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遇到貴人
盤龍嶺的妖精,昨晚都出動了?
侯得勝一邊察看腳印,一邊暗自嘀咕。
山上爬的,地上跑的,仿佛全都聚到了屋外。
這……
到底是一場陰謀,還是一次考驗?
也不知到了雙叉嶺,又是個什麼情況。
侯得勝回到破屋門前。
突然感覺腳底下有東西硌得慌。
他伸手去摸,竟撿到一小塊銀子。
銀子約莫一兩重。
應該是柳霖鈴昨晚偷偷留下的。
這個妖精,情商高,會做人。
只是,她費盡心思的想要結交,所為何事?
侯得勝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不過,他是個豁達的性子。
既然想不通,那就乾脆不想了。
等她有事找上門時再作打算。
侯得勝依稀記得,唐僧在取經路上基本不收錢財。
雙叉嶺獵戶劉伯欣為感謝他超度亡父,贈送一兩白銀,但他分文不受。
不收錢財,那怎麼吃飯住店?
「我只是護送他去西天取經,我又不當和尚,留點錢花很合理。」侯得勝自言自語道。
「總不能一路化緣,然後風餐路宿吧。」
在大唐,一兩銀子可兌換1000文銅錢。
對於身無分文的侯得勝來說,
也算是得了一筆可觀的橫財。
「可惜她是個鄉下妖精。
「如果是城裡妖精,估計能送我一塊金錠。」
侯得勝終究是個俗人,得了錢財,心裡立馬底氣大足。
他已經一整天沒吃飯,餓得頭暈眼花。當下強打精神,擼起袖子,認了認方向,直奔雙叉嶺而去。得趕緊找到劉伯欣,他家裡有的是肉。
才走了幾里路。
侯得勝就被一名道士攔下。
道士身著白袍,頭戴慶雲,留著三撇長須,手執一把拂塵,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王老……」侯得勝差點喊出聲來。
雖然兩人容貌相仿,但這道士鬚髮皆黑,並不似王老漢那年邁的模樣。
「小兄弟,盤龍嶺上的妖精,昨晚都見著了?」
侯得勝一聽,這分明是王老漢的聲音嘛。
他慌忙下拜:「感謝上仙賜寶!」
侯得勝話裡有話,夾帶了點小心思。
他說感謝賜寶,意思就是這把斧頭是你送我的,可不能再要回去了。
「哈哈,哈哈!」道士捋須大笑:
「小兄弟,我可沒說過要將斧頭送你啊。
「罷了,這降妖斧就借你用上一段時間。」
道士俯身想把侯得勝拉起。
侯得勝哪裡肯起。
老老實實磕了三個響頭才爬起身來。
「敢問上仙尊號?」侯得勝鞠躬問道。
道士連連擺手:「我的名號,你莫要問。
「只是如來想為難你,我倒是要管上一管。
「要不然,真當我南瞻部洲無人?
「降妖斧乃盤古開天闢地留下的寶物。
「可開山裂石,斬精除怪。
「尋常小妖聞之心驚,見之膽寒。
「不過,對著三百年以上修為的妖怪,威懾力就要大打折扣。
「你要西去取經,沒有真本事可不行啊!」
侯得勝如何聽不出這弦外之音,他連忙跪倒:
「上仙救我!」
「哎,不要動不動就下跪,咱不興這一套。」
道士伸手把侯得勝拉起:「難得你我有緣,今日便傳你一套與眾不同的本事。」
他伸手從懷中掏出一本藍色封面的線裝小冊:
「這本《七元解厄星君寶典》便贈予你,切記勤加修煉。
「快則三五日有小成,慢則三五十年有大成。
「你若練成,未必比那孫悟空差。」
侯得勝接過寶典,又倒頭就拜。
道士有些無奈,笑著閃過一旁。
「上仙,還有沒有十元、二十元的寶典,也一併贈予我吧。」侯得勝得隴望蜀。
道士惱道:「莫要說笑!《七元解厄星君寶典》又稱《七星寶典》,對應的乃是北斗七星。
「我可在你的靈識中留駐一具分身。
「不過,你得應允我三不找。」
侯得勝喜出望外,急忙爬起。
你看,金手指這不就來了嗎。
「請問上仙,何謂三不找?」侯得勝問。
「有旁人在,不要找;
「遇上打鬥,不要找;
「碰到難事,不要找。」
「這……」
侯得勝扶額道:「那什麼時候能找?」
「修煉寶典,如需解難答疑,可喚本仙分身。」
說了半天,原來金手指只是台學習機。
侯得勝本以為,若遇到強敵,便可把神仙分身喚出來狐假虎威。
現在倒好,打架鬥毆,人家是壓根不管。
那接下來,只能靠自己刻苦修煉了。
侯得勝一下就泄了氣。
道士見他精神不振,捋須笑道:
「小兄弟,唯有自立自強,方能頂天立地。
「修煉符咒法術,要消耗大量靈力。
「而鎮正驅邪,為民除害,可快速提升靈力值。
「你要記住,濟世救人,遠比修身成佛重要。」
侯得勝連忙點頭:「弟子謹記。」
「我雖傳你《七元解厄星君寶典》,但並無師徒之實,『弟子』兩字,切勿再說了。」
道士說完將佛塵一甩,憑空變出一套灰布直裰和一雙厚底黑布靴。
「小兄弟,你衣裝破爛,我再送你一套衣物。」
「本仙去也,後會有期!」
道士說完,化作一股清風走了。
……
侯得勝低頭,細品道士所說的那番話。
顯然,這位神仙對唐僧取經一事很不以為然。
唐僧自薦去西天取經時,曾對唐王說:
「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你看,動機和格局都上不了台面。
也難怪道教的神仙對此嗤之以鼻。
侯得勝又想,道士傳我《七元解厄星君寶典》,既不願告知名號,也不肯收納為徒。
如此看來,對於如來的佛法東傳,南瞻部洲的本土神仙並非毫無意見。不過,他們只想給如來添點堵,並不打算公開得罪。
嘿嘿,這神仙較勁的事情,倒是有趣。
按照王道士的說法,殺死妖怪可增加靈力。
這一點,侯得勝能夠理解。
打怪升級嘛,角色扮演遊戲都這樣玩。
只是,保護唐僧殺死妖怪,算不算為民除害?
能不能增加靈力?
侯得勝這時也不急著趕路。
他換了衣物鞋履,尺寸剛好合適。
於是蹲在路邊,如饑似渴地翻閱《七星寶典》,想在書中尋找答案。
道教崇拜星辰,認為星為萬物之精。
所以,道教很多神仙都叫作某某星君。
而在眾多星辰中,道教尤以北斗七星為重。
《七星寶典》開篇就介紹了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等七重境界。
這些境界,分別對應北斗星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
而每重境界,又分為四層等級,各有不同的符咒法術相匹配。
看起來,的確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秘笈。
侯得勝暗想:「四七二十八。
「正好與道教的二十八重天相對應。
「不過,道教一共有三十六重天。
「看來凡人最高也只能練到二十八重。
「再往下練,就不在三界裡,跨出五行中了。」
侯得勝有點遺憾,繼續翻閱。
寶典里記錄了眾多符咒和法術的修煉方法、口訣和掐訣。
每個符咒或法術後面,都標註了不同的數字。
想必就是要消耗的靈力數值了。
比如修煉土地(山神)咒,要消耗30點靈力。
又如修煉辯妖咒,要消耗50點靈力。
再如修煉召仙咒,則需要消耗80點靈力。
土地(山神)咒,能通喚出土地或山神。
辯妖咒,能分清妖魔鬼怪的分身或化形。
召仙咒,能把方圓十里內的神仙邀到身邊。
這些符咒都很實用。
侯得勝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開始修煉。
對了,再看看有沒有方便逃跑的本領。
侯得勝接著往下翻。
疾行咒,可日行三百里,消耗400靈力。
但要突破【貪狼境】才能修煉。
唉,現在是指望不上了。
「上仙,上仙。」侯得勝開始召喚道士分身。
「我現在有多少靈力?」
【你現在是凡人境,有100靈力】
靈識中,王道士的聲音響起:
【欲速則不達】
【你可先修煉土地咒、辯妖咒】
……
好吧,以後慢慢練。
侯得勝嘆了口氣,把寶典貼身藏好,提起降妖斧,大步如飛往兩界山的方向趕去。
走了半日,看見一座大山擋在眼前。
大山形同五指,高接青霄,崔巍險峻。
侯得勝有些疲累,正欲尋一陰涼處歇腳。
忽然聽到山腳下叫聲如雷:
「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
不好!我終究還是來晚了。
看樣子,孫悟空已跟唐三藏遇上。
若他們師徒相認,還有我什麼事?
侯得勝的心,咯噔一下揪了起來。
侯得勝一邊察看腳印,一邊暗自嘀咕。
山上爬的,地上跑的,仿佛全都聚到了屋外。
這……
到底是一場陰謀,還是一次考驗?
也不知到了雙叉嶺,又是個什麼情況。
侯得勝回到破屋門前。
突然感覺腳底下有東西硌得慌。
他伸手去摸,竟撿到一小塊銀子。
銀子約莫一兩重。
應該是柳霖鈴昨晚偷偷留下的。
這個妖精,情商高,會做人。
只是,她費盡心思的想要結交,所為何事?
侯得勝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不過,他是個豁達的性子。
既然想不通,那就乾脆不想了。
等她有事找上門時再作打算。
侯得勝依稀記得,唐僧在取經路上基本不收錢財。
雙叉嶺獵戶劉伯欣為感謝他超度亡父,贈送一兩白銀,但他分文不受。
不收錢財,那怎麼吃飯住店?
「我只是護送他去西天取經,我又不當和尚,留點錢花很合理。」侯得勝自言自語道。
「總不能一路化緣,然後風餐路宿吧。」
在大唐,一兩銀子可兌換1000文銅錢。
對於身無分文的侯得勝來說,
也算是得了一筆可觀的橫財。
「可惜她是個鄉下妖精。
「如果是城裡妖精,估計能送我一塊金錠。」
侯得勝終究是個俗人,得了錢財,心裡立馬底氣大足。
他已經一整天沒吃飯,餓得頭暈眼花。當下強打精神,擼起袖子,認了認方向,直奔雙叉嶺而去。得趕緊找到劉伯欣,他家裡有的是肉。
才走了幾里路。
侯得勝就被一名道士攔下。
道士身著白袍,頭戴慶雲,留著三撇長須,手執一把拂塵,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王老……」侯得勝差點喊出聲來。
雖然兩人容貌相仿,但這道士鬚髮皆黑,並不似王老漢那年邁的模樣。
「小兄弟,盤龍嶺上的妖精,昨晚都見著了?」
侯得勝一聽,這分明是王老漢的聲音嘛。
他慌忙下拜:「感謝上仙賜寶!」
侯得勝話裡有話,夾帶了點小心思。
他說感謝賜寶,意思就是這把斧頭是你送我的,可不能再要回去了。
「哈哈,哈哈!」道士捋須大笑:
「小兄弟,我可沒說過要將斧頭送你啊。
「罷了,這降妖斧就借你用上一段時間。」
道士俯身想把侯得勝拉起。
侯得勝哪裡肯起。
老老實實磕了三個響頭才爬起身來。
「敢問上仙尊號?」侯得勝鞠躬問道。
道士連連擺手:「我的名號,你莫要問。
「只是如來想為難你,我倒是要管上一管。
「要不然,真當我南瞻部洲無人?
「降妖斧乃盤古開天闢地留下的寶物。
「可開山裂石,斬精除怪。
「尋常小妖聞之心驚,見之膽寒。
「不過,對著三百年以上修為的妖怪,威懾力就要大打折扣。
「你要西去取經,沒有真本事可不行啊!」
侯得勝如何聽不出這弦外之音,他連忙跪倒:
「上仙救我!」
「哎,不要動不動就下跪,咱不興這一套。」
道士伸手把侯得勝拉起:「難得你我有緣,今日便傳你一套與眾不同的本事。」
他伸手從懷中掏出一本藍色封面的線裝小冊:
「這本《七元解厄星君寶典》便贈予你,切記勤加修煉。
「快則三五日有小成,慢則三五十年有大成。
「你若練成,未必比那孫悟空差。」
侯得勝接過寶典,又倒頭就拜。
道士有些無奈,笑著閃過一旁。
「上仙,還有沒有十元、二十元的寶典,也一併贈予我吧。」侯得勝得隴望蜀。
道士惱道:「莫要說笑!《七元解厄星君寶典》又稱《七星寶典》,對應的乃是北斗七星。
「我可在你的靈識中留駐一具分身。
「不過,你得應允我三不找。」
侯得勝喜出望外,急忙爬起。
你看,金手指這不就來了嗎。
「請問上仙,何謂三不找?」侯得勝問。
「有旁人在,不要找;
「遇上打鬥,不要找;
「碰到難事,不要找。」
「這……」
侯得勝扶額道:「那什麼時候能找?」
「修煉寶典,如需解難答疑,可喚本仙分身。」
說了半天,原來金手指只是台學習機。
侯得勝本以為,若遇到強敵,便可把神仙分身喚出來狐假虎威。
現在倒好,打架鬥毆,人家是壓根不管。
那接下來,只能靠自己刻苦修煉了。
侯得勝一下就泄了氣。
道士見他精神不振,捋須笑道:
「小兄弟,唯有自立自強,方能頂天立地。
「修煉符咒法術,要消耗大量靈力。
「而鎮正驅邪,為民除害,可快速提升靈力值。
「你要記住,濟世救人,遠比修身成佛重要。」
侯得勝連忙點頭:「弟子謹記。」
「我雖傳你《七元解厄星君寶典》,但並無師徒之實,『弟子』兩字,切勿再說了。」
道士說完將佛塵一甩,憑空變出一套灰布直裰和一雙厚底黑布靴。
「小兄弟,你衣裝破爛,我再送你一套衣物。」
「本仙去也,後會有期!」
道士說完,化作一股清風走了。
……
侯得勝低頭,細品道士所說的那番話。
顯然,這位神仙對唐僧取經一事很不以為然。
唐僧自薦去西天取經時,曾對唐王說:
「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你看,動機和格局都上不了台面。
也難怪道教的神仙對此嗤之以鼻。
侯得勝又想,道士傳我《七元解厄星君寶典》,既不願告知名號,也不肯收納為徒。
如此看來,對於如來的佛法東傳,南瞻部洲的本土神仙並非毫無意見。不過,他們只想給如來添點堵,並不打算公開得罪。
嘿嘿,這神仙較勁的事情,倒是有趣。
按照王道士的說法,殺死妖怪可增加靈力。
這一點,侯得勝能夠理解。
打怪升級嘛,角色扮演遊戲都這樣玩。
只是,保護唐僧殺死妖怪,算不算為民除害?
能不能增加靈力?
侯得勝這時也不急著趕路。
他換了衣物鞋履,尺寸剛好合適。
於是蹲在路邊,如饑似渴地翻閱《七星寶典》,想在書中尋找答案。
道教崇拜星辰,認為星為萬物之精。
所以,道教很多神仙都叫作某某星君。
而在眾多星辰中,道教尤以北斗七星為重。
《七星寶典》開篇就介紹了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等七重境界。
這些境界,分別對應北斗星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
而每重境界,又分為四層等級,各有不同的符咒法術相匹配。
看起來,的確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秘笈。
侯得勝暗想:「四七二十八。
「正好與道教的二十八重天相對應。
「不過,道教一共有三十六重天。
「看來凡人最高也只能練到二十八重。
「再往下練,就不在三界裡,跨出五行中了。」
侯得勝有點遺憾,繼續翻閱。
寶典里記錄了眾多符咒和法術的修煉方法、口訣和掐訣。
每個符咒或法術後面,都標註了不同的數字。
想必就是要消耗的靈力數值了。
比如修煉土地(山神)咒,要消耗30點靈力。
又如修煉辯妖咒,要消耗50點靈力。
再如修煉召仙咒,則需要消耗80點靈力。
土地(山神)咒,能通喚出土地或山神。
辯妖咒,能分清妖魔鬼怪的分身或化形。
召仙咒,能把方圓十里內的神仙邀到身邊。
這些符咒都很實用。
侯得勝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開始修煉。
對了,再看看有沒有方便逃跑的本領。
侯得勝接著往下翻。
疾行咒,可日行三百里,消耗400靈力。
但要突破【貪狼境】才能修煉。
唉,現在是指望不上了。
「上仙,上仙。」侯得勝開始召喚道士分身。
「我現在有多少靈力?」
【你現在是凡人境,有100靈力】
靈識中,王道士的聲音響起:
【欲速則不達】
【你可先修煉土地咒、辯妖咒】
……
好吧,以後慢慢練。
侯得勝嘆了口氣,把寶典貼身藏好,提起降妖斧,大步如飛往兩界山的方向趕去。
走了半日,看見一座大山擋在眼前。
大山形同五指,高接青霄,崔巍險峻。
侯得勝有些疲累,正欲尋一陰涼處歇腳。
忽然聽到山腳下叫聲如雷:
「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
不好!我終究還是來晚了。
看樣子,孫悟空已跟唐三藏遇上。
若他們師徒相認,還有我什麼事?
侯得勝的心,咯噔一下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