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
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
話表那水猿大聖六敗於真人之手,使出拼命的本事,將身一幌,現出本相來,正是一頭猿猴,竟有千丈之高,白頭青身,火眼金晴,獠牙利刃,眼若閃光,站在淮河之中,真是一頭天地間少見的大妖魔,
水猿大聖對著姜緣高叫道:「真人,若你能敗我,我便服你。」
姜緣笑道:「且看我神通。」
說罷。
真人口中念訣,道聲『長』,身形迎風見長,少頃間有萬丈之高,頭如泰山,眼如日月,背懸法光,神光一照如天赦,天地處處顯光明。
真人這一法天象地,驚得天界有動,急有千里眼順風耳查勘滿天世界,見是真人降妖,上奏靈霄寶殿,玉皇大帝座駕寶殿,聞聽即遣托塔天王同三太子一切神眾,下界助真人伏魔。
不消多時,神眾下界圍困水猿大聖。
這水猿大聖見了神眾,又見真人法天象地,心中生怯,唯恐與真人爭鬥,教神眾擒拿。
姜緣聲若洪鐘,說道:「無須顧慮,天兵天將不曾拿你,且與我爭鬥,須使你心服口服。列位在上,今降伏水猿大聖,無意驚動天界,望請列位無須出手,
任是我輸贏勝敗無妨。」
眾等拜禮:「謹遵真人之意。」
神眾收去天羅地網,踏雲霧而上,看著真人降妖,堪嘆真人神通玄,施展一法,便能驚動三界。
姜緣高聲道:「水猿大聖,且使神通。」
水猿大聖見之,兩腳踏水奔波而來,揮拳朝真人打來,怎奈姜緣身高足有萬丈,只伸手一按,將水猿大聖按倒在地,但見那拂塵隨心如意,朝水猿大聖打去,那水猿大聖疼痛萬分,教真人摁住,動彈不得。
本相怎能與法天象地比較。
水猿大聖驚叫道:「真人饒我,真人饒我!」
姜緣問道:「你可曾服氣?」
水猿大聖叫道:「服氣,服氣。請真人饒我罷。」
姜緣鬆了手,水猿變回原身,跪伏在地,膽戰心驚,不敢再生亂。
姜緣亦收了法相,復落於地,望著水猿大聖,說道:「你今教我七敗七降,
果真服氣?」
水猿大聖拜道:「服氣,服氣!」
姜緣道:「既你服氣,你當如何?」
水猿大聖朝上叩首,見了真人神通,又見滿天神眾,他不敢再有邪心,他拜道:「真人神通,蒙受真人慈悲,七敗我身,我當誠心降伏,一如與真人言說,
我再不作惡,護佑一地,保一方安寧,自我之後,淮河不再作亂,若天下有水災處,我當率先趕往,救治水災。」
姜緣道:「果真信守承諾?」
水猿大聖道:「真人,我雖作惡一方,但亦是個信人,蒙受真人恩德,我當信守承諾,絕不再犯,膽敢失約,天地人神共誅之。」
姜緣道:「若你有此誠心,不枉我七敗與你。但你既歸正修行,不再作惡,
你府中妾妻,當問其是否願留,若是不願者,與金銀補償,放其離去,妥善處置。」
水猿大聖唱了個喏,抬頭問道:「真人,你乃人身,為何你的本相有萬丈之高?教我本相易勝不得。」
姜緣搖頭道:「非是本相,乃是神通,是為『法天象地』。
水猿大聖禮讚真人神通玄妙,亦感念真人不殺之恩。
姜緣使水猿大聖與牛魔王少待,他即上天與神眾言說,使其歸天。
水猿大聖見真人踏祥雲而去,指定岸邊牛魔王,說道:「你這老牛,不知那世修來的緣法,竟能隨這般的有道真人修行。」
牛魔王道:「牛爺自有牛爺的福氣,不像你這般,不識天數,還需真人七敗,方才志心悔改歸正。若是那玄帝來了,便不與你多說,教你打殺了,怎有如此慈悲心。」
水猿大聖不忿道:「玄帝怎會來降我?早聞玄帝統攝真武之位,多以震北方,我雖作亂,但作的乃是小亂,談不上作惡多端,玄帝降我作甚。」
牛魔王道:「你當玄帝不知你所做?你的罪行是不大,但你包庇許多人,以至有欺天之罪。」
水猿大聖不解其意,問道:「此話怎說?」
牛魔王遂備陳前事,與水猿大聖言說那扶鸞觀道人的事情,以至拘拿土地,
雷曹是何等大罪。
水猿大聖聞聽,罵道:「這等道人,我尚不識,狐假虎威罷。」
牛魔王道:「幸是真人來降你,不然你定遭殃矣。』
水猿大聖聞聽,心中感念真人深恩。
真人在天上與神眾述說,教其轉述玉帝他的感激以及驚動三界的賠罪之意。
真人在送神眾離去後,方才落地。
水猿大聖再三拜謝,請真人在水府之中少待些時日,水猿大聖以禮相待,再不敢冒犯。
姜緣欣然應允,但他還不曾入水府之中,忽是心有所感,朝西方望去。
牛魔王上前問道:「老爺,怎了?」
姜緣若有所思,說道:「悟空有些難處。」
牛魔王不解問道:「老爺,我那賢弟不是在西行取經,有何難處?那西行路上,我諒自我之後,再無何難處。」
他說罷,沉吟良久,又道:「除非是那路途一山,或能難住我那賢弟。」
姜緣道:「你說的那一山,是何山?」
牛魔王答道:「是那八百里獅駝山。此山有些能耐,裡邊有三妖,統領四萬七八千小妖,個個有些能耐,有名字牌子,若是那等無名無牌的,更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其兵馬勝我多矣。」
姜緣道:「或是此處,使悟空受難。」
牛魔王猶豫不決。
姜緣笑道:「牛兒如何,可欲前往,助悟空一陣?」
牛魔王拜道:「老爺,我曾與悟空結拜為兄弟,此兄弟非遇難即逃,乃生死與共之兄弟,本他遇難,我當前往一助。然我今為老爺護法,不可擅離職守,正是兩難全時。」
姜緣道:「無需顧慮,你且去助悟空一陣,用不著多少時間,我在淮河水府中等你,待你歸來,那時再上路去。」
牛魔王再三即拜,方才轉身要離去。
姜緣叫住牛魔王,說道:「但恐妖怪有些法力,你孤掌難鳴,難以奈得。豫鼎與你護身,但若有妖怪難敵,豫鼎護你周全。再有不敵,你只管焚香以拜,誠念我名。你有三分心誠,我有七分感應,那時我自駕祥雲助你消災。」
牛魔王接過豫鼎,誠心再拜,道:「多謝老爺,多謝老爺。請老爺在府中少待,我去去就回。」
姜緣不再多說,擺手使牛魔王而去。
牛魔王拜禮後,駕雲而去,去往翠雲山中調兵遣將。
姜緣則與左良等入水府中,暫是不提。
卻說西行大路上,取經人一眾行近『八百里獅駝山」,唐僧一路走來多遭災難,今復見獅駝山這等高山,心中再是生怯。
唐僧停馬說道:「悟空,你看前方這一山,恐有妖邪其中。」
行者笑道:「師傅,你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哩。只消你心中無畏,元神本清,身披袈裟,手持錫杖,任普天妖怪,莫能傷你。」
唐僧望天說道:「徒弟,離了中土,不知有多遠,此生不知有無緣法,再回中土,再回故鄉。」
行者道:「師傅,待你取經功成,那時有大自在,怎說無緣法?且一心取經方為正道。你功成歸鄉,那時衣錦還鄉,方是富貴,你今時若教你還鄉,有何面目見人?」
唐僧合掌道:「徒弟,你所說有理。』
行者道:「師傅,只管向前,不要多慮。』
唐僧點頭,說道:「說來,徒弟為何近來我問你此處離靈山尚有多遠,你一直不肯與我言說?」
豬八戒挑擔上前,道:「多是哥他恐說了,教師父知太遠,便不曾再有西行之心,故不與師父言說,這般師父便安心前行。」
行者扯住八戒,說道:「你這呆子,莫要胡說,此離西天近矣。故我不曾言說,乃知功敗垂成之理,若是說了,心生驕縱,那時平添災殃,豈非西行無望?」
豬八戒求饒。
一眾再是上山,忽見遠處山坡有一老者,遠遠的在那呼喊,說道:「那西進的長老,這山中萬萬去不得,若是去了,定是一去不回。那山中有妖怪,吃盡閻浮世上人。」
唐僧聞言,毛骨悚然,險些跌落下馬,道:「那老者在說甚言語,端是教人生畏。」
行者道:「莫怕,老孫在,保你無恙。」
唐僧道:「悟空,你且去一問,那老者說的可真,言說山中有妖怪,吃盡閻浮世上人。」
行者道:「定是誇大其詞,閻浮世界人不知幾數,怎有妖魔吃得盡。師傅在此處少待,老孫前去一問。」
唐僧道:「徒弟且去,且去。留八戒,悟淨在此處護我就是。
2
行者聞言,將身一縱,往那山頭而去,近了山頭,睜圓火眼金晴,使個『望氣』的本事。好大聖,本事日漸增長,望氣的功夫火候十足,他只消一看,見那老者身中有彩霞幌亮,金光隱現,他認出其本相,乃是太白金星是也。
行者曳步上前,說道:「星君,你怎個在此托化成人,來唬殺我師傅。」
老者見行者道破他本相,現出本相,扯住行者同是上到雲間,方是施禮道:「大聖,特來報信,恐有驚擾,故有所變化,勿怪,勿怪。」
行者回禮道:「星君即來報信,怎可怪你。」
太白金星道:「大聖,怎今時這般有禮?你若不稱我一聲老兒,我有些不慣行者笑道:「星君,往日有些張狂,你怎個取笑我不成。」
太白金星賠禮道:「不敢,不敢。」
行者道:「星君且與我言說,有何信報與我等聽,須是你親來此處。『
太白金星拜道:「大聖聽我言說,前路有些魔障,大聖須當心才是。這前路乃名喚『八百里獅駝山」,山中有妖怪多數,大聖你見那山,南嶺有五千小妖,
北嶺又有五千小妖,東路口有一萬小妖,西路口又有一萬,把門,巡山的有一萬四五千,都是些掛名有牌的,有四萬七八千,還有其他小妖,不計其數。」
行者道:「若是這等,何須星君你親來報信?莫說四五萬,便是十四五萬,
如何擋得住老孫?」
太白金星笑道:「自知大聖有無量神通,昔日十萬天兵奈不得你,更別提這四五萬妖兵,只消你施神通,往那妖眾一鑽,不消二三日,皆教你打殺。但那唐僧乃是凡夫俗子,天蓬與捲簾俱不曾有大聖這般神通,不可不防。」
行者說道:「星君所說有理,此事我知曉,有勞,我這便回去與他等一說。」
太白金星扯住行者,說道:「大聖休走。」
行者問道:「星君尚有何事不成。」
太白金星說道:「大聖,那山中除了四萬多妖怪,還有三個魔頭,方是要當心的,那三個魔頭,俱是有些本事的。」
行者問道:「他等有甚本事,你且與我說道說道。」
太白金星說道:「那三個魔頭,頭個乃是個青獅變化而成的,第二個乃是個白象作變化而成,第三個乃是個大鵬變的,三個妖魔皆有不俗的本事,大聖須當心。」
行者一一應下,說道:「若是只得三個魔頭,我降之無妨,但今有三個妖魔,再有四萬多小妖,正是個『強強聯手』,恐有些不消,若是那時,老孫定去天上請兵,勞星君轉告玉帝,那會兒借些天兵與我。」
太白金星應下,說道:「有,有,有。只消大聖開口,十萬天兵也有得。」
行者拜謝太白金星,辭別後,太白金星歸天,行者目送離去,方是落地,與唐僧一眾述說事情。
唐僧聽了,心中驚慌,說道:「徒弟,可有他路可走得?」
行者搖頭道:「此山有八百里,未曾有他路。若是西行,必過此路,若不西行,方可行他路,師傅,須知苦難自有定數,縱是有小道小路,如何行得?經歷苦難時取巧,那時取到真經,真經豈會圓滿?」
唐僧聞聽,忍不住的垂淚,不知如何過得此山。
話表那水猿大聖六敗於真人之手,使出拼命的本事,將身一幌,現出本相來,正是一頭猿猴,竟有千丈之高,白頭青身,火眼金晴,獠牙利刃,眼若閃光,站在淮河之中,真是一頭天地間少見的大妖魔,
水猿大聖對著姜緣高叫道:「真人,若你能敗我,我便服你。」
姜緣笑道:「且看我神通。」
說罷。
真人口中念訣,道聲『長』,身形迎風見長,少頃間有萬丈之高,頭如泰山,眼如日月,背懸法光,神光一照如天赦,天地處處顯光明。
真人這一法天象地,驚得天界有動,急有千里眼順風耳查勘滿天世界,見是真人降妖,上奏靈霄寶殿,玉皇大帝座駕寶殿,聞聽即遣托塔天王同三太子一切神眾,下界助真人伏魔。
不消多時,神眾下界圍困水猿大聖。
這水猿大聖見了神眾,又見真人法天象地,心中生怯,唯恐與真人爭鬥,教神眾擒拿。
姜緣聲若洪鐘,說道:「無須顧慮,天兵天將不曾拿你,且與我爭鬥,須使你心服口服。列位在上,今降伏水猿大聖,無意驚動天界,望請列位無須出手,
任是我輸贏勝敗無妨。」
眾等拜禮:「謹遵真人之意。」
神眾收去天羅地網,踏雲霧而上,看著真人降妖,堪嘆真人神通玄,施展一法,便能驚動三界。
姜緣高聲道:「水猿大聖,且使神通。」
水猿大聖見之,兩腳踏水奔波而來,揮拳朝真人打來,怎奈姜緣身高足有萬丈,只伸手一按,將水猿大聖按倒在地,但見那拂塵隨心如意,朝水猿大聖打去,那水猿大聖疼痛萬分,教真人摁住,動彈不得。
本相怎能與法天象地比較。
水猿大聖驚叫道:「真人饒我,真人饒我!」
姜緣問道:「你可曾服氣?」
水猿大聖叫道:「服氣,服氣。請真人饒我罷。」
姜緣鬆了手,水猿變回原身,跪伏在地,膽戰心驚,不敢再生亂。
姜緣亦收了法相,復落於地,望著水猿大聖,說道:「你今教我七敗七降,
果真服氣?」
水猿大聖拜道:「服氣,服氣!」
姜緣道:「既你服氣,你當如何?」
水猿大聖朝上叩首,見了真人神通,又見滿天神眾,他不敢再有邪心,他拜道:「真人神通,蒙受真人慈悲,七敗我身,我當誠心降伏,一如與真人言說,
我再不作惡,護佑一地,保一方安寧,自我之後,淮河不再作亂,若天下有水災處,我當率先趕往,救治水災。」
姜緣道:「果真信守承諾?」
水猿大聖道:「真人,我雖作惡一方,但亦是個信人,蒙受真人恩德,我當信守承諾,絕不再犯,膽敢失約,天地人神共誅之。」
姜緣道:「若你有此誠心,不枉我七敗與你。但你既歸正修行,不再作惡,
你府中妾妻,當問其是否願留,若是不願者,與金銀補償,放其離去,妥善處置。」
水猿大聖唱了個喏,抬頭問道:「真人,你乃人身,為何你的本相有萬丈之高?教我本相易勝不得。」
姜緣搖頭道:「非是本相,乃是神通,是為『法天象地』。
水猿大聖禮讚真人神通玄妙,亦感念真人不殺之恩。
姜緣使水猿大聖與牛魔王少待,他即上天與神眾言說,使其歸天。
水猿大聖見真人踏祥雲而去,指定岸邊牛魔王,說道:「你這老牛,不知那世修來的緣法,竟能隨這般的有道真人修行。」
牛魔王道:「牛爺自有牛爺的福氣,不像你這般,不識天數,還需真人七敗,方才志心悔改歸正。若是那玄帝來了,便不與你多說,教你打殺了,怎有如此慈悲心。」
水猿大聖不忿道:「玄帝怎會來降我?早聞玄帝統攝真武之位,多以震北方,我雖作亂,但作的乃是小亂,談不上作惡多端,玄帝降我作甚。」
牛魔王道:「你當玄帝不知你所做?你的罪行是不大,但你包庇許多人,以至有欺天之罪。」
水猿大聖不解其意,問道:「此話怎說?」
牛魔王遂備陳前事,與水猿大聖言說那扶鸞觀道人的事情,以至拘拿土地,
雷曹是何等大罪。
水猿大聖聞聽,罵道:「這等道人,我尚不識,狐假虎威罷。」
牛魔王道:「幸是真人來降你,不然你定遭殃矣。』
水猿大聖聞聽,心中感念真人深恩。
真人在天上與神眾述說,教其轉述玉帝他的感激以及驚動三界的賠罪之意。
真人在送神眾離去後,方才落地。
水猿大聖再三拜謝,請真人在水府之中少待些時日,水猿大聖以禮相待,再不敢冒犯。
姜緣欣然應允,但他還不曾入水府之中,忽是心有所感,朝西方望去。
牛魔王上前問道:「老爺,怎了?」
姜緣若有所思,說道:「悟空有些難處。」
牛魔王不解問道:「老爺,我那賢弟不是在西行取經,有何難處?那西行路上,我諒自我之後,再無何難處。」
他說罷,沉吟良久,又道:「除非是那路途一山,或能難住我那賢弟。」
姜緣道:「你說的那一山,是何山?」
牛魔王答道:「是那八百里獅駝山。此山有些能耐,裡邊有三妖,統領四萬七八千小妖,個個有些能耐,有名字牌子,若是那等無名無牌的,更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其兵馬勝我多矣。」
姜緣道:「或是此處,使悟空受難。」
牛魔王猶豫不決。
姜緣笑道:「牛兒如何,可欲前往,助悟空一陣?」
牛魔王拜道:「老爺,我曾與悟空結拜為兄弟,此兄弟非遇難即逃,乃生死與共之兄弟,本他遇難,我當前往一助。然我今為老爺護法,不可擅離職守,正是兩難全時。」
姜緣道:「無需顧慮,你且去助悟空一陣,用不著多少時間,我在淮河水府中等你,待你歸來,那時再上路去。」
牛魔王再三即拜,方才轉身要離去。
姜緣叫住牛魔王,說道:「但恐妖怪有些法力,你孤掌難鳴,難以奈得。豫鼎與你護身,但若有妖怪難敵,豫鼎護你周全。再有不敵,你只管焚香以拜,誠念我名。你有三分心誠,我有七分感應,那時我自駕祥雲助你消災。」
牛魔王接過豫鼎,誠心再拜,道:「多謝老爺,多謝老爺。請老爺在府中少待,我去去就回。」
姜緣不再多說,擺手使牛魔王而去。
牛魔王拜禮後,駕雲而去,去往翠雲山中調兵遣將。
姜緣則與左良等入水府中,暫是不提。
卻說西行大路上,取經人一眾行近『八百里獅駝山」,唐僧一路走來多遭災難,今復見獅駝山這等高山,心中再是生怯。
唐僧停馬說道:「悟空,你看前方這一山,恐有妖邪其中。」
行者笑道:「師傅,你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哩。只消你心中無畏,元神本清,身披袈裟,手持錫杖,任普天妖怪,莫能傷你。」
唐僧望天說道:「徒弟,離了中土,不知有多遠,此生不知有無緣法,再回中土,再回故鄉。」
行者道:「師傅,待你取經功成,那時有大自在,怎說無緣法?且一心取經方為正道。你功成歸鄉,那時衣錦還鄉,方是富貴,你今時若教你還鄉,有何面目見人?」
唐僧合掌道:「徒弟,你所說有理。』
行者道:「師傅,只管向前,不要多慮。』
唐僧點頭,說道:「說來,徒弟為何近來我問你此處離靈山尚有多遠,你一直不肯與我言說?」
豬八戒挑擔上前,道:「多是哥他恐說了,教師父知太遠,便不曾再有西行之心,故不與師父言說,這般師父便安心前行。」
行者扯住八戒,說道:「你這呆子,莫要胡說,此離西天近矣。故我不曾言說,乃知功敗垂成之理,若是說了,心生驕縱,那時平添災殃,豈非西行無望?」
豬八戒求饒。
一眾再是上山,忽見遠處山坡有一老者,遠遠的在那呼喊,說道:「那西進的長老,這山中萬萬去不得,若是去了,定是一去不回。那山中有妖怪,吃盡閻浮世上人。」
唐僧聞言,毛骨悚然,險些跌落下馬,道:「那老者在說甚言語,端是教人生畏。」
行者道:「莫怕,老孫在,保你無恙。」
唐僧道:「悟空,你且去一問,那老者說的可真,言說山中有妖怪,吃盡閻浮世上人。」
行者道:「定是誇大其詞,閻浮世界人不知幾數,怎有妖魔吃得盡。師傅在此處少待,老孫前去一問。」
唐僧道:「徒弟且去,且去。留八戒,悟淨在此處護我就是。
2
行者聞言,將身一縱,往那山頭而去,近了山頭,睜圓火眼金晴,使個『望氣』的本事。好大聖,本事日漸增長,望氣的功夫火候十足,他只消一看,見那老者身中有彩霞幌亮,金光隱現,他認出其本相,乃是太白金星是也。
行者曳步上前,說道:「星君,你怎個在此托化成人,來唬殺我師傅。」
老者見行者道破他本相,現出本相,扯住行者同是上到雲間,方是施禮道:「大聖,特來報信,恐有驚擾,故有所變化,勿怪,勿怪。」
行者回禮道:「星君即來報信,怎可怪你。」
太白金星道:「大聖,怎今時這般有禮?你若不稱我一聲老兒,我有些不慣行者笑道:「星君,往日有些張狂,你怎個取笑我不成。」
太白金星賠禮道:「不敢,不敢。」
行者道:「星君且與我言說,有何信報與我等聽,須是你親來此處。『
太白金星拜道:「大聖聽我言說,前路有些魔障,大聖須當心才是。這前路乃名喚『八百里獅駝山」,山中有妖怪多數,大聖你見那山,南嶺有五千小妖,
北嶺又有五千小妖,東路口有一萬小妖,西路口又有一萬,把門,巡山的有一萬四五千,都是些掛名有牌的,有四萬七八千,還有其他小妖,不計其數。」
行者道:「若是這等,何須星君你親來報信?莫說四五萬,便是十四五萬,
如何擋得住老孫?」
太白金星笑道:「自知大聖有無量神通,昔日十萬天兵奈不得你,更別提這四五萬妖兵,只消你施神通,往那妖眾一鑽,不消二三日,皆教你打殺。但那唐僧乃是凡夫俗子,天蓬與捲簾俱不曾有大聖這般神通,不可不防。」
行者說道:「星君所說有理,此事我知曉,有勞,我這便回去與他等一說。」
太白金星扯住行者,說道:「大聖休走。」
行者問道:「星君尚有何事不成。」
太白金星說道:「大聖,那山中除了四萬多妖怪,還有三個魔頭,方是要當心的,那三個魔頭,俱是有些本事的。」
行者問道:「他等有甚本事,你且與我說道說道。」
太白金星說道:「那三個魔頭,頭個乃是個青獅變化而成的,第二個乃是個白象作變化而成,第三個乃是個大鵬變的,三個妖魔皆有不俗的本事,大聖須當心。」
行者一一應下,說道:「若是只得三個魔頭,我降之無妨,但今有三個妖魔,再有四萬多小妖,正是個『強強聯手』,恐有些不消,若是那時,老孫定去天上請兵,勞星君轉告玉帝,那會兒借些天兵與我。」
太白金星應下,說道:「有,有,有。只消大聖開口,十萬天兵也有得。」
行者拜謝太白金星,辭別後,太白金星歸天,行者目送離去,方是落地,與唐僧一眾述說事情。
唐僧聽了,心中驚慌,說道:「徒弟,可有他路可走得?」
行者搖頭道:「此山有八百里,未曾有他路。若是西行,必過此路,若不西行,方可行他路,師傅,須知苦難自有定數,縱是有小道小路,如何行得?經歷苦難時取巧,那時取到真經,真經豈會圓滿?」
唐僧聞聽,忍不住的垂淚,不知如何過得此山。