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處置
第937章 處置
自決定了太子之位後,朱慎錐就經常帶著朱敏瀾處理政務,讓他跟在自己身邊一點點了解政事,同時在和臣子們商談國事的大部分情況下,朱敏瀾也會在一旁聽政,從中熟悉並了解諸多政事,並漸漸學會怎麼當一個皇帝。
朱敏瀾作為朱慎錐的嫡長子自然不是個傻子,其實朱慎錐的幾個兒子都很出色,無論是遠在蒙古的騰格爾兄弟,還是太子、宋王兄弟,他們不僅聰明過人,更遠比同齡人成熟的多。
尤其是太子朱敏瀾,這些日子不僅跟著朱慎錐,還在孫承宗的教導下學了不少東西,少年的心智也逐漸成熟起來,考慮問題也少了些表面淺薄,而懂得了如何從根本入手。
這些變化讓朱慎錐很是滿意,這樣的太子在自己的教導下十數年後就能成長起來,不管未來如何,作為國家的儲君就能獨當一面,而不是成為一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廢物。
在乾清宮議事後沒過幾天,關於四藩的審判權從直接交給了三法司,並由內閣首輔溫體仁負責跟進,同時宗人府也配合其中,安王作為宗人府代表親自參與了對四藩的判決,很快正式的判決結果就出來了,在溫體仁等人的授意引導下,對於四藩的判決結果很是嚴厲,不過考慮到他們宗室的身份,在有些方面也算略微讓了步。
四藩領頭的,也就是四位藩王按律法全部賜死,這也是依當年寧王例處置。在此案中直接參與並起到作用者一個都沒放過,比如四藩身邊的太監、管家和姻親這些,但凡參與者全部夷三族,族中女子和未成年男子發賣或流放。
四藩的各宗宗室成員,比如兒女、近支的郡王、鎮國、輔國將軍等全部奪爵,直接貶為庶人。沒有直接牽連進去的,作為連帶責任降爵一等。至於家財、土地這些全部沒收,四藩王爵除,四藩就此不復存在。
這個判決不可謂不重,可卻符合大明律的律法,讓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來。當判決下來後,文官集團和勛貴們倒是無所謂,尤其是前者對於藩王根本就沒好感,而且四藩都已做出謀反的駭人聽聞的事來了,要是換在一般人身上哪裡會有這樣的結果,現在僅僅只是除了首惡,其餘人全都保住了性命,就算是降爵可依舊還有爵位啊!這已是宗室的優待了。
就連大部分宗室雖對這個結果心中戚戚,略有不安,可也沒辦法反駁這個判決。畢竟這個判決是由三法司按照律法做出的,而不是皇帝決定的,而且宗室向來不受待見,如果宗室背後沒皇帝撐腰的話,地方官員隨意欺凌宗室的情況也時有可能,何況這些宗室大部分都是貪圖享受膽小怕事之人,只要這把火不燒到自己身上,四藩的下場如何管他們如何呢?
但也有少部分人也不可避免有兔死狐悲的念頭,覺得朝廷這樣處置實在是太過了。要知道當年寧王叛亂最終也只是誅殺了首惡,寧王的妻兒子女一個都沒算後帳,反而還在寧王的兒子裡挑選了一人繼承寧王王爵。
可現在朝廷要一棍子把四藩徹底「打死」這似乎有些過了,如果這樣判決的話,萬一哪天類似的事不小心落到自己的頭上,就算自己只是牽連其中,可僅僅一個降爵就是承受不了的。
就當大明的宗室們心思不一,對此結果議論不休的時候,朱慎錐突然出手了,在拿到三法司的判決後,朱慎錐表面對三法司的判決表示認可,承認這符合大明律法,可也提出了宗室不同於常人的問題,並以他皇帝和宗人府大宗正的身份對最終判決進行了修改。
修改的內容如下,四藩暗中圖謀造反,雖罪無可赦但身為大明親王卻可法外開恩,念其宗室親王身份,由皇帝赦免免去死罪,餘生囚禁鳳陽。至於四藩身邊的那些人,比如太監、管家和姻親參與謀反事中的依三法司判決執行,夷三族並發賣家人。
四藩各宗宗室中人,妻兒子女免去貶為庶人之罪,但降爵不可避免,王世子直接降為鎮國將軍,普通王子降為輔國將軍,其餘各降一二不等,其母由生子贍養,奪原王妃浩命改夫人,其餘未生子女子可放歸回家,或由庶子贍養,並需要得到宗人府的同意。
至於王府家財一應查抄後由降爵後各自身份再以宗人府按例發還部分,但所發還部分僅僅只是財物,不包括土地房屋等,而且除第一次作為安置數額略多些外,其餘部分未來只以正常俸祿發放。
此外,這些人全部從封地轉為在京師安置,以後不再實封。而之前降爵者也是如此處置,但爵位依舊保留,也算是法外開恩了。
至於四藩的王爵繼續保留,由宗人府在四藩內挑選合適宗室繼承,當然之後所繼承的四藩王爵同樣沒了封地,實封轉為虛封,一併安置在京師居住。
等這個消息傳開後,提心弔膽的宗室們頓時鬆了口氣,雖說這個結果不能不說嚴厲,可相比之前三法司的判決卻要輕了許多,四藩一個人都沒死,都保住了性命,至於那些被夷三族的傢伙們是咎由自取,誰讓他們挑唆自己的主子干出這樣勾當來的?被夷三族也是活該,何況誰會去關心這些太監、管家包括姻親的死活呢?
至於四藩中的其他人的處置也能讓人安心不少,雖然降爵至少還保留了爵位。哪怕從王世子直接降到了鎮國將軍,級別生生跌了兩級,可畢竟鎮國將軍也算是宗室中中上等的爵位啊!能保留一份富貴就很不錯了,至於沒了實封改為虛封就更不用說了,總比王爵徹底被除來得好吧?如此結果大家不僅能夠接受,還讚嘆皇帝畢竟是自家人,相比那些巴不得讓宗室們倒霉的大臣們,皇帝心裡還是護著宗室的。
後宮,朱慎錐在皇后的寢宮中留宿,兩人親熱了一番後躺著說著話兒。聊著後宮一些事,又講到了太子和宋王的學業,接著徐靜秋就談到了這一次對四藩的處置。
「您就這樣輕易放過他們了?」
「不放又能如何?能做到這一步已是不易了,如做的太過宗室內部反彈太大,別看這些宗室大多都是無能之輩,可有時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今大明問題眾多,宗室雖要動,但不能大動,一切還是要穩妥才行。」對於皇后朱慎錐從不隱瞞,苦笑著告訴了她心裡的想法。
徐靜秋想了想點點頭:「這倒也是,你這個皇帝也是難做,不過能做到這一步已是不易。」
「對了,現在四藩的王爵已革,對於後續誰來承襲是怎麼安排的?你可仔細想過?」
「怎麼?你不會盯上了四藩的王爵?如今瀾兒已是太子,澄兒又是宋王,總不能讓他們去承襲四藩吧?」朱慎錐笑著打趣。
「瞧您說的,我還能有這樣的想法?」徐靜秋白了丈夫一眼,這一年多來她和朱慎錐同房的日子也不少了,可奇怪的是自生了朱敏澄後她就再也沒有懷孕,雖然徐靜秋讓太醫診治過,太醫說皇后身體不錯沒有問題,可偏偏就是沒有身孕,徐靜秋也是有些煩惱。
而且朱慎錐的身體很好,這點徐靜秋比任何人都清楚。再加上之前入宮的三個妃子,也就是賢妃、惠妃和淑妃她們這些日子陸續已有了身孕,更表示受孕不會有半點問題。可偏偏自己沒有懷上,徐靜秋心中總有些不甘,雖然她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宋王,不僅是嫡子還已漸漸長大即將成人,地位穩固絕對不是其他皇子能比的,哪怕這三個妃子都給皇帝生了皇子,也威脅不到她兒子的地位。
可就算這樣,兒子越多這當娘的心裡越有底氣,這點徐靜秋雖是皇后也不例外。所以她依舊想再要幾個兒子,現在自己年齡雖大了些,但依舊還是能生的,如果再過上幾年恐怕就越發難了。
「我想的不是瀾兒,也不是澄兒,而是賢妃她們的孩子。」徐靜秋把手放在朱慎錐的胸膛上,柔聲說道:「她們三人已都有了身孕,如果三人生的都是皇子,您作為皇帝自然要為皇子著想。哪怕只有一個皇子也是如此,自家的孩子總不能虧待吧?」
「既然四藩事已定,現在王爵空懸,何不暫留著王爵,等賢妃她們生子後再行冊封?如此一來,既能解決四藩王爵承襲,又能藉此收攏大明親王之封的難題,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哈哈,你這打算倒是不錯,算盤珠子叭叭地好東西往自家扒拉。」朱慎錐不由得笑了起來,不過他搖頭道:「雖然這個辦法好,可卻不切實際。如果我這樣做了實在太過明顯,以皇子去奪藩王爵位,宗室內部恐怕人人不安,此事可想,但不可做,除非……。」
「除非什麼?」
「沒什麼,這事休得再提,我心中自有計較。」朱慎錐伸手摟住了徐靜秋輕輕在她肩頭拍了兩下,知道丈夫性子的徐靜秋雖心中好奇,卻也沒再詢問,兩人繼續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也不知聊了多久,各自就這樣睡了過去……。
(本章完)
自決定了太子之位後,朱慎錐就經常帶著朱敏瀾處理政務,讓他跟在自己身邊一點點了解政事,同時在和臣子們商談國事的大部分情況下,朱敏瀾也會在一旁聽政,從中熟悉並了解諸多政事,並漸漸學會怎麼當一個皇帝。
朱敏瀾作為朱慎錐的嫡長子自然不是個傻子,其實朱慎錐的幾個兒子都很出色,無論是遠在蒙古的騰格爾兄弟,還是太子、宋王兄弟,他們不僅聰明過人,更遠比同齡人成熟的多。
尤其是太子朱敏瀾,這些日子不僅跟著朱慎錐,還在孫承宗的教導下學了不少東西,少年的心智也逐漸成熟起來,考慮問題也少了些表面淺薄,而懂得了如何從根本入手。
這些變化讓朱慎錐很是滿意,這樣的太子在自己的教導下十數年後就能成長起來,不管未來如何,作為國家的儲君就能獨當一面,而不是成為一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廢物。
在乾清宮議事後沒過幾天,關於四藩的審判權從直接交給了三法司,並由內閣首輔溫體仁負責跟進,同時宗人府也配合其中,安王作為宗人府代表親自參與了對四藩的判決,很快正式的判決結果就出來了,在溫體仁等人的授意引導下,對於四藩的判決結果很是嚴厲,不過考慮到他們宗室的身份,在有些方面也算略微讓了步。
四藩領頭的,也就是四位藩王按律法全部賜死,這也是依當年寧王例處置。在此案中直接參與並起到作用者一個都沒放過,比如四藩身邊的太監、管家和姻親這些,但凡參與者全部夷三族,族中女子和未成年男子發賣或流放。
四藩的各宗宗室成員,比如兒女、近支的郡王、鎮國、輔國將軍等全部奪爵,直接貶為庶人。沒有直接牽連進去的,作為連帶責任降爵一等。至於家財、土地這些全部沒收,四藩王爵除,四藩就此不復存在。
這個判決不可謂不重,可卻符合大明律的律法,讓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來。當判決下來後,文官集團和勛貴們倒是無所謂,尤其是前者對於藩王根本就沒好感,而且四藩都已做出謀反的駭人聽聞的事來了,要是換在一般人身上哪裡會有這樣的結果,現在僅僅只是除了首惡,其餘人全都保住了性命,就算是降爵可依舊還有爵位啊!這已是宗室的優待了。
就連大部分宗室雖對這個結果心中戚戚,略有不安,可也沒辦法反駁這個判決。畢竟這個判決是由三法司按照律法做出的,而不是皇帝決定的,而且宗室向來不受待見,如果宗室背後沒皇帝撐腰的話,地方官員隨意欺凌宗室的情況也時有可能,何況這些宗室大部分都是貪圖享受膽小怕事之人,只要這把火不燒到自己身上,四藩的下場如何管他們如何呢?
但也有少部分人也不可避免有兔死狐悲的念頭,覺得朝廷這樣處置實在是太過了。要知道當年寧王叛亂最終也只是誅殺了首惡,寧王的妻兒子女一個都沒算後帳,反而還在寧王的兒子裡挑選了一人繼承寧王王爵。
可現在朝廷要一棍子把四藩徹底「打死」這似乎有些過了,如果這樣判決的話,萬一哪天類似的事不小心落到自己的頭上,就算自己只是牽連其中,可僅僅一個降爵就是承受不了的。
就當大明的宗室們心思不一,對此結果議論不休的時候,朱慎錐突然出手了,在拿到三法司的判決後,朱慎錐表面對三法司的判決表示認可,承認這符合大明律法,可也提出了宗室不同於常人的問題,並以他皇帝和宗人府大宗正的身份對最終判決進行了修改。
修改的內容如下,四藩暗中圖謀造反,雖罪無可赦但身為大明親王卻可法外開恩,念其宗室親王身份,由皇帝赦免免去死罪,餘生囚禁鳳陽。至於四藩身邊的那些人,比如太監、管家和姻親參與謀反事中的依三法司判決執行,夷三族並發賣家人。
四藩各宗宗室中人,妻兒子女免去貶為庶人之罪,但降爵不可避免,王世子直接降為鎮國將軍,普通王子降為輔國將軍,其餘各降一二不等,其母由生子贍養,奪原王妃浩命改夫人,其餘未生子女子可放歸回家,或由庶子贍養,並需要得到宗人府的同意。
至於王府家財一應查抄後由降爵後各自身份再以宗人府按例發還部分,但所發還部分僅僅只是財物,不包括土地房屋等,而且除第一次作為安置數額略多些外,其餘部分未來只以正常俸祿發放。
此外,這些人全部從封地轉為在京師安置,以後不再實封。而之前降爵者也是如此處置,但爵位依舊保留,也算是法外開恩了。
至於四藩的王爵繼續保留,由宗人府在四藩內挑選合適宗室繼承,當然之後所繼承的四藩王爵同樣沒了封地,實封轉為虛封,一併安置在京師居住。
等這個消息傳開後,提心弔膽的宗室們頓時鬆了口氣,雖說這個結果不能不說嚴厲,可相比之前三法司的判決卻要輕了許多,四藩一個人都沒死,都保住了性命,至於那些被夷三族的傢伙們是咎由自取,誰讓他們挑唆自己的主子干出這樣勾當來的?被夷三族也是活該,何況誰會去關心這些太監、管家包括姻親的死活呢?
至於四藩中的其他人的處置也能讓人安心不少,雖然降爵至少還保留了爵位。哪怕從王世子直接降到了鎮國將軍,級別生生跌了兩級,可畢竟鎮國將軍也算是宗室中中上等的爵位啊!能保留一份富貴就很不錯了,至於沒了實封改為虛封就更不用說了,總比王爵徹底被除來得好吧?如此結果大家不僅能夠接受,還讚嘆皇帝畢竟是自家人,相比那些巴不得讓宗室們倒霉的大臣們,皇帝心裡還是護著宗室的。
後宮,朱慎錐在皇后的寢宮中留宿,兩人親熱了一番後躺著說著話兒。聊著後宮一些事,又講到了太子和宋王的學業,接著徐靜秋就談到了這一次對四藩的處置。
「您就這樣輕易放過他們了?」
「不放又能如何?能做到這一步已是不易了,如做的太過宗室內部反彈太大,別看這些宗室大多都是無能之輩,可有時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今大明問題眾多,宗室雖要動,但不能大動,一切還是要穩妥才行。」對於皇后朱慎錐從不隱瞞,苦笑著告訴了她心裡的想法。
徐靜秋想了想點點頭:「這倒也是,你這個皇帝也是難做,不過能做到這一步已是不易。」
「對了,現在四藩的王爵已革,對於後續誰來承襲是怎麼安排的?你可仔細想過?」
「怎麼?你不會盯上了四藩的王爵?如今瀾兒已是太子,澄兒又是宋王,總不能讓他們去承襲四藩吧?」朱慎錐笑著打趣。
「瞧您說的,我還能有這樣的想法?」徐靜秋白了丈夫一眼,這一年多來她和朱慎錐同房的日子也不少了,可奇怪的是自生了朱敏澄後她就再也沒有懷孕,雖然徐靜秋讓太醫診治過,太醫說皇后身體不錯沒有問題,可偏偏就是沒有身孕,徐靜秋也是有些煩惱。
而且朱慎錐的身體很好,這點徐靜秋比任何人都清楚。再加上之前入宮的三個妃子,也就是賢妃、惠妃和淑妃她們這些日子陸續已有了身孕,更表示受孕不會有半點問題。可偏偏自己沒有懷上,徐靜秋心中總有些不甘,雖然她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宋王,不僅是嫡子還已漸漸長大即將成人,地位穩固絕對不是其他皇子能比的,哪怕這三個妃子都給皇帝生了皇子,也威脅不到她兒子的地位。
可就算這樣,兒子越多這當娘的心裡越有底氣,這點徐靜秋雖是皇后也不例外。所以她依舊想再要幾個兒子,現在自己年齡雖大了些,但依舊還是能生的,如果再過上幾年恐怕就越發難了。
「我想的不是瀾兒,也不是澄兒,而是賢妃她們的孩子。」徐靜秋把手放在朱慎錐的胸膛上,柔聲說道:「她們三人已都有了身孕,如果三人生的都是皇子,您作為皇帝自然要為皇子著想。哪怕只有一個皇子也是如此,自家的孩子總不能虧待吧?」
「既然四藩事已定,現在王爵空懸,何不暫留著王爵,等賢妃她們生子後再行冊封?如此一來,既能解決四藩王爵承襲,又能藉此收攏大明親王之封的難題,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哈哈,你這打算倒是不錯,算盤珠子叭叭地好東西往自家扒拉。」朱慎錐不由得笑了起來,不過他搖頭道:「雖然這個辦法好,可卻不切實際。如果我這樣做了實在太過明顯,以皇子去奪藩王爵位,宗室內部恐怕人人不安,此事可想,但不可做,除非……。」
「除非什麼?」
「沒什麼,這事休得再提,我心中自有計較。」朱慎錐伸手摟住了徐靜秋輕輕在她肩頭拍了兩下,知道丈夫性子的徐靜秋雖心中好奇,卻也沒再詢問,兩人繼續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也不知聊了多久,各自就這樣睡了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