應龍之手,也算不冤。只可惜,這合江城的百姓們將要遭受無辜的災難。」袁子升自言自語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悲哀。

  楊應龍的軍隊越來越近,城牆上的士兵們緊張地拉滿了弓弦,準備迎接敵人的進攻。然而,楊應龍並沒有立刻發動攻擊,他在等待著一個機會,一個讓袁子升絕望的機會。


  「袁子升,你若有膽量,就從城上墜下,我楊應龍保證給你一個痛快的死法。否則,我將攻破合江城,讓城中的百姓為你陪葬!」楊應龍大聲喊道,他的聲音充滿了威脅與恐嚇。

  袁子升聽了楊應龍的話,心中陷入了沉思,楊應龍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如果自己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合江城的百姓們必將遭受巨大的災難。但是,如果自己從城上墜下,也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在這生死抉擇的時刻,袁子升的心中充滿了矛盾與掙扎。他望著城牆上的士兵們,又望著城中的百姓們,心中充滿了愧疚與無奈。

  「罷了,罷了!我袁子升一人之死,能換得合江城百姓的平安,也算值得了。」袁子升長嘆一聲,說道。

  說完,袁子升毅然決然地從城上墜下。他的身影如同一隻斷了線的風箏,在空中划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然後重重地摔在地上。

  楊應龍看著墜落在地的袁子升,臉上露出了殘忍的笑容。他立刻命令士兵們將袁子升抬到自己面前,然後親自揮舞著手中的寶劍,將袁子升砍為碎片。

  鮮血濺滿了楊應龍的戰甲,他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他覺得,自己終於為多年的仇恨報了一箭之仇。

  而在石矽宣撫司,一場複雜的權謀之爭也正在悄然上演。

  土舍馬千駟的母親覃氏,是一個美麗而富有野心的女人。她與楊應龍私通多年,心中一直謀劃著名如何奪取長子馬千乘的爵位。

  覃氏坐在自己的房間裡,手中拿著一杯美酒,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與算計。她看著身邊的馬千駟,說道:「兒啊,為娘已經為你謀劃好了一切。你只要按照我的計劃去做,必定能夠奪取馬千乘的爵位,成為石矽宣撫司的主人。」

  馬千駟聽了母親的話,心中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母親,您有何妙計?」馬千駟問道。

  覃氏微微一笑,說道:「我們可以為你聘楊應龍的次女為妻,以楊應龍為聲援。楊應龍在播州勢力龐大,有他的支持,我們必定能夠成功。」

  馬千駟聽了母親的話,連連點頭。他覺得,母親的計劃真是天衣無縫。

  於是,覃氏立刻派人前往播州,向楊應龍提親。楊應龍聽了覃氏的提議,心中大喜。他覺得,這是一個擴大自己勢力的好機會。

  一年後的十一月,天氣漸漸轉涼,風中帶著絲絲寒意。兵備副使王士琦接到調令,即將前往征討倭寇。這個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巨石,在各方勢力中引起了陣陣波瀾。

  楊應龍得知王士琦被調走的消息後,心中一陣竊喜。他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趁機再次擴張自己的勢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和瘋狂,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行動。

  「王士琦一走,貴州之地無人能擋我。此時不行動,更待何時?」楊應龍自言自語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狂妄和自信。

  在楊應龍的命令下,苗兵們迅速集結起來。他們個個面容猙獰,眼神中充滿了殺氣。楊應龍站在隊伍的前列,他身披戰甲,手持寶劍,威風凜凜。

  「兄弟們,隨我出征,大掠貴州!」楊應龍大聲喊道,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威嚴和霸氣。

  苗兵們齊聲高呼:「殺!殺!殺!」他們的聲音如雷貫耳,震撼著大地。

  楊應龍率領著苗兵,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水,沖向貴州的洪關、高坪、新村等屯。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驚恐地四處逃竄,哭聲、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慘的畫面。

  在洪關,楊應龍的軍隊如餓狼一般撲向村莊。他們衝進百姓的家中,搶奪財物,燒毀房屋。一位老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著楊應龍的士兵放過他的家人,但卻被無情地一腳踢開。

  「你們這些惡魔,一定會遭到報應的!」老人絕望地喊道。

  楊應龍的士兵們哈哈大笑,他們根本不在乎老人的詛咒。他們繼續在村莊中肆虐,享受著掠奪帶來的快感。

  不久,楊應龍的軍隊又入侵湖廣四十八屯。他們切斷了驛站交通,使得消息無法及時傳遞出去。楊應龍得意洋洋地看著自己的戰果,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哼,朝廷又能奈我何?」楊應龍冷笑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挑釁和狂妄。

  在這個過程中,楊應龍得知原來上奏他的仇家宋世臣之父宋鑾與羅承恩等人攜帶家屬藏在偏橋衛城。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復仇欲望。

  「給我找到他們,一個也不能放過!」楊應龍大聲命令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殘忍和瘋狂。

  苗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四處搜索,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終於,他們在偏橋衛城找到了宋鑾、羅承恩及其子女。

  楊應龍看著被抓來的宋鑾等人,臉上露出了殘忍的笑容。他決定要讓他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把他們帶上來!」楊應龍大聲喊道。

  宋鑾等人被帶到了楊應龍的面前,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恐懼和絕望。他們知道,自己即將面臨一場可怕的災難。

  楊應龍看著宋鑾等人,心中充滿了仇恨。他開始下令對他們進行慘無人道的折磨。

  「苗兵們,當著父親奸侮其女,當著丈夫奸侮其妻!」楊應龍大聲命令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邪惡和變態。

  苗兵們猶豫了一下,但在楊應龍的威嚴下,他們還是執行了命令。他們開始對宋鑾等人進行殘忍的侮辱和折磨。宋鑾等人發出了絕望的哭喊聲,但卻無法改變他們的命運。

  楊應龍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快感。他覺得自己終於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

  「把他們裸體放在樹叢中,用箭射來取樂!」楊應龍再次下令道。

  苗兵們將宋鑾等人裸體放在樹叢中,然後用箭射向他們。宋鑾等人在痛苦中掙扎著,但卻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

  楊應龍還不滿足,他又下令挖開墳墓焚屍。熊熊大火燃燒著,屍體被燒成灰燼,灰飛得滿天都是。

  楊應龍的暴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巡撫都御史譚希思得知此事後,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悲痛。他決定採取措施,阻止楊應龍的暴行。

  「楊應龍這個惡魔,必須儘快被制止!」譚希思憤怒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譚希思請求在合江、綦江各設游擊一名。合江游擊募兵一千二百人守岡門;綦江游擊募兵二千人守安穩。他希望通過加強軍事力量,來抵禦楊應龍的進攻。

  三個月後,貴州的大地依然被寒冷的氣息所籠罩。天空中陰雲密布,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貴州巡撫江東之站在巡撫衙門內,他的面容嚴肅,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慮和決斷。他深知楊應龍的勢力日益壯大,必須採取果斷行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楊應龍野心勃勃,若不加以遏制,必將成為大患。如今,朝廷已經對他忍無可忍,我們必須出兵討伐。」江東之自言自語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的決心。

  江東之命令都司楊國柱、指揮李廷棟率領三千人馬進攻楊應龍。楊國柱身材魁梧,面容堅毅,他身披戰甲,手持長槍,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英勇無畏的氣勢。李廷棟則身材矮小,但眼神中卻充滿了機智和果敢。

  「兄弟們,我們此次出征,務必全力以赴,擊敗楊應龍,為朝廷立功,為百姓除害!」楊國柱大聲說道,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威嚴和激勵。

  李廷棟也跟著喊道:「大家不要害怕,楊應龍雖然勢力強大,但我們有朝廷的支持,有正義之師的勇氣,一定能夠戰勝他!」

  三千官兵在楊國柱和李廷棟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向楊應龍的領地進發。他們的步伐堅定有力,眼神中充滿了戰鬥的渴望。

  楊應龍得知江東之派軍進攻的消息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怒火。他覺得江東之是在挑釁他的權威,他必須給予堅決的回擊。

  「江東之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竟敢派兵來攻打我。我楊應龍可不是好惹的,我要讓他知道我的厲害!」楊應龍憤怒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狂妄和自信。

  楊應龍派兒子楊朝棟、兄弟楊兆龍、何漢良等人率領軍隊在飛練堡迎敵。楊朝棟年輕英俊,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銳氣和勇敢。楊兆龍和何漢良則都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沉穩和果斷。

  「兄弟們,我們要為楊家的榮譽而戰,為父親的尊嚴而戰!不要害怕,敵人雖然強大,但我們有信心戰勝他們!」楊朝棟大聲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激情和鬥志。

  楊兆龍和何漢良也跟著喊道:「大家不要退縮,我們要讓敵人知道我們楊家的厲害!」

  雙方軍隊在飛練堡相遇,頓時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動地,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官兵們奮勇殺敵,他們的長槍如林,箭矢如雨,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楊國柱和李廷棟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衝鋒陷陣。


  「殺!殺!殺!」楊國柱大聲喊道,他的長槍揮舞著,將一個個敵人挑落馬下。

  李廷棟則指揮著士兵們巧妙地運用戰術,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楊朝棟、楊兆龍和何漢良等人也不甘示弱,他們帶領著楊家軍頑強抵抗。他們的刀劍鋒利,箭術高超,給官兵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兄弟們,不要害怕,我們楊家軍是不可戰勝的!」楊朝棟大聲喊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自信和驕傲。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官兵們雖然勇猛,但楊家軍卻憑藉著地利和人數優勢,逐漸占據了上風。

  最終,官兵們攻占了三百落,但楊家軍卻假裝戰敗,退兵到天邦囤引誘官軍。楊國柱和李廷棟沒有識破敵人的計謀,帶領著士兵們追了上去。

  當官兵們進入天邦囤時,楊家軍突然從四面八方殺了出來。他們的喊殺聲震天動地,讓官兵們陷入了絕境。

  「不好,我們中計了!」楊國柱大聲喊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和絕望。

  李廷棟也意識到了情況的危急,他連忙指揮士兵們進行抵抗。但此時,楊家軍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官兵們根本無法抵擋。

  在激烈的戰鬥中,楊國柱罵敵不屈,與經歷潘汝資等人全部遇害。他們的屍體倒在血泊中,眼神中依然充滿了堅定和不屈。

  江東之得知楊國柱等人全軍覆沒的消息後,心中充滿了悔恨和自責。

  「我江東之有罪啊!我不該輕易出兵,導致了這麼多士兵的犧牲。我該如何向朝廷交代,如何向百姓交代?」江東之痛苦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悔恨和自責。

  江東之因為輕易開戰被免官,朝廷任命郭子章代替他。郭子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官員,他深知楊應龍的勢力強大,必須採取謹慎的策略才能戰勝他。

  與此同時,朝廷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任兵部侍郎,節制四川、湖廣、貴州三省軍務,決心討伐楊應龍。李化龍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他曾經在多次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接到任命後,心中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楊應龍這個逆賊,必須儘快被剷除。我李化龍將全力以赴,為朝廷平定叛亂,為百姓帶來安寧。」李化龍自言自語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的決心。

  李化龍調東征諸將南征,劉綎率四川兵先出發。劉綎是一位勇猛無比的將領,他身披重甲,手持大刀,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霸氣和威嚴。

  「兄弟們,我們此次南征,一定要為朝廷立功,為百姓除害!不要害怕,敵人雖然強大,但我們有信心戰勝他們!」劉綎大聲說道,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激勵和鼓舞。

  麻貴、陳璘、董一元先後率兵趕回。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沉穩和果斷。

  「我們要聽從李化龍大人的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擊敗楊應龍。」麻貴說道。

  「我們要為國家和百姓而戰,不惜一切代價。」陳璘說道。

  「我們要讓楊應龍知道我們的厲害,讓他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董一元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