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皇宮的養心殿裡里,皇帝端著一隻精美的茶碗,一邊品茶一邊隨意問道:「方丈。這柳英豪武功如何?」
皇帝對面坐著的正是大佛寺的方丈。方丈思考一下,答道:「老衲今日未出全力,而柳大人也似乎未出全力。不過以今日看老衲猜,柳大人身上光絕學就不下5門!」
皇帝驚訝之下,不小心燙到了嘴。「哎呀!」精美的茶碗應聲落地。外面有太監和侍衛欲探頭想知道裡面的情況,但是又不敢貿然闖進來,急得腦門直冒汗。好在這位皇帝算是一個明君,考慮了外面下人的立場,馬上不顧嘴傷,大聲喊道:「室內無事。朕打碎了一個茶盞。等朕與方丈議事之後再來收拾便可。」
外面粗嗓子侍衛和細嗓子太監齊呼:「遵旨。」
方丈此時也站了起來,為自己說話沒做鋪墊道歉:「善哉。老衲適才……」
皇帝抬手搖了搖,打斷方丈的道歉。繼續問:「以方丈看,都看出柳柱國有什麼絕學?」
方丈歉意一點頭,繼續說:「首先,柳大人的劍法就似不止有一套絕學。老衲至少發現兩種完全不同的精妙劍法。品階都在絕學之列。其中一門劍法能看出明顯是儒家路數。而另一門,似乎是唯劍之道。」(方丈指的是像華山派或者坐忘劍廬那種,只重劍本身,而無宗教信仰加成的劍法。)「兩種劍法都到了爐火純青。柳大人僅以弱冠之年就有如此造詣,必有高人指點。」
皇帝聽後點頭。
方丈繼續道:「而柳大人的內力繁雜。其基石之內功,品階也是到了絕學。風格也正合儒家風雅之道。所以柳大人這儒家正統的自述,看來是實情。」
皇帝聽方丈分析,有種鬆了口氣的釋然。坐實了是儒家,就可以更相信這位突然出現的新秀,身份還是可靠的。儒家的武功以信仰立意,外人想練精了很難。再聯想到柳英豪年前曾要求參訪國庫,這其中也定有練功的需求。
方丈等皇帝看似思緒穩定後,才繼續道:「此外。柳柱國自己說,他的外功來自毒功。而此等外功也到了絕學之境。由此聯想,柳大人的毒攻恐怕也不低於絕學。」
其實方丈分析得八九不離十。柳英豪確實有5門絕學。這前4門都猜對了。最後這門也可以叫做毒功。這門絕學就是銅屍功。鋼筋鐵骨銅膚功與銅屍功本就同源。柳英豪又有洗髓瘤可以試探經絡走向。反向推理出銅屍功易如反掌。但是柳英豪覺得這門武功有點傷天理。用出去必然遭正派人士唾棄。所以輕易不會用。也不想讓人知道這件事。但是可以作為一個最後手段用。像核武器一樣。雖然大道理上說,武功雖然沒有正的邪的。但是銅屍功要是流傳出去,必然有眾多人被煉製成銅屍,有人會為了達到目的泯滅人性。這不符儒家精神。
皇帝聽完方丈的分析,自言自語道:「據說柳愛卿上鴻臚寺第7層的時候,遇上花婆婆。花婆婆的毒煙,竟被柳愛卿輕易化解。由此來看,柳愛卿的毒功,也遠在花婆婆之上。他如果今日用毒。方丈豈不是還未必是他的對手?」
方丈欲言。又被皇帝打斷。
「朕失言。方丈說了,你們都未用全力。柳愛卿明知方丈不擅用毒,今日只是切磋。怎會輕易用毒?」
方丈單掌豎起念了聲佛號。「阿彌陀佛。」
皇帝整理了一番思緒。繼續對方丈說:「今日有勞方丈試探。此事朕心中有底了。」
皇帝轉身對著門外喊道:「進來收拾一下吧。再傳太醫來,朕嘴不小心自己燙傷了。」
……
話分兩頭。柳英豪送走王倫之後,一合計。自己手頭正緊。等龍駒鳳雛會後,自己還要考校儒家新晉,如果到時拿不出點像樣的獎勵來,豈不是臉上無光。要是賞賜字畫,又怕自己這些絕學被那些才智高絕之人研究出來。所以怎麼算都要出點錢。眼下來錢最快的,莫過於探礦了。京城內雖然有高手鎮守。但是只要不把動靜弄太大,估計也沒什麼不妥。於是對文兒和仇抒志謊稱:「師尊喚我。今夜出行。如有人問。可以據實已告。」
二人不疑有他。
柳英豪的家就在內城,連著京城水系。這水系幹流叫京河。河寬水深。倒也方便藏身。柳英豪下了河先緩慢往大內方向游。走到靠近城門外護城河的地方,感覺到了高手氣息在警戒。柳英豪不敢冒險,轉頭往上游而去。
城內人多。高手也多。天子腳下,也沒人作案。作案也不往河裡扔屍體。所以這城內水系走了一圈,除了垃圾和魚,沒發現什麼異常。只有最開始在紫禁城下有祥瑞之氣升騰。想來那就是龍脈。如果挖的話,那可能是紫金礦。但是柳英豪只能流口水,不敢閒著沒事拆皇宮。
柳英豪在水裡出了城。很快發現在禁軍營地之下有一片鐵礦。礦石品階還挺高。前世宋朝確實有過鐵錢。但是流通不廣。在此世,系統並不認可鐵是貨幣金屬。所以柳英豪也沒動手的機會。將來如果禁軍搬家。那地方倒是可以考慮開礦。
再繼續找,有一片大澤。正是給京城供應蔬菜的農民堆肥、倒垃圾之處。水下氣味難聞。不過柳英豪沒放過探礦的機會。還是查到了一處小型銅礦。數量不及合歡門海底的十分之一。不過好在周圍沒人,開採起來也沒造成太大動靜。
搞定之後,礦坑吸水,晦物泥湯灌入礦坑。柳英豪也沒機會再到礦坑下查看下層是否還有礦。只能再往遠處去找。
京城之地,人多物稠,妖魔鬼怪都躲在郊外。當柳英豪來到一遠離都城之處,突然聞到了久違的毒味。一條有眼無珠的電鰻緩緩而來。
電鰻到了眼前,柳英豪也不躲避,勾勾手指頭,讓電鰻過來比劃比劃。
那電鰻自持個頭大,還真沒看得起柳英豪。當然,此魚智力低、見識少也是它今天栽在這裡的根本原因。
電鰻話不多說,當然也不說話,上來就打算先咬一口嘗嘗柳英豪的鹹淡。柳英豪所以伸出胳膊配合讓它咬。然後電鰻的牙進柳英豪肉里就拔不出來了。洗髓瘤起來幹活,電鰻的毒液和營養精華開始不受控制地流向柳英豪。柳英豪享受地在水底躺下。心想就當打吊瓶了。
但是異象發生。柳英豪的凝玉七花皿動了一下。天蠶興奮地跳出。在柳英豪打點滴的針頭處,也吸起了電鰻的血。
這小蟲子還會和主人搶吃的!柳英豪坐了起來。不過回想這條蟲子,自從來到柳家,過年也沒吃上一頓好的。所以柳英豪也沒打擾它用餐,就直眼看著天蠶一直到吃飽喝足,還打了一個嗝。
這頓飯營養充分。小天蠶大了一圈。身體也變紅。柳英豪看說明書,了解到,這是晉級的表現。所以這一戰還是賺了。
又想起來,妖怪住的地方,一般都有寶貝。柳英豪仔細探查周邊。很快發現一個像泥鰍洞穴的地方。鑽進去一看。一顆熠熠生輝的水草,和第2章那顆一模一樣。這草雖然還叫不上名字,但是柳英豪看得出來,這顆草也沒成熟。吃下去必有劇毒。
因為不知道毒性夠不夠洗髓瘤清理。柳英豪遲疑了一下,考慮是不是先找條魚測試一下毒性。這一遲疑,又被天蠶搶了先。小紅蟲縮身蓄力一蹦,就撲上去迅速把這棵草蠶食個精光。然後天蠶又變成了橙色。
變故突發,柳英豪沒來得及反映。不過結果還算滿意。既然天蠶自己有數,柳英豪決定,以後它看好的食物不再干涉,就讓它自己隨便吃。
看天色已然放亮。柳英豪游回了家。
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文兒把他叫醒。皇帝來了。
柳英豪被文兒叫醒後,匆忙起身整理衣冠,急匆匆地迎接皇上。
隨著皇上越來越近的腳步聲,柳英豪的內心愈發緊張。心想,莫非昨晚採礦的動靜被皇帝知道了?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仔細觀察皇上的風采和神態。當皇帝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視線中時,終於鬆了一口氣。今日皇帝滿面紅光,看樣子不像來訓斥的。
大過年的,皇帝先說了一套客氣話,然後說:「朕今天來,是來知會柳愛卿,前翻合歡門的案子大體告落。剿滅匪徒的收穫和抄沒涉事官員的家產,一共得了……兩銀子。(懶得編數字,反正下幾章後馬上被花光。)此事,害得柳家家破人亡。朝廷留下3成一應開銷費用。剩下都歸柳愛卿。」
柳英豪馬上推讓道:「此事乃臣下本分,何況此事也是我儒家多年來治理不嚴所釀成。臣怎能厚顏受這莫大賞賜?」
皇帝抬手打斷柳英豪的話。「你們儒家的事,積患多年。你才入朝幾天?這事怎麼也扯不到你身上。有功不賞,朕豈不是做了昏君?何況這不是賞賜,而是補償你一家忠烈的慰藉費。你再推脫可就是不忠不孝了。」
「這……臣遵旨!」
皇帝見柳英豪收了錢。輕笑一下,不小心又扯到了昨天的燙傷,又捂住嘴疼了一會兒。等疼完,皇帝接著說:「其實朕今天來,也是有點私事找你。」
柳英豪聽到是私事,徹底放下心。看來皇帝今天確定不是來追究昨晚的事。也許他壓根兒就不知道挖礦的事,或者根本沒當個事。
「願聞其詳。」
「朕之次子,生得英俊之貌,又有聰穎之資,朕甚喜愛。此子學武之際,能舉一反三,頗有天賦,無論是武藝還是兵法,皆能信手拈來,深受百官之稱讚,亦為國士所欽佩。」
皇帝說道這裡,一臉得意之色。只是話題一轉。繼續道:「然,朕這次子雖天資卓越,卻有一病困擾其身。此子腎虛,久治不愈。雖多方求醫問藥,但仍無濟於事。近日更見其身體似有衰竭之相,令朕擔憂不已。」
說到此處皇帝嘆了一聲氣。「唉!」眼中不舍溢於言表。
「朕聞江湖傳言柳愛卿你用藥如神,擅長毒術和醫道。今日朕懇請柳愛卿出手,為朕之次子診治。若能治癒此病,朕必有重賞,天下皆知朕之誠意。柳愛卿,以你師門的醫術,定能化解此難,還請拯救皇室血脈。」
皇帝說道最後,有了懇請的語氣。而且話語中用了「師門」二字。意思是,你如果不行,就請你師傅上。
柳英豪醞釀了一下。回道:「不敢瞞聖上。這醫術毒術一道。微臣雖然受業於恩師,但我家恩師還不如微臣。」
「哦?」
「恩師一身本事,不屑用毒。所以研究甚少。而微臣自身鑽研此道以來。一路得天材地寶、機緣造化,如今二品以下的毒都可以輕鬆化解。如聖上不嫌微臣自不量力,就請擇日,讓微臣見一見二皇子。也好早下藥方。」
皇帝聽這話一喜。「朕那二子如今正在藥王谷求醫。這樣吧。朕這就下一道旨。讓他回返。」
柳英豪一聽這話,忙道:「不可。藥王谷的各位名醫乃是天下公認的陀羅妙手。還是等二皇子在藥王谷接受診治之後再做定奪吧。」
皇帝思量一下,點了點頭。「就依柳愛卿。」
說出了心事。皇帝面色比來時更好。之後便讓柳英豪清點合歡門案的賞賜。
賞賜里都是銀兩和古玩字畫。關於武功秘籍、靈丹妙藥、神兵利器一概不沾邊。這就是沒親自辦案的吃虧之處。皇帝給啥,柳英豪就拿啥。之後二人交談甚歡。
皇帝走時看了一眼這柱國府。一個老爺一個妾。人丁稀薄到了極點。也算是滿門忠烈了。於是開口問道:「柳愛卿。這柱國府,空了一點。一品大員家裡怎能如此冷清?不知柳愛卿可有意中人?如今柳愛卿官居一品,不如早成家立業。也可告慰先人。」
柳英豪猶豫道:「微臣學藝未精……。」
皇帝佯怒道:「你要是學藝未精。這大龍朝,自尊師和國師之下,豈不是全都學藝未精?」
柳英豪沒算到還有這頂大帽子。一時語塞。
皇帝見柳英豪吃癟,反倒得意道:「尊師教徒嚴謹,朕當然理解。這樣吧。朕為你物色一位賢內助。既不耽誤你修行。又能輔助你治家。如此就兩全其美了。哈哈哈。」
說罷揚長而去。
皇帝對面坐著的正是大佛寺的方丈。方丈思考一下,答道:「老衲今日未出全力,而柳大人也似乎未出全力。不過以今日看老衲猜,柳大人身上光絕學就不下5門!」
皇帝驚訝之下,不小心燙到了嘴。「哎呀!」精美的茶碗應聲落地。外面有太監和侍衛欲探頭想知道裡面的情況,但是又不敢貿然闖進來,急得腦門直冒汗。好在這位皇帝算是一個明君,考慮了外面下人的立場,馬上不顧嘴傷,大聲喊道:「室內無事。朕打碎了一個茶盞。等朕與方丈議事之後再來收拾便可。」
外面粗嗓子侍衛和細嗓子太監齊呼:「遵旨。」
方丈此時也站了起來,為自己說話沒做鋪墊道歉:「善哉。老衲適才……」
皇帝抬手搖了搖,打斷方丈的道歉。繼續問:「以方丈看,都看出柳柱國有什麼絕學?」
方丈歉意一點頭,繼續說:「首先,柳大人的劍法就似不止有一套絕學。老衲至少發現兩種完全不同的精妙劍法。品階都在絕學之列。其中一門劍法能看出明顯是儒家路數。而另一門,似乎是唯劍之道。」(方丈指的是像華山派或者坐忘劍廬那種,只重劍本身,而無宗教信仰加成的劍法。)「兩種劍法都到了爐火純青。柳大人僅以弱冠之年就有如此造詣,必有高人指點。」
皇帝聽後點頭。
方丈繼續道:「而柳大人的內力繁雜。其基石之內功,品階也是到了絕學。風格也正合儒家風雅之道。所以柳大人這儒家正統的自述,看來是實情。」
皇帝聽方丈分析,有種鬆了口氣的釋然。坐實了是儒家,就可以更相信這位突然出現的新秀,身份還是可靠的。儒家的武功以信仰立意,外人想練精了很難。再聯想到柳英豪年前曾要求參訪國庫,這其中也定有練功的需求。
方丈等皇帝看似思緒穩定後,才繼續道:「此外。柳柱國自己說,他的外功來自毒功。而此等外功也到了絕學之境。由此聯想,柳大人的毒攻恐怕也不低於絕學。」
其實方丈分析得八九不離十。柳英豪確實有5門絕學。這前4門都猜對了。最後這門也可以叫做毒功。這門絕學就是銅屍功。鋼筋鐵骨銅膚功與銅屍功本就同源。柳英豪又有洗髓瘤可以試探經絡走向。反向推理出銅屍功易如反掌。但是柳英豪覺得這門武功有點傷天理。用出去必然遭正派人士唾棄。所以輕易不會用。也不想讓人知道這件事。但是可以作為一個最後手段用。像核武器一樣。雖然大道理上說,武功雖然沒有正的邪的。但是銅屍功要是流傳出去,必然有眾多人被煉製成銅屍,有人會為了達到目的泯滅人性。這不符儒家精神。
皇帝聽完方丈的分析,自言自語道:「據說柳愛卿上鴻臚寺第7層的時候,遇上花婆婆。花婆婆的毒煙,竟被柳愛卿輕易化解。由此來看,柳愛卿的毒功,也遠在花婆婆之上。他如果今日用毒。方丈豈不是還未必是他的對手?」
方丈欲言。又被皇帝打斷。
「朕失言。方丈說了,你們都未用全力。柳愛卿明知方丈不擅用毒,今日只是切磋。怎會輕易用毒?」
方丈單掌豎起念了聲佛號。「阿彌陀佛。」
皇帝整理了一番思緒。繼續對方丈說:「今日有勞方丈試探。此事朕心中有底了。」
皇帝轉身對著門外喊道:「進來收拾一下吧。再傳太醫來,朕嘴不小心自己燙傷了。」
……
話分兩頭。柳英豪送走王倫之後,一合計。自己手頭正緊。等龍駒鳳雛會後,自己還要考校儒家新晉,如果到時拿不出點像樣的獎勵來,豈不是臉上無光。要是賞賜字畫,又怕自己這些絕學被那些才智高絕之人研究出來。所以怎麼算都要出點錢。眼下來錢最快的,莫過於探礦了。京城內雖然有高手鎮守。但是只要不把動靜弄太大,估計也沒什麼不妥。於是對文兒和仇抒志謊稱:「師尊喚我。今夜出行。如有人問。可以據實已告。」
二人不疑有他。
柳英豪的家就在內城,連著京城水系。這水系幹流叫京河。河寬水深。倒也方便藏身。柳英豪下了河先緩慢往大內方向游。走到靠近城門外護城河的地方,感覺到了高手氣息在警戒。柳英豪不敢冒險,轉頭往上游而去。
城內人多。高手也多。天子腳下,也沒人作案。作案也不往河裡扔屍體。所以這城內水系走了一圈,除了垃圾和魚,沒發現什麼異常。只有最開始在紫禁城下有祥瑞之氣升騰。想來那就是龍脈。如果挖的話,那可能是紫金礦。但是柳英豪只能流口水,不敢閒著沒事拆皇宮。
柳英豪在水裡出了城。很快發現在禁軍營地之下有一片鐵礦。礦石品階還挺高。前世宋朝確實有過鐵錢。但是流通不廣。在此世,系統並不認可鐵是貨幣金屬。所以柳英豪也沒動手的機會。將來如果禁軍搬家。那地方倒是可以考慮開礦。
再繼續找,有一片大澤。正是給京城供應蔬菜的農民堆肥、倒垃圾之處。水下氣味難聞。不過柳英豪沒放過探礦的機會。還是查到了一處小型銅礦。數量不及合歡門海底的十分之一。不過好在周圍沒人,開採起來也沒造成太大動靜。
搞定之後,礦坑吸水,晦物泥湯灌入礦坑。柳英豪也沒機會再到礦坑下查看下層是否還有礦。只能再往遠處去找。
京城之地,人多物稠,妖魔鬼怪都躲在郊外。當柳英豪來到一遠離都城之處,突然聞到了久違的毒味。一條有眼無珠的電鰻緩緩而來。
電鰻到了眼前,柳英豪也不躲避,勾勾手指頭,讓電鰻過來比劃比劃。
那電鰻自持個頭大,還真沒看得起柳英豪。當然,此魚智力低、見識少也是它今天栽在這裡的根本原因。
電鰻話不多說,當然也不說話,上來就打算先咬一口嘗嘗柳英豪的鹹淡。柳英豪所以伸出胳膊配合讓它咬。然後電鰻的牙進柳英豪肉里就拔不出來了。洗髓瘤起來幹活,電鰻的毒液和營養精華開始不受控制地流向柳英豪。柳英豪享受地在水底躺下。心想就當打吊瓶了。
但是異象發生。柳英豪的凝玉七花皿動了一下。天蠶興奮地跳出。在柳英豪打點滴的針頭處,也吸起了電鰻的血。
這小蟲子還會和主人搶吃的!柳英豪坐了起來。不過回想這條蟲子,自從來到柳家,過年也沒吃上一頓好的。所以柳英豪也沒打擾它用餐,就直眼看著天蠶一直到吃飽喝足,還打了一個嗝。
這頓飯營養充分。小天蠶大了一圈。身體也變紅。柳英豪看說明書,了解到,這是晉級的表現。所以這一戰還是賺了。
又想起來,妖怪住的地方,一般都有寶貝。柳英豪仔細探查周邊。很快發現一個像泥鰍洞穴的地方。鑽進去一看。一顆熠熠生輝的水草,和第2章那顆一模一樣。這草雖然還叫不上名字,但是柳英豪看得出來,這顆草也沒成熟。吃下去必有劇毒。
因為不知道毒性夠不夠洗髓瘤清理。柳英豪遲疑了一下,考慮是不是先找條魚測試一下毒性。這一遲疑,又被天蠶搶了先。小紅蟲縮身蓄力一蹦,就撲上去迅速把這棵草蠶食個精光。然後天蠶又變成了橙色。
變故突發,柳英豪沒來得及反映。不過結果還算滿意。既然天蠶自己有數,柳英豪決定,以後它看好的食物不再干涉,就讓它自己隨便吃。
看天色已然放亮。柳英豪游回了家。
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文兒把他叫醒。皇帝來了。
柳英豪被文兒叫醒後,匆忙起身整理衣冠,急匆匆地迎接皇上。
隨著皇上越來越近的腳步聲,柳英豪的內心愈發緊張。心想,莫非昨晚採礦的動靜被皇帝知道了?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仔細觀察皇上的風采和神態。當皇帝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視線中時,終於鬆了一口氣。今日皇帝滿面紅光,看樣子不像來訓斥的。
大過年的,皇帝先說了一套客氣話,然後說:「朕今天來,是來知會柳愛卿,前翻合歡門的案子大體告落。剿滅匪徒的收穫和抄沒涉事官員的家產,一共得了……兩銀子。(懶得編數字,反正下幾章後馬上被花光。)此事,害得柳家家破人亡。朝廷留下3成一應開銷費用。剩下都歸柳愛卿。」
柳英豪馬上推讓道:「此事乃臣下本分,何況此事也是我儒家多年來治理不嚴所釀成。臣怎能厚顏受這莫大賞賜?」
皇帝抬手打斷柳英豪的話。「你們儒家的事,積患多年。你才入朝幾天?這事怎麼也扯不到你身上。有功不賞,朕豈不是做了昏君?何況這不是賞賜,而是補償你一家忠烈的慰藉費。你再推脫可就是不忠不孝了。」
「這……臣遵旨!」
皇帝見柳英豪收了錢。輕笑一下,不小心又扯到了昨天的燙傷,又捂住嘴疼了一會兒。等疼完,皇帝接著說:「其實朕今天來,也是有點私事找你。」
柳英豪聽到是私事,徹底放下心。看來皇帝今天確定不是來追究昨晚的事。也許他壓根兒就不知道挖礦的事,或者根本沒當個事。
「願聞其詳。」
「朕之次子,生得英俊之貌,又有聰穎之資,朕甚喜愛。此子學武之際,能舉一反三,頗有天賦,無論是武藝還是兵法,皆能信手拈來,深受百官之稱讚,亦為國士所欽佩。」
皇帝說道這裡,一臉得意之色。只是話題一轉。繼續道:「然,朕這次子雖天資卓越,卻有一病困擾其身。此子腎虛,久治不愈。雖多方求醫問藥,但仍無濟於事。近日更見其身體似有衰竭之相,令朕擔憂不已。」
說到此處皇帝嘆了一聲氣。「唉!」眼中不舍溢於言表。
「朕聞江湖傳言柳愛卿你用藥如神,擅長毒術和醫道。今日朕懇請柳愛卿出手,為朕之次子診治。若能治癒此病,朕必有重賞,天下皆知朕之誠意。柳愛卿,以你師門的醫術,定能化解此難,還請拯救皇室血脈。」
皇帝說道最後,有了懇請的語氣。而且話語中用了「師門」二字。意思是,你如果不行,就請你師傅上。
柳英豪醞釀了一下。回道:「不敢瞞聖上。這醫術毒術一道。微臣雖然受業於恩師,但我家恩師還不如微臣。」
「哦?」
「恩師一身本事,不屑用毒。所以研究甚少。而微臣自身鑽研此道以來。一路得天材地寶、機緣造化,如今二品以下的毒都可以輕鬆化解。如聖上不嫌微臣自不量力,就請擇日,讓微臣見一見二皇子。也好早下藥方。」
皇帝聽這話一喜。「朕那二子如今正在藥王谷求醫。這樣吧。朕這就下一道旨。讓他回返。」
柳英豪一聽這話,忙道:「不可。藥王谷的各位名醫乃是天下公認的陀羅妙手。還是等二皇子在藥王谷接受診治之後再做定奪吧。」
皇帝思量一下,點了點頭。「就依柳愛卿。」
說出了心事。皇帝面色比來時更好。之後便讓柳英豪清點合歡門案的賞賜。
賞賜里都是銀兩和古玩字畫。關於武功秘籍、靈丹妙藥、神兵利器一概不沾邊。這就是沒親自辦案的吃虧之處。皇帝給啥,柳英豪就拿啥。之後二人交談甚歡。
皇帝走時看了一眼這柱國府。一個老爺一個妾。人丁稀薄到了極點。也算是滿門忠烈了。於是開口問道:「柳愛卿。這柱國府,空了一點。一品大員家裡怎能如此冷清?不知柳愛卿可有意中人?如今柳愛卿官居一品,不如早成家立業。也可告慰先人。」
柳英豪猶豫道:「微臣學藝未精……。」
皇帝佯怒道:「你要是學藝未精。這大龍朝,自尊師和國師之下,豈不是全都學藝未精?」
柳英豪沒算到還有這頂大帽子。一時語塞。
皇帝見柳英豪吃癟,反倒得意道:「尊師教徒嚴謹,朕當然理解。這樣吧。朕為你物色一位賢內助。既不耽誤你修行。又能輔助你治家。如此就兩全其美了。哈哈哈。」
說罷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