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壓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25章 壓榨

  盛京,皇太極這些日子的心情不怎麼好。

  在不久前,袁崇煜傳回來的消息讓皇太極高興了一陣,當時的他還琢磨著等從大明那邊搞到物資後能穩定大清,然後積蓄力量準備再攻大明。

  可皇太極高興了沒多久,僅僅不到一個月後傳來的消息就讓他傻眼了。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在朝鮮的袁崇煜突然失蹤了,不僅他失蹤,就連他身邊的那些八旗也沒了下落。

  一開始皇太極還懷疑過袁崇煜這混蛋是不是「攜款私逃」了?畢竟為了從大明那邊弄到物資,皇太極極為看重這一次的走私貿易,並撥了不少金銀給袁崇煜。

  可現在這些金銀包括袁崇煜在內全沒了蹤影,最初在漢城的阿濟格根本就不知道,直到過了好些日子才發現不對勁,派人去了一趟木浦,這才發現他的人和袁崇煜全失蹤了,錯愕之下連忙找到當地的朝鮮人詢問情況,可這些朝鮮人一個個傻乎乎的啥情況都不知道,這下阿濟格可慌了神。

  找了幾日依舊沒尋到下落,阿濟格無奈之下只能把此事匯報給皇太極,皇太極得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袁崇煜跑了,可仔細琢磨之下卻又感覺不對,雖然袁崇煜這傢伙有搞卷包會的前科,可問題在於現在他根本就沒必要這麼幹啊!

  一來他身邊有阿濟格派給他的八旗護衛,這些人表面上是護衛袁崇煜,同時也是做監視他所用。二來,皇太極給袁崇煜的金銀數額雖多,但也沒能讓袁崇煜不顧一切攜款私逃的地步。袁崇煜又不是普通人,他可是見過世面的大商人,而且他現在已經是八旗的一員了,皇太極不僅給了他八旗的勛貴職務,在盛京還成了家。

  盛京這邊有袁崇煜的妻兒在,而且袁崇煜來投自己的時候本就帶了不少財物,這些財物現在就在他盛京的府邸由他妻子打理,如果袁崇煜真是攜款私逃,那麼他的妻兒怎麼不帶走?盛京這邊的龐大家財也不要了?這根本就不可能。

  皇太極想破腦袋都沒想通袁崇煜突然失蹤的緣由,他只能讓阿濟格在朝鮮繼續找尋袁崇煜的下落,並且命令朝鮮國王進行配合。

  可隨後的這些日子裡,袁崇煜就和人間蒸發一樣絲毫沒有消息,就連和他一起失蹤的那些八旗兵也尋不到半點下落。正當皇太極為此焦慮,心中隱隱不安的時候,突然南方傳來消息,這個消息的傳來才使得皇太極弄明白袁崇煜的去處,這一切究竟又是怎麼回事。

  大明爆發了江南一案,被此案卷進去的官員近百人,此外還有更多的士紳、商人也捲入了此案。

  這件案子從江南到京師,轟動天下鬧的沸沸揚揚,東林黨經此案元氣大傷,皇太極在盛京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而且從南邊的消息證實,失蹤的袁崇煜是第一批被抓的,並且是此案中的關鍵人物,和他一起被抓的還有江南官員所派去朝鮮的代表,甚至包括阿濟格放在袁崇煜身邊的八旗精銳。

  這些人全部落到了大明手裡,隨著這個案子的爆發,之前袁崇煜所謀劃的拉攏大明官員和士紳集團包括南方商人聯合向遼東走私,為大清解決緊迫的資源缺乏問題的計劃徹底泡湯。

  現在算是偷雞不著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皇太極在這件事上半點好處都沒撈著,反而損失了一大筆金銀,此外袁崇煜被抓,連著阿濟格手下的八旗精銳也落到了大明手裡,這更是狠狠打了皇太極的臉。

  氣急之下,皇太極派人去朝鮮把阿濟格狠狠臭罵一頓,阿濟格作為大清在朝鮮最高級別軍政官員居然能讓大明的人偷偷潛入朝鮮,還在他眼皮子底下擄走袁崇煜,而他放在袁崇煜身邊的八旗精銳非但沒有派上用處,反而也給大明俘虜運回了大明境內,這等羞辱如何能忍?

  如果不是看在多爾袞兄弟的份上,皇太極甚至起了殺阿濟格的心。可就算這樣皇太極也沒輕饒阿濟格,非但臭罵了他一頓,還直接削去了他兩個牛錄以做懲罰。

  另外,皇太極讓阿濟格徹底查清此事,要是查不明白他就別在朝鮮呆著了,給自己滾回盛京來。阿濟格聞訊後大恐,雖然皇太極只是說了這些話,卻讓他嚇得不輕,要知道在他之前鎮守朝鮮的人是阿敏,而阿敏當初是怎麼垮台的?又是怎麼不明不白死的?他阿濟格怎麼能不清楚呢?

  臭罵一頓沒問題,削去了兩個牛錄雖損失不小可性命地位保住就行,可要真回了盛京就慘了,原本阿濟格因為大妃阿巴亥的緣故就一直被皇太極所忌憚防備,而且阿濟格和多爾袞不一樣,多爾袞在皇太極繼位後一直跪舔皇太極,鞍前馬後表現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再加上多爾袞這傢伙比較能打,皇太極對他的態度遠比自己好,也更為寵信他,而他阿濟格卻只是一個既用又防的邊緣人物。


  一旦在這件事上皇太極下決心動他,阿濟格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到時候恐怕落得和阿敏等人同樣的下場。

  為了保命,阿濟格只能硬著頭皮調查此事,可查來查去卻始終查不到真相,無奈之下阿濟格靈機一動就對皇太極匯報說這件事是大明和朝鮮人聯手乾的,雖然大清已控制了朝鮮,可朝鮮君臣卻一直對大清有著敵視,更親近於大明。

  借這件事,朝鮮君臣私下聯手擺了大清一道,暗中曲通大明在木浦擄走了袁崇煜和他所派的人,只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這件事為何會如此離奇,更把消息封鎖的這樣嚴密的緣故。

  雖說阿濟格的理由是推卸責任和罪名直接扣在了朝鮮人的頭上,可不得不說他的這番猜測幾乎和真相沒太大區別了。而且皇太極在聽完阿濟格的解釋後也覺得恐怕實情就是如此,再加上之前雖打服了朝鮮人,可朝鮮君臣對大清的態度的確有陽奉陰違的事實在,朝鮮人借這個機會聯手大明坑了自己一把,這個可能性很大,哪怕這件事和朝鮮人無關,但僅憑袁崇煜是在朝鮮被大明擄走的這點上,朝鮮上下就絕對脫不了干係。

  就這樣皇太極立即就把矛頭指向了朝鮮,讓阿濟格遏令朝鮮國王李倧給大清一個交代。

  朝鮮國王李倧暗暗叫苦,他怎麼都沒想到這些建奴如此不要臉,雖然事的確是他的指示,可這件事做的天衣無縫,但對方卻在沒有任何實際證據的情況下就把黑鍋給扣了過來,這簡直欺人太甚!

  可形勢比人強,李倧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處置此事。很快他就找了幾個替死鬼,告訴皇太極這件事和朝鮮君臣沒有關係,僅僅只是木浦那邊的普通朝鮮人所為,為了表現朝鮮對大清的忠誠,李倧已把這些人全抓了起來並且處死,同時願意賠償部分大清的損失,希望大清能就此不再怪罪朝鮮。

  可皇太極怎麼可能就此放過李倧?之前沒有證據還硬扣罪名呢,現在李倧自己都承認了,皇太極就更得寸進尺了。

  皇太極當即就命令朝鮮必須全額賠償大清的損失,此外還要在今年朝鮮進貢大清的糧食等物資上增加五成,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大清直接出兵徹底滅掉朝鮮王朝,到時候可別怪他皇太極勿謂言之不預也。

  這番回答直接把李倧嚇得不輕,他沒想到皇太極的胃口居然這麼大,而且下手這麼狠。

  這時候的李倧有些後悔當初和大明聯手了,可現在後悔已沒任何用處,關鍵在於怎麼渡過這個難關。

  沒辦法,李倧只能答應皇太極的要求,抓緊搜刮國內的財物和糧食滿足對方,可朝鮮國小力弱,這幾年在大清的壓榨下日子已過的苦哈哈了,普通朝鮮老百姓因為糧食的缺乏都快餓死了,現在一下子增加了五成的數額,這麼多的糧食朝鮮怎能承受得了?

  李倧無奈只能硬著頭皮干,現在他已顧不上其他,只能先顧自己。至於朝鮮會不會因為這些做法激起民變,他根本就不考慮,如果朝鮮沒了,自己的王位沒了,一切就全沒了,普通老百姓死活還在乎什麼?老百姓就和韭菜一樣割了一批還會冒出新的一批,再說不是還有阿濟格在麼?他的軍隊就在漢城,哪怕朝鮮徹底亂了,大清總不能坐視不管吧?到時候讓大清幫自己武力鎮壓下去,只要自己能保住王位一切也是值得的。

  堤內損失堤外補,皇太極雖沒了袁崇煜,也損失了一大筆金銀,可能從朝鮮這邊把損失補回來這筆買賣也不算虧。至於袁崇煜的死活,皇太極也顧不上了,人都到了大明手裡,哪裡還能救得回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為了安撫人心,皇太極以後適當照顧一下袁崇煜的妻兒即可,至於其他也只能如此。

  袁崇煜沒了,但范毓馪卻還在,之前范毓馪從大明傳來消息說他已聯絡了大明幾個藩王,而這些藩王私下對大明現在的永明天子很是不滿,願意聯合宗室的力量在適當的時候一起發難,解救被軟禁的崇禎皇帝,擁護其復位。

  這個消息讓皇太極很是高興,原本他覺得袁崇煜和范毓馪兩人各展其長,利用大明的文官、士紳、商人群體和大明宗室雙管齊下,如此能暗中把大明內部攪亂,從而從中獲利。

  可誰想袁崇煜出了這樣的事,不得不讓皇太極擔心起范毓馪來,他生怕夜長夢多,萬一大明盯上了范毓馪就前功盡棄了,皇太極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讓人潛入大明給范毓馪送信,告訴他無需再等,立即聯絡已拉攏的大明宗室藩王發動,至於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裡,反而他真正的用意不是讓崇禎復位,這僅僅只是一個由頭罷了,關鍵是要攪亂大明。

  此外,皇太極還交代范毓馪發動後無需再在大明呆著,儘快返回遼東,以免大意之下出現意外。等信送出去後,皇太極仔細琢磨了下自己的安排,覺得他的安排沒有任何問題,這才鬆了口氣,神色也緩和了許多。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