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其心可誅
「劉玄德擅自將口賦從十歲起征,你們怎麼看?」
曹操對荀彧等人問道。
「其心可誅!」
程昱急不可待的答道。
「劉備根本不將天子朝廷與明公放在眼裡,未經請示明公與朝廷,擅改口賦之政,此乃擅專越權之舉,明公速將劉備召回許都問罪。」
「不妥,不妥。」荀彧連連搖頭,「此事已經宣揚出去,若是將劉玄德召回許都問罪,則是顯出劉玄德善待百姓而不得,相反會顯出明公不恤百姓,如此非常不妥。」
曹操暗暗頷首,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到了。
「荀令君說的沒錯,此事已揚,劉玄德善名已得,我若召其問罪,南陽百姓將會心向劉而背向我,這個惡人我不能當!」
荀彧接著說道:「南陽先遭袁術之害,幾經戰亂,百姓疲睏,劉玄德此舉可以救下不少初生嬰兒。且不論他目的為何,但他乃是施惠於民,況且減賦之政只是暫行三年,明公不如任他所為。」
「我可以任他所為,但是也要讓他知道,以後不可再擅專越權。」
曹操看向董昭道:「公仁,你去一趟南陽,看看劉玄德的涼州降兵散得如何,也看看他如何屯田。」
曹操去年已經開始在許縣屯田,現在劉備在南陽屯田,曹操認為劉備是在學用自己之策。
屯田之利,曹操很清楚。
如果劉備大興屯田,便可以看出劉備是在屯積糧草,有所圖謀。
如果只是小打小鬧,那倒可以無所謂了。
「諾。」董昭應道。
曹操現在對劉備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既希望劉備能為自己所用,來對付劉表,又擔心劉備過於強大,難以掌控,成為自己新的威脅。
並且為此而矛盾。
劉備要想強大,除了擁有足夠多的人才之外,還要有足夠多的兵和糧。
人才方面,以劉備的出身,能得到的只是寒門野士,世家公族子弟不會為其所有,這些世家公族的關係人脈也就不會為其所有。
這點倒是不用過於擔心。
因此,只要控制住劉備的兵馬人數和糧食數量,他便成不了氣候。
可是劉備如果兵少,又對付不了劉表。
最好的情況是,劉備不強不弱,既能守住南陽,又不能對許都形成威脅。
從遷天子到許都開始,曹操便知道自己與袁紹終有一戰。
但在打敗袁紹之前,曹操還不能去討伐劉表。
況且許都周邊還有袁術呂布這些敵人,此時絕對不能讓劉備變成自己的敵人。
在劉備想穩住曹操的同時,曹操也想穩住劉備,現在他認為劉備根本無法奪取襄陽。
…………
宛城。
在所有人都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陳興卻顯得很清閒。
他甚至還有閒心在房間裡讀兵書。
「文王問太公曰,願聞為國之務,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太公曰,愛民而已。」
「文王曰,愛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文王曰,敢請釋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務則利之,農不失時則成之,薄賦斂則與之,儉宮室台榭則樂之,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害之。」
「農失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台榭以疲民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
「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諸身,賦斂如取於己,此愛民之道也。」
「……」
「少君,少君。」
房外陳九的叫聲打斷了陳興的朗朗讀書聲。
「何事?」陳興在房內問道。
「主公找你議事。」
「知道了。」
難得清閒幾日,這事情又來了。
訓練兵馬,屯田造船,這些事情都有人在做,而且都是剛剛開始,根本不需要陳興去操心什麼。
郡府政務也不需要他去過問,這不是他一個軍師該管的事。
魏延已經找到,他說還要過幾日才能來宛城。
杜畿卻還沒找到,不知道這個杜伯侯躲到哪裡去了。
夏侯惇和曹仁統領的三萬兵馬仍然屯住在舞陰,但他們並無異動,而且時刻有探馬留意著他們的動靜,暫時可以無憂。
襄陽方面也沒什麼異動。
正因如此,陳興才清閒了幾日,好好睡了幾覺,也有時間讀一讀兵書。
陳興知道自己最大的優勢是知道歷史發展大勢,和了解歷史人物,除此之外,自己還需要讀書充電,這樣才能與當世的智者較量。
放下書卷,陳興起身伸了一下懶腰,起身出門,帶著陳九到了議事廳。
看到徐庶和糜竺孫乾也在,想來應該不是小事。
「主公!」
陳興對劉備行禮,然後在側席首位坐下。
「軍師,曹公要遣董公仁來南陽,會不會是為了我們擅減賦錢而來?」劉備問道。
「董公仁要來南陽?」陳興對此有些意外。
他想到曹操可能要派人來,但沒想到會是董昭。
董昭現在的官職是符節令,掌管著皇帝的令符印璽和使節,是曹操的核心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荀彧和程昱。
曹操把這樣的重量級人物派來南陽,絕不僅僅是為了口賦之事。
「曹公此時派人來南陽,肯定是為了口賦之事。」糜竺說道。
「依我看,既是為了口賦之事而來,更是為了其他事而來。」徐庶緊接道。
「何事?」糜竺問道。
徐庶輕輕一笑,說道:「當然是涼州降兵之事,曹公當前最在意的,是主公的兵馬。」
劉備微微點頭,贊同徐庶之言。
以自己對曹操的了解,擅自提高口賦徵收年齡還不算重要的事,自己有多少兵馬,對曹操來說才是重要的事。
劉備看向陳興,想聽一聽軍師的看法。
「元直兄說的沒錯,董公仁此來,目的恐怕就在於兵馬。他想看看我們是否真的散去一半涼州降兵,也想看看我們的兵馬戰力如何。」
陳興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主公,董公仁到了,可以請他到我們大營去看一看。」
劉備驚道:「請他到大營觀看,那我們的兵馬情況豈不是盡為其所知?」
陳興笑道:「主公,我們請他看的,是一群散亂無紀之士,是因勝而驕之士!」
曹操對荀彧等人問道。
「其心可誅!」
程昱急不可待的答道。
「劉備根本不將天子朝廷與明公放在眼裡,未經請示明公與朝廷,擅改口賦之政,此乃擅專越權之舉,明公速將劉備召回許都問罪。」
「不妥,不妥。」荀彧連連搖頭,「此事已經宣揚出去,若是將劉玄德召回許都問罪,則是顯出劉玄德善待百姓而不得,相反會顯出明公不恤百姓,如此非常不妥。」
曹操暗暗頷首,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到了。
「荀令君說的沒錯,此事已揚,劉玄德善名已得,我若召其問罪,南陽百姓將會心向劉而背向我,這個惡人我不能當!」
荀彧接著說道:「南陽先遭袁術之害,幾經戰亂,百姓疲睏,劉玄德此舉可以救下不少初生嬰兒。且不論他目的為何,但他乃是施惠於民,況且減賦之政只是暫行三年,明公不如任他所為。」
「我可以任他所為,但是也要讓他知道,以後不可再擅專越權。」
曹操看向董昭道:「公仁,你去一趟南陽,看看劉玄德的涼州降兵散得如何,也看看他如何屯田。」
曹操去年已經開始在許縣屯田,現在劉備在南陽屯田,曹操認為劉備是在學用自己之策。
屯田之利,曹操很清楚。
如果劉備大興屯田,便可以看出劉備是在屯積糧草,有所圖謀。
如果只是小打小鬧,那倒可以無所謂了。
「諾。」董昭應道。
曹操現在對劉備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既希望劉備能為自己所用,來對付劉表,又擔心劉備過於強大,難以掌控,成為自己新的威脅。
並且為此而矛盾。
劉備要想強大,除了擁有足夠多的人才之外,還要有足夠多的兵和糧。
人才方面,以劉備的出身,能得到的只是寒門野士,世家公族子弟不會為其所有,這些世家公族的關係人脈也就不會為其所有。
這點倒是不用過於擔心。
因此,只要控制住劉備的兵馬人數和糧食數量,他便成不了氣候。
可是劉備如果兵少,又對付不了劉表。
最好的情況是,劉備不強不弱,既能守住南陽,又不能對許都形成威脅。
從遷天子到許都開始,曹操便知道自己與袁紹終有一戰。
但在打敗袁紹之前,曹操還不能去討伐劉表。
況且許都周邊還有袁術呂布這些敵人,此時絕對不能讓劉備變成自己的敵人。
在劉備想穩住曹操的同時,曹操也想穩住劉備,現在他認為劉備根本無法奪取襄陽。
…………
宛城。
在所有人都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陳興卻顯得很清閒。
他甚至還有閒心在房間裡讀兵書。
「文王問太公曰,願聞為國之務,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太公曰,愛民而已。」
「文王曰,愛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文王曰,敢請釋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務則利之,農不失時則成之,薄賦斂則與之,儉宮室台榭則樂之,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害之。」
「農失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台榭以疲民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
「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諸身,賦斂如取於己,此愛民之道也。」
「……」
「少君,少君。」
房外陳九的叫聲打斷了陳興的朗朗讀書聲。
「何事?」陳興在房內問道。
「主公找你議事。」
「知道了。」
難得清閒幾日,這事情又來了。
訓練兵馬,屯田造船,這些事情都有人在做,而且都是剛剛開始,根本不需要陳興去操心什麼。
郡府政務也不需要他去過問,這不是他一個軍師該管的事。
魏延已經找到,他說還要過幾日才能來宛城。
杜畿卻還沒找到,不知道這個杜伯侯躲到哪裡去了。
夏侯惇和曹仁統領的三萬兵馬仍然屯住在舞陰,但他們並無異動,而且時刻有探馬留意著他們的動靜,暫時可以無憂。
襄陽方面也沒什麼異動。
正因如此,陳興才清閒了幾日,好好睡了幾覺,也有時間讀一讀兵書。
陳興知道自己最大的優勢是知道歷史發展大勢,和了解歷史人物,除此之外,自己還需要讀書充電,這樣才能與當世的智者較量。
放下書卷,陳興起身伸了一下懶腰,起身出門,帶著陳九到了議事廳。
看到徐庶和糜竺孫乾也在,想來應該不是小事。
「主公!」
陳興對劉備行禮,然後在側席首位坐下。
「軍師,曹公要遣董公仁來南陽,會不會是為了我們擅減賦錢而來?」劉備問道。
「董公仁要來南陽?」陳興對此有些意外。
他想到曹操可能要派人來,但沒想到會是董昭。
董昭現在的官職是符節令,掌管著皇帝的令符印璽和使節,是曹操的核心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荀彧和程昱。
曹操把這樣的重量級人物派來南陽,絕不僅僅是為了口賦之事。
「曹公此時派人來南陽,肯定是為了口賦之事。」糜竺說道。
「依我看,既是為了口賦之事而來,更是為了其他事而來。」徐庶緊接道。
「何事?」糜竺問道。
徐庶輕輕一笑,說道:「當然是涼州降兵之事,曹公當前最在意的,是主公的兵馬。」
劉備微微點頭,贊同徐庶之言。
以自己對曹操的了解,擅自提高口賦徵收年齡還不算重要的事,自己有多少兵馬,對曹操來說才是重要的事。
劉備看向陳興,想聽一聽軍師的看法。
「元直兄說的沒錯,董公仁此來,目的恐怕就在於兵馬。他想看看我們是否真的散去一半涼州降兵,也想看看我們的兵馬戰力如何。」
陳興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主公,董公仁到了,可以請他到我們大營去看一看。」
劉備驚道:「請他到大營觀看,那我們的兵馬情況豈不是盡為其所知?」
陳興笑道:「主公,我們請他看的,是一群散亂無紀之士,是因勝而驕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