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終成王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季遂站起身,目視遠方,道:「方今天下,陳勝吳廣首倡起義,雖然只是局部的勝利,但此舉必將引得天下震動,鼓舞各地反秦人士的士氣。人心思變,星火燎原之勢已起。接下來,各地必將燃起反秦的烽火,天下英雄輩出,與其在陳勝在這裡眼睜睜的看他衰敗,不如趁早打算,亂世圖存!

  孟䮦眼前一亮,道:「你心底有主意了?」

  這段時間的相處,孟䮦已經看出,季遂絕非等閒之輩,別看陳勝吳廣這些人現在跳的歡,但他們未來的路,已經被季遂一眼看到了盡頭。

  他眼中的季遂,就像能未卜先知,他言之鑿鑿的事,必然不會錯。

  他看得出,季遂未來的成就,一定會在陳勝之上。

  能與這樣的人相逢,相識,相交,這是他孟䮦的大機緣,他自然不肯就此錯過。

  當下,他做出決定,「你要去哪裡,我也跟你走!」

  雖然季遂對孟䮦決定早有預料,但是當他親耳聽到孟䮦說出口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激動。

  因為,孟䮦不只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後,交的第一個朋友,也是肯在關鍵時候,為自己兩肋插刀的好兄弟。

  那一日,陳勝稱王之宴上,孟䮦以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極為隱秘,不露痕跡,應該無人察覺。

  可實際上,當時季遂的主要精力,雖然都在張耳陳餘以及陳勝身上,但在此之餘,他的餘光也曾留意過孟䮦。

  通過孟䮦的站姿,季遂基本已經確定了,當時孟䮦心中的想法。如果當時自己真的遭遇了不測,他是真的想替自己報仇。

  當時,他的內心,就認定了孟䮦是自己的兄弟。

  所以,他在走之前,特地徵詢了孟䮦的意見,就是想帶他一起走。

  可前路如何,他也不敢保證,於是,他再次鄭重的問了孟䮦一遍,道:「你可要考慮清楚了,一旦決定了,很可能就沒有退路了。」

  孟䮦沒有絲毫猶豫,道:「我這個人,除了拳頭還算硬之外,沒什麼別的大本事,但偏偏喜歡胡思亂想,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我知道,如果是我自己,肯定做不成什麼大事。但是你不一樣,你有腦子,有眼光,有謀略。這註定了,你生來就不是平凡的人,所以,我選擇跟著你,也是有私心的,我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不一樣些。」

  季遂笑道:「那我恐怕要讓你失望了,因為我這個人和你恰恰相反,沒什麼大志向,溫飽足矣。這樣,你還願意跟著我嗎?」

  孟䮦也笑道:「當然跟著,其實,眼下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吃飽飯,哈哈!」

  夕陽下,兩人相視而笑,沒有同生共死的錚錚鐵誓,也沒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談笑間便許下了約定。

  陳勝的稱王大典,已經籌備的如火如荼,到了最後階段。

  這日夜裡,陳勝與眾將歡宴結束,正準備休息,忽然,門外有侍者來報,有密信傳來。

  陳勝先是一愣,隨即大喜,心道:「肯定是先生,莫非,先生也知道了我稱王的喜事,特地發書來賀?」

  於是,他一邊命人趕快把密信帶進來,又一邊命人去傳吳廣前來。

  不多時,吳廣便來了。

  看著熟悉的密信封印方式,確認是先生無疑,陳勝招呼吳廣,道:「阿廣,快來,先生來信了!」

  一想到先生發書來賀喜,陳勝第一時間叫來了自己的好兄弟吳廣,要與他分享這份喜悅。

  當然,這其中還摻雜了幾分炫耀的意味。

  吳廣也很高興,他們在大澤鄉起義,之所以能成功,全靠先生謀劃。

  但是先生在他們起義結束後,就離開了,而且,已經許久不曾聯繫他們,他還以為先生把他們給忘了。

  在吳廣殷切的目光期盼下,陳勝小心翼翼的拆開密信。

  兩人滿懷期待,一同去看密信上的內容,初時,兩人還滿臉高興,只是看了片刻,兩人不約而同的變了臉色。

  尤其是陳勝,他臉色猙獰道:「先生這是什麼意思,連他,也反對我稱王?」

  看著情緒失控的陳勝,吳廣對先生的來信,也很失望。先生在信中警告他們,不要稱王,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但是,稱王之事已決,所有的準備都做好了。這時候叫停,他吳廣倒是能忍住,可是陳勝呢,他能接受嗎?

  此時的吳廣,就連出聲安慰的勇氣都沒有,他生怕陳勝把怒火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也不知過了多久,陳勝猙獰的臉色終於緩和,但接著,他做出了一個令吳廣感到吃驚的舉動。

  陳勝走到油燈旁,將那封密信付之一炬,隨後淡淡的對吳廣道:「阿廣,我累了,你先回去吧,一切照常。」

  吳廣愣了愣,隨即明白了陳勝「一切照常」的意思。

  他咽了一口吐沫,想要開口,但終究還是忍住了。

  兩日後,一襲盛裝的陳勝,在眾人的千呼萬喚中,緩緩走來,登上義軍連日不停,才趕工出來的祭壇。

  很多人都來參加觀禮,季遂亦在其中。

  祭台之上,陳勝獨領風騷,心神激盪。

  看著眼前那把從故楚王宮搜羅出來,已經鏽跡斑斑的簡陋王座,陳勝兩眼放光。

  古老王座上的鏽跡斑點,不僅沒有讓陳勝感到半點介意,反而有種歷久彌新的珍視。

  昔日與人傭耕,被同伴嘲笑的場景,歷歷在目,陳勝不禁發出感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我陳勝今日,終成王矣!」

  陳勝的稱王條件雖然簡陋,但儀式卻是一樣不少,繁文縟節,令人不厭其煩。這也多虧了有張耳陳餘這樣的名士在場,這可是他們最拿手的東西。

  不然,單就是這些多如牛毛的條條框框,可不是一般人能記下和知道的。

  稱王步驟雖然繁瑣,但陳勝卻是樂此不疲,虔誠的一一照做。

  「跪!」

  「拜!」

  ......

  在一聲聲的跪拜聲中,陳勝來回起伏。

  終於,就在季遂已經聽到快要瞌睡的時候,陳勝的稱王儀式,方才結束。

  他這才聚起精神,向陳勝看去。

  此刻的陳勝,經過一場大典的洗禮,仿佛換了一個人,從頭到腳,煥然一新。

  但見他,一身袞衣,頭頂冕冠,腰懸寶劍,座下印璽在列,虎符案陳。

  該有的東西,陳勝還真是一樣不少。

  而且季遂發現,陳勝身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他的氣質。

  這一刻的陳勝,氣場強大,顧盼生威,目光掃視全場,竟無人敢與之對視。

  「還別說,還真像那麼回事!」看著陳勝經歷過稱王大典洗禮,整個人由內而外的顯著變化,季遂不禁感嘆,「看來這王位著實有種魔力,能讓在其上的人威嚴加身,也能讓在其下的人心生畏懼。」

  稱王儀式結束後,便進入到了論功行賞的環節。

  陳勝麾下,功勞最大的,當屬陳勝的鐵桿支持者,大澤鄉起義的二號人物,吳廣。

  所以,吳廣的封賞排在了第一個,賞賜也是最厚的。

  陳勝當眾封吳廣,為「假王。」

  這個「假王」,其中的「假」,並不是真假的意思,而是,暫署、非正式的意思。

  這個「假王」的封賞,意味著吳廣在義軍中,除了地位在陳勝之下,其他權利幾乎等同於陳勝。

  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對此,吳廣感恩戴德,不停地表忠心。

  封賞完吳廣,陳勝又對大澤鄉起義的元老部將,以及心腹之人一一封賞。

  被賞者,與吳廣無二,表示誓死效忠陳勝。

  最後環節,陳勝當眾宣讀了張耳,陳餘二人草擬的討秦詔書。

  氣氛的烘托下,所有人都對反秦大業,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和動力。

  季遂在旁,目睹了這一切,眼見大澤鄉起義的後續,重新回到了原來的軌道。

  他在心中默默念道:「是時候離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