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且聽下回分解
壓場詩念罷,李孚又一次拍擊醒木,而這次風雲軒中的眾人,大部分都被這首詩所吸引,睜大眼睛看向李孚,等候著下文。
「子美兄,李孚竟然還會作詩?」鄭潛曜驚詫地問道。
杜甫也是一頭霧水:「這我還從沒聽說過。」
同為詩人,杜甫對李孚剛剛的壓場詩的理解就要更深刻些,李孚這詩從混沌初分起筆,大開大合,倒有一番神魔色彩。
至於最後一聯提到的《西遊釋厄傳》,就是自負讀書許多的杜甫也從未聽聞。
於是杜甫也好奇地望向李孚,不知他要繼續說些什麼。
李孚見眾人被他勾起興趣,心中暗喜,繼續念道:「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會也……」
《西遊記》的開篇,將整個西遊世界的背景都好生交代了一番。前世的李孚讀這本書時,對剛開篇的鋪墊並不感興趣,而是直接從石猴出世的段落開始。
而在登台之前,李孚還在躊躇要不要更換順序,不過在上台的最後一秒,他還是決定要遵從原著的敘述。
所幸唐朝崇佛重道,就連市井小民也能對著這些玄妙的內容侃侃而談。所以李孚鋪墊了不少時間,台下眾人非但沒有不耐煩,反而一個個聽得都津津有味。
李孚見自己的擔憂完全多餘,心中喜色已經溢於言表,說起書來是愈發得心應手。
一眾茶客也紛紛沉浸在李孚勾勒出的西遊世界中,聽到石猴肆意暢遊山間,不由得將自己代入進去,臉上紛紛露出嚮往的神情。
二樓上,鄭潛曜一拍大腿贊道:
「好一個『稱王稱聖任縱橫』!子美,你不如幫我認識下這李孚。」
「我原以為他不過是個唯利是圖的商賈,沒成想他竟如此有才。」
杜甫也笑著拱手應道,接著便繼續看向李孚,心中不由心驚。
自李孚開始講述起,杜甫便已經沉浸在李孚的話語中,若不是剛剛鄭潛曜呼喊,他可能到現在都不會回神。
李孚雖然只講了半炷香的時間,但字裡行間體現出的學識與詩才,還有他的一舉一動,都不像個商人。
「李孚哇李孚,你身上究竟藏著多少秘密。」
饒是自負大才的杜甫,也不由得欽佩起李孚來,接著便繼續聚精會神地聽著李孚口中的故事。
此時風雲軒中,眾人的情緒已經完全被李孚所調動起來。聽到孫悟空連聲說「不學」被打,幾個儒生打扮的人不禁笑了起來;聽見美猴王自龍宮得了寶物,幾個武夫舉杯慶祝;而講到孫悟空立杆高掛「齊天大聖」的旌旗,擊退了巨靈神和哪吒之後,不知哪個人叫了一句「好」。
這聲「好」,也激起了一眾茶客的情緒,剎那間,紛連不絕的「好」聲在風雲軒內響起,一直傳到道德坊外的街道上。
路過的行人紛紛伸脖側目看向風雲軒,不知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連二樓的鄭潛曜和杜甫,也被風雲軒中的氛圍感染,此刻他們顧不上什麼身份,只是陪著一眾茶客連聲叫好。
待到風雲軒中的喧鬧稍稍停歇,李孚才滿臉微笑的朝眾人拱手,接著右手輕輕摸向醒木。
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李孚口中吐出一句話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說罷,醒木再次敲擊在桌上。四下一片安靜,只見大家還都沉浸在故事之中。而李孚搖著扇子,一閃身便離開了竹台。
到這個時候,一眾茶客看向空空如也的木桌,才如夢初醒般叫嚷起來。
「下面呢?李孚下面呢?」
「這李孚怎麼如此狡詐,這麼一斷,倒讓我心裡貓抓一般難受。」
「李郎君下次什麼時候講?我一定來。」
幾個侍女在紫兒的帶領下,安撫著群情激昂的茶客,林步吟不知何時站到了木台上,朝逐漸安靜下來的茶客說道:
「感謝諸位的捧場,李郎君兩天之後,會在此處向各位講接下來的故事,還請稍安勿躁。」
眾茶客聽了時間,也都識趣地坐了回去,但這半截《西遊記》縈繞在他們心中,不少人忍不住開始探討起劇情來。
二樓上,鄭潛曜看著空空如也的木台,向杜甫說道:
「子美兄,你遇見李孚的時候,他是這樣的嗎?」
杜甫思索片刻,回答道:「那時李兄弟並未顯此文才,不過他人倒有意思。」
鄭潛曜點點頭,評價道:
「此子胸有丘壑,假以時日,他不會僅僅是個商人的。」
「駙馬何以見得?」
「都說以文識人,而卑偽之人,斷然寫不出慷慨的文章。何況李孚剛剛所作的,不同於我所見過的文體,而是別有一番風味。」
「駙馬說的是。」
杜甫細細回想起來,李孚剛剛所作的,明明不離駢散文章、平常詩律,但他換了一種極為歡快尋常的方法將它講述出來,別說這滿屋的茶客,就是一些目不識丁的百姓前來,也能聽得十分快活。
「若學得這文章,倒也不失為教化之法。」杜甫猛然想到這裡,又深深看了一眼李孚離開的方向。
在杜甫二人頭上的三樓中,小公主李淑正叉著腰,端立在李孚面前,撅著小嘴道:
「李孚,你就告訴我後面發生什麼了嘛。」
身邊楊笙、洛曲雲幾人雖然作勢去攔,但她們也不時的看向李孚,想來也是想知道後面的故事。
李孚摸了摸鼻子,無奈地望向微笑的李倓:
「郡王,你真不過來管管?」
李倓換了個側臥的姿勢,揮手道:「罷了罷了,李孚,你就把後面的故事說些來聽聽,我和淑兒絕不外傳。」
「做完此事,本王答應你隨便做一件事。」
聽了李倓的保證後,李孚怔怔地望向他:
「可是郡王,公主她已經答應讓你幫我做一件事了?」
「什麼?」
李倓立馬端坐起來,詢問的看著趾高氣昂的李淑。而聽到這話,李淑也想起了之前的事情,收起得意的模樣,乖巧地看向李倓。
「子美兄,李孚竟然還會作詩?」鄭潛曜驚詫地問道。
杜甫也是一頭霧水:「這我還從沒聽說過。」
同為詩人,杜甫對李孚剛剛的壓場詩的理解就要更深刻些,李孚這詩從混沌初分起筆,大開大合,倒有一番神魔色彩。
至於最後一聯提到的《西遊釋厄傳》,就是自負讀書許多的杜甫也從未聽聞。
於是杜甫也好奇地望向李孚,不知他要繼續說些什麼。
李孚見眾人被他勾起興趣,心中暗喜,繼續念道:「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會也……」
《西遊記》的開篇,將整個西遊世界的背景都好生交代了一番。前世的李孚讀這本書時,對剛開篇的鋪墊並不感興趣,而是直接從石猴出世的段落開始。
而在登台之前,李孚還在躊躇要不要更換順序,不過在上台的最後一秒,他還是決定要遵從原著的敘述。
所幸唐朝崇佛重道,就連市井小民也能對著這些玄妙的內容侃侃而談。所以李孚鋪墊了不少時間,台下眾人非但沒有不耐煩,反而一個個聽得都津津有味。
李孚見自己的擔憂完全多餘,心中喜色已經溢於言表,說起書來是愈發得心應手。
一眾茶客也紛紛沉浸在李孚勾勒出的西遊世界中,聽到石猴肆意暢遊山間,不由得將自己代入進去,臉上紛紛露出嚮往的神情。
二樓上,鄭潛曜一拍大腿贊道:
「好一個『稱王稱聖任縱橫』!子美,你不如幫我認識下這李孚。」
「我原以為他不過是個唯利是圖的商賈,沒成想他竟如此有才。」
杜甫也笑著拱手應道,接著便繼續看向李孚,心中不由心驚。
自李孚開始講述起,杜甫便已經沉浸在李孚的話語中,若不是剛剛鄭潛曜呼喊,他可能到現在都不會回神。
李孚雖然只講了半炷香的時間,但字裡行間體現出的學識與詩才,還有他的一舉一動,都不像個商人。
「李孚哇李孚,你身上究竟藏著多少秘密。」
饒是自負大才的杜甫,也不由得欽佩起李孚來,接著便繼續聚精會神地聽著李孚口中的故事。
此時風雲軒中,眾人的情緒已經完全被李孚所調動起來。聽到孫悟空連聲說「不學」被打,幾個儒生打扮的人不禁笑了起來;聽見美猴王自龍宮得了寶物,幾個武夫舉杯慶祝;而講到孫悟空立杆高掛「齊天大聖」的旌旗,擊退了巨靈神和哪吒之後,不知哪個人叫了一句「好」。
這聲「好」,也激起了一眾茶客的情緒,剎那間,紛連不絕的「好」聲在風雲軒內響起,一直傳到道德坊外的街道上。
路過的行人紛紛伸脖側目看向風雲軒,不知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連二樓的鄭潛曜和杜甫,也被風雲軒中的氛圍感染,此刻他們顧不上什麼身份,只是陪著一眾茶客連聲叫好。
待到風雲軒中的喧鬧稍稍停歇,李孚才滿臉微笑的朝眾人拱手,接著右手輕輕摸向醒木。
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李孚口中吐出一句話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說罷,醒木再次敲擊在桌上。四下一片安靜,只見大家還都沉浸在故事之中。而李孚搖著扇子,一閃身便離開了竹台。
到這個時候,一眾茶客看向空空如也的木桌,才如夢初醒般叫嚷起來。
「下面呢?李孚下面呢?」
「這李孚怎麼如此狡詐,這麼一斷,倒讓我心裡貓抓一般難受。」
「李郎君下次什麼時候講?我一定來。」
幾個侍女在紫兒的帶領下,安撫著群情激昂的茶客,林步吟不知何時站到了木台上,朝逐漸安靜下來的茶客說道:
「感謝諸位的捧場,李郎君兩天之後,會在此處向各位講接下來的故事,還請稍安勿躁。」
眾茶客聽了時間,也都識趣地坐了回去,但這半截《西遊記》縈繞在他們心中,不少人忍不住開始探討起劇情來。
二樓上,鄭潛曜看著空空如也的木台,向杜甫說道:
「子美兄,你遇見李孚的時候,他是這樣的嗎?」
杜甫思索片刻,回答道:「那時李兄弟並未顯此文才,不過他人倒有意思。」
鄭潛曜點點頭,評價道:
「此子胸有丘壑,假以時日,他不會僅僅是個商人的。」
「駙馬何以見得?」
「都說以文識人,而卑偽之人,斷然寫不出慷慨的文章。何況李孚剛剛所作的,不同於我所見過的文體,而是別有一番風味。」
「駙馬說的是。」
杜甫細細回想起來,李孚剛剛所作的,明明不離駢散文章、平常詩律,但他換了一種極為歡快尋常的方法將它講述出來,別說這滿屋的茶客,就是一些目不識丁的百姓前來,也能聽得十分快活。
「若學得這文章,倒也不失為教化之法。」杜甫猛然想到這裡,又深深看了一眼李孚離開的方向。
在杜甫二人頭上的三樓中,小公主李淑正叉著腰,端立在李孚面前,撅著小嘴道:
「李孚,你就告訴我後面發生什麼了嘛。」
身邊楊笙、洛曲雲幾人雖然作勢去攔,但她們也不時的看向李孚,想來也是想知道後面的故事。
李孚摸了摸鼻子,無奈地望向微笑的李倓:
「郡王,你真不過來管管?」
李倓換了個側臥的姿勢,揮手道:「罷了罷了,李孚,你就把後面的故事說些來聽聽,我和淑兒絕不外傳。」
「做完此事,本王答應你隨便做一件事。」
聽了李倓的保證後,李孚怔怔地望向他:
「可是郡王,公主她已經答應讓你幫我做一件事了?」
「什麼?」
李倓立馬端坐起來,詢問的看著趾高氣昂的李淑。而聽到這話,李淑也想起了之前的事情,收起得意的模樣,乖巧地看向李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