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后哲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31章 皇后哲哲

  豪格的優勢不小,可多爾袞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八旗內部不想讓豪格繼位的人也有許多,關鍵在於豪格平日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豪格可不是皇太極,大家都擔心豪格一旦當了皇帝會不顧一切朝著自己下手,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豪格登上皇位。

  因為這些原因,雙方爭吵極其激烈,再加上其他派系的袖手旁觀或者推波助瀾,一時間皇位繼位根本就定不下來。

  這時候,多爾袞又一次提出了八旗內部推舉皇帝的建議,卻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這些人不僅有豪格派系的,還有被皇太極重用的諸多文臣,其中就有范文程。

  范文程表示皇太極作為大清的皇帝,大清早就不是以前的後金了,既然大清在皇太極手中誕生,皇帝也取代了以前的大汗,那麼皇位繼承就不能以汗位推舉制度來決定。如果多爾袞硬要這麼幹,他們這些漢臣絕不答應,皇位只能由皇太極的兒子來繼承,其他人不得染指。

  范文程的態度極其堅決,甚至以死相抗。不少人對此很是詫異,要知道當初范文程在妻子被侮辱的時候卻絲毫不敢反抗,可現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有如此膽量。

  而且不僅是他一個漢臣,幾乎是所有的漢臣都堅決表示皇位必須皇太極的兒子繼承,雖然在大清漢臣的地位遠不如八旗貴族,可自皇太極成為大汗,後又改後金為大清,皇太極一直在提高漢臣的政治地位,並給予了他們不少權利。

  所以如今的漢臣已不像努爾哈赤時代那樣可有可無了,漢臣在大清的地位和權利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這些漢臣聯合起來的這股力量也不容忽視,哪怕多爾袞心裡再看不上這些漢臣,依舊是有些顧慮的。

  這樣的情況導致皇位繼承權一時間僵持不下,始終無法決定究竟由誰來繼承皇位。

  此時,范文程心裡明白這件事必須儘快決定下來,如果拖延的時間越長對於大清來說越不是好事。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皇位長時間的空懸,一旦大清就此內亂起來就完了,必須儘快讓新皇登基才是。

  當八旗中所有人都為了皇位爭吵不休的時候,皇太極的國主福晉,也就是他的皇后哲哲也同樣心中焦慮萬分,皇位始終無法確定,作為皇太極的正妻,她極為不安。

  「主子,范文程求見。」

  「范文程?他怎麼來了?讓他進來吧。」哲哲皇后沒想到這個時候范文程會來找自己,不過她也沒太多意外,現在大家為了皇位爭吵不休,哲哲皇后對此也正心煩意亂呢,范文程來的也好,范文程向來受皇太極信任,他今日不來估計這幾日哲哲皇后也得召他來詢問此事。

  片刻,范文程來到,見到哲哲皇后連忙跪拜行禮,口稱奴才叩見皇后娘娘。

  「范先生起來吧,給范先生賜座。」哲哲皇后抬手道,范文程起身道謝,隨後在哲哲皇后下首坐了下來。

  「范先生今日怎麼來見我?可是肅秦王和睿親王那邊商談出結果了?」哲哲皇后直接問道。

  范文程搖搖頭道:「回娘娘,兩位王爺商討還未有結果,而且皇位繼承一事眼下鬧的不可開交,此事我大清諸臣勛貴全捲入了其中,奴才以為必須儘快定下,如時間拖延越久,對於我大清來說越不是好事。」

  哲哲皇后嘆了一聲,微微點頭道:「這個我也知道,可眼下的情況范先生比我更清楚,無論是肅親王還是睿親王都互不相讓,為了皇位一事都快打起來了。他們兩人一個是先帝的長子,另一個是先帝的兄弟,都是大清的親王,而且各說各有理,旗鼓相當互不相讓,我區區一個女子,又能如何呢?」

  「不然!」范文程正色對哲哲皇后道:「陛下駕崩,皇位空懸已有時日,如不儘快定下我大清恐有內亂。如今肅親王和睿親王為己之利針鋒相對,視我大清社稷不顧,非國家之福也,眼下臣以為能壓製得住他們的唯有娘娘您一人。」

  「娘娘乃先帝所立的國主福晉,我大清的正宮皇后。先帝駕崩,大清自當以娘娘為尊。現在正是應該由娘娘出面解決此事的時候,如娘娘繼續袖手旁觀任憑兩位王爺爭吵,這皇位久懸不決,時間越久越不利於我大清也不利於娘娘啊!奴才今日入宮求見娘娘,是懇請娘娘為了我大清,為先帝,以正宮皇后身份招八旗勛貴、滿朝文武共同商議皇位之事,以決定皇帝人選。」

  哲哲皇后遲疑了下,范文程說的沒錯,她的確地位尊貴,作為皇太極的正妻和國主福晉是六宮之主,大清的皇后。可問題在於大清和大明不同,大清之前是努爾哈赤創建的後金,而後金卻是由部落聯盟組成的,雖然皇太極自從把後金改為大清後這些年一直在想辦法消除以前部落的影響,但八旗制度卻是立國之本,哪怕皇太極再雄才大略也無法徹底改變這些問題,所以她這個皇后無論從權勢還是影響力來說都遠不如那些八旗旗主。


  哲哲皇后的身份和地位來自於皇太極,但現在皇太極已駕崩了,她一個寡婦又能做些什麼呢?雖然她對范文程所說的話有些心動,也明白范文程說的是對的,但她真的如范文程那樣可以這樣做麼?那些八旗勛貴們能聽她的?哲哲皇后對此很是懷疑。

  面對哲哲皇后的猶豫,范文程再一次勸說對方,拿出皇帝、皇后的身份來做文章。

  范文程表示既然大清已不是後金,皇帝也不是大汗,那麼哲哲皇后的身份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哲哲皇后不用擔心這些,大清內部支持哲哲皇后的人可是不少,其他的不說,僅僅是滿朝的漢臣都會支持她,再加上還有很大部分皇太極的親信們也會支持哲哲皇后,所以她的影響力不弱,在現在豪格和多爾袞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由哲哲皇后出面是最合適也最恰當的。

  聽完范文程的話,哲哲皇后說不動心是不可能的,但她依舊有著顧慮。

  「肅親王本就是先帝長子,如先帝留有遺詔自當繼位。可惜先帝走的突然,連半句話都沒留下,這才使得情況變成了這個樣子。睿親王現在以祖制為由,意圖行推舉制,八旗內部支持者也是不少,兩邊誰都不肯退讓,就算我出面,難不成他們就能聽我的?」

  范文程心中苦笑,哲哲皇后的說的也沒錯,現在最關鍵問題就在於皇太極沒有留下遺詔,實際上變成這個局面哲哲皇后是有責任的。當時皇太極死的突然這的確是事實,可作為皇后的哲哲當時卻缺乏政治鬥爭經驗,皇太極死後後宮眾人驚慌失措,根本就沒來得及冷靜思考,直接就把皇太極的死訊散布了出去,從而導致八旗各旗主勛貴們第一時間就趕到了宮中,最終又因為皇太極沒有遺詔的原因使得情況變成了今天這副模樣。

  假如當時哲哲皇后能暫時壓住消息,先通知自己的話一切就完全不同了。以范文程的老練必然不會讓皇太極駕崩的消息這麼快傳出去,只需要給他一點時間就能安排好後續,確保皇位的繼承順利。

  至於遺詔什麼的,這還不簡單?只要哲哲皇后點頭,想要什麼遺詔范文程就能弄出什麼樣的遺詔來,別忘記范文程的官職是幹什麼的,他實際上就是大清的首輔,也是皇太極身邊的私人秘書,平日裡皇太極的詔書全都是由范文程來擬寫的,所以弄一份所謂的遺詔對他而言根本不在話下。

  可惜啊可惜,當時誰都沒想到這點,更因為他范文程是漢臣的緣故哲哲皇后根本就沒第一時間把皇太極駕崩的消息告知他,等到范文程知曉皇太極突然駕崩後已是第二日中午的時候了,這時候所有八旗旗主、勛貴們已都已入宮,黃花菜都涼了,范文程就算想幫也幫不上忙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現在豪格和多爾袞因為皇位的爭吵正是由此而來,假如早讓范文程幫忙處置哪裡有這種情況發生?

  「娘娘不必多慮,奴才對此事另有見解,不知娘娘可否聽奴才仔細說來?」

  「范先生不是外人,你有話說就是。」

  范文程道:「依奴才之見,先帝駕崩後皇位本就應該是肅親王的,但由於先帝未有遺詔,肅親王雖有眾人支持,卻無法正當繼位,而睿親王也正是看明白了這點,拉著八旗勛貴反對由肅親王繼位,所以這才使得皇位空懸不決。」

  「奴才認為,肅親王雖有繼承大統的名分,卻缺少法理。而且肅親王此人雖在軍中威望甚高,支持者也是不少,可肅親王平日裡性格太過剛直,得罪的人可是不少。其中睿親王阻止肅親王就是為了如此,說白了睿親王是擔心一旦肅親王當了皇帝後會對其下手,兩人向來不合,為了自保睿親王當然不肯讓肅親王如意了。」

  哲哲皇后點頭表示贊同,豪格和多爾袞的矛盾她當然知道,在皇太極還在的時候兩人就針鋒相對誰都不服誰,如果讓豪格繼位,那麼多爾袞自然要擔心自己的安危,一個死對頭成了皇帝,到時候要拿捏自己實在是太容易了,為了自保多爾袞自然不會同意。

  可范文程說這些又幹嘛呢?這都是大家心裡都明白的事,現在問題關鍵也在這裡,難道範文程有解決雙方矛盾的辦法?這似乎有些不可能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