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
紫兒靠著牆根睡著了,渾身酒氣的孫青兒正拿著一根毛筆,蘸著水抹到紫兒的鼻尖上。
「阿——阿嚏!」
鼻頭傳來的癢意弄得紫兒不禁打了個噴嚏。睡眼惺忪的她抬起頭,看到了臥在地上的孫青兒和一臉無奈的李孚。
「孚哥……你和姑娘怎麼樣了?」
聽著紫兒有氣無力的聲音,李孚扶起額頭,指向林步吟的房間:
「她睡著了,你也快回去吧。」
「哦。」
紫兒答應著,搖搖晃晃地走回房間。
目送紫兒離開之後,李孚斜眼瞟向癱在地上嘟囔著的孫青兒,抬腳踢在他屁股上喊道:
「還清醒著沒?」
孫青兒不滿地轉過身,說道:「李爻已經被關播帶回客房去了。」
李孚這才放下心來,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凝望著繁星。把李爻交給這酒鬼,他還真不放心。
接著李孚看向院中擦拭得乾乾淨淨的蒸餾器,自己離開時候,六子他們應該也沒有停下研究,想必這烈酒也在路上了。
院中陷入一陣安逸的闃寂之中,不久,孫青兒小聲說道:
「景榮招了。」
李孚目不轉睛地看著天空,說道:「誰派來的?」
「羅家。」
李孚放在身側的拳頭緊了緊,嘆口氣道:「我早該想到的。」
不過李孚第一次在端門遇到景榮的時候,他竟是同邪道一起,這讓李孚不由得警覺起來。
「那他和邪道是怎麼回事?」
孫青兒翻過身,看向李孚:「按他說的,邪道開出來一個好價碼,他拒絕不了的價碼……」
李孚雙目微微眯起,繼續問道:「按你想得呢?」
「血煞門從來不與邪道做生意。」
說完,孫青兒伸了個懶腰,竟在青石磚上睡著了。
李孚起身,把自己的袍子蓋到孫青兒身上,一陣冷風吹過,讓他不禁打了個寒戰。
「羅家……景榮……和邪道……」
「這裡面的秘密,比我想像的要多啊。」
第二天清早,風雲軒中。
鄭潛曜和杜甫又一次來到這裡,按侍女說的,坐在了二樓欄杆邊的一個位置上。
鄭潛曜甫一落座,便向一旁等候的侍女問道:
「姑娘,為何今日不讓我們去雅間?」
對面的杜甫聞言,也望向侍女。
上次來風雲軒之後,他便對這格調優雅的茶樓心生好感,尤其是知道那些沁人心脾的茶飲,大多出自李孚之手後,他就對這個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年輕人產生了不小的興趣。
侍女緩緩行禮,細聲細語地回答道:
「鄭駙馬,我家郎君今日要辦茶會,貴客的茶飲都不收錢,此間正是難尋的好位置哩。」
說著,幾個侍女便端來幾盤堅果和一壺清茶,倒在二人面前的白瓷杯中。
杜甫二人低頭看去,深綠色的茶水與他們之前喝過的冰赤飲極為相似,但滾燙的茶水冒著熱氣,在杯口氤氳出一層水珠。
細嗅之下,略帶苦澀的茶香便湧入二人鼻腔,這等新奇的茶飲,倒激起了兩人的興趣,連帶著也更加期待即將開始的茶會。
杜甫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探身問道:「姑娘,這茶會究竟有什麼新奇?」
侍女俯身行禮道:「杜郎君,我家郎君馬上要來了,到時他會為你解答的。」
「又是李孚?」杜甫心念微動,腦海中浮現當時那少年的身影。
見到杜甫失神的樣子,鄭潛曜笑著說道:「怎麼,莫非子美兄認識這風雲軒之主?」
杜甫連忙拱手道:「鄙人與他有過一面之緣。」
鄭潛曜聞言呵呵笑道:「那子美兄倒是好運氣,這李孚幾個月前可攪得洛陽天翻地覆,多少人想見他一面不得。」
「駙馬言重了。」
正當杜甫還想多問的時候,樓下卻傳來一陣騷動。
杜甫二人伸頭看向樓下,只見一樓不知何時搭好了一個竹台,其上置著一方長桌,前面有綢布為飾,桌後是一件木椅。再看桌上,齊齊整整地放著一扇、一杯、一方木。
木台旁,一個丰神俊朗的年輕男子正向台上走著,身著一個長及足面的白袍,頭髮披在肩後,朝眾多茶客拱手致謝。
剛剛的騷動,也是這年輕人所引起的。
「子美兄,你看這人,可是那李孚?」鄭潛曜饒有興味地問道:「果然是灑脫無比。」
杜甫目光複雜地看著款款落座的李孚,想起了當時二人共游龍門的情形。
「李孚……你今天又有什麼驚喜等著我?」
李孚滿眼含笑地坐在椅子上,耳中滿是廳堂里交談聲交織出來的嗡鳴。
「就看這次了。」
李孚心中默念著,右手輕輕提起醒目,將它重重摔在木桌上。清脆的撞擊聲響徹整個風雲軒,一時間三層樓中,沒有一個人再出聲。
掃視了一圈風雲軒中茶客的表情,李孚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承蒙諸位的厚愛,若無各位的捧場,風雲軒是做不到如今的樣子的。」
「因此,我才辦了這個茶會,以回報諸位。」
「不過說是茶會,若沒有些絲竹助興,未免太沉悶了。」
講到這裡,李孚臉上露出失落的神色,台下有人大著膽子問道:
「李孚,你把樂營的女子都藏哪兒去了,莫不是聘到家中,供你一人笙歌了?」
「唉,」李孚臉上的失落之色更甚,沖那人說道:「這不是把我推上了頂包了嘛。」
看著李孚愁苦的表情,台下傳出一陣鬨笑。
這等自降身價,充當伶人的事情,在唐朝可謂是極不光彩的。
在笑聲中,李孚緩緩道:「不過李某不識五音,不通五樂,上來就只能給大家講些小故事,聊以解悶了。」
鄭潛曜皺著眉頭問道:「你說,李孚這是要幹什麼?」
杜甫看著李孚再一次敲響醒木,不解地回道:「我也不明白。」
在風雲軒又一次回歸安靜之後,李孚搜尋著腦海中的回憶,暗暗運轉內力,中氣十足地朗聲道: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接為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阿——阿嚏!」
鼻頭傳來的癢意弄得紫兒不禁打了個噴嚏。睡眼惺忪的她抬起頭,看到了臥在地上的孫青兒和一臉無奈的李孚。
「孚哥……你和姑娘怎麼樣了?」
聽著紫兒有氣無力的聲音,李孚扶起額頭,指向林步吟的房間:
「她睡著了,你也快回去吧。」
「哦。」
紫兒答應著,搖搖晃晃地走回房間。
目送紫兒離開之後,李孚斜眼瞟向癱在地上嘟囔著的孫青兒,抬腳踢在他屁股上喊道:
「還清醒著沒?」
孫青兒不滿地轉過身,說道:「李爻已經被關播帶回客房去了。」
李孚這才放下心來,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凝望著繁星。把李爻交給這酒鬼,他還真不放心。
接著李孚看向院中擦拭得乾乾淨淨的蒸餾器,自己離開時候,六子他們應該也沒有停下研究,想必這烈酒也在路上了。
院中陷入一陣安逸的闃寂之中,不久,孫青兒小聲說道:
「景榮招了。」
李孚目不轉睛地看著天空,說道:「誰派來的?」
「羅家。」
李孚放在身側的拳頭緊了緊,嘆口氣道:「我早該想到的。」
不過李孚第一次在端門遇到景榮的時候,他竟是同邪道一起,這讓李孚不由得警覺起來。
「那他和邪道是怎麼回事?」
孫青兒翻過身,看向李孚:「按他說的,邪道開出來一個好價碼,他拒絕不了的價碼……」
李孚雙目微微眯起,繼續問道:「按你想得呢?」
「血煞門從來不與邪道做生意。」
說完,孫青兒伸了個懶腰,竟在青石磚上睡著了。
李孚起身,把自己的袍子蓋到孫青兒身上,一陣冷風吹過,讓他不禁打了個寒戰。
「羅家……景榮……和邪道……」
「這裡面的秘密,比我想像的要多啊。」
第二天清早,風雲軒中。
鄭潛曜和杜甫又一次來到這裡,按侍女說的,坐在了二樓欄杆邊的一個位置上。
鄭潛曜甫一落座,便向一旁等候的侍女問道:
「姑娘,為何今日不讓我們去雅間?」
對面的杜甫聞言,也望向侍女。
上次來風雲軒之後,他便對這格調優雅的茶樓心生好感,尤其是知道那些沁人心脾的茶飲,大多出自李孚之手後,他就對這個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年輕人產生了不小的興趣。
侍女緩緩行禮,細聲細語地回答道:
「鄭駙馬,我家郎君今日要辦茶會,貴客的茶飲都不收錢,此間正是難尋的好位置哩。」
說著,幾個侍女便端來幾盤堅果和一壺清茶,倒在二人面前的白瓷杯中。
杜甫二人低頭看去,深綠色的茶水與他們之前喝過的冰赤飲極為相似,但滾燙的茶水冒著熱氣,在杯口氤氳出一層水珠。
細嗅之下,略帶苦澀的茶香便湧入二人鼻腔,這等新奇的茶飲,倒激起了兩人的興趣,連帶著也更加期待即將開始的茶會。
杜甫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探身問道:「姑娘,這茶會究竟有什麼新奇?」
侍女俯身行禮道:「杜郎君,我家郎君馬上要來了,到時他會為你解答的。」
「又是李孚?」杜甫心念微動,腦海中浮現當時那少年的身影。
見到杜甫失神的樣子,鄭潛曜笑著說道:「怎麼,莫非子美兄認識這風雲軒之主?」
杜甫連忙拱手道:「鄙人與他有過一面之緣。」
鄭潛曜聞言呵呵笑道:「那子美兄倒是好運氣,這李孚幾個月前可攪得洛陽天翻地覆,多少人想見他一面不得。」
「駙馬言重了。」
正當杜甫還想多問的時候,樓下卻傳來一陣騷動。
杜甫二人伸頭看向樓下,只見一樓不知何時搭好了一個竹台,其上置著一方長桌,前面有綢布為飾,桌後是一件木椅。再看桌上,齊齊整整地放著一扇、一杯、一方木。
木台旁,一個丰神俊朗的年輕男子正向台上走著,身著一個長及足面的白袍,頭髮披在肩後,朝眾多茶客拱手致謝。
剛剛的騷動,也是這年輕人所引起的。
「子美兄,你看這人,可是那李孚?」鄭潛曜饒有興味地問道:「果然是灑脫無比。」
杜甫目光複雜地看著款款落座的李孚,想起了當時二人共游龍門的情形。
「李孚……你今天又有什麼驚喜等著我?」
李孚滿眼含笑地坐在椅子上,耳中滿是廳堂里交談聲交織出來的嗡鳴。
「就看這次了。」
李孚心中默念著,右手輕輕提起醒目,將它重重摔在木桌上。清脆的撞擊聲響徹整個風雲軒,一時間三層樓中,沒有一個人再出聲。
掃視了一圈風雲軒中茶客的表情,李孚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承蒙諸位的厚愛,若無各位的捧場,風雲軒是做不到如今的樣子的。」
「因此,我才辦了這個茶會,以回報諸位。」
「不過說是茶會,若沒有些絲竹助興,未免太沉悶了。」
講到這裡,李孚臉上露出失落的神色,台下有人大著膽子問道:
「李孚,你把樂營的女子都藏哪兒去了,莫不是聘到家中,供你一人笙歌了?」
「唉,」李孚臉上的失落之色更甚,沖那人說道:「這不是把我推上了頂包了嘛。」
看著李孚愁苦的表情,台下傳出一陣鬨笑。
這等自降身價,充當伶人的事情,在唐朝可謂是極不光彩的。
在笑聲中,李孚緩緩道:「不過李某不識五音,不通五樂,上來就只能給大家講些小故事,聊以解悶了。」
鄭潛曜皺著眉頭問道:「你說,李孚這是要幹什麼?」
杜甫看著李孚再一次敲響醒木,不解地回道:「我也不明白。」
在風雲軒又一次回歸安靜之後,李孚搜尋著腦海中的回憶,暗暗運轉內力,中氣十足地朗聲道: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接為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